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师大】百年流芳,师大辉煌

狮小范&狮小薇 河北师范大学 2022-12-14


百年师大,长路如歌


----------

没有文化追求和文化担当的大学,不可能有荣耀的过往。河北师范大学发端于我国近代最早的兴学浪潮之中。经历一个多世纪曲折前行的历程,河北师范大学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扬经世之学,开风气之先,已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一支最为活跃的力量。


河北师范大学校史沿革图



20世纪初年,在近代教育制度更新变革的关键节点,河北师范大学两脉源流的发端,于辇毂之下、烽火之中诞育、初成。









第一支源流顺天府学堂


1902年,历经顺天府尹陈璧等人的多番奔走吁请,以官方名义创办的新式学堂——顺天中学堂终于诞生,成为当时京城最有影响的学堂之一。此后学堂虽几经更名、改制、整顿,由顺天中学堂而顺天高等学堂,又至京兆公立第一中学、京兆高级中学、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然学校始终独具特色,享有盛誉。


北京支脉发展大事记

1901年,光绪皇帝批准顺天府尹的请求,降地安门外兵将局旧址拨给顺天府办学。

1902年,顺天府学堂移设兵将局,正式定名为顺天中学堂。

1906年顺天中学堂改定为顺天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改称顺天高等学校。

1914-1950年间,学校几经更名。建国初改为河北北京高级中学。

1951年,河北北京高级中学逐渐改为河北师范专科学校。

1956年,改名河北北京师范学院。

1969年,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奉命迁至河北宣化办学,改名河北师范学院。

1981年,河北师范学院迁至石家庄。




第二支源流北洋女师范学堂


1906年,近代教育家、清政府天津女学事务总理傅增湘在天津创办我国最早的公立女子师范学校——公立北洋女师范学堂。其后历经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等阶段,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天津支脉发展大事记

1906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委任天津女学事务总理傅增湘,在天津三马路三才里创办北洋女师范学堂,这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女子师范学校。

1913年,  学堂改名为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河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1929年,学校改称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女师院舍毁于日军炮火。齐国樑带领部分师生转战到西安,北平师范大学等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迁到城固,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46年,在天津天纬路原址复校。

建国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即天津支脉)改名为河北师范学院。1956年,迁到石家庄。


北洋女师范学堂成立师生合影



先贤的兴学实践,既根植于社会现实之土壤,又不失人文追求之理想;既承续中国深厚的文化血脉,又播撒西学格物致知的科学逻辑,极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与治学方略中不仅有教育家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更多的是其肩负的对国家前路、对民族兴亡的深切关怀和无限热爱。




新时期的河北师大


1996年,经国家教育部、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河北教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四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





合校前四个学校的大门

  

2002年河北师范大学百年华诞之际,“怀天下,求真知”作为校训被提出。它承续学校积淀百年的文化精髓,涵括学校一个多世纪文化发展的成果,将师大人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求真品格的崇尚,对家国使命的担当,给予了精确而充分的提炼和表达。校训中所蕴含的大学文化理想和大学精神,成为新时期河北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的灵魂和根基。


河北师范大学校训石


2008年,为解决校区分散、文理分设、校园面积不足等问题,学校决定建设新校区。开启了百年老校在新校区办学的新时代。


河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地图

河北师大新校区北门

河北师大新校区校园风光


----------



 学者茂华,质清气扬;师者贤达,授卷有方;三尺讲台,风流倜傥;才冠燕赵,掷声铿锵;兢兢施教,翘楚续航;漫漫索求,其远苍茫;雄雄鸿志,安国兴邦!

如今的河北师范大学,带着京城的余韵、津卫的风姿,塞北的坚韧,石门的广远,走进新的历史起点。牢记大学的使命与责任,在丰厚的文化积淀之上用我们的努力与奉献,铸造属于师大人的新的辉煌!


排版:陈星涵 刘嘉缘

初审:刘嘉缘

审核:王   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