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暴跌90%,香港细价股的今天,便是A股垃圾股的明天

机叔 智通财经APP 2021-12-01

(本文约2200字,读完需要5分钟)

逢A股垃圾股炒上天的“春天”,港股的细价股就“先爆为敬“了,就好像是在唱一首歌: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一口气跌去9成价格,一天内手里的股票变成“糊墙纸”,是种什么体验?


如果你喜欢这样的过山车,不妨打开交易软件,看看今日港股的盘面。


中国海景(01106)跌78%、奥克斯国际(02080)跌33%,北京燃气蓝天(06828)跌43%,天誉置业(新)(00059)跌50%……


看字可能还不直观,那就上图:


(行情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对此,笔者的一哥们发出一声惊叹,太刺激了吧!



对10%涨跌停见惯了的内地投资者确实要被惊吓一回,但说老实话,在港股市场,这都不算什么事,比今天情况还要凶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关于本轮细价股的暴跌,我们也曾在10月份做过一次风险提示,不知道听进去的有多少。


就像有句老话说得那样:


“我们就在四季的轮回里,循环往复地吟诵着一朵相似的花。”


“6·27”香港细价股股灾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去年6月27日,港股市场一批细价股集体崩盘,多只股票跌幅超过80%。


这其中,中国集成控股跌94%,隽泰控股跌70%,美捷汇控股跌80%,财讯传媒跌55%,纷纷一天之内变“糊墙纸”。


还是看图直接地感受一下:


(图源:澎湃新闻)


被今天这场景吓到的小伙伴们,这次应该不知该摆什么表情了。


而比跌幅大过今天这一批更值得关注的,则是上一批闪崩背后的原因。


一开始,猜测很多,恰逢上半年即将结束之际,券商正在评估各公司为融资而质押的股票,有人担心它们将削减或撤销向基本面薄弱的公司所提供的信贷。


有人把锅推给港证监,说它要求格林柯尔主席顾雏军赔偿4.8亿吓到整个市场了,搞得大户们纷纷出逃。


还有人说港股市场的一家券商被港证监吊销了牌照,进而引发集体爆仓现象。


但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最终的祸源都落在了一家神秘的港股上市公司——隆成金融的身上。


据澎湃新闻查证,在13只跌幅超过50%的股票中,每只股票的投资者持仓名单上,都有隆成金融的全资子公司贝格隆证券的身影。


出现集体暴跌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某一只隆成系的股票大股东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所质押在券商处的股票遭遇洗仓式抛售,加上这些隆成系股票之间交叉持股现象严重,这才引发了火烧连船般的惨象。”


券商只是表面的机构,有贝格隆证券的身影,就说明有在贝格隆开户做交易的投资者的影子。


资本市场真是太残酷了,庄家撤的时候,连根毛都不会给散户留下。


A股垃圾股的春天


在香港叫细价股(Smallcap stocks),大约也能对应的在内地叫垃圾股。


当然若是较真的话,两者也有不小的差异,但炒作的核心逻辑还是很相似的。


因为份数、价格的原因,这些股票很容易被庄家炒作,价格波动比较大,风险比较大,比较适合投机偏好的投资者。


最近这段时间A股在发生什么,甚至都不用看,提起鼻子闻一闻,都是垃圾的气息。


资深垃圾股恒立实业在短短14个交易日里斩获了13个涨停,区间累计涨幅达270.3%。


臭名昭著的*ST长生今日再度涨停,为连续第6个交易日涨停。



问题是恒立实业自己都说了公司报告期内的扣非后净利润为-515.36万元,*ST长生犯下那么重的事,91个亿的罚款能不能缴清还是个问题呢,极大概率是要退市的。


这怎么说上天就上天了呢?


或许是因为这个吧:


10月30日,证监会“盘中三大声明”:优化交易监管。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减少对交易环节的不必要干预,让市场对监管有明确预期,让投资者有公平交易的机会。


4天后,上交所紧急通知:将不再采用口头提醒等“窗口指导”方式,严格慎用暂停账户交易等监管措施。


哎,惜哉,说起来也是苦了广大投资者了,有这么一点阳光,可不得好好灿烂一下。


只是很多时候,在普通人眼里的灿烂,却极有可能是极度的暗黑。


你只看见贼吃肉,见过贼挨打吗?


A股此轮垃圾股春天行情,许多新参与者是最为兴奋的,在诸多老司机眼里,是完全不可理解的。


在知名媒体人、财经大V沙黾农来说就是:


14天13板的宇宙龙头恒立实业,A股老司机,96年上市,迄今二十二载。期间,该公司累计停牌8年,主业连续亏损14年,5次被迫“改嫁”、3次卖壳、重组失败不计其数


成功系”刘虹“中技系”成清波等众多资本大鳄参与围猎,统统折戟沉沙,铩羽而归,祝君好运!”


那些跟着庄家一起玩的人,或是已经怦然心动的人,是不是要掂一掂自己的分量,到底是谁在炒谁?


而成熟的港股市场中,此类例子也不少见,只是港股市场下跌起来更凶猛,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极大地减少了炒作的空间。


知名港股大V、智通财经专栏作家家临江对细价股的炒作可谓深恶痛绝,他直言:


明眼人一看,这公司不就是在资本市场玩钱嘛?你说这类企业有啥实体?其实在香港金融市场,这类毫无实体支撑的小市值上市公司遍地都是,就靠或内幕交易,或交叉持股,或预告注资之类的玩家,多年了,“合法行骗”一点没变


内地普通股民往往认为境外市场是成熟市场,殊不知即便是美国股市涨了那么多年的牛市,赚大钱的也是少数,被割的韭菜(散户)也众多。


“香港更是在那年的金融危机时期,本文也亲历感受大型外资机构被逼退出的惨状。甚至包括创设衍生品的国际投行,一段时间也惨淡收场。”


有一句话听起来很扎心,但的确是无法辩驳的事实:“韭菜哪儿都有,关键看怎么割”。


在笔者看来,韭菜被割的场景数不胜数,总体上无外乎以下几类:


有的是冬天割,因为市况本就比较萧瑟,大家普遍贪财,不想穷下去;


有的是秋天割,因为大环境都涨的不错,不少人都赚到了,兜里有点钱,带着些小膨胀;


有的是春天割,因为即便是乍暖还寒时候,韭菜们听到好消息了,还是会满怀期待地探出头来,以最饱满的精神面貌,迎接那美好的季节。


至于夏天,天气炎热,心情烦躁,钱已不是钱,而是情绪,就更适合割了,具体案例参照3年前那个疯狂的夏天。 


……


市场处处有陷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知过往以明未来。


相比于始自1891年的港股市场,28岁的A股着实还有点年轻。


但好在港股的剧情就在对面上演,如果A股有什么地方突然看不懂,就不妨翻翻这本活教材吧。


A股垃圾股的春天开往哪里?剧本在港股早就写好了。



延伸阅读


1.金港股来了,港股上市公司看过来

2.都哪些人参加了民营企业座谈会?

3.告别股王:18年香港科网股的破灭

4.人人网13年,好似一场青春大梦

5.日本股市重回巅峰,失去的20年呢

@今日话题

投资路上,坏人很多

淡市交易,更需要抱团取暖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港挖君”,进交流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