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年祛魅(上)一蓑烟雨任平生

随水 随水文存 2022-05-23

本文全长5838字


2010年那会儿,“驴友文学”有点火,有些起初是论坛里的热帖,后来被出版成书,比如《转山》、《走吧,张小砚》、《背包十年》、《迟到的间隔年》,这些书80们后至少听说过一两本吧?《转山》和2011年出版的《北方的空地》还被改编成了电影。这些书在当时的旅行圈子影(gu)响(huo)力很大,我那时候一起玩户外的好几个小伙伴,受到这些书的感召,都纷纷辞职出去浪。虽然一本都没读过,可我那时候却有一种错觉,觉得只要自己也像他们一样辞职去旅行,就能整出一本书然后成为一代大咖躺着挣钱似的。

 

我老早也算是一名资深文青,那会儿“文青”还不是骂人的话。中学开始在本子上写,后来在电脑上写,刚有MSNSpace的时候就做起了第一代博主(用过MSN的人现在大都已是老父亲或者老母亲了吧)。那时候上网的人本来也不多,离“自媒体”这一概念诞生还早得很,也完全没有“流量”这个概念,看我博客的基本上都是MSN好友,所以我一直都挺习惯自娱自乐写文章,给自己留个记录(比如这篇就是)。MSN关了之后,我又在网易博客上写过一段时间,前几年网易博客也关了(想要挖坟的可以点最后的原文链接)。如今回过头看,以前写的很多东西都是无病呻吟,思想也不成熟,可当时的自我感觉却很好(必须好啊,不好的话早放弃了),用现在的话叫做“蜜汁自信”。

 

2010年的七月底,我辞去了原来的工作,跟父母说要去四川做一个项目,8月17号那天飞到了成都。

 

其实并没有什么项目,我只是受到一些驴友文学蛊惑之后,着了魔似地想要一段“不平凡的旅程”,比方说骑行西藏,目标是川藏线连新藏线从成都骑到喀什。我提前在淘宝上找了个成都卖家买了辆二手山地车,让成都朋友帮我去交易,到了成都之后花了一天整装调试,8月19号便冒着大雨上路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当时是裸辞的,也没什么积蓄,可谓背水一战。让我这样义无反顾的理由说出来也很鸡汤——有些事做了或许会后悔,但不做一定会后悔,那就去做吧;有些事想做的话一定要趁早,现在不做的话,今后可能就再也不会做了。另外当时自己或多或少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骑行完这样一趟,大概也能写本书出来吧?像那些驴友一样出了书不就有钱了?

 

后来这场“不平凡的旅程”并没有如我所期望的那样“不平凡”:得益于长年的锻炼,我的体能骑这样的一条线路倒是绰绰有余,并没发生啥一波三折的故事。只是没等骑到拉萨,当时上海的女朋友跟我吹了;没等骑到新疆,自行车在狮泉河被偷了;独自一个人去冈仁波齐转山,迷路受伤差点死在山里。灰溜溜跑回到拉萨“疗伤”,成为一名标准的“三失”人员——失恋、失业、精神失常,一蹶不振了很长一段时间。我后来还真把骑行的游记写成了一部十万字书稿,甚至有编辑表示过兴趣,但也仅仅止于兴趣了——当时那种流水账的写法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

 

为什么会想到讲这段往事呢?我当年在川藏线上认识了一个小伙伴,搭伴骑行过几天结下了革命友谊。他从2013年起开始了环球骑行,迄今为止骑了七年,一路开销基本靠人资助。他今年骑到美国赶上疫情,现在被困在了那里,无法入境加拿大,也没钱飞回国。我跑去他公众号给他打气,掐指一算发现跟他都已经认识十年了。


当年众多的小伙伴,这是唯一一个至今还在路上的


 

到今年八月,刚好十年。

 

很多人都很好奇是什么样的经历把我带到了今天的生活,回想起了自己过去这十年的起起落落。2010年前那个淫雨霏霏的八月,正是这一切的起点。

 

