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金 | 海外:疫情高点已过,欧美逐步开放

刘刚 李雨婕等 Kevin策略研究 2022-03-17

疫情高点已过,欧美逐步开放

——疫情复工周度追踪(2月12日)



焦点讨论:欧美疫情拐点已过,陆续开放边境;中国应急批准辉瑞药物进口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步步紧逼”、美国1月CPI数据再度超预期上行甚至催生3月加息50bp预期走高的背景下(《加息预期走到哪了?》),未来供需两方面的变化、供应链拥堵问题、以及价格压力的变化对于判断未来政策走势都有重要意义,而影响这一切的短期基本面就是疫情的变化。尽管从一定意义上,疫情好转是一个“慢变量”,暂时还解不了眼下高通胀和加息紧的“近渴”,但是对于后续演变路径有重要参考意义。具体来看,
疫情:全球疫情持续回落、拐点已现。近期,美欧主要国家的疫情继续快速回落,已经出现明确的拐点,部分新兴市场也开始下行,这与我们在《拐点何在?基于免疫基数的疫情路径推演》中提到的主要发达国家疫情拐点有望在1月末或者2月初出现,新兴市场由于疫苗接种比例和爆发相对滞后,因此大规模回落可能到2月的判断基本一致。按照目前路径特别是南非和英国的案例(南非在12月中见顶、英国1月初见顶)、并结合当前的新增确诊和阳性率数据看,发达国家疫情有望在2月底至3月初回落到此轮Omicron疫情爆发前水平
另外,由于此次Omicron疫情大多为轻症但传播性较高的特点,叠加疫苗接种在发达国家带来了较高的免疫基数,因此未来有望呈现出确诊和重症进一步脱钩的情形,即所谓的“流感化”,进而弱化疫情对经济供需各方面的扰动,而未来便捷且廉价的特效药如果出现有望强化这一趋势,我们认为这也是未来疫情对经济影响弱化的基准情形。当然,潜在的风险是疫情在部分新兴市场长尾退出背景下,如果有使得现有防疫和治疗手段失效的新变种出现再度打破这种均衡,例如Delta和Omicron爆发的情况。

资料来源:Ourworldindata,中金公司研究部

► 政策:这一背景下欧美国家开放也在逐步推进。当前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的国内疫情政策限制已经明显放松,边境开放也陆续进行,美国自取消对南非的限制后,目前已经基本取消旅行限制,允许完全接种疫苗者进入美国[1],此外美国考虑重新调整基于疫情全面爆发下的各种限制规则,为走向正常化做准备[2];欧盟给出再次恢复“绿色通行证”建议(即疫苗完全接种者、患病痊愈者和核酸阴性测试者的通行便利)[3],意大利已经宣布2月起放宽欧盟内旅客限制[4];英国从2月11日完全接种疫苗者可以进入而无需额外测试,未接种疫苗者提供测试和检疫结果也可进入英国[5]。不过不同国家之间将存在差异,免疫基数高+治疗能力强的国家可能有望更快走出疫情对民生和经济的阴影。

高频活动:一些高频指标也验证了疫情的回落和线下活动的修复。从近期的高频指标变化看,随着疫情改善,线下需求如就餐、出行人数已经有所修复,政策限制措施逐步减少。此外,洛杉矶港口内的平均停泊天数已经回落到较低水平,体现了在一定程度上运营效率的边际改善;而美国渠道和零售端的库存12月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补。

因此往前看,如果疫情能够持续回落,那么可能有助于部分被抑制的线下需求修复的同时,也会帮助一部分供给修复,甚至劳动力的供应(例如在考虑到此前病假人数激增的情况下,1月非农就业和劳动参与率仍超预期抬升)。

► 板块表现: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出行和线下服务等板块可能反应更为敏感。以美股为例,美股石油天然气、航空、公路铁路、酒店餐饮休闲板块和美国日均新增确诊在2021年美国陆续放开国内封锁后,相对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且在Omicron疫情阶段更是走在新增确诊之前,体现出资本市场的提前预期。我们也将陆续关注全球疫情拐点后这些被压制的板块能否获得更好表现。

