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连载】拉达克往事14·宿命之地

随水 随水文存 2022-10-14

先跟大家扯几句闲话。

上一篇“拉达克往事”尝试设置成付费阅读之后,不少朋友都说我收费收得太低了,我想这里可能存在一个误解:我把某些文章设置为付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挣钱,只是为了让自己付出的劳动获得匹配的合理收入,否则会让劳动无法可持续地进行下去。所以只要像现在这样收支匹配,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虽然大部分人都能认同知识付费,但我更不愿意看到的,是一些渴望获得知识的人因为经济上的不宽裕为付费感到犹豫,导致付费成为了他们和知识之间的障碍。因此我制定收费标准的第一原则就是这个价格不会让真正想要了解这些历史知识的人有任何犹豫,每千字1个微信豆的定价将会继续保持下去。

另一方面,定一个平易近人的价格,也是对自己心态的一种管理。这个世界上没人跟钱过不去,但我总觉得,比起挣钱,对自己心态的管理更重要;钱总是有限的,然而欲望却可以无限膨胀;假如不把心态管理好,一来挣再多的钱也很难快乐,二来也很难持之以恒

人的欲望这个东西吧,实在太容易水涨船高,所以才会有句俗话叫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2020年疫情爆发后我刚开始专职写公众号的时候,每个月的业绩目标是三千块,觉得只要把在印度的生活费挣出来就够了;后来写着写着局面打开了,业绩目标提高到了一万块,这点钱足够在印度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到了2021年之后,我基本上每个月能有两万块收入,那时候要是让我再回到月入三千块恐怕就回不去了,不过我对此已相当知足,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印度完全能当土豪。2021年5月印度爆发疫情,我身在印度赶上了这波热点,公众号当月收入高达破纪录的12万。然而我当时第一反应却是警觉,具体的原因我在《为什么我不开备用号》里头写了——这种意外之财很容易引起人的贪欲、改变人的心态,让人否定脚踏实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我认识一个跟我一样写公众号的朋友,我是因为疫情失业被迫开始写公众号的,而他是公众号写出了点名堂之后破釜沉舟辞去原来的工作成为了全职博主。他写得很好也很拼命,公众号做得相当成功,作为自媒体同行我能大概估算出他的收入:他在公众号上的各种收入加起来每个月至少能有一二十万,另外知识星球一年有固定的几十万收入,年入两百万总是有的——羡慕吗?不羡慕。因为我看他过得并不快乐,甚至可以说有些痛苦,被自己日更的写作指标所绑架,每天只要睁开眼脑子里想的就是今天该写啥,还得应付恶意举报、谩骂、删帖、封号,身心健康每况愈下,挣的钱也没见他有时间去花,就跟码农似的天天怼着电脑屏幕靠肥宅快乐水续命……最关键是,他赚了从前十几倍的钱,却还觉得不够——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人被贪婪支配时的无助,习惯了迎合读者蹭热点赚快钱之后,他已经没有办法再回到从前那种脚踏实地写文章的平常心态了。但我也能理解他,假如你已经有了一个流量很高且有大批死忠粉的公众号,每天只要随便写点什么、接点广告就能有至少好几千块进账,而不开张当天就啥都没有……普通人出去旅游10天的成本可能只是旅费,让他出去旅游散心10天的话,他会想着我这10天得少挣多少钱。由于给自己放假的机会成本太高,哪怕已经没有经济压力了仍然会像拉磨的骡子一样停不下来。

我跟我太太最近经常去家附近的一个小摊儿买葱油饼吃,那家葱油饼在我们当地很出名,生意非常火爆,每次去都要排队,夫妻俩搭档做,男的揉面女的煎饼。我太太看他们生意这么好就很好奇地问东问西,老板说他已经做了22年葱油饼了,一天要卖几百个;他老家是安徽的,刚来上海的时候还没结婚,现在儿子在上海上大学,上海的房子也买好了……我太太很没出息地眼红人家,说他们一天做几百个葱油饼刨去原料成本至少能挣1000块钱,一个月挣两三万没问题。我说你也不看看人家多辛苦?做餐饮是最累的,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准备好面团,忙活一整个早上,只有中午可以休息那么一会儿,到了下午又要开始累到晚上……关键是他们除了春节之外一年到头儿都没休息,一休息当天就没收入了,每天都得重复这种累成狗的生活。

