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大白菜的小“红娘”


编者按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生杨琳接受大众日报“聚焦2023全国两会—— 青年山东说”栏目专访,她从至关农业发展的关键——“种子”谈起,详细介绍了她所在科研团队关于蔬菜生殖机理与育种应用的研究情况。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 Nature 发表,相关技术正应用于十字花科育种,有望产生突破性新种质,实现种源自主可控,为山东“菜篮子”工程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全文如下:


好,我是来自山东省泰安市山东农业大学的杨琳,也是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段巧红团队的成员,今年是博士四年级。



一说起山东,都知道山东农业好,可农业想要好,农业的芯片种子就得好!因此良种繁育工作做得好,我们的山东,我们的中国就会更好!


山东白菜闻名全国,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以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为研究对象,在育种上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加快育种进程。



我所在的科研团队主要是以段巧红教授为团队负责人,黄家保和曹芸运副教授协助带领30多名硕博生,历经5年来的着力攻关,在育种上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第一个是我们解析了植物“一夫一妻制”的分子调控机理,第二个是我们阐明了十字花科植物自交不亲和的分子机理,还有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是解析了植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分子调控机理。



远缘杂交育种是拓宽种质资源遗传范围、获得新种质的重要途径,但是远缘杂交存在一定的生殖隔离,很难将野生型的优质基因转移到栽培种中。


在生产上,我们通过清除柱头上的活性氧,打破了大白菜自交不亲和以及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并成功获得了大白菜与欧洲山芥的远缘杂交胚。这项技术正应用于十字花科育种,有望产生新的种质,为山东“菜篮子”工程奉献出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呢,我们学校北面就是“五岳之首”的泰山,我们欢迎大家来到山东,欢迎大家来到山东农业大学!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郭海涵 贾霄洋

审校:胡学俭 张钦龙 李庆亮 赵然

登高必自

-山东农大新媒体中心出品-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号:sdauxcb
新浪微博:@山东农业大学
投稿信箱:sdaunewmedia@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