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篇C刊、年度人物……上大博士生把论文写在这片沃土上

请收藏 上海大学 2023-11-06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善积跬步,终至千里

登高望远,风物长宜放眼量

躬耕不辍,头角峥嵘看今朝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的

杨鹏同学

感受榜样的力量




人物介

杨鹏,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2021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任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2021级信息资源管理博士班班长团支部书记,在保持优秀专业成绩的同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曾带领班级团支部获得青年大学习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





学术情况

博士课程平均成绩90.83分。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29篇,其中南大核心(CSSCI)19篇北大核心7篇,上大核心3篇,6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主持上海大学图情档博士科研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结项优秀等级,除导师外排名第1)、一般项目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各1项。




所获荣誉

上海大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

首届上海大学研究生年度人物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上海大学第七届研究生“学术启明星”

上海大学优秀学生

上海大学研究生优秀党员先锋



回顾在上海大学深耕的五年,有坚守、有奋斗、有欢笑、有感动……从懵懂到从容,从默默求索到闪闪发光,杨鹏一步一印笃定前行。今天,让我们翻开记录着他成长轨迹的笔记本,从这五年中探寻他从“学术小白”到“学术大咖”的历程。


学术发芽生根梦

刚踏入上大校园时,全新的环境与纷至沓来的学术任务让杨鹏既满怀憧憬又深感压力,他坦言自己也曾经历过迷茫和困惑。后来在导师金波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杨鹏坚持每周精读档案学经典著作和权威期刊上的高质量论文,数月的含英咀华为他拨开了迷雾。自此以后,杨鹏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学术洞察能力与热点捕获能力逐渐提高,对论文的选题、写作与行文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前进道路上,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正是导师的引领与自身的勤勉,让杨鹏对档案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兴趣,并渴望在这一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上海大学度过的三年硕士岁月让杨鹏与这片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校园内的人、景、物令他留恋,导师深厚的理论功底、丰硕的学术成果与严谨的学术品格让杨鹏立志追随,文信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与档案学专业的影响力坚定了他留在母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心。



2021年,杨鹏以博士研究生身份再次出发,对于研学规划,他选择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问题式和探究式的学习,进一步深挖自身研究特长,发掘档案数据治理研究新视角。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在科研任务压力繁重的研究生阶段,难免会遇到一些学业上的瓶颈。杨鹏曾作为主要参与者深度参与到了导师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治理研究”中,他表示,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项目的学科交叉性使自己深感理论知识储备的不足,例如项目所广泛涉及的数据科学、智能科学、社会学、生态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在与导师的多次沟通下,他阅读了大量相关经典著作与权威论文,终于对各学科理论和脉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坚持与自律。结合自身经历,杨鹏在科研方面总结出了“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久久为功,厚积薄发”的16字经验。他说,研究生的第一要务是做学术研究,因此要“甘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冷清”。论文的写作与发表过程中虽然可能会遭遇挫折,但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反复打磨,注重经验总结,日积月累,终有所获。

深刻温暖的志愿行

       在校期间,杨鹏参加了各种志愿活动。他不仅积极参与志愿献血,还担任了上海大学博物馆志愿者、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关怀志愿者、校园疫情防控志愿者等。2018年9月,杨鹏以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谷歌开发者大会。在大会上,他展现出了饱满的热情与出色的能力,获得大会组委会颁发的志愿服务荣誉证书。在注册成为上海市志愿者后,杨鹏又多次参加闵行区虹桥镇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关怀项目第三期:上海市闵行区虹桥睿尚儿童培育发展服务志愿活动。



2019年4月,杨鹏担任了上海大学博物馆志愿者,在溯园接待了宝山区小学生团体,协助博物馆完成宝山区中小学生“四立”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他的解说与解惑增长了孩子们的见闻。此外,杨鹏还多次参与无偿献血活动。2022年4月,杨鹏主动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3年5月,他被聘为上海大学本科生学风建设朋辈导师团成员,发挥本研联动优势,帮助本科生共同进步。

      杨鹏说,“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上海大学的学生,要树立起勇于担当,积极奉献的责任意识。”多项志愿活动的参加,不仅提高了杨鹏的实践能力,更强化了他的奉献精神。

笃行不怠的服务心

       作为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2021级信息资源管理博士班的班长兼团支书,杨鹏积极融入团学活动,带领团支部获得“青年大学习先进团支部”荣誉。他认为,团学干部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一名优秀的团学干部应当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真诚的服务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团学工作中要注重细节、公平公正、平易近人,不能“端架子、摆谱子”。杨鹏说,“在团学工作中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向其他更加优秀的同学学习,提升自己。”杨鹏提到,担任团学干部提升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使自己知行合一,努力成长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在采访的最后,回顾在上海大学的五年,他说:“我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时光。这几年的充实经历也让我明白,奋斗的时候并不孤单。”杨鹏在研究生阶段获得了来自导师、辅导员、其他老师与同学的帮助,所以他充满感激,他特别感谢了自己的导师金波教授,“金老师对每一个问题细致全面的指导和解惑,让我能顺利地开展学术研究;金老师治学严谨的学术态度、笔耕不辍的钻研热情以及学高为范、为人师表的师德师风,为学生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勤学笃行,勇攀科研高峰;知行合一,志愿服务社会。杨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他说,“星河虽遥远,但只要目标明确,不停向前奔跑,终有抵达的那天。”“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杨鹏心怀理想、追风赶月,以不懈拼搏展现文信学院学子风貌,彰显榜样力量。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高度重视学科深度建设,深耕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举措,以科研反哺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培养卓越创新人才,以传扬中华文化、促进数字转型为使命,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在科研平台搭建、学术团队建设、重点学科培育、科研层次提升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形成特色与优势。努力培养兼修文理、融通古今的复合型文化资源管理卓越创新人才,根植传统,面向未来,为建成国际一流的文化资源研究和管理学院而努力奋斗。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照片由受访人提供

责编:吴沁


往期推荐

探寻、钻研、绽放!获得校长奖学金的她这样寻“美”上大!

再创佳绩!上海大学斩获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多个奖项

做“精”做“尖”!上大科技园这家公司争做新材料行业的“小巨人”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大学一起加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