我不是一个宿命的人,然而站在时过境迁的现在,却让我觉得如今会生活在印度可能是一种必然——通过一个又一个看似偶然的抉择,一步一步越来越接近的必然。

 


 

话说我一直都没有在上海买过房,2012年到2019年,租房住了八年。

 

2018年的时候,我跟十年前的女友见面聊了聊近况。她前些年结婚生子,如今过着很典型的上海外企上班族生活。我们聊起上海的房价,她说:“你看,你那时候(2008年)要是咬咬牙,家里人凑一凑,房子买了也就买了(当时地铁外环路附近房价1万4),现在想买也买不起。”

 

其实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有想过,我总觉得,如果当初买了房,很可能现在的生活就会跟她的一样。当然她现在的生活很好,相夫教子,安定富足。只是在我这种奇葩看来,这种舒适的生活简直是慢性自杀。她又说:“你那时候买了房,不想要了可以卖掉啊,不也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吗?”

 

在上海买房毕竟不是买菜,这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都算是非常重大的人生决定,一旦做出这个决定后,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买了房总得装修吧,一装修多半跟这房子擦出爱的火花儿来,有了房子接着大概率会被婚姻、子女之类的“人生大事”套牢。我又不是投资者炒房客,肯定得要靠工作还房贷。如果那时候真买了房,我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经历了,因为甚至都没法在当时迈出第一步——辞职。

 

早在2005的时候,我那时候公司里的部门经理就跟我说:让你爸妈赶紧给你买房吧,买房比搞公司来钱快多了!开公司苦干一年的利润不如买几套房升值多。我没搭理。后来我父母家那边新楼盘九十万,父母说给你买套房吧,但你要自己还房贷,我也没要。由于我身为上海人从小都跟父母一起住,在家啃着老也挺心安理得,那会儿的工资都花在买书、电子产品、相机镜头、徒步旅行上,吃光用光。

 

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我心底对买房这件事最大的恐惧在于,感觉在上海贷款买了房,自己一辈子可能被绑定在上海了,会一下子扼杀掉人生90%的其他可能性。上海是很好,甚至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但要让我一辈子定居在这里,我觉得有点接受不了。那会儿自然从没考虑过子女教育、工作就业之类的问题,想的都是自己。

 

想不想做一件事,自己的愿力起到决定性作用:想买房的人可以找一百个买房的理由,我这种不想买的自然也能找一百个不买的理由。就这样,我完美地错过了所有在上海买房的机会,因此也错过了一些姻缘,所以才遇到了现在的人生。

 

有人大概会要问我:你看到那些在上海有房有车的同龄人羡慕吗?嗯,如果是家里有矿的各种二代或者有拆迁房可拿的我肯定羡慕啊。我有一些原来一起玩的小伙伴,如今他们有车有房有娃,生活过得有模有样,我为他们感到高兴,比如我前女友就是典型。但我明白他们为这样的生活也付出很多,原来那么潇洒的小伙伴,现在哪怕一周的假期对他们来说都很奢望。所以我既不羡慕,也不后悔。他们有他们的得与失,我也有我的得与失,谁都没占着便宜。命运的分配或许不公平,但生活里的付出与收获大致是守恒的。

 

从十年前的那个八月开始,我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基本上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坐班。一开始入不敷出过靠透支信用卡生活,过得十分窘迫;后来收支勉强平衡,五年之后才渐渐宽裕。但我的收入从来没稳定过,饥一阵饱一阵的。以前虽然挂着摄影师的名,可我几乎没有靠“摄影”本身挣到过钱,大部分的收入是通过摄影教学。大部分像我这种的所谓“摄影师”连器材钱都挣不回来,能挣钱的是那种影棚商业摄影师。

 

这两年我都在刻意淡化自己“摄影师”的身份, “摄影师”这个称呼已经被玩坏。就好像“文青”、“驴友”、“穷游”这些词最早本来没啥,但后来出了几个害群之马,就变成贬义词。而一讲到摄影师,大家总是容易想到把相机凑到藏民脸上拍的老法师,再加上器材的飞速进步,如今摄影完全没啥门槛。以前说我的照片像明信片是赞美,现在要是说我的照片像明信片那是骂我——老法师才拍明信片!于是早年让我觉得挺骄傲的身份,现在巴不得要划清界限——这年头谁还不是个摄影师啊?嘚瑟啥呢!


