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服务国家 | “青思成就”:感悟伟大成就,激扬青春力量

北京学联 2024-04-27

    编者按:2023年暑期,12万余名首都高校师生参与“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奔赴祖国各地,在服务国家战略规划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北京学联特推出“青年服务国家”专栏,分专题展示首都学子实践风采,欢迎各高校积极投稿,投稿方式详见文末。

新时代十年来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今年暑期

800余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近7000名首都青年师生

把伟大发展变革作为教材

将足迹撒向了京华大地

持调研之风体察国情社情民情

以青年视角讲述国家变化成就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学联君一起

走进“青思成就”体悟社会发展成就专题

一睹国家伟大成就和首都学子实践风采吧!

考察国情社情     睹伟大成就之容


为深入感悟粤港澳大湾区成就,凝聚强国力量,北京化工大学宏德书院团委学生会赴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实践团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市、广州市和佛山市,于深圳博物馆、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特区精神,讲好特区故事;于三元里抗英烈士纪念馆、农讲所纪念馆、中共三大会址、莲花山公园,重温入党誓词,追忆红色故事,赓续奋斗精神,讲好革命故事;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对话顶尖企业,探索开拓精神,讲好拓荒故事;于国家基因库、佛山仙湖实验室探访科研院所,感悟求真精神,讲好创新故事。经过此次实践,实践团充分挖掘大湾区发展动力源,采访先进人物,学习先进事迹,感悟强国成就,讲好春天的故事、中国的故事!


北京工商大学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体悟最美“中华文明中轴带”实践团围绕中国地理几何中心中轴线展开实践,“中华文明中轴带”历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功能独特,有许多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富强民主文明生活的物质文化遗存。实践团依托地理、历史、文化、生态、发展“五大逻辑依据”,奔赴包头、太原、西安、洛阳、宜昌、湘西、贵州等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体悟了真实、立体、发展的“中华文明中轴带”,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文化根基,感受到了悠久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以及其对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成员们开展了二十余次以“讲好新时代‘中华文明中轴带’故事”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深入荞麦岭、十八洞村、乔家大院等地开展调研,创作了“中华文明中轴带”精品纪录片,还与洛邑古城等地合作建立了红色教育和大学生研学实践平台,共同深挖其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助推“中华文明中轴带”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文化地标、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社会经济高质量的新增长极。


调研特色产业     寻伟大成就之源


华北电力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吉之源”社会实践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学校能源电力专业优势,围绕“源”字开展了实践活动。实践团在调研地大安市开展了暑期返乡大学生座谈,共同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围绕个人成长与吉林发展、强国建设紧密结合展开讨论,了解了我国近年来取得了伟大成就的精神之源;实践团分别调研了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大安市机车博览园和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不仅了解了“中国北方氢谷”的建设规划、见证了“火车头”为祖国需要不负使命扬鞭奋进的坚毅身影、参与了“吉林西部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释放生态效益的生动实践。通过本次实践,成员们不仅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还在对吉林市特色产业调研中加深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深刻领会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充满了深入基层、成长成才、报效国家的热情和动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遗脉乡承”社会实践团围绕东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开展实践。团队参观了“跃然纸上的风情民间”——吉林省辽源市的东丰农民画馆,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到,东丰县以明艳农民画为着力点积极探索,不仅深挖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更开拓了广阔的文化产业市场,形成了多元化经济力量共同推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此次实践,成员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东丰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之瑰宝,从有到无,从小到大,从稚嫩到成熟,经历了曲折非凡的历程,是东丰县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东丰农民画的演变从根植于民间、民族习性再到现实生活,创造了美、创造了文化,同时创造了以东丰农民画为产品的产业链,并助推了当地乡村振兴,为百姓收入来源拓宽了渠道。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齐风鲁韵文化调研团深入基层,从文化发展角度对姜太公始封地——昌乐县营丘镇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调研团在营丘镇发掘当地姜太公文化内涵,了解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助力当地姜太公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传播;调研团成员通过对崇山祭祀遗址、太公湖湿地公园和古城村营陵故城太公祠进行探访,感受到了孕育灿烂齐文化的自然、人文环境,并且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当地齐文化的历史,体会到了营丘镇丰厚的文化底蕴。调研团还了解到,营丘镇通过探索建设齐风鲁韵特色旅游文化村,努力推进乡村振兴,并规划在未来依托古城村姜太公文化,着力打造营丘太公古城文化中心,促进发展富民产业,在建设实体平台的同时建设软性平台,更好地促进当地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古城文化走出古城。通过此次调研,团队不仅深刻领会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通过青年视角感悟家乡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坚定了文化自信。


走进中华大地     见伟大成就之形


中央民族大学“赴西藏自治区错高村调研民族地区乡村在实现共同现代化中赋予‘三个意义’”实践团前往“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十大最美乡村”错高村,针对民族地区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情况开展了实地调研。调研期间,实践团实地参观了错高古村的老宅,了解了各居室构造、用途及古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还对错高村党群服务中心、岷山民宿等8个调研点进行参观考察,累计入户探访村民41户,并深度访谈了驻村第一书记、岷山错高民宿工作人员等共10人,深入了解整村搬迁后当地农牧民群众的生产收入情况、村集体与民宿企业的合作模式等,并针对进一步依托巴松措景区优势发展古村落休闲旅游业,做好旅游民宿规划建言献策。在实践中,实践团队见证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再到乡村振兴在中华大地上的伟大实现,生动诠释了“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的时代底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贸大青马工程暑期实践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寻访赣鄱大地,重温八一精神,感受中部崛起!团队成员走进红色基地、走进乡村大地、走进国企民企,在真学真看真听中体悟发展成就、感受思想伟力、深化人民情感、强化责任担当。实践团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前,重温红色记忆,领悟“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八一精神;走进“十四五”乡村振兴省级重点帮扶村南昌市南昌县广福镇木山村,学习该村聚焦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治理、农村环境整治新方案,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深入开展乡村治理生动实践;走进方大特钢工厂,了解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近距离感受企业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推进节能减碳、实现绿色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实践团紧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一导向,在红色教育基地调研观众对于红色旅游质量提升的建议,在乡村走访时聆听群众百姓对和美乡村的期待,在国企民企中了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痛点,坚持以红色印迹坚定复兴梦想,以经贸底蕴熔铸强国伟力,在新时代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用火热实践书写青春荣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

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

新担当需要新作为

首都高校青年也将

深入广袤祖国大地

继续寻访伟大成就

讲好发展故事

在调查研究中从实求知

在躬行实践中知行合一

用青春之我续写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注:“青年服务国家”专栏持续面向首都各高校征稿。欢迎各高校积极投稿,投稿方式戳下方链接:


关于征集2023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宣传作品和素材的通知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原文)


来源 | 各高校实践团

校对|王奕霖

责任编辑|李子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