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黎巴嫩行记(四)惊梦犹未醒

随水 随水文存 2021-05-26

我们这代中国人,承平已久,几十年来物质水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高,即便如今生活在新冠病毒和美国制裁的阴影下,大家也都不怀疑未来会变得更好。

 

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把维稳工作做得很好,并且把“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也灌输给了绝大多数人。


然而当我最早听到“维稳”这个词的时候,感觉是一个很邪恶的字眼——这不就是独裁政府铲除不同政见者和压制言论自由吗?

 

在国外跑得多了,才发现原来自由和民主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操作起来有很多限制,因为人本身是非理性的。比方说在一个国家里,一部分人信基督教,另一部分信伊斯兰教,民主选举的时候难免就会基督徒投票给基督徒,穆斯林投给穆斯林……人数少的那一方肯定会不服气,觉得自己被歧视被压迫,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于是撕逼、分家(样板参见印巴分治)。即便大家是同一宗教的,不同的派别还要杀来杀去呢(样板参见两伊战争、叙利亚、阿富汗)。

 

由于人类本身的非理性和短视,决定了民主只在小群体内行得通。像中国这样大体量、多民族、区域资源分配极为不均、且人均占有水平低的大国,民主只可能演变成内斗、地域歧视。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我们上海人经常会意淫:上海要是独立就好了。总觉得全中国都拖了上海的后腿,中央拿上海的经济去补贴老少边穷,不然上海妥妥就是香港台北新加坡。如今回想起来天真得很,但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人的认知水平。而上海人民当年的意淫,现在正真刀真枪在香港上演着。老百姓只会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计较着多吃少吃一块肉的事儿,在长远战略上都是瞎的。

 

黎巴嫩这个国家原本拿得是一手好牌:从地理生态位上来看,这里就是地中海的香港。背靠着中东的大市场,凭借其开放优势,完全可以成为比肩新加坡的发达国家。中东地区的这个金融生态位是客观存在的,黎巴嫩错失的生态位,如今被阿联酋的迪拜给填补上了。卡塔尔对这个生态位也是虎视眈眈。

 

多嘴一句,香港经济的衰落跟是否回归中国关系不大,而是时代的必然。随着中国的开放,即便有着免税和金融自由等优势,香港原来的生态位依然会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可以直接跟中国做生意了,还要你这个中介干嘛?

 

黎巴嫩搞成现在这个样子,我在前文就讲过了,是因为宗教冲突和分裂。宗教和宗教之间是不同的,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理性宗教可以被经济利益所收买,比较基督教、藏传佛教,只要能过上好日子,宗教矛盾可以先放一放。伊斯兰教则是个非理性宗教,现世的日子再好过,能比专享72个处女的天堂更好吗?你获得再多世俗的荣誉,能比献身给圣战更高尚吗?2019年的斯里兰卡连环爆炸案里,几个主谋全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家财万贯的人生赢家。这就令人十分胆寒了,过去我一直以为那些人肉炸弹都是活不下去的穷人孤注一掷为家人谋福利,想不到有钱人也能这么以身作则。


你如何能让一个连命都可以不要的人理性思考并妥协?

 

所以伊斯兰教国家开倒车的情况就很普遍,伊朗、阿富汗原本在现代化的世俗道路上走得好好的,一夜之间就会原教旨主义复辟,妇女群众不得不重新把脑袋给蒙起来。在原教旨主义者看来,金窝银窝,都不如穆罕默德一千三百多年前给他们规划好的狗窝。假如有一天土耳其这样的世俗化伊斯兰国家突然变成像伊朗、沙特那样的封闭保守国家,或是迪拜突然沦为炮火连天的战场,我一点都不会惊讶,因为这就是穆斯林一贯以来的尿性。

 

伊斯兰教诞生的时候,世界上已经有了非常强势和主导的其他宗教,伊斯兰教是在四面楚歌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这决定了它的排他性、攻击性和侵略性


