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场对民粹的胜利

随水 随水文存 2022-08-04
本文全长2261字

这篇可能活不久,不写太长。


老实说,上半年上海发生的那些事,搞得我对国家其实挺没信心的,老读者应该都能在我文字里感受到那种失望情绪。经过了8月2号那晚,我对国家的信心总算又回来一点了。


虽然我不研究国际政治,但写了两年多公众号,多多少少培养出了一些政治敏感性;加上平时历史读得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嘛。我并不是要马后炮,但我真的是早就觉得佩洛西窜访的事情不会像网上推演的那样,因为我们国家进行政治决策的底层逻辑就一个字——稳,不冒进,不做没把握的事情。就好像尽管上半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质疑在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继续“清零政策”是否仍有必要,那些质疑声甚至引起了民意的撕裂,但上头依然一锤定音地要求坚决贯彻,这里头进行决策的底层逻辑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一个“稳”字——开放的话或许真的没事儿,也或许会出大事儿,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相当于一场赌博,所以不能冒险;坚持清零或许在局部造成了一些小乱,但至少保证了大盘相对稳定,整体风险更低。“稳定压倒一切”,咱们真的不是说说的。


不过呢,8月2号之前的那几天,我也不完全确定究竟会怎么反制。虽然看起来似乎没万全之策,不管怎么应对都各有利弊,但这次官方舆论出奇的强硬,大有一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姿态。因此我心里一直都打鼓,说不定会有动真格的可能性;而一旦动了真格,接下去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直到8月2号傍晚,胡锡进在公众号上发了一篇《让我们支持官方的所有反制行动,同仇敌忾!》,我看完就知道不会打了,因为从那篇东西可以看出,很明显是老胡得到了一些相对可靠的消息,一下子改变了口风


8月2号之前,老胡一直都在意淫佩洛西窜台会如何反制,按照他事后的说法是想把对方吓跑,对此我只能假设老胡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行为叫做“激将法”。我个人猜测他有些话实在说得太离谱,终于有某位比较接近决策层的消息灵通人士看不下去了,跑去找他:老胡啊,你写的那些东西是把我们国家顶在杠头上下不来啊!于是把接下去会进行的战略应对跟他透露了一下。


所以老胡那篇文章里有这样几句话:“我们要尊重、支持官方专业团队在应对这场危机中的主导作用”、“这些专业团队最了解事情的全貌和背景”、“接下来才是中国大陆反制行动的发力阶段”,这几句话很明显是在给大家打预防针,已经说得不能再清楚了——接下去事情的发展,可能会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很多人可能会失望,但大家不要怀疑我们国家决策层的专业能力以及对国家的绝对忠诚,不管他们怎么处理,我们只管信任就行了


果然,8月2号当晚什么都没发生,国家决策层面稳得一逼,没去搞军事冒险。


在我看来,这件事又一次证明了中国制度的一个优势——不被民意所绑架,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这事儿要是搁在很多所谓的“民主国家”,气氛烘托到那种程度,上头的决策是会被民意绑架的——在汹涌的民意跟前,国家利益都得靠边站,否则的话就会支持率暴跌甚至政府下台。说白了佩洛西冒险跑去台湾作秀,本身就是迎合民粹来获得支持率的一种行为。对民主国家政客来说,国家又不是自己的,靠选票谋来的位子才是,因此国家利益必须让位给支持率。


所以8月2号晚上我真挺开心的,这几年由于阿猫阿狗都能在网上讲话,国内的民粹特别厉害,我老担心这些民粹影响到国家决策。这次不但证明了我们国家的决策不会受民粹影响,还泼了民粹们一头冷水,给民粹降一下温,有利于国家继续走在正轨上

虽然这次让一部分人民群众失望了,但假如国家被民粹绑架才更危险。


我在印度待过,对于民粹政治的感触特别深。在中印关系中,中国的克制能力每每令我叹为观止,极尽低调之能事;而印度由于这几年陷入了民粹政治,基本上都是围着支持率在搞政治作秀,完全不顾一些决策的长期影响,经常干杀鸡取卵的蠢事儿


民粹政治之所以误国,是因为民粹的脑子基本上还停留在流氓打架那个水准,讲的是找面子、找场子。俩流氓碰到一块,一边骂了一句“干你娘”,另一边立马板砖抡上去,最后无非是住院的住院、赔钱的赔钱、坐牢的坐牢,谁都捞不着好。


大国博弈的逻辑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彼此的利益纠葛深不可测,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谋定方能后动。假如一边突然骂了一句“干你娘”,首先要了解对方突然这样骂的原因为何;第二要分析对方骂这句话会在哪些方面造成什么程度的伤害,是不是真的会“干我娘”;第三要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他这样做究竟期待我们作何反应,免得落入陷阱;第四要研究怎么在避免冲突升级的前提下有技巧地骂回去……假如别人骂一句“干你娘”就立马恼羞成怒,相当于把自己的弱点完全展示给了对方;国家要是什么都靠情绪来决策,早就完蛋了。正如我上一篇文章《浅析印度国族认同构建悖论》最后所说的,大国之间博弈,比拼的是“不犯错、少犯错、及时纠错”,避免战略性的错误,远比一时胜负更重要


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有的不止是战略定力,还有超长时间的战略部署能力,有些战略部署甚至长到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才看得出效果。在这过程中,社会面的矛盾当然有,但通常都是局部的、暂时的,而战略收益则是长期的


另外呢,真的没必要因为这次没有痛痛快快“干他娘的”而懊恼。现在这个世界依然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实力强大的挑战者最容易遭到老大的围剿。在拥有绝对最强的实力之前,隐藏自己锋芒十分明智且必要,扮猪才能吃老虎。虽然中国已经不必再“卧薪尝胆”了,目前我们显然还需要争取更多的时间,避免经济发展被打断,继续充实自己的实力


不管接下去我们在台海的后手为何,中国在这次事件中丝毫不乱阵脚的应对,已经让我确信了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