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众文化研究 | 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的土味审美

幻梦残片 表征与拟像 2022-10-05




前言

“土味”一词在近一两年里突然走红,被大家纷纷使用。从词语本身的含义可以看出,其涉及到对人的某种审美感知体验的描述和评价,且常常与国人审美水平的相关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考察这一词语被使用的现实语境,其是如何叙述和呈现不同主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趣味的,并对概念背后所体现的审美价值进行分析和反思。



正文


土味内涵的灵活性


有论者指出,“2016年,微博、贴吧中经常会盘点网络或者日常生活中没有格调的现象,吐槽和调侃一些被广泛认为比较‘low’(或低俗)的行为,并命名为‘中华土味系列’,“土味”由此而来。”[1]因而,“土味”这个词产生之初,就指向一种负面性的评价,命名者常用其来形容某种糟糕粗糙、引起强烈不适的视觉经验。围观的批评者常从中得到某种审丑的快感。此类现象和评价近日愈益见诸媒体的报道,一方面是政府治理下的文化景观如何让人们感到审美上的欠缺,不仅没有实现美化城市风貌的效果,反而带给人惊悚、丑陋或是恶心的感知体验。


如安岳石窟多处佛像被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毁灭了佛像原有的恬静之美。如某地的店铺招牌被整齐划一地规定为同一形状、色彩和字体,使得街道看上去极为单调和平庸。再比如上海徐汇区某街道的装饰被市民认为是巨丑无比等等。近期引发关注的是,故宫在元宵节时第一次于夜晚开放,却展示出了土味灯光秀,被不少网友吐槽是“露天迪斯科现场”。政府的审美似乎越来越难以跟得上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


另一方面,由民间大众所自发创造的某类“叹为观止”的景象也引起了大家的争议。知名博主“史里芬”用其一系列的短视频为我们介绍了河北各式各样的民间建筑和装饰景观。视频以一种趣味横生的方式创造性地叙述了那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有强烈猎奇心理的人。


此外,取笑家中十分老土的装修风格或是家居装饰也常常是网上热议的话题。时尚圈博主陛池在其公众号里开辟了“审丑”专栏,嘲讽国内一些水平低下的时装秀,批判言辞之辛辣让围观者看得亦是很过瘾。在这种情况下,“土味”即指代着一种被认为是落后混乱、荒唐随意的丑陋的文化风格。它们不仅丧失了相当水准的审美设计,而且也缺失一定的历史文化常识和理性逻辑。



但除了这种负面性色彩外,依托着快手、抖音、微博等媒体平台的“土味视频”所形成的土味文化及其美学,却受到了特定人群的追随和认同。在这一使用语境下,“土味”的内涵发生了巧妙的转换,原义中丑陋的属性显得不那么负面,而是用来形容一种鲜明的文化表达方式——特定人群在其生活环境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和情感结构。


有的“土味视频”是展现拍摄者自身的工作和生活,有的则是自编自导或是模仿影视剧来演绎一小段剧情反转的情景剧,有些则是深情浮夸地说话或是唱歌。视频的背景往往就是并未经过特别处理的普通日常生活场景,他们说着一嘴浓重的方言,语调夸张,还会配上动感十足或是煽情的流行音乐,给人以视听的强烈冲击。


土味视频不乏真实质朴生活的简单捕捉和记录,比如因为《吃竹鼠的一百种理由》视频而火起来的华农兄弟,就一直记录着他和周围乡亲养殖竹鼠的乡居生活。但大多数视频的博主为了博取关注,在表情、动作和着装上都会表现得十分浮夸奔放,比如被众多“土家军”所拥簇的giao哥,一句“一给我里giaogiao”受到了诸多人的情感认同,还有风靡网络的配上乡村disco的社会摇,有论者这样描述道,“三个或三个以上身材精瘦、留着西瓜头的小青年,身穿紧身T恤、西装外套、九分小脚裤,脚蹬豆豆鞋,两脚如木桩一样固定在地上,用双手带动腿部、腰部、胯部有节奏地摇摆,再配合上强烈的甩头,更专业点的还有盘头、花手、八步等动作”[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土味”的概念极具灵活性,在不同的主体那里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在原初的命名者那里,土味代表着原始粗糙、平庸单调的文化,是需要被摈弃和修正的。而在第二种使用方式中,“土味”却成了被某些人用来表达本真的情感、建构自我身份并为之赋权的概念。



日常生活审美化遭遇土味审美


从社会身份和阶级地位来看,命名者多是居住在大城市、受过较高教育的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购买力,往往追求精致完美和清新优雅的美学生活方式。他们也是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的主体。