伊斯兰教各种机缘巧合在公元7世纪成功武装夺取了政权,一度掌握了科技和文化上的先进性,然而之后的扩张却是建立在血腥的武力征服基础上的。伊斯兰教在传播到波斯、埃及、西班牙和印度的过程中,数百万人因为抵抗伊斯兰教而被杀死,印度本土的佛教便是个时候被彻底抹去的。今时今日世界上的战乱,十有八九跟伊斯兰教有关,直接或间接死于伊斯兰宗教纷争的人数仍在不断增长。因为《古兰经》特别强调对异教徒的敌视,以邻为壑的基因写在伊斯兰教骨子里: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以不同教的人为心腹,他们不遗余力谋害你们,他们希望你们遭难,他们的口中已吐露怨恨,他们的胸中所隐讳的,尤为恶毒。我确已为你们阐明许多迹象,如果你们是能了解的。

——《古兰经》第3章118节


在真主看来,最劣等的动物确是不信道的人,他们是不信道的。

——《古兰经》第8章55节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以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为盟友。他们各为其同教的盟友。你们中谁以他们为盟友,谁是他们的同教。真主必定不引导不义的民众。

——《古兰经》第5章51节

 

当时,你的主启示众天神:‘我是与你们同在的,故你们当使信道者坚定。我要把恐怖投在不信道的人的心中。’你们当斩他们的首级,断他们的指头

——《古兰经》第8章12节

 

当抵抗不信真主和末日,不遵真主及其使者的戒律,不奉真教的人,即曾受天经的人,你们要与他们战斗,直到他们依照自己的能力,规规矩矩地交纳丁税。

——《古兰经》第9章29节

 

先知啊!你当对不信道者和伪信者战斗并严厉地对待他们,他们的归宿是火狱,那归宿真恶劣!

——《古兰经》第9章73节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要讨伐邻近你们的不信道者,使他们感觉到你们的严厉。你们知道,真主是和敬畏者在一起的。

——《古兰经》第9章123节

 

这样的经书如果是今时今日的某个新兴宗教,不管在哪个国家都会被当作邪教铲除吧?伊斯兰教这种非理性的属性,决定了他们无法收买,也不会妥协。你们看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双方僵持到现在七十多年了,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死了多少人,一点进展也没有,可能再过七十年还是无法解决,因为正常人没法儿跟精神病院的疯子谈判。

 

然而伊斯兰教很有耐心,他们花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点点占领世界,并不急于一时的得失。他们的策略堪称釜底抽薪,他们会尽可能多地跟教外女子通婚,把其他宗教的女性转化成穆斯林,然后多生孩子,通过不断增长的人口比例来获得优势——在印度,每十年穆斯林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就会上升一个百分点。

 

这可不是我自己的猜测和胡诌,而是印度社会公开的秘密。印度教徒甚至对穆斯林的割礼都有独到的阴谋论见解——印度教徒认为穆斯林给小男孩割去包皮,唯一目的是为了降低敏感度,增加性交时长,从而让穆斯林的女人离不开穆斯林男人。

 

我在伊斯兰世界旅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条铁律——当某个地区的穆斯林人口达到某一比例之后,他们就必然会有自治、分裂、独立的诉求,这些诉求必然会发展为对抗政府的暴力行为。新疆、车臣、克什米尔、巴勒斯坦、罗兴亚人——纵观全球,无一例外。我跟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聊天,他们也相信随着印度穆斯林人口的增长,早晚印度还要再分裂一次。伊斯兰教和其他族群无法兼容的矛盾,过去一千多年都没有解决,可能再过一千年还是解决不了。

 

黎巴嫩就跟克什米尔一样,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处于一个无解的僵局中,在可预见的未来看不到解决的希望。因为在黎巴嫩,矛盾不止于不同宗教之间,还牵涉到宗教内部,剪不断,理还乱。而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也就意味着缺乏稳定的经济环境,其结果就是大量国内资金外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失去保障的人民导致更加动荡的政局——恶性循环。

 

所以,“维稳”听起来简单粗暴,实则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国家不稳定,你就算有民主有自由,也一定没好日子过。

 

黎巴嫩当年的繁荣是因为上头有一个强大有力的法国殖民政府制衡着底下这些躁动不安的宗教势力。如今让这些宗教势力自己搞平衡,“和平”乃是天方夜谭,“未来”亦是镜花水月。

 


 

