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柔远能迩:先秦服制研究

考古书店 2023-09-19
“服制”是国家从政治层面上管理社会的重要工具。主要内容是指国家让社会各种势力集团以及个人服从的措施。它涉及了国家的政治架构、官员等级与任用管理等。 
服制贯穿于先秦时期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先秦服制具体内涵包括事、职、贡三个方面内容,其与宗法制度、封建制度等密切关联,是先秦时期国家建构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创新,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特色。
《柔远能迩:先秦服制研究》一书围绕先秦服制的内涵、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影响,以及服制与中国早期国家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作者:张利军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定价:158.00

内容简介

本书在总结古今学者研究先秦服制的基础上,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围绕先秦服制的内涵、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影响,以及服制与中国早期国家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揭示服制所蕴含的国家认同内涵与社会治理功能,详细论述了服制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结构初建的关系、服制与夏代王权国家的建构、商代内外服职官的具体构成与职能作用、商周之际服制演变与国家认同的转变、服制与西周国家认同建构的关系、周代五服制的国家形态及发展变迁等重要历史问题。
目 录

绪论

一 先秦服制的界定

二 服制与中国国家起源的关系

三 服制与国家的形态

四 服制与国家的结构

五 服制与国家的社会治理功能

六 服制与国家的认同意识

七 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先秦服制研究概述

第一节 古代经学视野下的先秦服制研究述要

一 以《尚书·禹贡》为中心的虞夏服制研究

二 以《尚书·酒诰》为中心的商代内外服研究

三 对《国语·周语上》等典籍所载周代服制的阐发

第二节 近代新史学兴起以来的先秦服制研究

一 服制性质与起源的探讨

二 夏代服制的研究

三 商代服制的研究

四 商周之际服制的继承与重建问题

五 周代服制形态研究

六 对先秦服制历史影响的研究

第二章 服制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态

第一节 服制与中国国家起源

一 服制的内涵

二 服制起源

三 国家起源的中国道路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社会形态的演进与服制的起源

一 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遗址与社会形态

二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心聚落产生与社会形态的发展

三 新石器时代晚期不平等的“族邑—村邑”聚落结构形态

四 早期铜器时代的社会形态演进与邦国时代

第三节 五帝时代族邦联盟国家的演进与服制的逐步建立

一 黄帝时代族邦联盟国家初步形成

二 颛顼时代宗教改革与权力的集中

三 帝喾时代以“中道”治国

四 尧时代“协和万邦”与制定颁行历法

五 舜时代强化国家对万邦的管理

第三章 服制与夏代王权国家的建立及初步发展

第一节 大禹治水与夏代王权国家的建立

一 早期国家初期大洪水的历史记忆

二 大禹治水

三 制定贡赋制度与夏邦国建立

四 禹的成王之路与夏代王权国家建立

第二节 服制与夏代王权国家结构

一 清华简《厚父》所见夏代历史

二 新出材料与夏代服制

三 夏代以氏族为主体的社会结构

四 夏代王权国家建构

五 夏代的国家认同建构与历史演进

第三节 夏商之际社会变革与王权秩序再构

