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秘笈】传统规划院如何“勾搭”百度地图大数据(附成果节选)

2017-05-22 城市数据派 城市数据派


推广:《城市数据师梦想特训营》原创城市大数据实操课程6月重庆营火热报名!面向城市研究和规划工作者的个性化定制课程,从大数据原理与方法、互联网大数据、轨迹大数据(手机、GPS、刷卡)、到酷炫大数据可视化!(点击看详情)

招聘:【城市数据派UDParty.com】团队招募中,派姐喊你来入伙(点击看详情)



Part1城市数据派导读

日前,百度慧眼宁波市规划局达成战略合作,在宁波举办了【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签约仪式,并与合作运营单位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举行了初步成果的研讨会。双方将充分利用百度大数据和规划行业知识,优势互补,战略协同,从城市规划领域出发,展开多层次的合作,共同探索百度慧眼大数据平台在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政府咨询方面的应用


城市数据派www.udparty.com 受邀出席本次签约仪式。据了解,这也是度慧眼与传统规划行业机构第一次深入战略合作城市数据派为派友们带来了详细的报道,点击查看详情:【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传统规划机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落地!




Part2城市数据派专访


派姐(城市数据派创始人):

经过不断的磨合,最终百度慧眼与宁波规划局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传统规划机构如何和互联网公司打交道?借助百度地图大数据,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大数据领域有着怎样的探索?


田轲: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数据团队和『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的核心成员,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湾新区分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城市数据派:作为百度慧眼与传统规划行业机构第一次深入的战略合作,从开始沟通到落地,这个过程时间有多长?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田轲:首先我们院与百度慧眼的结缘还是需要非常感谢城市数据派的派姐在中间的引见,派姐可以说是我们双方合作的红娘早在2015年1月份的时候,我们已经关注到了百度慧眼平台了,但苦于没有找到精准的负责人,最终还是通过派姐与百度慧眼的相关负责人沟通上。



2016年2月份开始与百度慧眼相关产品负责人进行了邮件联系,百度慧眼通过邮件内容认为我们提的需求基本符合他们平台的业务发展现状。所以双方约定2016年3月2日(别问我们为什么日期记得这么准确,我们会告诉你正好这天我们在参加2016年度中规院业务交流大会吗?)第一次面对面沟通。第一次面对面沟通可以说非常成功,大家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原定2小时的会谈最终谈了4个小时。百度慧眼的兄弟们一年以后告诉我们对第一次会谈的印象就是在百度众多潜在合作伙伴中,我们是少数第一次当面沟通就可以准确确定需求的(其中缘由后文详解)。

 


经过双方共同的努力,系统于9月初交付,初步交付以后我们用了大概3个月的时间开始在项目中进行应用,并在11月底与慧眼团队进行了首次工作对接,双方对前期工作成绩表示非常认可,进一步确定了后续的工作计划。12月底的时候恰好宁波市政府与百度公司签署了共建“宁波大脑”的战略合作备忘录,我们局、院趁此机遇提出是否可以在此基础上共建“大数据实验室”,进一步探索百度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经过5个月的准备,才到了5月初的签约仪式及初步成果研讨会。

 


与百度慧眼团队近一年半的沟通中,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跨行业、跨学科的融合难度。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都要尝试去学习、理解对方的专业领域,换位思考对方的需求及困难,同时由于及其有限的经费预算也需要我们尽量减小开发工作量,尽快出成果。所以,整个合作历程走过来可以说感慨万千,最终还是要感谢百度地图开发平台的李志堂总经理、严孙荣经理及我们院张能恭院长、何建军副院长在关键时刻给予的大力支持,让合作最终得以克服重重困难逐步推进。

 


城市数据派: 在众多拥有数据的互联网公司中,宁波院选择和百度慧眼走到一起,原因是什么?

田轲:我们院在大数据方面的实践最早始于2013年,在4年的过程中为了寻求合作,我们几乎把国内一线的互联网、移动通信公司都碰了一遍。2013年开始跟中移动浙江公司沟通,2014年跟阿里及腾讯公司沟通,2015年与Talkingdata沟通。经过各种磨难以后最终回到了百度慧眼这里。经过这几年与各大公司的沟通,我们意识到各家公司在数据特点、合作态度方面各有特点。



在与百度沟通之前,我们基于之前2年的各种合作经历,对百度的合作可能性并未抱太大希望,觉得可能会像其它互联网巨头一样很难沟通。但真正开始沟通以后,发现大家都是抱着一种理想信念去做事情的,在明确目标以后还是推动比较迅速的。从技术层面来看,百度公司的产品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在国内属于第一梯队,具有稳定、正版的数据源。百度公司由于其搜索引擎的技术背景,可以说集合了国内最顶尖的数据模型算法工程师。百度地图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基础测绘数据在覆盖范围、数据质量、更新速度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大家最终走在了一起。



城市数据派: 您提到规划行业大数据应用面临三大门槛:数据,技术,资金,那宁波院是如何解决这3大问题的?宁波院大数据团队的工作机制、运作模式、技术特色分别是什么?