贝鲁特有一家叫Little China的中餐馆,就是我们天天去吃面条的那家,老板是一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来此定居的奇人。问他为啥来这儿,他说因为这里的语言环境好,要让子女在这边读书。黎巴嫩人普遍会三语——法语、英语、阿拉伯语。他儿子从小在这儿念书,除了以上三语,再加上祖传的汉语,职场上十分抢手,如今就职于某国际酒店集团。

 

历任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的领事们上任,都要先来这个中餐厅拜码头,向老板了解各种当地情况。经历过这二十多年来黎巴嫩的风风雨雨,那老板对当地的各种动乱已然司空见惯。据他说,当地的袭击都是有针对性的,并不会逮着个平民就随便乱杀,通常都是教派之间的互相仇杀,被破坏的最严重的都在穆斯林社区。

 

搬起石头,难免会砸到自己的脚。

 

黎巴嫩穆斯林最大最集中的聚居地是第二大城市的黎波里(Tripoli,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上总共有三个的黎波里,另两个分别在希腊和利比亚),离开贝鲁特沿着海边的高速公路往北开85公里来到的黎波里,你就能实现一场穿越。


的黎波里,一座同时可以看见大海和雪山的城市

 

的黎波里相比黎巴嫩其他地方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里不像贝鲁特,交织了几千年的情仇;这里不像西顿,彷佛被时光所遗忘;这里不像泰尔,梦回古罗马的荣光。的黎波里的感觉非常光怪陆离,觉得就好像《星球大战》中的塔图因和《银翼杀手》中赛博朋克式穷街陋巷的结合体,从电影中剥离出来的场景——冒险家的黑市、三不管的无政府地带。

 

这里满大街都是三五十年前的古董车——大部分都是梅赛德斯奔驰。有一些车况十分堪忧,就像长着四个轱辘的铁皮盒子,被当作小货车在用。但也有相当多的车况还不错,看着这么多的奔驰车标,由此可以推想当年的“壕”。



路上四辆车,三辆是大奔



开着大奔送货在黎巴嫩稀松平常


根据车灯的设计,目测是1970年代的款式




新十年,旧十年,修修补补又十年,争取用上五十年

 

可如今这个“壕”只剩下“土”了。的黎波里的本身城区非常有特色,老城中心有一座城堡,是当年十字军东征时建立的要塞。这里过去还曾是马穆鲁克苏丹国(Mamluk)的重镇,有着仅次于开罗的世界第二大马穆鲁克建筑群。然而由于长年的战乱,这座城市就像一座废弃多年的旧工厂,积灰蒙尘,满目疮痍。居民区的墙上弹痕斑驳千疮百孔,生活在此的居民却似乎不以为意。的黎波里是座山城,有时候爬上一座楼的顶楼出来还是道路,跟重庆一样。


背景里便是十字军城堡



的黎波里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这里很多房子看起来好像战争废墟,却生机勃勃。就跟那些大奔一样,不存在报废一说。




再灰暗的生活,也需要“可爱”




背景里埃尔多安和萨达姆的照片并列着,下面是土耳其国旗,可见埃尔多安很有成为萨达姆的潜质


养在深闺的“武康大楼”



这堵墙,曾经或是巷战的掩体



这里的居民对游客大体还算友好,虽然房子看起来挺吓人,地方并不危险





在这里看到了许多非常阿拉伯式的涂鸦,有些像阿拉伯文的书法








 

的黎波里超过90%的当地居民都是穆斯林,且是更加偏原教旨主义的逊尼派穆斯林,大街上的妇女同胞普遍包头蒙脸,中东既视感满满。这里的不少人过着像难民一样的生活,住在破破烂烂的房屋里,穿的是便宜的二手衣服和鞋子,然而对宗教和政治却无比热衷。满大街都是各种政党的宣传,这里的政治氛围十分宽松自由,他们可以公然支持独裁尚武的萨达姆、埃尔多安,可以自由地撕逼互掐表达自己的意见。


后备箱用铰链锁的沃尔沃


街边的二手服装市场




卖旧货的


中国几乎已经绝迹的DVD在这里依然有很大的市场



经过我观察,越是保守的穆斯林国家,女性内衣越是花花绿绿——这是她们唯一穿花衣服的机会。人性终究无法被宗教礼法所压抑。




鞋匠


黎巴嫩的烤馕




铁匠铺子


理发店


随处可见的选举宣传





这老头对于自己支持萨达姆感到很骄傲,摆好造型让我来拍照

 

