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沪降低购房门槛,房子还能买么?

徐瑾经济人 重要的是经济 2023-12-20
都徐瑾私塾第四年小圈子大收获


不少朋友问我,还能买房么?或者说,还能卖么?

这话,不同阶段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

先说结论,谨慎。


现在有价值的真话真不多。

我最近在FT年度高峰论坛主持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嘉宾是洪灏和王丹。

两位博士都是FT的老朋友,我代大家问了房子的问题,

他们也还是努力真诚回答了(如果理解环境,就明白很不容易了)。

表述略有不同,但翻译一下,房住不炒并没有过时,

其实都不太建议现在入手。

在读者群的小伙伴们,应该有看到直播,理解我的问题和他们的答案。

额外说一句,类似线下线上我们读者群都有及时通知哈

没有的话,赶紧加wei信,jjr19001900。


先说一线近期情况。

最近房地产政策又有松动,即使高贵的京沪,也走下神坛。

不少新盘不需要积分,而且不少二手房跌去了两三成。

昔日京沪永远涨的口号,再也激昂不起来。


在这样情况下,改善的信号也不少。

京沪同步降低购房门槛,调降首付比例及普宅标准。

媒体报道,北京和上海调整了沿用近十年的普通住宅认定标准,

不再将首付比例与住宅认定标准挂钩,且整体降低了首付比例;此次调整均未触及限购政策。

如果当下刚好有合适的交易,是可以省掉一大笔税费的。


不过,大家不买房,难道是缺这几十万的税费么?

缺的是本金和按揭,更重要的,是对于未来的预期。


在向好的吹风下,我一些经济学家朋友,也开始说房地产有机会,超调。

我觉得人家可以说,但是交易毕竟是自己的,要是自己要有个判断。

身边更多案例,是一些工薪阶层买了房,

要是随随便便跌了一百多万,加上利率,压根没心情上班的。

当然,这种心情,早些年踏空的人也有过。



房子这个东西,我真的觉得蛮有趣的,

因为房地产几乎是中产阶级最大的资产,可以看到太多人性。

前几年有朋友算过,

过去三十年跑赢通胀就几样东西,内环房子,车牌,以及腾讯股票。

前些年,大家大跨步进入中产,阶层得到跃升,很重要就是房子。


中产起步标配是两套房子,那么换算一下,在京沪怎么也要超过1000万,

如果再加点杠杆,房子面积大点,小几千万是可能的。

不少一线城市的中产就是这样来的,二线房价涨起来也带动一批。

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在全球也妥妥的人生赢家。

也因此,一些买房赚得到的人,会感叹,阶层停滞,就是因为房价不涨了。

否则年轻站岗接班,又卖给新的年轻人,是可以继续涨一波。

不过,这是错把现象当做本质,把原因当做结果。


不少大v或者经济学家,其实之所以有很多粉丝或者市场机会,

也是拜房地产,要么为房地产企业站台,要么鼓励大家买房。

最夸张的时代,日进斗金不是吹嘘的。

我眼看过这样的日子,也看过这样的人,

坦白说,他们那个阶段做的判断也没错,也确实帮助了不少家庭。

但是大家赚到的钱,其实不是靠认知,本质是背靠宏观的趋势。

在这个大趋势下,做啥都不太会亏钱,创业,买房,理财,都OK。


所以不少中产富裕之后,认知并没有迭代,底层心态其实还是很大妈,

天天打听什么机会,什么要买买买。

要的只是一个结论,根本不要推理,也需要逻辑。


当你为别人一两句话压上未来的时候,其实也是赌博,也需要做好赌输的准备。

但是世界是公平的,一个人靠运气赚到的钱,最终多半是认知上会亏掉。

早年买房赚到的人,往往不会安心,

如果最近四五年继续加杠杆买入,那么应该会亏损。

所以,在某些博弈场,会存在交易机会,

但是如果你不是庄家,就不要指望买家比卖家精明。


回到房地产的问题,我觉得还是看人,

如果是置换和刚需,目前是可以挑挑拣拣的时间。

如果卖,建议带头降价,否则后面更难卖。

如果是投资,那么不太建议。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线都是这样,那么三四线其实不太需要考虑。

毕竟,你为什么要买入一个大概率会贬值的资产呢?

从这个意义而言,刚需的概念,其实也是一个伪概念。

那么1000到3000万的中产,该买什么?你怎么看,下篇再说。

徐瑾私塾第四年咨询微信ashes-18
徐瑾私塾第四年咨询微信ashes-18
徐瑾私塾第四年咨询微信ashes-18

有兴趣扫码或者阅读原文申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