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直博清华、国赛金奖!这位上大学子一路拾级而上、逐梦科研

请收藏 上海大学 2024-04-23

连续三年排名位于专业第一

她是同学们眼中名副其实的学霸

多赛道并进,探索科研奥秘

是手握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大赛

金奖的科研逐梦者

她是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

2020级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吴雨

已推免至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所获荣誉: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金奖(排名第6)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

第四届上海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

上海大学第五届本科生学术论坛三等奖

2023年度宝钢优秀学生奖

2022-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

2022-2023年度上海大学卓越创新特等奖学金

2021-2022年度上海大学卓越创新一等奖学金

2020-2021年度、2021-2022年度、2022-2023年度上海大学学业优秀特等奖学金

2021-2022年度上海大学公益爱心奖学金

2022-2023年度上海大学领导力奖学金

2020-2021年度、2021-2022学年上海大学优秀学生

2022-2023年度上海大学优秀班委
















勇敢尝试,解锁无限可能




故事起于盛夏。四年前,吴雨怀着未知与憧憬迈入上大校园,面对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大一众多课程的压力,在“躺平”和“内卷”之间,她选择了大胆探索。无论是专业课还是通识课,她都给予相当的重视。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对每一堂课的尊重,以书山为径、以勤奋为名,课上认真做好笔记,课后即时总结梳理,确保每周学到的新知识都能够及时消化。“多思考、多提问是我的小tips,我更喜欢坐在教室前几排,这样离老师更近,也更方便请教问题。”吴雨分享道。


课下,吴雨会去图书馆学习,遇到难题反复琢磨。她还注重深入了解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联,举一反三、反躬实践。专业分流后,吴雨也没有松懈自己,在一以贯之的努力下,连续三年排名位于专业第一,现已推免至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未来将继续进行生命科学方面的相关研究。

 

吴雨在清华大学实验室工作中


吴雨说自己很喜欢电影《普罗米修斯》里的一句话:“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固定在一条轨道上,更不要把自己定义为某一种人。学习之余,她也在勇于尝试多种的可能性。

 



求实创新,多赛道并进




自入学起,老校长钱伟长先生的“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就深深触动着吴雨,钱伟长学院“重基础、跨学科、国际化”的培养理念也让她收获颇多。身为一名伟长学子,她深知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能带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因而未来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也成了她努力的方向。从大一下半学年开始,吴雨就开始积极联系导师申请加入课题组。如果说,吴雨是一名科研逐梦者,那么学业导师陈桂芳和全程导师陈沁就是她前行路上的引路人。“在我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两位老师总会耐心地为我指明方向,帮助我进行生涯规划。她们还鼓励和告诫我:做研究就是要沉下心、讲方法、肯坚持。”


全程导师陈沁和结对学生在一起交流(左二为吴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二学年里,吴雨尝试和同学组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她与同专业的同学王亦萱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并在冯畅老师的指导下荣获国家二等奖。她们回忆道:“从查阅相关文献到确定实验方案,从实验细节的不断完善到实验过程的自我总结,本以为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现在回望却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如何能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是吴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学院协同校友开展的双创活动的牵线下,她与钱伟长学院2009级校友、上海摇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杨的创业团队取得了联系,还作为“呼吸之检”项目团队的主要成员参加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决赛金奖。在这一过程中,吴雨和成员们从零开始学习撰写商业计划书,反复打磨路演文稿,伴随着修改了几十版的PPT和数不清的熬夜奋战,看到了一个科研项目是如何从0到1。这些点滴瞬间都是无形的财富,让她在敢想敢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吴雨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金奖(排名第6)


在钱伟长学院“大师引领、大项目牵引、大平台支撑”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理念的引领下,吴雨主动关注高水平科研单位科研训练资源,成功申请立项了两项“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并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郑伟波和周士兵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科研实践。在学习构建分子检测系统与血管检测系统的过程中,她充分体会到生物与物理学科交叉的魅力,为自己未来的科研探索之路注入了新能量。

 

吴雨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进行科研实践





知行合一,多方向实践




做伟长人,塑伟长梦。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吴雨积极迎接新挑战,不断拓宽自己的发展路径。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班长,她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断带动群体共同进步,打造“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她与班委一起策划申报了“卓越班级·一心向学”建设项目,认真传承、创新发展,努力做好老师与同学间的桥梁纽带。吴雨还是钱伟长教育理念学生宣讲团的成员,作为青年学生代表向大家分享钱伟长先生爱国奉献、伟业流长的一生,她说:“钱伟长先生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何为大写的‘人’,他的精神就像茫茫宇宙中的‘钱伟长星’一样永远闪耀,指引着每一位晨曦中的赶路人。”



吴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阳光之家进行志愿服务


课余时间里,吴雨也从未停下脚步,积极投身各类实践锻炼,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多元事业。回首四年间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经历,映入吴雨脑海的是在“阳光之家”做义工,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是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担任志愿者维持秩序;是在当班的每一个晨昏,早早来到行政楼前升降国旗校旗;是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和伙伴们探讨社区治理的数字化转型问题;是走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青春融进上海大学的春夏秋冬。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让吴雨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她送给学弟学妹的寄语是:时间会在合适的时候揭晓答案,当你脚踏实地地努力,无畏挑战地探索,回头看,你想象不到自己有多大的能量!

 

转眼间,大学本科生活即将落幕。吴雨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广阔平台,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栽培,更离不开同学们的支持帮助。在未来的旅途中,上海大学“自强不息,道济天下”的校训精神将伴她同行,向高峰攀登,而不止于高山。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钱伟长学院

文字:魏仲奇 吴雨

责编:吴沁




往期推荐

官宣!国家级研究平台获批成立!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大学!

在上大,他的青春热辣滚烫!

“植”了“植”了!上大予你,不止四季!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大学一起加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