日常生活审美化指的是日常生活领域各个方面的审美化的过程,标志着生活与艺术界限的消融,艺术化的风格被大量复制在生活,使得物的审美及其符号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一书中指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现之一就是追求外观装饰的光鲜亮丽,被某种美学观念建构出来的形象刺激着人们的感性,给他们带来快感和享受,这被称为浅表审美化。人们消费某些商品也已经不把其实用性放在首位,而是着重其美学化或是艺术性的外表,甚至,只有当一个事物拥有着吸引人的形象时,人们才会认为它更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物质材料(硬件和软件)的使用也经过了审美化的过程,“审美过程不仅包裹了业已完成的、给定的物质,而且甚至决定了它们的结构,不光影响它们的外表,而且甚至影响其内核”[3]。


此外,除了技术的发展在为审美泛化的趋势保驾护航外,传媒也在不断地制造出经过美化的虚拟现实,让真正的现实看起来反倒是贫瘠丑陋的,最后则是现实和虚拟现实的边界在消失,只留下一切美的影像和符号在自由地流动着。


这些方方面面审美化带来的结果是非物质的审美化,“针对这些过程,现实的一种新的、本原上是审美的意识应运而生。这一非物质的审美化,较之物质的、字面上的审美化含义更深刻。它不但影响到现实的单纯建构,而且影响到现实的存在模式,以及我们对现实作为总体的认识”[4],亦即我们对现实的认识及其整体的把握也体现出一种审美化、感性化的特征,我们的性格、灵魂和心理乃至整个个体的存在都是美学式的。


日常生活审美化更常发生在大都市空间中,并且也逐渐地向小城市所渗透。我们可以看到街道上有越来越多的装修风格独特的店铺,不管是小餐馆、咖啡厅还是酒吧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其色彩、布局和材质都不同于传统一般的店铺,消费水平也会比较高。哪怕是家乡卖地方小吃的餐馆也装潢出窗明几亮、清新淡雅的风格。有钱有闲的中产阶级去这些地方消费,用自己细腻敏锐的感性去体验特殊的氛围和环境,实现对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和认同。中产阶级的审美感知力往往是经过相当程度的知识教育的教化所形成的,其背后也受到了一套相应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支撑。



土味视频的创造者和受众多是生存在小城市、县城乃至乡村的普通人,其趣味背后所表征的是一种以小镇青年为主体的底层群体的文化,它往往是和受过较高教育的城市中产阶级的主流审美话语相悖的。在传统媒体时代,底层的形象和话语是很难自我呈现出来的,他们要么被各类媒体所叙述,要么就被主流话语的权力所压抑,我们很难去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以及这种生活所赋予他们的价值观和感受方式。当他们却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类网络平台来展现自我的形象时,对于它的激烈批评也大量产生,这种鄙夷的声音和标签化的指认主要就是来自于中产阶级。而“土味”也正如东方之于西方,传统之于现代的命名逻辑一样,是中产阶级以自身的审美标准,按照与自己完全相对立乃至比自己低下的形象建构起来的。

 

对于什么是美,历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答案。美的趣味和价值总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的,其离不开各种经济因素、意识形态、阶级文化和权力的建构。在过去,美多局限于艺术领域的美,接受了较高艺术修养的贵族精英们掌握着评判美的话语权;而在当下,审美对象和体验内容的范围都有所扩大。美的传统定义中偏精神化、高尚化的感性也泛化为一切引发人们的特殊感知。不过,美的话语权却从贵族精英转换到了中产阶级的手中。


中产阶级凭借着稳定宽裕的收入条件,成为了现代城市中消费文化的佼佼者。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去消费那些外观看起来已经投入了相当艺术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场所或是文化产品。正如有论者指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表面上似乎是民主与大众的,是人人都可以共享的文化,但在其背后却有着深层的意识形态的内涵,表面共享的反面就是分化”[5]。中产阶级审美正是通过对自身趣味的强调和推崇和对相对下层文化的排斥来巩固自身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

 

同时,这种审美文化体系在资本权力和文化工业的隐形控制下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美学和文化发展上的症候。一个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都市景观的士绅化过程。比如城市空间改造的“士绅化”过程。“大公司、地产开发商、连锁零售巨头、中产消费者在进入一个社区时,必然将自己的审美倾向、消费习惯带到这里,从而改变原有社区的形态。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包括但不限于租金上涨、生活成本增加、社区结构被破坏、居住了几十年的原住居民不得不搬迁、甚至是原生文化的彻底毁灭”[6],因而“士绅化”即指那种由商业资本力量所主导的文化想象和实践如何模式化一个地区的面貌,包括建筑风格、审美文化、人群构成等等,使得该地区可能原有的文化族群不得不放弃他们的文化领导权,乃至逃离出去,这种城市空间的士绅化无疑是由中产阶级带来的。


