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李河君谈谈:这个问题没解决,汉能薄膜确定能回A股?

沉默是金 智通财经APP 2021-12-01

(本文约2700字,读完需要6分钟)

价曾两年多上涨26倍,市值单日暴跌1400亿港元,股价曾一日下挫47%,中国首富一天内易位,停牌超过1200天……


创下这些“奇迹”的汉能薄膜发电(00566),昔日港股的大牛股之一,近日已明确打算回归A股上市了。


相关新闻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了,距离汉能薄膜发电股价腰斩紧急停牌1252天之后,在港股的复牌还未落地的情况下,10月23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欲私有化回A。


具体的私有化条件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在这里先抛出一个问题:


回A上市的难度比起港股只增不减,而在负面缠身,复牌还未落地的情况下,欲直接回A,到底是什么给了汉能薄膜勇气?


再回过头来看这份私有化公告:


该公告称,对持有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资人发出私有化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不低于5港元(单位下同),以现金收购或股票置换,私有化之后公司拟在国内A股上市,收购规模达到548.7亿港元


关于复牌,此前证监会曾提出两个条件:


一、李河君及四位当时在任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统一在证监会展开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14条民事程序中不抗辩责任和证监会寻求的法院命令;


二、汉能需发报一份披露稳健对公司的活动、业务、资产、负债、财务表现及前景等资料做详细披露。


也就是说,证监会对于汉能薄膜的真实实力提出了质疑,需要该公司证明一下自己。


这是回A的一切大前提。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上市公司乎?


汉能薄膜2018年半年报披露,第一个条件已于2017年9月4日完成,而第二个条件也在今年4月份提交了相应披露文件,目前正在审核过程中,并且公司在中期报告中申明,关联交易已经降为


再翻译一下,其意思就是证监会提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复牌不是问题,私有化回A也在掌控之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且,财务报表也是好看得很:公司收入和利润发生了逆转。


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汉能薄膜实现营收204亿港元,期间溢利73.3亿港元,分别为去年同期的7.15倍和30倍,这就是汉能薄膜需要的“东风”——现金。



那么说,按照这个趋势,不管是复牌还是私有化回A上市,仿佛都不是难事,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笔者观察到,汉能薄膜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83亿港元,不足去年同期的50%,面对私有化的548.7亿港元,只能说虚的慌。


更糟糕的是,为了尽快扩充现金流,公司甚至还爆出了内部推销定融产品,向员工强制集资的丑闻。


事情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不过笔者认为这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因为如果汉能薄膜真的如前所说,利润翻倍,想达到私有化的目标也不是很困难,只不过这个利润翻倍的背后真的是强有力的业务支持吗?


所以,除了现金“钱紧”方面,摆在汉能薄膜面前的另一道坎儿可能才更难跨越。


关联交易说是零,就是零了么?


汉能薄膜在半年报中特别说明,上半年公司并无与汉能联属公司签订任何新购买合同,期内确认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三方。


而且进行了业务模式创新,上游方面,从2017年开始与各地政府合作,打造移动能源产业园。下游方面,与各地多家经销商合作。


这种业务创新真的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汉能的糟糕境遇吗?


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主要收入来自于上游,上半年收入方面,上下游各占93%、7%,不过其中一个数字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报告中显示,2018年期内流动资产中,合同资产高达128亿元,其中还公布了合同签署对象。


笔者随后对这些公司股权结构进行了解构,发现股权穿透后绵阳市涪城区政府持有名单中绵阳金能移动能源有限公司(绵阳金能)51.8%股权。


其实,2018年上半年,汉能薄膜上游产业园项目主要为绵阳产业园、大同产业园及淄博产业园。2017年,绵阳市涪城区与汉能联属公司签署一项产业园合作协议,一期投资达到66亿元港币。所以有可能是地方政府通过控股公司进行交易,这无可厚非。



但是,在对绵阳金能其它股东进行股权穿透后,发现李河君间接持有该公司16.4%股份,李河君是何人物自不必说,其它合同公司还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怀着巨大的好奇心,笔者逐个进行了整理。


根据公司报告,汉能移动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汉能移动)为汉能薄膜的控股股东,股权占比为47.76%(下表中已列出)。而李河君通过持有其它汉能薄膜股东公司的股权,间接持有汉能移动0.86%的股权,但是有趣地是,李河君还通过持有一些非汉能薄膜股东公司的股权却持有汉能移动99.14%的股权,综合起来,李河君持有汉能移动98.57%的股权。


汉能移动又通过持股其它公司,间接持有山东淄博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淄博汉能)9.15%股权,穿透股权发现李河君持有淄博汉能9.02%股权。


类似地,李河君还持有华夏易能(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绵阳金能移动能源有限公司8.25%、16.4%的股权。


(数据来源:天眼查、企查查)


其它合同公司好像跟李河君还有汉能薄膜关系不大,不过华丰源(成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华丰源,现名:成都东腾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的主要持股人中,张征宇曾经在汉能薄膜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华丰源曾经携手淄博当地国企接手了李河君手中的股权。


另一主要持股人刘洪辉则是淄博汉能的法人代表。


其它四个公司,经过股权穿透后,发现控股公司为兴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兴能投资),实际受益人为黄宗海,不过兴能投资的法人马捷曾在汉能薄膜中担任高管


(数据来源:天眼查,企查查)


一圈看下来,可能也就山东新华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跟汉能薄膜关系最简单了,不是没有故事,而是上面的故事可能就有些消化不良了。


虽然这笔合同资产真如中期报告所说,2018年没有签订新的订单,但是在看了上面这些数据之后,汉能薄膜真的敢大声说关联交易为零吗?


回A股去,祖国人民想念你!


这是近两年来海外上市公司圈内一句响亮的口号。是啊,祖国大陆上亿的股民,又单纯又热情,简直是世间无双的绝好投资者(韭菜)。


前些年政策较严,大量优质、不优质的企业纷纷出海上市,这两年国内发展了政策也好了,海外也不好混了,又都纷纷谋求回来。


远的不说,史玉柱的巨人网络借壳回归A股,一度拿下20个涨停板,周鸿祎的360回A之后,曾一度市值达到4440亿元!


A股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充满了迷人的气息。


虽说后来无论是巨人,还是360,都遭遇了股价、市值滑坡的窘境,但那又能怎样呢?反正蒸发掉的钱,是广大交易者自己愿意付出的。



A股真好,投资者真热情。

只是对于港股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来说,在“现金”和“疑似关联交易”的问题没彻底解决之前,私有化回A,可能真的没那么简单。


A股虽好,也不是谁想回就能回去的。


延伸阅读


1.金港股来了,港股上市公司看过来

2.都哪些人参加了民营企业座谈会?

3.又参与了马云一个2000亿的大项目

4.他们家的中期选举,跟你没啥关系

5.日本股市重回巅峰,失去的20年呢

@今日话题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