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找寻记忆·留住乡愁 优化配套·做强产业一一都江堰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这么干!

2018-03-30 都江堰市新闻中心 每日都江堰


川西林盘是天府文化、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的鲜活载体,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都江堰市起草了《关于加快促进农村生态文态价值高效利用统筹推进川西林盘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指导全市林盘修复打造提出了思路和发展方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1336dlezlj&width=500&height=375&auto=0

去年以来,都江堰市按照整治农田、保护林盘、梳理水系、建设绿道、改造院落的基本思路,深挖川西林盘内涵,充分展示川西历史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发达的自流灌溉水系水文化,在科学保护林盘生态本底和农耕文化原真态的前提下,植入现代元素,发展多元化、功能复合型川西林盘。



经过多年发展变化,都江堰市现有一定规模以上的川西林盘有580多个,呈“一轴五片三组团”分布。“一轴”就是紧邻彭青路周边区域密集形成的林盘聚居点及林盘群,呈随道路的带状分布特征。“五片”就是东部两片(主要是东部田园平坝区)、中部一片(成灌高速与金马河干流之间区域)、南部两片(青城山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区域)。“三组团”就是沿成青旅游快速通道集聚的三个相对分散的林盘聚居点。



这些星罗棋布的林盘形成了5种类型:农耕型林盘(如天马镇万亩绿海农趣园)、农家旅游型林盘(如柳街镇青城湾湿地庄园)、特殊产业型林盘(如崇义镇高科技农业产业园)、生态型林盘(如翠月湖湿地风光)和新型聚居点林盘(如柳街镇鹤鸣村安置点)。



《意见》中明确提出,都江堰市将力争通过3年时间,打造45个(2018年打造10个、2019年打造15个、2020年打造20个)各具特色、错落有致、功能互补的川西林盘聚落,形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独具灌区文化魅力,可参与可体验可进入、吃住娱游购商行于一体的川西林盘群。



对照发展目标,都江堰市正全面梳理川西林盘生态环境、人文历史、民居古建、水系竹林资源和书院、诗歌、古街、老镇、传统院落等形态,以“西控”战略为指引,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核心,高水准加快编制《川西林盘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全面指导川西林盘的保护与利用。



在保护原生态的前提下,都江堰市将在川西林盘中植入商务、会议、博览、度假、观光、双创、科研组织等现代功能,着力构建旅游型、商务型、文创型、博览型、社团型等功能复合型林盘。



都江堰市将深挖林盘历史文化价值,以都江堰自流灌溉水系为肌理,着力抓好川西林盘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加大文化景点打造,重点推动聚源贵妃池、玉堂窑、崇义梳妆台、青城山芒城遗址、大观三佛洞摩崖造像遗址、中兴宋代水沟遗址、崇义官家花园等文化古迹的开发利用,同步加强民间竹雕、木雕、竹编、手工制香等传统艺技和民俗文化活动的保护传承。



依托川西林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都江堰市将优化完善流转平台,通过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着力吸引企业总部基地、商务会议、企业高峰论坛、创意基地、文物展示、文化交流、社团活动、养生美食、度假民宿、手工体验、耕读骑行等产业向川西林盘院落聚集发展,鼓励有实力、有理念、有情怀的社会企业和个人参与林盘院落改造提升。



都江堰市将大力实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突出抓好林盘聚落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精华灌区规划建设一座展现川西林盘文化的博物馆,进一步完善提升林盘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提升川西林盘配套服务功能。



按照“乡土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原则,目前,都江堰市正加快推进川西林盘转型发展,建立健全川西林盘生态文化资源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打造一批形态优美、具有 “乡愁”记忆,功能复合的现代川西林盘,努力使川西林盘成为都江堰旅游的亮丽名片和田园景观的璀璨明珠。




更多新闻


主    办:都江堰市新闻中心

               都江堰市广播电视台

             《都江堰》编辑部

主    编:赵龙魁

副主编:张   蓓    杨   庆    张    伟    洪   浩    贡   鸣

编    委:吕志东

编    辑:曾   莉

特别感谢都江堰市建设局、柳街镇、聚源镇等部门乡镇供图

©每日都江堰•DN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