因此,有文章认为士绅化的审美逐渐占据城市主流也是近几年的事情,比如文章中所总结出的现今在不同空间中支配人类审美的11种元素,如咖啡馆和网红餐厅中的木桌、纯白马赛克瓷砖、爱迪生灯泡、黄铜等等。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某种特定物质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已经参与进了一个审美文化表意的网络中,亦即这些物质自身并不表意,然而被建构成了该审美体系中的必备元素,扮演着表达中产阶级审美价值的物质符号功能。


文章称这些形成某种统一风格的空间为“云空间”,“这形成了一种风格上的(虚假)大一统,如果欣赏不来,一定是你哪儿搞错了,如果欣赏得来,那你就是一名尊贵的云空间公民,你的审美趣味会在无缝切换的云空间里不断被强化,一遍遍告诉自己体面的品质生活可不就长这样”[7]。的确,城市空间的审美泛滥是中产阶级美学症候是较为显著的例子之一。


韦尔施批判了这种过度化审美的趋势,当公共空间充斥着好看外观的景象时,这种肤浅表面的美将变得重复不断,让人们也感到麻木,而不再能进一步地更新、解放人们的感知力。因而他提出,陌生、中断、干扰和替代是公共空间艺术应发挥的效果”,“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的真正任务是:挺身而出反对美艳的审美化,而不是去迎合它。”由此可见,韦尔施反对那种一层不变乃至泛滥肤浅的美学修饰。

 

因而,中产阶级审美话语中那种精致优雅、清新完美的特质往往也会沦为各不相同却又千篇一律的风格。它让我们沉醉于此种靓丽形象的审美话语中,孰不知自己的某种感性体验正被控制和窄化。或许在其诞生之初,这类话语是有创新审美符号的意义的,然而当大家不经反思地去复制、传播这种符号及其构成方式时,就会让其一再地自我重复乃至占据美学发展的霸权话语。


周宪教授在多年前曾提出的质疑,现今看来,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在“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中,在一个贫富差别悬殊尚未得到彻底弥合的当下情境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否具有某种迷惑性和欺骗性呢?它把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转化为全社会普遍追求的假象时, 也许掩蔽了这一审美化表象后面深刻的社会差异和弱势群体的危境”[8]。快手、抖音中火爆的土味文化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可以去了解,那些以往更多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文化和情感价值以及其中的困境,而不是一味地将其看作是应该贬抑的他者。

 

一些城市中的白领谈到自己喜欢土味文化,就是因为喜欢其中毫无矫揉造作、直接爽快的表达,让备受城市生活、工作所束缚的自己得到放松[9]。从这个角度来看,土味文化正是试图在这种日益固化的感性实践范式之外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习惯和趣味。它提供了一种文化空间,让人们能更加毫无顾忌、快意表达自己,而脱离了固有的繁琐仪式和修饰。因而,土味从一种贬低性的文化含义到被文化创造者置换为一种特有文化生产实践的内涵,正暗含了对中产阶级审美范式的质疑和反抗。


有论者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一方面是王刚、华农兄弟的土味美食视频走红,突破地域和圈层的限制,圈粉无数,另一方面,美食自媒体领域却没有再出现日食记、日日煮等象征着‘中产精致饮食美学’的账号”[10],王刚的视频是直接展示制作美食的全过程,没有任何经过特别修饰的灯光、滤镜和剪辑,而像日食记的视频不管是拍摄背景、画面色彩、镜头还是配乐都是经过一定风格的美学设计的。不少人正是厌倦了那种讲究繁琐的仪式且时而虚假的中产阶级审美,从而欣赏这种回归自然朴素的“土味”审美。



 两种审美话语的价值反思


此外,土味文化的抗争以及中产阶级审美的文化症候涉及到的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评判审美体验的价值的问题。审美与伦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和价值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既然什么是美是无法确定的,但是如何恰当地审美,将我们的感性生活导引至更好的境地应该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在当下,审美价值与其他价值的交缠更为复杂多变,“许多审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原有的初衷和目的,沦为某些群体获取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宗教利益等的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许多审美行为在保持原有初衷和目的的同时,或者给其他社会价值带来损伤,或者导致自身价值的最终丧失。”[11],有些审美价值的产生离不开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操控变成了它们的附庸或是工具使得人们在获取审美价值的同时却失去了获取其他价值的自由。

 

中产阶级审美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被消费文化所裹挟,迷失在物的符号意义而陷入消费品位和身份所带来的愉悦的幻觉中,而不去反思这种美化的生活方式背后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大城市里我们越来越常见到的是一种网红式的生活方式,大家在网上获得某时新的流行的休闲空间的信息,比如书店、咖啡馆、餐馆等等,然后乐此不疲地跑去打卡。这些地方一般有着某种十分特别的外观,承诺能给人带来非同一般的感官体验。