由于这种“摄影师”的存在,我现在很努力地跟“摄影师”身份划清界限

 

不过借着“摄影师”的身份,我倒是经常有机会免费去各种地方,很多人看我的朋友圈觉得我好像一直活在“诗和远方”里,对我这种生活方式表示“羡慕嫉妒恨”的朋友自然从来没有少过。碰到过好几个信誓旦旦说要跟着我有样学样,结果没一个能够迈出第一步的——辞职。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机会成本”,抉择的本质是放弃其他的可能性,机会成本可能非常高昂。

 

拥有有时候会是一种负担。假如我十年前有一份高收入有前途的工作,未必能够下得了决心去探索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或者才受到一点挫折就忙不迭逃回原来的生活。我觉得年轻最大的好处,并非有多旺盛的精力,而是负担更少,机会成本更低。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拥有的越来越多,人生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犯错的成本越来越高,后悔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大概才是人害怕变老的真正原因。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因为竹杖芒鞋所以比高头大马更为轻巧灵便,正因为只有一件蓑衣所以才无惧风吹雨打。光脚不怕穿鞋的,谁怕谁呢!

 

小孩子的理想是最天马行空的,什么都敢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读了书之后,理想会变得越来越清晰和具体,自己把自己一点点扼杀死;到了工作之后,理想变得无比具体——挣钱、买车、买房、娶媳妇、生娃……大家都是这样殊途同归。要是谁跳出来说:我要辞了工作去旅行,尝试一种新生活!多半会有很多人来劝:你醒醒吧,赶紧醒醒!

 

我走了一些地方之后就发现,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定义是最为务实的——挣大钱开豪车住大房子,老婆孩子热炕头。以我亲妈为代表的劳动人民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守护者,以前看我成天码字,她就问:“你写东西能挣钱吗?”;看我到处拍照,她就问:“你拍照能挣钱吗?”;看我天天去健身,她就问:“你健身能挣钱吗?”在她眼里一切不以挣钱为目的的花时间都是耍流氓。在这种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下,我们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才能蒸蒸日上。像我这种三观不正又不务正业的人能够活到现在,真的要感谢人民感谢党。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成功”就没有这么世俗且统一的定义,所以我遇到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年轻人,很多都跟我一样没啥事业心和上进心,整天吃喝玩乐,不想成家立业。要是社会上像我这样的人太多,肯定搞不好,所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现在走下坡路。

 

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叫理想,理性的“理”;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叫梦想,白日做梦的“梦”。

 

所以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梦想,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是奢侈品,这玩意儿多了既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稳定。正因为我当年穷屌丝一个,上无八十老母,下无嗷嗷待哺,才迈得出第一步。

 

而且我天生对物质欲望就比较低——有人大概会抬杠:喂,你没有资格说这种话,这种话得要财务自由的人说出来才掷地有声,没有拥有过的东西是没有资格嫌弃的。我可没说嫌弃物质,钱当然是个好东西,有钱我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去不同的国家定居,体验各种不同的生活和文化。我说的物质欲望低,体现在需求偏好上,我会更倾向于知识的消费,而非物质享受消费。

 

——这个“知识”是广义上的学识、技能、经验、体验、观念等。

 

这就有点像某些单身狗碰到妹子主动约他,他却说:“我跟人约好了打王者荣耀!”人家就是这么任性地觉得王者荣耀比妹子好耍,活该单身一辈子。在两者时间和物质成本相同的前提下,海边五星级酒店度假和去喜马拉雅某个偏僻小山村住几天,我会毫不犹豫选去小山村。酒店度假之类物质享受对我来说尤其没有吸引力,因为对我来说、旅行的意义在于知识的增长,我通过知识增长的多少来衡量这次旅行是否有价值,而不是吃了多少美食住了多少高级酒店。

