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藝術門现场|《流连》群展

艺术门 2021-02-05

藝術門(新加坡)群展《流连》,展出一组来自亚太地区的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巫俊锋 Boo Junfeng(新加坡)、 祖基斐·李 Zulkifli Lee(马来西亚)、龙凯祥 Ben Loong(新加坡)、 嘉多特·布吉尔多 Gatot Pujiarto(印度尼西亚)、杨子荣 John Young(中国香港),与周洋明 (中国)。


《流连》群展现场


这次呈现的艺术品探讨的主题是自然和景观在一个扩展的领域,用展现各种各样的框架来陈述历史叙事。艺术家通过欧洲现代主义的抽象来重新诠释中国古典传统绘画,同时寻求东西方美学的微妙平衡。



《流连》群展现场


《流连》群展现场


巫俊锋的灵感来他所在乎的事件及主题,并包含新加坡人的生活经历。然而,除了表征上与新加坡文化及地区的关系,他所选择的主题是普遍及能引起国际共鸣的。群展中艺术家的作品《镜子》融合并剔除了时间现实,反映了现在和未来与过去是如何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巫俊锋,《镜子》,2013,双通道高清视频


巫俊锋,《镜子》,2013,双通道高清视频


杨子荣从双重文化背景角度出发,探讨西方现代主义后期的发展,为他数个重要创作时期带来重大启发,包括画作系列《剪影》、《多彩》、《双重身份》及《抽象》。这次展览展出的《面纱》作品可以追溯到西方高级现代主义艺术家马克·罗斯科和莫里斯·路易斯的影响,艺术家希望在人类数字化时代可以保护人文价值。


杨子荣,《面纱 VII》,2015,布面油画,190 x 150 cm


周洋明的艺术创作基于线条和空间,艺术家十余年來持续在画布上一笔一笔重复地排列短线,画面中重复的短线显出细微的差別,情绪的波动与平静交替。艺术家在一呼一吸之间体会時間的流逝,这个过程并非以艺术为对象去思考,或抱有某一目的加以追求,而是与日常书写融为一体,绘画成为艺术家冥想和修行的记录。


周洋明,《20171012》, 2017, 布面丙烯,100 x 100 cm


周洋明, 《20071219》, 2007,布面丙烯,70 x 150 cm


《流连》群展现场

嘉多特·布吉尔多在织物上采用独特的拼贴和风化技术,可以在帆布上应用或以挂毯的形式进行安装。裸露的线条和布料织 物展现在观众的眼中。破布的这一特征可以作为人类对自然行为的痛苦的隐喻:对世界和谐产生消极,迷茫和反作用。尽管如此,裸露的卷须积聚起来形成了原布的骨架结构,让人回忆起它最初的样子。



《流连》群展现场


嘉多特·布吉尔多,《黑洞》,2016,帆布,纺织品,线, 220 x 310 cm 


龙凯祥的作品以绘画和雕塑为媒介,探索人们交流下的交互作用。由于对地理和自然世界的迷恋,他目前的《Terra Blanca》系列考察了地理和地质现象,并将其视为当代背景。这些作品主要是用石膏做的,与工业有关,让观赏者们对我们的物质世界的价值提出质疑。在研究龙凯祥的作品时,人们可能倾向于根据表观材料对其进行评估:石膏和树脂。只有注意到嵌入在工业化合物中的细微的金箔时,才会发现隐含的价值;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龙凯祥,《闷》,2018,树脂,石膏,木板表面,金箔,100 x 100 cm

龙凯祥,《潮》,2018,石膏,树脂,木板表面,28 x 85 cm


祖基斐·李也致力于创作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美丽与悖论并列的作品。他的主题通常涉及系统和有节奏的几何图案,但他并不是力求完全的控制,而是在媒体本身中包含了偶然元素。 进入材料展现出自发性现象时,艺术家与自然本身分享了图像制作过程的一部分。


祖基斐·李,《并行》,2018,土,铁,油画布,91.6 x 61 cm


《流连》群展现场


《流连》群展现场


《流连》群展现场


《流连》群展现场


《流连》-群展

展览日期|2018年4月29日至7月1日

开放时间|星期二到星期六,上午11时至下午7时; 星期日,中午12时至下午6时

地点|新加坡吉门营房艺术区,9 Lock Road #03 - 22,  10893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