查看原文
其他

思政实践 | 以青年视野,观湾区发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思政实践团赴广东广州开展思政教育实践课程

科技创新赋能千年广府

飞架港澳舞动穗里羊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2年暑期思政实践广东广州分团纪实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1000多年前,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10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打开了近现代中国进步的大门。40多年前,也是在这里首先蹚出来一条经济特区建设之路。”

--2023年4月8日《人民日报》

引言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北部,濒临南海,为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是中国南方最大城市。早在古代,广州就已经是中央王朝进行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广州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曾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新局面,也曾见证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等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节点。如今,广州作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创新改革的试验田,城市发展势头日益迅猛,正书写着更多可能。


为深入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砥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牢记总书记“当代青年要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的重要嘱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思政实践团于2023年7月9日至7月12日赴广东省广州市开展为期4天的粤港澳大湾区调研暨思政实践课程。本次课程由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祝诣博,长聘副教授陈绍锋,行政办公室主任霍艳丽,团委常务副书记李睿璇与2023届选留辅导员甘婉滢担任领队老师,学院2021级硕士生涂针华与2022级硕士生陈晞担任助教。实践团围绕“以青年视野,观湾区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实践活动,总结广州“古城新韵”的典型经验。


本次思政实践由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广州市铁一中学开展,来自国际关系学院和铁一中学的学生以一对一的方式“结对子”开展实践。实践活动伊始,实践团一行乘大巴来到广州市铁一中学(越秀校区)。在阶梯教室,铁一中学副校长丁丹代表广铁教育集团对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实践团师生介绍了广铁一中的发展演变史、铁道文化、教育理念等,并预祝本次暑期思政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祝诣博发表致辞,祝诣博对铁一中学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 并向铁一中学的师生介绍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史、师资力量、专业分布、发展前景,他聚焦广州独特的经济位置,对本次广州思政实践活动寄予殷切期待,希望同学们将湾区行的真正意义“入脑入心”,坚持“问题先导”“集中领会”。在后续行程中,实践团同学同“结对子”的铁一同学相伴而行、共同成长。


文化守正:寻访闽南文化源流,赓续华夏文明薪火

作为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广州以其独特的闽南风情给来客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沉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


实践团师生来到陈家祠,观摩闽南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间艺术。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陈家祠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祠堂式建筑,素有“闽南建筑艺术的明珠”之称。从纤毫毕现的象牙雕刻、精美华丽的丝绸绣花等海上丝绸之路的商品代表,到贝壳泥塑、麦秆作画等取材自然的艺术形式,祠堂布展使同学们在自由参观的过程中赞叹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陶醉于多元一体的地域文化,感受到闽南独特的人文底蕴与魅力。



实践团陆续参访永庆坊、沙面、北京路等地,见证近代历史与当地文化融合流变的印记,体验烟火气十足的城市生活。以欧式建筑为代表的沙面地区曾折射着近代被殖民历史的无奈,其如今游人如织的悠然图景反映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永庆坊、北京路等地一派繁荣的景象更是反映出在党的领导、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传统与现代、社会效益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同学们在知行结合的旅程中对习近平总书记“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论述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7月11日,实践团一行来到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进行参观。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作为集规划、国土和城市文化综合展示于一体的国家4A级展览馆,以木质建筑模型、全域沙盘等呈现屋宇形制、交通网络和城市布局的面貌,以《千年羊城》4D电影重现广州城建历史与时代变迁,以规划方案、区域地图设计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的网络化格局与湾区发展蓝图。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广州独特的城市文化,也感受到湾区城市的发展活力与战略地位,对广州的过去、当下与未来有了更深的理解。



位于白云区的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将中医药历史文化陈列展示与原生态中草药种植相结合,综合展示中华中医药、岭南中医药、中医养生、青蒿抗疟、凉茶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以广药集团为代表的企业在讲好中国医药故事的同时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市场发展相适应,探索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中医药历史文化展示区、药用植物园、王老吉凉茶博物馆等地,在河图、洛书的点阵图前揣摩中国古老的辩证哲学与阴阳思想,在板蓝根、小柴胡、断肠草等药材原料前体验“神农尝百草”的新奇之感。在游览的过程中,同学们逐渐了解中医药文化传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真切感受到继承发扬古典文化蕴藏、坚持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坐落于凤凰山麓、流溪河畔,以“中华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为总体构思,打造传世经典的中华文化殿堂。馆外,萦绕迂回的流溪水,郁郁苍苍的古格木,端若五岭的馆名石,书卷理念的文沁桥,自然风物与人文精神和谐一体;馆内,简帛典藏书写千古文思,石碑铭文篆刻春秋留痕,名家画作点染江山墨色,泛黄报刊实纪近代光阴,多元多样版本守护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遗产。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文字、书籍、现代版本、红色广东与海上丝绸之路等主题展厅,在形式各异的版本中体悟中华文化基因与华夏民族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见证对外开放的历史底蕴与宏伟未来,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坚定了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成果的意愿与决心。


