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忠建 | 临玄秘塔 | 耳 | 说文写字

2016-07-08 书法字帖 书法字帖

【玄秘塔】·  耳          

      书法字帖·视频教程·陈忠建

视频教程玄秘塔 · 耳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q01720457d4&width=670&height=502.5&auto=0

柳公权 玄秘塔· 耳

 

【说文】 · 耳       

            书法字帖·书法字典

 耳 ěr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 同本义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听觉,听力。如:耳识,耳性(记性)

(4) 耳状的东西。如: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5)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6)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房

〈动〉

(1) 听到,听说。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

(2) 附耳而语。如:耳言(犹耳语)

(3) 通“佴”。退后,居次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语气>

(1)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2)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连>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 耳



书法字帖 · 书法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