一 “殷革夏命”的理论依据

二 彝伦攸斁:王权认同转移

三 成汤重构国家形态与国家认同

第四章 商代外服制度考

第一节 甲骨文、殷礼与商代外服的命名

一 外服“侯”命名于射礼

二 外服田命名于田猎之礼

三 外服“男”命名于耤田之礼

四 外服卫命名于守卫“堂”的礼俗

五 外服邦伯命名自族邦首领称谓习俗

第二节 商代外服侯考

一 甲骨文中的“侯”为外服职事

二 甲骨文中侯的数量考

三 甲骨文所见外服侯某史迹考

四 甲骨文所见外服某侯史迹考

五 外服侯在商王朝国家中的作用

第三节 商代外服田考

一 甲骨文中表示身份的“田”为外服职事

二 甲骨文中所见外服田的史迹与职能

三 外服田与商代国家结构

第四节 商代外服男(任)考

一 甲骨文中男(任)为外服职名

二 甲骨文中男(任)践行王事史迹考

三 外服男(任)在商王朝中的作用

第五节 商代外服卫考

一 甲骨文中“卫”的称名方式

二 甲骨文中卫的身份考

三 外服卫的职责及其与商王关系

第六节 商代外服伯考

一 甲骨文中伯的数量考

二 甲骨文中伯的身份

三 外服伯与晚商历史演进

第五章 商代内服制度考

第一节 殷墟王卜辞与殷金文所见内服职官体系

一 行政事务官

二 经济事务官

三 军事职官

四 宗教文化职官

五 内廷事务职官

第二节 殷墟王卜辞中多子与子某践行王事考

一 多子与子某研究概况

二 王卜辞中的多子践行王事考

三 子某践行王事考

第三节 非王卜辞所见贵族践行王事考

一 甲种子卜辞所见“子”践行王事活动

二 乙种子卜辞所见“子”践行王事活动

三 丙种子卜辞所见“子”践行王事活动

四 圆体类与劣体类子卜辞主人践行王事活动

第六章 商周之际服制演变与国家认同转移

第一节 商代晚期的政治变革与王权衰落

一 祖甲改制强化王权

二 康丁加强对内外服的监督管理

三 武乙文丁时期周人的崛起

四 帝乙时代的四土危机与应对

五 帝辛时期内外交困与王权衰落

第二节 周文王治国经验与王权认同建构

一 周初诸诰所述文王治国经验

二 文王受命称王与构建王权认同

三 清华简《保训》与文王遗命

第三节 周武王时期商周变革与王权认同转移

一 上博简《武王践祚》与周武王的治国策略

二 周武王设置籍田与祭祀上帝权力转移

三 清华简《耆夜》与周人积极进取精神

四 《尚书·西伯戡黎》《微子》与殷商亡国征兆

第七章 服制与西周国家认同建构

第一节 以史为鉴与周初国家认同的建构

一 周武王克商后建构王权认同策略

二 周公、周成王变革商内外服制重建社会结构

三 周人以史为鉴的治国方略

第二节 周公、成王时代与周初政局演变

一 清华简《金滕》史事考析

二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与周公摄政

三 清华简《皇门》与周公摄政之诰

四 周公与召公、师尚父共辅成王东征平叛

五 营建洛邑时的周公、召公与成王

第八章 西周五服制的国家形态及其发展演变

第一节 西周五服制的国家形态建构

一 册命朝臣与奠置邦君建立甸服

二 分封诸侯制度与侯服、宾服的建构

三 成周会盟与西周国家形态的形成

第二节 西周五服制落实的制度保障

一 对甸服臣子职事的考核制度

二 检核诸侯职事的系列措施

三 周王干预诸侯国事务

第三节 五服制视角下西周王朝治边策略与国家认同

一 要服、荒服:征服后的文化认同建构

二 建侯置伯:管理周边族邦

三 朝觐与巡视:周边族邦的国家认同

第四节 周代五服制的发展、演变

一 西周前期疆域的开拓与服制的巩固

二 西周中期服制的完善

三 西周晚期服制的异化

四 东周的重构与服制的衰退

余论 先秦服制的历史影响

一 王畿建构对后世的影响

二 从先秦“服事”到两汉“算事”

三 从服王事的职责到官僚体系建构

四 由臣子贡纳向藩属者朝贡的转变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476)

内 页

【购书请点击上方图片】

以上信息根据本店所有或曾有图书,结合网络资讯整理编辑,纰漏之处还望指正见谅。


人文考古书店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虎桥南路17号院北京工业大学留学创业园102室电话:010-68453918 / 15652394459营业:09:30-18:00(周一~周六)京东:津安考古文博图书专营店淘宝:考古书店小程序:

添加客服微信:rwkgsd查询更多考古文博图书资讯

购买图书,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