就这样,人们的休闲方式及其之下的感官体验被各种网络信息所模式化的语言和想象所定制。比如很多人都去装饰得美轮美奂的大商场里排上长时间的队伍,等一杯“喜茶”,在商场清丽唯美的走廊里漫步,再去楼上的某家网红餐厅排队吃饭。很多商场甚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美学——无非是将大自然的元素搬进了商场,在商场中放下几株假树,实际上只是挪用了自然的概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人们仅仅是抽象地想象、体验这种自然。

 

然而这种中产阶级审美话语一旦形成流行的风范,它又容易影响到较低阶层的人去效仿、追随,正如齐美尔在其《时尚的哲学》一书中,这样描述时尚——“既定模式的模仿 , 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但同时它又满足了对差异性、变化、个性化的要求……社会较高阶层的时尚把他们自己和较低阶层区分开来,而当较低阶层开始模仿较高阶层的时尚时,较高阶层就开始抛弃这种时尚,重新制造另外的时尚。”虽然在现代,消费主义的逻辑几乎无处不在,但是当这种资本所营造的消费神话完全规训、控制我们的审美感知力,那无疑不利于多元化审美的产生。


正如上面所分析的,中产阶级创造的某种美学的符号或许起初是具有独创性的,然而当其被纳入资本生产和消费的对象时,大规模的生产和复制就不可避免了。我们可以看到土味文化中也存在着对于符号性意义的追求,这种符号或许在中产阶级那里正是无比过时的,体现出知识教育、深度思考和美学品味的欠缺。

 

当然,土味也存在着不少我们难以忽视的问题。有些短视频的情景剧往往就是展现某个贫乏单一、简单粗暴的爱情或友情方面的价值观,其中甚至不乏带有男权主义色彩以及被某类政治意识形态所绑架的观念等等。浮夸狂躁的言行背后指向一种内心的空虚无聊,或许是体现出对世俗成功逻辑的顺从和遵循。


伊格尔顿在《论文化》中认为我们不应毫无反思地认为文化的负数性、多样性、混杂性就是正确的,也并非所有的他者都是值得尊重的,在多元的文化面前,也存在普适的道德和真理性价值。这就提醒我们应该注意到土味文化中一些过度粗略或是纯粹刺激性的感官体验和浅薄无聊而失之幼稚的价值观念,它或许难以提供真正能够升华人感性的文化,让人有反思、超越乃至改变现实的体验,因而其解放和反抗意义也是极其有限的。


虽然我们需要去质疑中产阶级审美的霸权话语,质疑其所携带的模式化的消费主义,但仍要看到这一群体内部在审美感知能力存在自我提升和自我创造的可能性,因其所接受的知识教育对创造和丰富审美体验有着重要的意义,知识“在当下而直接的审美体验中指引和深化感知,丰富并强化审美体验”[12],面对试图削弱我们独立思考能力的消费文化和极权制度,我们需要革新对现实的审美感知力,意识到既有文化及其体验方式背后所隐含的社会压抑机制,如马尔库塞所说,“要与攻击性和剥削的连续体决裂,也就同时要与被这个世界定向的感性决裂。今天的反抗,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感受事物;就是要把解放与惯常的和机械的感受的消亡联系在一起”[13]。



参考文献


[1] 参见《土味视频为何让我们欲罢不能》,https://mp.weixin.qq.com/s/hO-uKE75VBPS6dN7ENZxCw


[2][9]参见《“土味文化”走出快手》,https://mp.weixin.qq.com/s/TIOGCIn3h2_yzP7_EegKwA


[3][4]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张岩冰、陆扬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 和磊.意识形态中日常生活审美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6


[6] 参见《街区士绅化是好是坏总有争议,但居住者有权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9458823519050876&wfr=spider&for=pc


[7] 参见《你也变成了一个士绅化审美病毒的携带者吗?》,

https://mp.weixin.qq.com/s/7AKFsm9AJaA-ZiBsHidcBA


[8]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 北京大学学


[10] 参见《一只竹鼠火了,如何用“土味文化”圈粉年轻人?》_凤凰网科技

http://tech.ifeng.com/a/20180912/45161201_0.shtml


[11][12] 赵玉.“美”恶救赎:为何与如何“恰当审美”.南国学术,2018,3


[13] 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梦幻残片 

个人简介:亦柔亦刚

专业背景:文学理论、文化研究

研究兴趣:意识形态理论、媒介文化现象、自我心理探索、社会心理学

学术背景: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传播相关理论、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福柯的生命政治、符号学和叙事学



「表征与拟像」

一个有关怀的批判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