田轲:这三大门槛是我们院大数据团队在多年大数据应用实践工作方面的感悟,由于专业背景等条件的制约,数据、技术两方面对大部分国内规划设计院(除个别大院外)基本都是无解的,资金方面对我们院这种年收入仅亿元左右的设计院而言,即便是每年投入百万也很难自主研发出重量级的产品。因此我们提出了合作为主,花小钱办大事的思路。即依托合作伙伴共同研发,我们出资购买产品服务我们,基于合作方产品进行大数据应用创新。

 

在团队组织机制上,在我们院张能恭院长的倡议及组织下,我院成立了7个专业兴趣小组,其中就包括我们大数据专业兴趣小组。小组成员全部是城市规划专业背景,关注的是如何将大数据在各自规划项目中进行应用。各小组在各自方向内组织小组活动及技术研讨、创新工作,各小组活动经费由院承担,但参与人员纯粹基于个人兴趣参与并无任何直接收入。虽然说情怀这两个字这两年被说的有点多,但我们小组确实在没有任何收入补偿的情况下,靠情怀在坚持做大数据方面的研究。

 

城市数据派:“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对院内规划编制作用大吗?是否有形成大数据驱动规划的方法论?

田轲:大数据作为全新的技术,对整个行业而言都在探索之中,尤其是在项目中的应用更是需要长时间的创新与磨合。我们院也是抱着谨慎客观的态度逐步在项目中进行应用。目前首批选择应用的项目主要是传统数据难以提供支撑,需要尝试新思路。例如公园绿地使用效率评估,新区人口现状评估等等。我们希望在项目应用过程中能够逐步总结新的方法,为行业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城市数据派:传统规划机构应该如何和互联网公司打交道?宁波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田轲:与互联网公司打交道对所有的规划机构来说都是个全新的经历,其中涉及到行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确实有诸多注意事项。

首先,规划机构应当避免买数据的心态。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这些数据大多是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副产品,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其主要赢利点不是靠卖数据,加之隐私意识日益强烈,某些设计机构开口就是“给你XXX万,这些数据统统卖给我”,这种做法会很容易招致互联网公司的反感。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在大数据应用探索阶段更关注的是数据在行业应用的价值而非收入。这事如果规划设计机构能够利用规划行业的专业知识,即利用互联网公司数据解决自身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也为互联网公司的主营业务或对外宣传提供帮助的话,往往可以实现双赢局面。


其次,规划设计机构应当有跨界思维能力。很多互联网公司与规划设计机构的合作很大的问题出在行业思维衔接上。互联网公司的从业人员大多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专业背景,属于典型的技术思维;而规划设计机构从业人员大多是城市规划、经济地理专业背景,大多关注宏大的城市问题。在沟通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如何将我们规划从业者要解决的宏大问题转换为IT从业人士能够理解的技术需求要点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规划从业者要能够从互联网公司的数据来源、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安全管控等全方面理解对方的数据协助能力,不要提出超范围的需求。

 

城市数据派:您提到“大数据是极大推进城市研究的一种新技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新技术不会让我们失业,反而会让我们更加高质量的完成我们工作。”就宁波院和百度慧眼合作后来看,具体是如何让规划师的工作更高质量呢?体现在哪些方面或环节?

田轲:最近一段时间,行业内对大数据应用的反思与不同的想法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我们院内部对大数据应用也有不同声音,甚至也有同事说“这大数据的结论跟我想的一样嘛,不用大数据分析我也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但我们个人认为大数据目前对行业最大的价值在于协助规划设计人员高效的了解城市、人口、交通方面等的发展现状,用更加精准的数据佐证从业人员对现状问题的认知,减少了因个人对城市了解程度的不同、能力差异所带来的误判。


 

城市数据派:网络数据对于宏观研究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百度与宁波规划院在中观和微观研究上有什么样的打算?

田轲:百度慧眼平台可以从更加全面、微观的角度深入剖析城市发展现状,未来我们计划在旧城区改造、历史街区复兴、创新创意园区、城市双修等方面加大应用力度。同时利用宁波市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机遇,将百度慧眼数据与政府部门数据进行交叉验证,进一步明确百度慧眼数据的准确性。

 

城市数据派后续将带来该报告详细内容


城市数据派后续将带来该报告详细内容



城市数据派:对于“黑箱算法”您怎么看待?百度数据是否有开放方面的设想?

田轲:“黑箱算法”是业界对互联网公司数据的一种担忧,不能说没有理由但个人认为也有些过虑了。对于任何一个公司、企业而言,核心算法都是其最重要的商业机密,如果你是企业负责人你会轻易将这些机密公告天下吗?同时,随着行业分工的日益细化,即便是对规划行业从业人员开放算法,我们敢说99.99%的从业人员都完全不知所云。


那怎样打消行业用户对数据的担忧呢?我们觉得可以参考医学领域的“双盲实验”的方法论,每种药物是否有效很多时候并不是通过搞清楚药学原理实现的,而是通过实际应用疗效来确定的。对于大数据也可采用类似方法,我们目前就在通过传统统计数据与百度慧眼数据的交叉验证,逐步确认百度慧眼数据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一句话概括,“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

 

城市数据派:宁波规划院在传统规划数据与百度数据融合方面有哪些思考?