如果这是他们想要的生活,那么他们成功了。我彷佛看见了香港的未来。

 


从数据上看,你很难说黎巴嫩是一个穷国家,贝鲁特有很多高大上的消费场所,有很多深藏不露的有钱人,然而这个国家也有许多人的实际生活水平甚至连我去过的很多穷国都不如。很多穷国之所以穷,往往都是因为自然条件落后或人口负担所致。黎巴嫩坐拥优越的自然条件,人口素质在中东国家中也算得上优良,搞成现在这个样子,完全是因为自己在作死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跟委内瑞拉算得上是一对难兄难弟。

 

宗教矛盾在黎巴嫩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像一颗无法拆除的定时炸弹,宗教矛盾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同一宗教不同派别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和国家开放与原教旨主义的宗教律法之间矛盾。

 

过去我年少无知,觉得中国人民缺乏宗教信仰十分可怜可悲,毫不敬畏善恶果报,因而道德崩坏,做起伤天害理的事情来没有下限。后来去的地方多了,发现当年中国人道德沦丧的病根子不在没有信仰,而是因为穷,穷导致了受教育水平低,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和生存竞争的激烈。


那些磕着长头去拉萨的藏民,算得上信仰坚定了吧?淳朴的是因为还没来得及学坏,一旦学坏起来,比汉人还坏,去过一些藏区热门景点的同学应该都有体会。那些偷盗抢劫的维族人,算得上信仰坚定了吧?这种信仰让他们坑害“异教徒”的时候更加没有心理负担。反倒是欧洲几个高福利高教育水平的国家如瑞典、瑞士,都有着相当比例的无神论者(高达25%左右,并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上升),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具有道德原则和善良。

 

衣食足而知荣辱,人富而仁义附焉——放眼天下归根结底只有两种病:1.穷;2.宗教极端主义。

 

宗教的社会学本质是一种维护秩序的思想控制手段,让穷人们接受自己的命运,客观上能够缓和“穷病”的发作,所以自古以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然而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为第二种病埋下了种子。

 

好在中国早就有了敬鬼神而远之的儒教秩序体系,长期霸占着生态位,因此宗教从来都没有机会在中国进行思想统治。没有被宗教洗过脑,才说得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振聋发聩的话,所以整个世界古代历史上也只有中国发生过以推翻政权为目的的农民起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曾经进行过一次历时十年的政教合一的尝试,然而由于其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不适合中国的土壤,亦以失败告终。

 

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很多游戏规则都变了。国家之间做生意的合作双赢模式比过去打仗抢地盘抢资源的收益更高;大数据对信息和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使得由国家控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模式或许真的能够拥有更高的效率;而网络社交媒体对日常生活的充分渗透,也使得民主国家对选民的民意操控成为了可能。

 

在这样的时代,不再有个人和国家能够孤立存在,没有谁还能继续以不变应万变。基督教会不得不反复修改教义来重新诠释经典;而封印先知的圣训,变作了恐怖主义的理论依据。


黎巴嫩这场旅行,恰如同一场跨越数千年的幻梦,这个国家的人民亦如同生活在梦境之中:有家破人亡的梦里花落,也有光复传统的春秋大梦……

 

 

水调歌头·黎巴嫩

 

行商两河东  逐浪地海中

曾慕法老天颜  亦随凯撒从

几经改朝换代  文明一脉传载  酒浓血更浓

谷地庙堂碎  山海城关雄

 

基督兴  穆圣出  斗武功

党同伐异  故都残垣血染红

摩西耶稣徒子  安拉真主贤孙  相煎难相容

惊梦犹未醒  圣谷望雪松



【完】




图文作者:随水

资深旅行摄影师,Lightroom数字暗房讲师,影像中国签约摄影师,马格南摄影大师班学员,摄影作品发表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多种刊物。2012年来在印度拍摄了超过二十万张照片,对印度社会人文有着深入了解和深刻见解。2018年与印度姑娘喜结良缘,成为史上唯一一个迎娶拉达克姑娘的中国人,现定居南印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