经济腾飞:把握改革开放契机,领会民族复兴战略布局

改革开放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奇迹,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实践团深入一线调研、考察,切实领会改革和开放两大命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与意义。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一行进入万科广州总部,在引导人员的带领下体验自动化控制的安全通道,听取特制救援玻璃的性能介绍,参观了全通透一体式幕墙玻璃、自动调节灯光(节能降噪)等展示成果,最后实践团与万科项目负责人前往会议室进行交流座谈。座谈会上,万科集团负责人向实践团师生们重点介绍了万科积极参与旧村改造项目成果,围绕万科“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的战略定位与实践团师生就老旧城区改造中的商业化趋势与传统文化特征保留的矛盾性进行了交流,负责人表示,万科作为一个有情怀的企业,将持续坚持推动城市现代化改造,为推动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并鼓励同学们多多参与交流,夯实专业基本功,努力长成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材。同一时间,实践团第二小组来到广州国际媒体港。铁一中学校友、广州台主持人梁志皋带领实践团深入参观媒体港内部布局,细致介绍了广州国际媒体港的占地面积、未来规划建设和发展方向。在梁志皋的带领下,同学们进入演播室,聆听相关讲解,对播报时演播室人员安排和要求以及演播室内各类设备的影像投放方式、机器使用技巧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随后大家来到新闻工作处理办公室,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新闻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内容以及广电对工作人员的严格管理要求,工作人员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踏实务实,正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会严格要求自己。



乡村振兴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从化区良口镇跳出旅游经济的老赛区,选择了产业园区与生活园区融合的新赛道,承办了首届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并获得永久会址权。从会议中心到展陈馆,从创新园区到温泉疗养精品酒店和农家乐,实践团一路走一路看,观看了从化区地区推介视频,近距离与各类设计产品打造的新奇体验感、科技感、氧气感“面对面”,挖掘设计与科技、设计与生态、设计与生活的碰撞感、相容性,在“1+1>2”的成品炫技里探索设计的无限可能。随后,实践团师生在项目负责人的引导下体验了区内低中高端各类生态设计开发项目,深刻体悟到设计作为人类特有的认知和实践活动所具有的非凡创造力,懂得设计在可持续发展与宜居生活中的关键角色。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最后一天,实践团来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主题展览馆。实践团师生观看了主题推介视频,在一项项数据中深刻懂得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厅分为几大模块,分别从“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勇于攀登科技创新高峰”“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心无旁骛做实业”“突出党建引领”五个部分切入。讲解员向师生们介绍了中小企业在生物制药、电子元件等一众关键性尖端领域的全国首例、全国唯一、全球首创、全球领先的典型成果。引导人员以24h政务自助服务区为例,将广州行政证件执照事务办理减手续、提效率狠抓手、落实效的细节呈现在实践团眼前。



2023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广州市考察了乐金显示广州制造基地,实践团一行跟随总书记的脚步前往LG Display(乐金显示光电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参访调研。乐金电子带动上下游形成了千亿元级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是广州市打造“国际显示之都”的重要支撑。在引导员的讲解下,实践团师生了解到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不同于传统LCD的精准画质、超广视角、超薄弯曲设计、舒适护眼,体验了立体环绕式“小黑屋”的沉浸观感。随后,实践团一行抵达纳米科技馆,了解了纳米科技的基本概念、互联领域、发展历程和风向前景。从日用到医疗、警务侦测用品,作为多领域交叉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纳米科技无处不在,也将助力我国经济进一步腾飞。


湾区发展:新征程高质量发展,肩负中国式现代化使命任务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在本次思政实践中,实践团一行前往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开展调研,并就湾区建设、发展命题与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7月12日下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研讨会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思政基地签约挂牌仪式”在研究院中庭召开。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波,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清产业园党工委书记褚大军,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祝诣博分别致辞,对此次研讨会报以高度期待。



会上播放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主题推介纪录片,帮助实践团师生更好地了解研究院的职能定位与发展状况。会议前半程,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研究员史永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副教授陈绍锋、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杨体荣、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朱元冰相继进行了专题发言,参会学生代表就研讨内容积极提问、展开互动。研讨会明晰了广州致力于将大湾区打造成具有产业集群优势、市场要素完备、潜力巨大与政治高度的经济引擎地与示范区的远景目标。



会议后半程,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思政基地建设落地进行签约挂牌仪式,在一众代表的见证下,李明波与祝诣博签字并交换协约书,全体人员合影留念。会后,双方互赠纪念礼物。


结语

文旅融合活用文化资源,多方共进积淀城市底蕴;改革开放释放社会发展活力,中国特色创造举世瞩目成就;湾区发展聚焦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


