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西方人对人生最深刻的感悟,都藏在这些天堂般的地方!

七海小编 七海星尘 2023-05-09

封面图:©dreamer4787

朦胧的细雨、飞舞的灰烬、悲伤的气氛……在中国,墓地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阴郁的,人们也只习惯在特定日子去墓地拜祭先人。然而在西方世界,“墓园”却不仅是逝者安眠之所,也是向生人开放的港湾,许多墓园都美丽幽静如同景点,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十分亲近,许多西方人甚至乐意将家安在媲美公园的墓地之旁。

©timetravelturtle.com

©petersbigadventure.com

很多人会好奇,为何许多西方墓园都如此的美轮美奂、媲美花园呢?这是因为在西方人心目中,墓地是除了教堂外最接近天堂的样子,因此他们按照对天堂的想象打造着自己的埋骨之地。

©ALEXANDER J.E. BRADLEY

在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有一方美丽的艺术墓地,背靠青山、面朝清澈的湖水。这里是人潮涌动的小镇难得的清净之所,同时满载小镇独特的气质。一座座小小的墓碑整齐排列着,以木制和铁艺为主,就好像小镇中的木头房子一样。它们被鲜花绿草环绕,乍一看绝不像墓地,更像是某位艺术家的可爱作品,就那样陈设于无边美景之中。
©wheredowetravelnow.com
人们乐意用艺术和审美打造身后安眠之所,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许多可媲美雕塑艺术品的墓碑。与中国墓地整齐划一的墓碑截然不同,西方墓园中的墓碑经常被按照主人生前的意愿,或雕刻精美纹样、或装饰独特的饰品,更有甚者,直接舍弃墓碑,直接用雕塑来代替墓碑。


©ALEXANDER J.E. BRADLEY

俄罗斯的新圣女公墓,长眠着许多对俄罗斯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精英,例如赫鲁晓夫、普希金,契诃夫等。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独特的墓碑,向世人讲述着他们不同的生命故事。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碑,就雕刻着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刻的模样:他的一只手放在书稿上,饱受疾病折磨的身体微微抬起,眼睛凝视着远方。

source: izgotovleniepamyatnikov.ru

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的墓碑是一块洁白的大理石,她优美的舞姿永远的留在了像幕布一样的碑刻上,让世人无法忘记。

©zamorochkin.ru

莫斯科大马戏创始人尼库林坐在一片松林中,眼睛看着他前面卧着的他忠实的朋友,那只聪明的狗,据说他和他的狗是同天死亡的,这一幕让所有驻足的人感动不已。

©Enrique R G/flickriver.com

此外,西方墓园还产生了另一种有趣的“墓志铭文化”,漫步在幽静的墓地中,去辨认一条条或风趣或哲理的墓志铭,那感觉似乎是墓主人在告诉你——我不在那里,我不曾离去。中国人务实,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现世你都还未理解透彻,又如何能去臆测死后的世界呢?但在西方世界,死亡是一件被预备好了的事情,上天堂或是下地狱,自己心中当有数,因此面对死亡这件事人们才能从容得不慌不忙。

source: joincake.com

source: becomegoodsoil.com

在英国德比郡墓园中,有这样一篇铭文,翻译出来是这样的:“这儿躺着钟表匠汤姆斯·海德的外壳,他将回到造物者手中,彻底清洗修复后,上好发条,然后在另一个世界上继续行走。”还有对夫妻为出生两周便夭折的孩子写道:“他来到这世上,四处看了看,不太满意,就回去了。”还有些墓碑让你遥想主人生前的风采,例如位于巴黎著名拉雪兹神父公墓里的王尔德之墓,上面满布红唇——他生前苦苦追寻所爱不得,死后却有无数人献上自己炽热的爱。


source: everplans.com

©beyondthelamppost.com

西方许多墓园历史十分悠久,是同逝去的名人进行灵魂对话之所,因此也成为了许多游客的目的地。在罗马,除了造访人尽皆知的斗兽场、大教堂,来到新教公墓,说不定能发现另外一个罗马。顺着古城墙迤逦而行,树木葱茏繁茂。英国两位优秀诗人济慈和雪莱安息在这里。济慈的墓碑上刻着诗人临终前留下的两句话:“这儿长眠着一个人,他的名字是用水写的”。雪莱的则刻道:“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是感觉了一次海水的变幻,化成了富丽而珍奇的珍宝而已”。这几句话,把诗人的理想和死的悲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留下了隽永而深刻的记忆。

