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热点|当户外教育遇上应试教育

2017-04-02 杭师大教育微生活


       有人说户外教育是在挑战应试教育,也有人说应试教育制度下不可能存在户外教育。其实,户外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对立面,反而会起到互补的作用。

       中国的应试教育有成功的地方,但成功的范围几乎到了大学就终止了。而户外教育则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特点,在儿童和青少年时间接受良好的户外教育,最终会在步入社会后体现出教育成果。脱离了应试教育的户外教育,只能存在于乌托邦式的社会;而完全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一定会表现出“营养不良”。

      最近几年大家讨论的关于中国孩子综合能力较弱、缺乏创新、沟通障碍。大学生跳楼、职业素养缺乏,社会责任缺失等问题,与中国的户外教育缺失有很大关系。当然,户外教育不是神丹妙药,不可能解决一切有关孩子成长、教育的问题;也不可能以偏概全的成为一个国家的主流教育,但是户外教育作为其他教育模式的良好补充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效的。找到户外教育与其他教育模式的平衡点是任何国家都在为之努力的事情。



如何从户外教育中获益



       不少家长都问过类似的问题,这些家长都有着共同的疑惑,就是为什么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从户外教育中获益?面对这些家长或有着相同问题的家长,我想用四个问题来反问:您的孩子进行了多久的户外教育学习?您是怎么看待孩子所参加的户外教育学习?您有没有在家庭生活中建立户外教育的核心理念?您对孩子户外教育的配合度有多高?

       首先户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将其定义为终身教育也不为过。户外教育不同于诸如体育项目的技能学习,不可能在一两次课后就看到明显的效果;同时户外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孩子心智等方面的培养,不可能像英语、唱歌、奥数一样用一个考试或一个简单的展示就表现出效果。户外教育将会对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心理、情绪控制、态度等方面逐步的影响和改变,通过一些细节对孩子进行培养和引导。

       其次家长必须要正确对待户外教育,如果家长将就户外教育视作户外活动或者当做出游,那势必会影响到孩子参加学习的情绪和态度。虽然“学”和“玩”都是体验,但“学”和“玩”对于教育对象形成的意识和反馈是有天壤之别的。

       最后家长需要高度配合孩子参加户外教育,比如孩子在学习中的困难家长要及时协助解决;而且在户外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将自己视为孩子的学习伙伴,陪同孩子养成习惯、遵守纪律、探索未知领域。








转载自:雏鹰先锋军总会



遇见杭师大

三生有幸










微信订阅号:hsdjyxy新浪微博:@杭师大教育微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