对于中国而言,后续演变路径受免疫基数和治疗能力的影响。我国在抗疫方面取得成就,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千人病床数低(4.3)的客观事实,全面开放需要考虑医疗系统的承担能力和居民可能面对的健康风险。而无论是免疫基数提升还是治疗能力提升,实则都能够减少需要住院的重症数量从而降低医疗系统压力。目前的客观情况是:

1)     免疫基数: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能力,代价无疑更小。我国当前初始两剂疫苗接种比例已经高达85%,在全球领先,因此对于免疫基数而言一个更重要的观测指标可能已经变为加强针接种剂数。截止2月7日数据,中国加强针接种比例已经达到31%(按照加强针每人接种一剂估算),接种速度上提升10%的人口接种只用了1个月左右。我们简单以上月接种速度按照持平、80%和120%估计,则截止2022年7月底,中国加强针接种比例将分别达到80%、71%和90%。作为对比,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此前表示如疫苗接种率超过85%,中国将考虑开放边境[6]。

2)     治疗能力:在疫情发生后我国医疗系统运转优化已经取得了共识的成果,体现在医疗资源灵活调动等(例如各地支援疫情严重地区)。但受限于医疗系统资源充沛程度,限制政策的取消需要首要考虑医疗系统承受能力。当前我国新冠特效药已经上市,该药物将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80%,在治疗方法上将需要住院长期治疗降低为只需联合注射1小时。此外2月12日国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辉瑞口服药[7],该药物能够降低住院死亡风险89%,口服5天给药。(上述药物详情参见《全球感染激增,多种特效药获批》),两种药物都能通过减少住院人数和时间从而缓解医疗系统压力,治疗能力提升将为开放提供支持。


疫情:欧美新增确诊已见拐点;住院和重症也明显回落


欧美新增确诊数量持续下降。本周,美国日均新增确诊20.7万人,较上周35.5万人继续回落,住院和ICU人数也继续下降,而死亡人数筑顶。欧洲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新增确诊同样回落,但德国仍在持续上升,英国本周基本持平。整体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迎来疫情拐点。

新兴市场相对滞后,但部分国家疫情同样筑顶,如阿根廷和印度等。土耳其、印尼和俄罗斯等国仍上升,由于大多新兴市场本轮疫情传播时间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疫苗接种比例相对更低,部分新兴国家筑顶时间有所滞后。


疫苗:欧美疫苗接种降速、中国较春节期间提速


欧洲接种速度小幅回落,美国继续降速。法国、德国和英国本周疫苗接种持续小幅降速,美国接种速度继续降至28万剂每天(上周53万剂每天)。相比之下,新兴市场中巴西本周接种加速,中国较春节假期期间提速、印度小幅降速。按疫苗接种比例看,中国、英国、美国完全接种比例分别达到85%、71%和64%。中国、英国和美国加强针接种比例分别为32%、55%和27%。


复工:线下消费回暖,复工出行继续修复


随着疫情好转,欧美线下消费数据继续回升,尤其是英国线下数据修复较快,就餐人数、零售娱乐场所和出行数据持续修复,美国公交自驾出行人数修复,TSA安检人数开始回升,票房继续走低。新兴市场中巴西、印度本周均回升。



[1] https://www.ezbordercrossing.com/u-s-covid-19-travel-restrictions/

[2] https://www.ft.com/content/04fdb4c8-ff25-42c0-a21a-05a76594e6e6
[3]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22/01/25/covid-19-council-adopts-new-person-based-recommendation-on-free-movement-restrictions/
[4] https://www.reuters.com/world/europe/italy-eases-travel-eu-february-2022-01-26/
[5] https://edition.cnn.com/travel/article/uk-travel-covid-19/index.html
[6] http://www.chinadaily.com.cn/a/202110/12/WS61659479a310cdd39bc6e79f.html
[7] https://www.nmpa.gov.cn/yaowen/ypjgyw/20220212085753142.html

2022年2月12《疫情高点已过,欧美逐步开放

    CFA SAC S0080512030003 SFC CE RefAVH867

李雨婕  SAC 执证编号:S0080121040091 SFC CE Ref:BRG9627

  CFA SAC 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法律声明及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