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讲座报道|张爱玲的文学世界几人能懂

2017-06-30 讲座图书馆

讲座主题:纸上电影张爱玲——一种传奇的两种叙述(人文智慧精品课程)

主讲嘉宾:淳子(作家、主持人)

讲座时间:2017年6月17、24日下午-晚上

 

张爱玲的文学世界几人能懂

 

■ 周洋(特约通讯员)

 

一个伟大的人文之城必定有属于它的传世文字。比如,提到伦敦我们就会想起莎士比亚的戏剧,说到巴黎便会联想到雨果笔下的那些人物。那么,关于上海,你会想到哪些不朽的作品?鲁迅晚年的杂文,巴金的《随想录》,都没错,当然,还有张爱玲的小说。这位极具文学天赋的传奇女作家,在上海出生,在上海接受教育,在上海开始文学创作,可以说,她一生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关于上海的文学记忆。为了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深度品鉴张爱玲的作品,上图讲座特别举办了人文智慧精品课程第三期活动,邀请沪上知名女作家、张爱玲研究专家淳子老师,通过四场专题讲座,深度讲授“纸上电影张爱玲——一种传奇的两种叙述”。

坦率地说,要深度剖析张爱玲作品,并由此生发开去,兼及由张氏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甚而至于评价她的生平、性格和命运,这并非易事,讲授者需要捻熟张爱玲的文字,熟知作家的身世以及那段历史,并以超拔的才情和思想水平驾驭这些材料。如此说来,淳子老师当真是讲授该课程的不二人选。她1992年开始阅读和研究张爱玲,曾遍访张爱玲的每一处人生印迹,写成《张爱玲地图》一书,在海峡两岸引起广泛关注,进而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解读张爱玲的生命密码。今年,淳子老师更有关于张爱玲的两部传记作品《花开:张爱玲的上半出》和《花落:张爱玲的下半出》由三联书店正式出版,延续了对张爱玲的寻访探究之路,她的笔触常带感情,把张氏作品的阅读和研究当作毕生的追求。看得出,淳子老师是真情投入,真心付出,无怨无悔,如痴如醉。正如她在讲座现场动情地说道:“张爱玲笔下常会出现的那双红色绣花鞋,仿佛就在前面一步一步领着我往前走,去探寻关于她的故事。”


淳子老师四讲课程的题目分别为:“《色·戒》:张爱玲的心计”“十八春:拍不出的张爱玲”“倾城,不倾城”和“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二十八个梗”。对应着张爱玲的四部小说《色戒》、《半生缘》、《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以及由此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那些我们曾经津津乐道的影片,我们究竟理解了多少?现在想来,不过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经过淳子老师条分缕析的解读,开始明白了李安导演在《色·戒》中设置三大段床戏的良苦用心,学会了从《红玫瑰与白玫瑰》背景墙纸的不同图案,探究男女主人公的不同性格和心理变化。也理解了许鞍华导演在角色选择上的败笔缘于她对张爱玲作品的肤浅认知,《半生缘》和《倾城之恋》几乎照搬张爱玲原作中的结构、情节和台词,却仍旧丢失了张爱玲作品的核心内蕴——时间长河中人生的苍凉与寂寞。

四场专题讲座听下来,真的是回味无穷,意犹未尽。要我说,在得到张爱玲文学密码的人中,一定有淳子老师的席位。在阅读了淳子老师的著作,并聆听了她的专题讲座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她领悟到了张爱玲文本背后的核心内涵。无论是写一个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还是写一段罗曼蒂克式的情感历程,张爱玲的语言是传神的,小说技法是娴熟的,但这都不过是表象罢了。其实质是在写人性,想要表达的是大时代背景下个体的渺小和卑微。这种浮世的悲哀,这种华丽的苍凉,都被淳子老师完整地捕捉到了。

其次,她通过寻访张爱玲的印迹走进了张爱玲的世界。淳子老师的寻访之旅是一种虔诚的追随,更是一次灵魂的朝圣。通过寻访常德路上的小弄堂,发现了《十八春》的故事原型来自于康有为一个儿子的真实人生。通过追寻张爱玲晚年在美国的足迹,发现了她在洛杉矶最后的寓所,那扇走廊尽头的小小的紫色的门,正是张氏晚年寂寞生活的写照。

第三,她是张爱玲文化的传播者、守护者。这次精品课程中,有一半的授课内容是在张爱玲的出生地——李鸿章祖传老宅内完成的。这栋建于清末民初的古老建筑,就是由淳子老师想方设法联合各方力量申请保留并加以修缮的,如今已成为记载张爱玲人生旅途起点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建筑是可以阅读的”,信哉斯言!从这栋老宅的红砖灰瓦中,我们不就是在阅读张爱玲的“私语”吗?

张爱玲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和她跌宕起伏的人生一样,有太多太多的密码等待着有缘的读者去探索其中的答案,淳子老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接下来,需要我们自己去品读、去体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