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SD 74 | 海尔维希亚放下一切

btr 意思意思 2022-08-31



在2元瑞士法郎硬币背面,有一个女子的形象:她右手持矛,左手持盾,盾上刻有瑞士十字国旗;底部写着她的名字,海尔维希亚(Helvetia)。海尔维希亚之名源自罗马统治时期前住在瑞士高原的凯尔特族部落。十八世纪后,人们开始用“海尔维希亚”指称瑞士。


1848年,瑞士联邦成立。问题来了:这个拥有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四种官方语言的国度,该用那一种语言来命名她的国名呢?一个不偏不倚、既合理又方便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拉丁语名“海尔维希亚”,全称为“Confœderatio Helvetica”——也因此,瑞士法郎的缩写是“CHF”。而作为人格化的女性形象,海尔维希亚从此出现在瑞士的硬币、邮票或其他物件上,作为瑞士的代表。近年来最受设计师推崇的那一款字体——Helvetica——其实就是海尔维希亚的形容词,一语道出了该字体的身世:“瑞士的”。


钱币是最有效的文化推广。我猜想:正是因为我已在硬币上见过海尔维希亚的形象——即使这“见过”仅仅发生在潜意识层面——我才会在巴塞尔莱茵中桥北侧看见她的雕塑时产生浓浓的既视感吧。她的发型、衣服、侧脸的轮廓、矛和盾都与硬币上一模一样;只是,这一次她放下了矛和盾(矛和盾旁还有她的旅行箱),坐在河堤上,面向着莱茵河,右手撑着头,仿佛在凝视河水的流动(考虑到河流作为时间的隐喻,博尔赫斯一定会说,她也在凝视时间),又好像陷入了沉思。


这个铜像,是伯尔尼出生的瑞士艺术家Bettina Eichin的作品“旅行中的海尔维希亚”。矛和盾被放在身后,旅行箱暗示着逃离,就好像海尔维希亚已然沉迷于自然(莱茵河的美景)或沉思(关于历史,又或者,关于自我的觉醒?),决定放下一切,逃离被历史和文化型塑的刻板印象。


让我们拿出小本本,把“逃离刻板印象”加进“旅行的意义”之清单吧(不如加在最前面)!再顺便编辑一下对于巴塞尔的刻板印象:那里不仅是Art Basel和钟表展的举办地,更(至少)有许多奇奇怪怪、充满想象力和颠覆性的街头雕塑。“旅行中的海尔维希亚”是一例,剧院广场门口的丁格利喷泉(Tinguely Brunnen)是另一例。


记得那个秋日清晨,我效仿海尔维希亚的姿势坐在剧院广场的椅子上,看着这喷泉许久:那真是会让人着迷的喷泉,由废铜烂铁制成的、“摩登时代”机器人般的喷射装置,像杂技演员似的摆弄池塘里的水,周而复始,带着不懈热情和永不褪色的喜感,忙着庆祝无意义,仿佛要呼应那位放下一切的女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