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0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爸爸,你为什么压着妈妈?”记住这么回答,才不尴尬!

小十点主创团 亲子派 2023-10-14

文|主创团 夏小雨

来源|小十点(ID:sdikid)


01
前两天,发生了一件巨尴尬的事情。

晚上等孩子睡了,和老公正在羞羞。情浓之时,五岁的儿子突然闯了进来,要找妈妈。

一看眼前的场景,他气得大哭:“爸爸,你为什么压在妈妈身上,你欺负妈妈!”说完,还跳上床,要为妈妈“出气”。

吓得老公赶紧把儿子抱下去,好言相劝:“没事,我和妈妈正在做游戏呢。”

没想到,儿子一听爸爸妈妈躲着自己做游戏,兴趣来了,也蹦到床上,快速脱下衣服,还说要一起“做游戏”。

更尴尬的还在后面。

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儿子语出惊人,说爸爸压在妈妈身上睡觉!

那场面一度异常安静,异常尴尬……


在网上搜了搜,发现很多家长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时刻”。

面对孩子的好奇,他们或是含糊带过,或是随口扯个小谎。

一方面,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谈这个问题,另一方面,觉得孩子小,慢慢就会忘记了。

可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02
家长越遮掩,孩子越受伤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

电视剧出现了男女亲热的情景,家长们立刻如临大敌,赶紧换台;

如果好奇地多问一句“他们在做什么?”,马上就会得到一通训斥。

家长们总是认为这些事等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懂了。孩子一旦问起,也是用训斥、遮掩、撒谎等方式来躲避这个“敏感”问题。


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说、不问了。

然而,不问不是因为“不好奇”,而是因为“不敢问”。

面对孩子的“性”好奇,家长的处理方式如果太过简单粗暴,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如下的心理阴影:

训斥:有些家长对孩子大加训斥,孩子会将“亲密行为”与“羞耻肮脏”联系在一起,认为性是糟糕的、不好的,心理的困惑也会加重。

遮掩:当孩子无法从家长那里获取正确答案,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够好,不被深爱,他们更会认为这是一件不能对外人说的事情。

不谈:孩子的好奇心从来不会消失,他们会自己在互联网上寻找答案,因为年纪小,他们无法甄别信息的真假,会被各种信息迷惑。

有网友说:“没有这么严重,就是颠覆了自己对父母的印象。”

图片来源:知乎

也有网友说:“无论过了多久,我都觉得恶心,真的恶心。”


还有的人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即便长大后和异性接触,也会觉得尴尬不自然。

心理学上有个“禁果效应”,指的是越禁止,好奇心就会越重,越是得不到,就越想得到。

孩子好奇是很正常的,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粗暴地制止,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自卑胆小,或从此远离异性,更是排斥婚姻。

那么,该如何正确地和孩子谈“性”呢?

03
智慧的家长,都会这样应对

央视网说:两性知识也是知识,不应当被回避。

图片来源:央视网微博

孩子的成长需要各种知识打底,不能因为两性知识涉及“性”就被剔除出孩子的世界。

了解身体,接纳身体,尊重他人,保护自己......性教育,必须且应尽早。

和孩子科学谈“性”,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正视性

社会学家沈奕斐在一次采访中直言:“现在成人的性教育是有问题的。”

她指出:很多人的性教育出问题,是因为他本身对性很紧张,又要给孩子做性教育,无形中就把这种紧张传递给了孩子,造成了恶性循环。

图片来源:网易科技频道微博

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长自己首先应该对“性”抱有科学、客观的态度。

家长越能坦然面对,孩子越能平和接受。

鲁迅先生在对儿子的性教育上,就提倡随时解惑,不要藏着掖着。

他甚至在洗浴时,也不避讳被年幼的儿子看见。儿子问什么,他就坦然解答什么。

见惯了人体的儿子,对一切都了解了,自然也就没什么可好奇的了。

2、按照年龄,区分对待

关于性教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曾说:

不用在孩子的某个阶段把所有的知识都告诉他,而是要在不同年龄段告诉他不同的内容。

图片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微博

3岁以内的孩子还很“单纯”。这个时候可以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们说:

“爸爸妈妈正在做一件很亲密但也是很隐私的事情。要替爸爸妈妈保密哦,不能随便说出去。”

如果孩子奶声奶气地问“那我也想要”。家长们可以对他们说:“那就好好睡觉,快些长大,等你长大了之后就能做了。”

3-10岁的孩子,会懵懵懂懂地问:“妈妈,你们在做什么?”

可以用最自然的语气告诉他们:

这是爸爸妈妈之间表达爱意的方式,就像你和小朋友之间的牵手、拥抱一样。只是,爸爸妈妈之间的爱,和其他人之间的爱是不一样的。

同时,这也是给他们普及性知识的好时机。

可以趁机给孩子解释“我是怎么生出来”的问题。告诉孩子小宝宝的诞生,是因为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然后在妈妈的子宫里孕育。

子宫,就是宝宝还没出生前在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

那精子和卵子是怎么相遇的呢?这个亲密行为就是在给他们制造见面的机会。

还可以陪他们看一些有趣的性启蒙绘本和动画片,比如《请不要随便摸我》《我们的身体》《丁丁豆豆》《小威向前冲》等等。


青春期前后的孩子身体快速发育,心理上也随之发生变化,会对异性产生更多的好奇。

这时,更不能逃避,和孩子坐下来,坦诚地进行交流。

可以从更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也可以趁机和孩子讲解一下青春期发育的常识、异性相处的边界,传递自我保护的观念。

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这么做,是因为爱。

这必须是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在双方允许的前提下,才可以做的事。

而你在未成年之前,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果有人对你做出越界行为,令你感到不适,你有权利拒绝。

3、避免让孩子看见

当然,要想避免尴尬,家长最好不要让孩子看见。

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界限感:

孩子从5岁起,如果有条件,就可以尝试分房睡。

教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能随意翻动别人的东西。

进别人的房间时要敲门,出去时要随手把门带上。

换衣服要拉窗帘。不要随便让陌生人触碰自己的身体。

从小培养孩子的界限感,孩子才能学会不冒犯别人和保护自己。

奥斯卡获奖电影《爱》中,女儿曾对年迈的父母说:

“小时候放学回家,我经常会听到你们在房间的动静,我觉得很心安,因为知道你们爱着彼此,不会离开对方。”

当家长能够将“性”当作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孩子的心中就会认为:性是健康的,是美好的,是爱的象征。

04
性教育,必须且尽早

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
我教了我的女儿二十年,让她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而你却一秒都没有教过你儿子,不要伤害他人。

图片来源: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

性教育,不只是女孩子的事情,男孩子同样需要。

既要教男孩尊重和保护女性,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对异性的喜爱。也要教会男孩保护自己的身体和隐私。

正如央视网所强调的那样:性教育的关键,就是八个字“尊重他人,保护自己”。

图片来源:央视网微博

接受科学全面的性教育,是每个孩子应有的权利。

只有接受过正确性教育的孩子,才能学会自重自爱,和异性友好相处。长大后,才能在爱中珍视自己,善待他人。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平和地面对,耐心地讲解。

须知,性教育,不仅仅是传递性知识,更是爱的教育。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带着底气和力量,自信地行走于人间。


*作者:小十点主创团 夏小雨,来源简介:本文来源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事,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小十点,关心孩子,更关心妈妈。

给派妈点个“在看”吧~感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