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奋斗不息!优秀的国奖得主们!

静水深流,成就不凡

光辉背后,非轻易得见

他们荣获国家奖学金

非一蹴而就,非偶然而至

是不懈奋斗,默默积累的见证

他们心怀高远,志向远大

却以沉稳之姿,脚踏实地

此刻,让我们一同感受

他们的那份坚韧与付出



青春不设限,一路奋斗一路歌

李沂桐,预备党员,国际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1级本科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学业一等奖学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学习优秀一等奖;曾获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在参加的“环保心·蓝天梦”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优秀调研报告的嘉奖。担任国际学院志愿者部部长、23级辅导员和国经211团支部宣传委员。

把握节奏 自我驱动

谈到学习方法,李沂桐认为这是一场深入且广泛的探索过程,至关重要的是发现并遵循个人的学习节奏。发现自己的学习节奏,首先要求我们深入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如阅读、听课、讨论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李沂桐形象地比喻:“认识并接受自己的学习风格,就如同在复杂的学习图中定位自己的坐标。这使我能够更有效地调整学习策略、吸收知识。”

学习节奏的确定也意味着学习时间的合理规划,平衡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李沂桐也分享说,“学习和休息之间是需要灵活切换的,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节奏。当我觉得我的大脑‘死机’了,我就明白我自己应该要和朋友出去走走,自我调节。”换言之,张弛有度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全神贯注地投入、发挥自己的潜能的同时,也要适时地休息和调整,保持学习动力和兴趣,也能确保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其他的运动、社交和娱乐等。

行胜于言 实践是金

李沂桐坚信,作为中国农大学子,应当秉持校训“解民生之多艰”,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她积极参与以中国农村金融为主题的URP项目,深入研究吉林省白城的“通榆模式”与浙江省温州市“温州模式”,探讨两种模式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及其异同。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农村现状,她利用假期时间对辽宁省大连市广宁寺村以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进行调研。谈及体会,李沂桐道,“我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我们在能源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她组建跨学院团队,前往浙江省龙泉县和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县开展实地调研。她们研究区域农田规划现状,关注偏远地区智慧农业发展,创建助农小站,专注乡村振兴战略和土地信息研究。李沂桐深知,村振兴道路任重而道远,她更加坚定地抓住每一个机会,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为推动我国农村金融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她看来,如何改善那些土地上播种希望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模式,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农大人的责任和使命。

文化启迪 创新建设

在担任国际学院分团委志愿者部部长的任期中,李沂桐重启因为疫情而暂停的“蓝色1+1”项目。这个项目不仅为学院的外教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平台,而且也为同学们和外教之间建立了一条沟通的纽带,促进了课下的交流和互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之旅的举办,让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桥梁在红砖黄瓦的宫殿里被见证。李沂桐深感到,“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连接不同的文化,促进人类的交流和理解。”她也很感激学院一直支持这样的文化融合的活动,可以激发更多的人对中国的兴趣,促进更多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方面,李沂桐同样是行动派。她参与了中超联赛检票、北京半程马拉松、迎新以及院史讲解等多项志愿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李沂桐认为,她不仅在实践中收获了友情,还在传递温暖的过程中找到了力量;也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反馈中,感受到了思想的丰盈和成长。

大学的生活已然过半,李沂桐在展望时表示,“青春的力量是时代的引领,挑战与机遇并存,而青年有潜力改变现状,开拓未来。我期待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挑战自我,探索未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吾辈需向上 未来皆可期

吴慧敏,共青团员,人文与发展学院传播学221班学生,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大一学年平均学分绩点为3.8,综测成绩为97.30,均排名班级第一。于大一学年荣获2022-2023年国家奖学金,校学业一等奖学金、文体优秀奖学金、曦之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荣誉。作为高水平运动员代表学校参加了数项体育比赛,荣获首都高等学校第60届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1500米第三名、5000米第六名,首都高等学校第61届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3000米障碍第二名、1500米第五名,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十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3000米第一名、1500米第二名。

自发学习的乐趣

吴慧敏对大学的学习环境很满意,她分享到在高中时期因要一边要兼顾满满的学习任务,一边还要兼顾高强度的训练,常常精力不足,导致学习跟不上,于是学习积极性下降。来到大学之后,相对宽松的环境给了她做好学习规划的空间。“我发现上了大学之后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很多,对学习的好奇心与信心也提高了不少。虽然大学有很多新事物与挑战,但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适应得还不错,于是学习也逐渐得心应手起来。不过我还有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与改进,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领悟更多,继续进步。”吴慧敏充满激情和斗志地说着。

运动助我成长

吴慧敏还有另一个特殊的身份——高水平运动员。经了解,吴慧敏从小学五年级时开始接触中长跑,以体育特长顺利考入初中、高中、大学。据吴慧敏计算,自己已经练习中长跑项目十年之久,在这十年间参加过数十场大大小小的田径比赛,并获得佳绩。“中长跑给我带来了很多,它不仅让我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帮助我升学、结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好友,还锻炼了我的意志,塑造了我的人格。”吴慧敏面带微笑分享道,“它教会我要耐心、坚持、努力拼搏,面对困难不退缩,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挑战自我的同时也挑战极限。”除星期日外,吴慧敏每天都要坚持参加一次训练。在大一下学期,她接触了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3000米障碍项目,当时距离首都高等学校第61届学生田径运动会还有不到两个月,没有障碍赛经验的她每天努力练习技术动作,所幸多年深耕中长跑的她底子好,掌握得很快,最终在大赛上拿到了好成绩。“这不仅靠我自身努力,也是多得于我教练的指导与学校的支持,学校知道我要练3000米障碍后马上购进了一批障碍器材给我用来练习。”