在我看来,那个殚精竭虑写公众号的朋友,跟起早摸黑做葱油饼的老板,他们的生活跟日复一日拉磨的骡子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个世界很不公平,总有些人家里有矿或是祖坟冒青烟,活得比其他人要更轻松;但这个世界也很公平,大多数人依然遵循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定律,要挣多少钱就得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没什么捷径可走。就好像我现在写公众号,也不是谁拿起笔就能写的,这种写作能力是我在过去25年时间里积累起来的。(参见《四十而立,归来仍是少年》)

所以我没什么野心要赚太多的钱,钱只要够花就行,能够略有盈余的话更好。我如果想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赚更多的钱并不难,但那无疑是有代价的,可能会让我失去一些陪伴家人的时间、一些问心无愧的立场、一些读者朋友对我的尊重……最大的代价莫过于太关注赚钱可能会让我忘了如何去生活,这正是为什么我觉得需要控制自己的心态和欲望,欲望有时是一副枷锁。很多人以为有了钱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事实上有了钱只是有了更多的选择。想要更好的生活确实需要有更多的选择,但更重要的是——你首先要懂得如何生活。然而这个世界上真正懂得生活并且有能力过那样生活的人其实很少,更多的人只是在假装自己懂得生活,或者以为自己懂得生活

我之所以会这样性格,可能是因为我天生比较有安全感,概括说来就是属于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人——先把今天过好,再去考虑明天的事;假如今天都过不好,为明天准备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据我所知,有很多人的安全感,都是建立在账户余额和房产证上的——有些人甚至都不是在为自己的欲望活着,而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感在活。他们出卖自己的青春和血汗辛苦赚来的钱并没有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大都变成了账户余额和房产证来填补自己安全感。就好像之前看过一些关于贪污腐败的报道,似乎越是儿时家境贫困的人,获得权力之后越容易变成巨贪——他们贪污腐败的钱远超自己的需求,不但一辈子都花不完,甚至都花不出去,可还是无法收手——童年家境贫困造成的不安全感,需要用金钱来填补。这种情况恐怕无法改变,因为安全感作为一种底层需求需要优先满足。

可能是由于中国之前经历了太多年的贫困,大家集体缺乏安全感,于是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赚了多少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同时把对金钱孜孜不倦的追求称为“有上进心”——按这个标准来看,我既不成功,也没什么上进心。但我觉得我做到了许多其他自媒体博主做不到的事情——其一,我在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同时养活了自己;其二,我从未因为把写作当做工作而丧失对其的热爱。虽然在涉及某些题材的时候无法一吐为快,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享受写作。在我看来,能够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人生就已经很圆满了,别人是否觉得我“成功”并不重要。

这些年互联网流量经济的大潮下诞生了许多“成功”人士,可这些人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去,有多少自媒体、网红、主播都是一夜成名又一夜消失的呢?——那真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话说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谈恋爱,觉得自己遇到了这辈子的“真爱”,各种高调秀恩爱。当时还没有“秀恩爱死得快”这句话,但有个比我年长十几岁的大哥跟我委婉地说了一句话:真正的幸福不应该是溢出的,但你的“幸福”却是溢出来的。我那时不懂这句话,过了很多年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这句话——只有平平常常的东西才能长久,而那些高光的、绚烂的、汹涌的、狂热的,难免都会早早退场。我希望自己能够把喜欢的事情长长久久地喜欢下去,细水长流地把文章慢慢写下去,而不是在短短几年内把自己耗尽——从这一点上来讲,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很重要。我写了公众号之后,得以和一些十七八年前读过我“部落格”的老友重逢;希望十七八年之后,现在的你我依然能在文字中聚首。

写作不仅是我喜欢的事情,也是我成长的方式,写作时大量的资料阅读和线索整理让我自己的学识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今年重启“拉达克往事”系列之后,我发现自己2020年写的章节存在不少错漏,因此本系列的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个别前后不一的叙述,请以最新的章节为准。

以下是付费正文,音频按惯例依然免费。

上次有个别读者跟我反映无法付费购买,最后大都是因为微信版本过低造成的,升级一下就好了;另外微信豆在安卓手机上是1元10个,苹果手机上是1元7个,那3个是苹果商店的回扣。




点击图标可收听喜马拉雅主播【如梦2017】朗读音频


本文全长23283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