 

如今回头看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活得像个傻逼似的,那时候也并不真正知道自己想要是什么,但我一直都不断通过旅行和生活来学习新的知识,不曾后悔过以前的任何一个决定。有些自私的决定难免伤害过一些人,只能请他们原谅我的任性,人都是在这种自我探索中成长起来的。

 

我不喜欢写鸡汤或者做人生导师,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复制的人生,我在这里充其量算个“大叔”,我的读者里应该有很多都是“爷叔”,每个人都能在某些方面做我的老师。但我还是要说一句鸡汤话:人生在世真的得要努力啊!知识和钱财至少努力追求其中一样,能够两全其美当然是最好的。

 

这个世界上那么多人,大家能够合作无间,是因为共同的价值观让每个人都愿意出卖自己的时间换钱,然后再拿钱去换时间——请阿姨打扫、叫外卖、坐出租车……大多数的服务性消费本质上都是在购买别人的时间。想要更多的钱还是更多的时间?——这得根据自己单位时间的价值来进行平衡。

 

钱是挣不完的,永远会得陇望蜀,“一个亿”对某些人都是小目标。而人生则是很短暂的,最好的年华就那么有限的几年。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财富,这显然没有终点。不过对有些人来说,赚钱本身就是一大人生乐趣,甚至赚钱的乐趣要大于花钱,所以很多人就算钱已经多得花不完了依然在努力赚更多的钱。

 

至于我,钱从来都是够用就好,获得知识的乐趣大于获得物质。

 

你要是穿越回去告诉十年前的我:“小伙子,你将来会跟外国人结婚在国外生活。”当时的我可能最大的疑虑会是:我一个英语都说不好的人,怎么勾搭得上外国妹子呢?


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是个英语学渣,经常出国之后意识到语言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才开始恶补英语进行自学,把百词斩里的四六级单词都背完了,看了大量美剧,读书的时候反而从没这么用功过。当我遇见我太太的时候,也算是勉强能用英语谈人生谈理想了,后来甚至还用英语给当地人上课。她自己也说,我们会在一起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的英语比较好(跟专业人士比我还是很菜的,只是比她遇到的其他中国人好一点)。她的中文水平仅限于基础日常对话,我们平时吃喝拉撒可以用中文说,深度对话还是得用英语,她的语法和写作比我好,但我词汇量比她大。


我现在之所以能写出一些知识点稀奇古怪的文章,亦是因为我会阅读大量的英文资料,相比英文背景,中文资料真的太贫乏了(墙也有一定关系)。

 

因此我觉得,即便是偶然的机会,也只会留给做好准备的人。你永远不知道机会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早点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而准备的方式则是终生学习。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讲,偶然未必是偶然,没有某些条件的具足,这些偶然可能就不会发生。

 

十年前的今天,我正骑行在泥泞的川藏公路上,出于一些“偶然”的原因,永远都没能抵达预设的终点。过去十年里我做出过许多“偶然”的抉择,这些抉择在当时看来有对有错,然而从长远看来似乎都是对的——只要最终能走出来,人生就不存在弯路,歧途中独享的风景,才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你。

 

杀不死你的,都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人生总共也没有多少个十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时间能改变一切,固执己见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我还是十年前的那个奇葩,但我不再是十年前那个愤青,变得对各种的观点保持开放的心态——既然我会觉得自己十年前的想法很蠢,凭什么十年后就不会觉得现在的想法很蠢呢?既然十年前的世界也早已和现在的世界大不相同,又凭什么觉得过去的观念能够适应新的时代呢?


谁都可以是谁的老师,谁也都不是谁的老师,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未完待续……






图文作者:随水


纪实摄影师,专注印度社会文化、喜马拉雅传统文化等主题。自2012年起深入印度社会拍摄专题,驻地印度田野调查。2018年迎娶印度拉达克姑娘为妻,目前定居南印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