© rarrarorro / Shutterstock

Flickr@Walks in Rome
巴黎的拉雪兹公墓中,有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波兰著名作曲家肖邦、法国著名作曲家鲍狄埃……如今,这座占地42万平方米的公墓,它的田园牧歌式的气质、安详抒情的氛围和如同艺术品的古典墓雕,已经成为现代公墓设计的范本。有人曾这样形容拉雪兹公墓:“那些人生活在另一个巴黎。因为那里面也分区街道,也标着门牌号码。大家也许常常在街上碰面,说不定还一起坐在咖啡馆里悠闲地聊天。”漫步这些犹如博物馆的公墓,向伟人们致上自己的敬意,就像与活生生的历史擦肩而过一般。

©ALEXANDER J.E. BRADLEY

就如开篇所说,在西方,访问墓地就如同公园散步一样自然,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日常。曾在斯德哥尔摩旅行的朋友告诉我,她曾在城市公墓偶遇一位在读书的老妇人,彼时阳光煦暖,她坐在丈夫的墓前一字一句读的认真。攀谈之下才得知,原来这对夫妻都热爱诗歌,在丈夫生前,妻子也经常这样为他读诗;当丈夫去世之后,妻子仍保留了这个习惯,每天只要天气晴好,都会来到丈夫的墓前诵读诗歌,仿佛死亡从未将他们分开。

©Shutterstock/Michael

source: connect2local.com

这样童话般的故事,得益于欧洲许多墓园都位于城市中、社区旁,比起中国动辄驱车数十公里的墓园,欧洲的逝者并不是被遗忘在了遥远的他方,而是仍旧在生者身畔——想起了,便可时时去探望,如串门般方便。这主要是因为最初欧洲的墓园总是附属于教堂的,而教堂往往是一座城市的中心,因此许多岁月悠久的墓地,都散落在城市中。甚至许多人都乐意将家安在墓园之旁,甚至常常去散步或跑步、享受其中宁静的氛围,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nytimes.com

©Krista Turner Photography

生与死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遥远,在西方,很多人并不将死亡视作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一部分。看过《寻梦环游记》的人,都会对那句“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印象深刻。墨西哥人认为,死亡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只要生命还在传递,先祖便永远在桥的另一头庇佑着整个家族。在与墨西哥文化渊源颇深的西班牙,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同样很轻盈——人们会在生前就为自己准备好墓地,并在拜祭先人之时顺便打扫自己的墓地;大多数居民从20岁起就会加入一项丧葬名目保险,终身交费,直至离世……

©beyondthelamppost.com

有能力的人也会提前为自己打造梦想中的安身之所,在意大利的马焦雷湖畔,一位来自苏格兰的船长用十年的时间,将Villa Taranto打造成了一座天堂般的花园,而他本人也按照生前意愿安息此处,永远与鲜花美景作伴。这个热爱鲜花热爱美丽的船长曾经说过:“一个美丽的花园无需很大,但它必须是你梦想的实现,哪怕它只是几个平方米并且只是在一个露台上。” 船长用多年时间把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并且把这个梦境留给了后人,这个梦不仅在年年春风吹来时绽放在马焦雷湖畔,它还可以不分季节地绽放在那些曾经陶醉于这个梦境的人们的心里。
©vaghis.it
比起在中国提起墓园时的讳莫如深,欧洲的墓园文化,多了份平易近人。这些墓园毫无凄凉萧瑟之感,如公园般遍布鲜花绿草,处处树木幽深,凭吊者徜徉其中,感受到的是缱绻深情,是无限感怀。“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每个人都终将逝去,当看过了这些美丽安宁的墓园,死亡,或许便会显得不那样可怕了。因为它美的像诗,美得像梦,美得像一场永恒的安眠。

©travelaway.me©Getty Image


好书推荐

六十岁才开始海外旅行的作者陆晓娅,曾为《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退休后创办教育公益机构北京歌路营,近年来关注老年问题与死亡教育,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课程,著有《横渡死亡之海》《影像中的生死课》《给妈妈当妈妈》等书。在她丰沛的书写里,生命与死亡是线索,串联了时代、地域、风景、人物、文化、历史、文学、学术等诸多方面和她自己的故事。旅行与写作,让她能不断建构自我的精神世界,更勇敢地面对最后一段生命旅程。

欢迎阅读我们次条推送的本书后记。


近 / 期 / 热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