着眼社会现实,扎根中国大地,本次思政实践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切实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的重要举措,“以青年视野,观湾区发展”,通过本次思政实践活动,也进一步培养了同学们的全球视野,厚植中国情怀。新时代新征程,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实践培养,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努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学员感悟

在这几天的游览路线中,我们感受到了铁一中学对于联合实践活动的如火热情,与小同学们一道参观了广州地区在现代化与传统发展模式上的诸多代表性建筑。无论是立足广府、放眼湾区的国际媒体港,还是陈设展出一众木雕、根雕、象牙雕、彩漆盘、贝壳画、秸秆画的陈家祠,其实质都是对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新焕活,是新时代新语境下对创新融合发展之路的努力探索。


赏景、品味,绝不应停留参观本身,最根本的是要挖掘其中的历史渊源,分析其在当下的实践意义。哪怕是一道道休憩时的广府菜,也是我们感受饮食风格背后气候、资源、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的一系列文化因子的绝妙契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本科生

王瑞琪

思政实践的这几天,我们从最初的满怀期待来到铁一中学参加欢迎仪式到在后续参观中了解广州发展概况,以全球视野观察中国改革开放前沿。我们真正明白了思政实践的意义,也更加懂得了知行合一的道理。在为期四天的参观中,我们看到了广州媒体的现代化发展,也感受到了陈家祠的历史文化气息,也游览了沙面建筑群,见证了广州的变迁,也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感情。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本科生

何心悦

通过这几天的实地参访,我感触最深的其实是广州作为开放城市本身的活力特性,以及最重要的——活力特性背后的人们。如果将城市比作有机体,人之于城市正如灵魂之于躯壳。无论是参访万科时,负责人对公司未来前景的展望和对我们打实专业基础的建议,还是陈家祠、沙面珠江边的所见所闻,我们看到的是光鲜科技与人民日常的混合现实。相信很多同学都会注意到江边弹奏乐器的老先生们,会注意到形形色色的游客,会注意到人满为患北京路头的小摊小贩——他们都是这座城市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他们是充满活力的,这或许也是许多城市缺乏的。朝气蓬勃的灵魂,让新时代的广州愈加繁荣。正因为有“人”,广州会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会涌现关于“人”之发展的疑难杂症——这是我的广州初体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本科生

赵望舒

广州呈现出一种新旧融合的特点。悠久的广府文化与工业文明的痕迹并存,现代化、智能化的摩天大楼与看起来年头很久的居民楼并立在街道两侧,修整老城区或许比重建新区更加困难。例如万科,所承办的老城区改造项目使得永庆坊实现了新的活力焕发,但是不可忽视的巨大的亏损的压力以及改造难度让整个工程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华美,更是城市转型之中新旧冲突与交融的阵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本科生

邹星怡

我们在广州思政实践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丰富的。在领队的带领下,我们以“特种兵”的方式,走访了广州的许多地方。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亲身实践更是不可或缺。从直接接触设计构想的万科公司,到亲身一线感受永庆坊的人文风光,到游览沙面前法国租界、北京路,一幅有关广州发展的图画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那是近代的屈辱历史,也是现代的辉煌转变,那是古代的曲折发展,也是现代的高质量发展。时间在这里交错,文化在这里碰撞,千年的历史塑造了当今的广州,当今的广州也正在继续被塑造。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本科生

张尧

 这次以“以青年视野观湾区发展”为主题的思政研学活动使我受益良多。它涉猎广泛,让我全面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原因。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湾区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不但重视湾区的历史保护,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也给予大力支持。总而言之,这次研学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能与同校同学进行交流,与优秀的北大学姐学长们请教学习经验,我还深入了解了湾区的过去与未来走向,这有助于我将来更好融入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只有知道了来时的路,坚定现在脚下的路,才能走出光明的未来的路。


—广州市铁一中学2022级学生

王奕丹

陈家祠古风古色的建筑风格,向我们展示了岭南建筑的魅力;永庆坊商铺的多样与繁荣,呈现出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一条条老街,一间间老店铺,粤剧艺术博物馆、李小龙祖居、詹天佑故居和广州最长最完整的骑楼等历史文化建筑群,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沙面建筑群的城市格局,向我们诉说广州近代的历史;北京路的商业繁华,更是向我们证实广州“千年商都”的称号。行走于这里,我感受到了广州近代而来的变迁,感受到了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广州人的自豪。感谢这次与我同行的同学,老师,北大的师兄师姐们。正是由你们,我才能行走于千年羊城之间,发现广州之美,并且深深为它的魅力着迷。


——广铁市铁一中学2022级学生

朱子健

文字和图片 | 王瑞琪 刘恩慧 夏雨薇 赵望舒

排版 | 刘恩慧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微信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