田轲:我们目前主要是在探索人口数据与百度数据的融合及交叉校验。未来希望能将经济数据、交通数据等进一步打通。


城市数据派后续将带来该报告详细内容



城市数据派:大数据产业化进展方面,您提到了3个方向:平台建设、咨询服务、人才培训,那对于传统规划机构而言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田轲:对于传统规划行业而言,行业最大的价值是长期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打个也许并不恰当的比方,虽然摄影摄像技术都在高速发展,但始终不能给人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带给人的美学感悟。大数据是一项很有潜力的新技术,可以给规划从业人员带来更多的助力,对规划机构而言,抓住行业人文情怀本质,对外联合乃至购买服务、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是我个人认为比较便捷的方向。

 

城市数据派:根据百度慧眼的报道:“未来该平台能为既无数据源、也缺少专业大数据分析人员及技术的大量国内规划设计研究院、政府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高校提供一个从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全流程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请问这里提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是属于【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合作下的产品吗?这个平台什么时候会正式的推出呢?

田轲:百度慧眼平台其实并不是单一针对城市规划行业的服务平台,对百度而言这一平台服务了很多行业。我们实验室希望百度慧眼平台能够在人口、交通、城市设施三方面为规划从业人员提供大数据辅助决策服务,不求该平台能够解决所有问题,通过平台能直接解决规划行业70%左右的常见问题就很成功了,对于特殊问题可能需要规划设计人员与百度慧眼团队共商新的解决路径。

 

城市数据派后续将带来该报告详细内容



城市数据派:【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在未来可能开放的程度如何?普通规划设计单位或科研机构通过平台获取数据和数据分析的可能性或成本是怎么样的?

田轲:目前该实验室主要是希望将百度大数据成果在宁波市范围内进行城市规划创新应用实践,双方看重的是未来的应用前景,希望大数据技术可以为城市决策、政府管理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服务,也希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保持开放的态度欢迎其它科研院所、高校与我们一起研究大数据在城市管理、规划设计行业的创新应用方法。在数据获取可能性及成本方面,只要有好的想法及应用目标,我们相信会让大家用的起、用得上。但是目前由于百度慧眼团队精力有限,系统也在快速迭代过程中,可能不会大范围推广,会选择优质合作伙伴实现重点突破。



城市数据派:百度慧眼的数据维度、精度等如何,以及区别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有哪些?

田轲:就BAT三巨头及三大运营商而言,百度慧眼的优势在于基础数据既有人口、交通数据,还有详实且快速更新的基础测绘数据。像三大运营商虽然信令数据覆盖面较广,但缺少测绘平台数据,腾讯在人口数据方面质量较高,但腾讯地图的测绘数据基础还有待稳固。阿里基于高德平台的数据在测绘基础数据较为坚实,但人口实时数据源还有待加强。目前百度数据的空间定位精度在40米以内,秒级定位速度,这都是大数据应用的强大后盾。


http://huiyan.baidu.com/

 

城市数据派:【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服务范围如何?

田轲:目前实验室主要聚焦宁波市为主,但不排除其他城市、地区合作伙伴,具体可以与我们详细沟通。


城市数据派:【百度慧眼宁波规划创新实验室】成立后的主要工作包含哪些内容?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田轲:近期重要的工作是结合宁波市规划局开展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探索将百度大数据在其中进行应用。同时结合百度慧眼平台开发进展,为后续开发提供建议。目前双方正在研发一项黑科技,可能会对规划行业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甚至对部分工作方法产生一些影响,大概会在近期2个月以内完成,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城市数据派:您作为宁波院大数据团队的领队,在整个大数据的探索,实践,到实验室的落地过程中,最感慨的是什么?请分享下您的“心路历程”

田轲:大数据是我本人及院内罗明、倪敏东、王蔚炫、李宇等众多同事共同的目标与心愿,大家做的所有大数据工作都是业余时间、无偿付出的,首先要感谢团队同事的辛勤努力及无私奉献,荣誉属于大家!同时还要感谢宁波市规划局领导及规划院张能恭院长、何建军副院长的大力支持,关键时刻没有领导的肯定我们也支撑不到今天。



对我个人而言,跨界进入IT圈一直是我的梦想,17年前高考的时候我填报了4所高校12个专业,命运阴差阳错的让我进入了唯一一个非电子信息类的城市规划专业。虽然我码农的命,但我一直有码农的心”,此次跨界合作也让我20年的IT知识积累发挥了一次重要作用,加之百度慧眼团队的大力配合,此次合作可谓终生无憾!


 




这里有好多大数据干货,

快到城市数据派官网看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