丰富的课余生活

在课余时间,吴慧敏总有事情可做,看书、练字、学街舞、滑雪、滑板这些都是她的兴趣爱好。为了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更快的进步,在大一下学期开始,吴慧敏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看会课外书,她计划着每周要看一本,一个月至少看四本。“学校给了我很多条件,比如学校的图书馆,里面设施齐全,书籍种类繁多,在这里我总能找到我想看的书。学校的社团我也有参加,在平时我会到街舞社去跳舞或是和社友一起去练习滑雪、滑板。总之,我感兴趣的事情我都想要体验一遍。”不仅如此,吴慧敏还会经常积极参加志愿活动。“我认为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应该参与到社会中去,做一个关心社会、服务国家的有担当的青年!”

吾辈需向上,未来皆可期,相信吴慧敏同学会带着一学年满满的收获,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进!




心怀热爱,不负韶华

赵朗,经济管理学院工商专业2020级本科生,中共党员,2022-2023学年GPA3.97/4.0,总GPA和综合测评位列年级第一(1/56)。获得国家奖学金、知农爱农奖学金、崇德先锋奖学金、文体优秀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志愿者等荣誉。曾获得挑战杯北京市级以上奖项六项、北京市优秀社会实践小队、中国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先后参加北京冬奥会、国际服贸会、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等大型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830小时。现任校团委社工部副部长、工商2002班长、工商234班主任助理。

自主学习 乐趣为伴

专业分流后,赵朗每一学期的成绩均位列年级第一。在他看来,大学阶段的学习与高中时期截然不同,大学阶段更为看重“自主学习”能力。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没有了周测月考的检验,大学的学习从上课听讲到复习规划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所以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赵朗很看重课堂的学习,他认为每一门课程的重点难点老师都会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这有助于快速梳理课程的知识脉络,节省了很多的课后复习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赵朗也觉得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至关重要,他认为工商专业的课程设置很适合自己,课程的理论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不需要死记硬背;同时工商专业对于学生的考核不仅限于最终的期末考试,平时的小组展示和个人汇报也在成绩中有较高的占比,不需要一味地刷题,这让他感到学习的过程是充满乐趣的。

深入乡村 躬身实践

赵朗本科期间参加4次乡村调研,3次社会实践,走访4省、11区(县)、29村,累计撰写调研报告5万余字,曾获北京市优秀社会实践小队、中国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曾赴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北台村进行为期8天电商推广社会实践,并作为电商直播主播直播售卖北台玉葱;还曾参加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主办的“未来领袖,青春使者”北京国际青年社会实践夏令营,与13个国家的国际青年友人开展社会实践,并作为中国青年代表与俄罗斯同学将研究实践成果在金砖青年峰会进行题为“乡村振兴中的青年价值实现”的汇报,向世界讲述中国乡村振兴故事,其成果被共青团中央、北京青年等主流媒体报道。除了作为参与者外,赵朗还协助组织管理学工部“乡村振兴特派员”社会实践项目,主要负责实践小队对接和实践视频审核工作。在他看来,中国农大给他提供了许多能够深入乡村一线的机会,让他看到了书本外更加广阔真实的乡土中国,在“知农”的过程中培养了“爱农”的情感,践行了中国农大“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大学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段,为日后步入社会的工作打下基础。赵朗本科阶段的规划是保证好学业前提下全面发展,丰富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他热衷于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时长达到830小时,曾作为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物流领域志愿者赴延庆参加了50天的志愿服务,负责协调27个国家及地区奥运代表团雪车、雪橇、装备等物资进入场馆工作;在学生工作方面,他但任校团委社工部副部长、工商2002班长、工商234班主任助理,累计组织学生活动20余次;在文体活动方面,他爱好摄影,参加了多个大型会议、重要活动的拍摄工作;除此以外,他还是学院橄榄球队和足球队的一员。他争取让自己大学的每一天都不虚度,在丰富的活动中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获得快乐

旧学要加新学养,今朝不与昨朝同。在未来的生活里,赵朗将继续保持积极地生活态度和昂扬的奋斗精神,继续向上攀登,勇当尖兵。




光芒闪耀,非偶然降临

他们荣膺国家奖学金

乃是锲而不舍,持续努力的回报

他们怀揣梦想,志向高远

却以扎实步伐,稳扎稳打

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

勇往直前,追求卓越



来源 | 学工部统筹 | 陆岩博文编辑 | 程湜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郑诗盈 宋梦洁 吴笑含 徐乾艺 牛晓康

设为星标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倒计时10天!学霸的高分秘籍,请查收!

下一站四六级,学霸帮你来备考!

水果越来越甜了?中国农大专家来解答!

国奖得主,来了!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