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起=͟͟͞͞风=͟͟͞͞了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2024-04-20
























北京的春

除了有花红柳绿的生机勃勃

也有从不缺席的阵阵大风

想你的风终究是吹到了中国农大

精致的发型常常在校园肆意飞舞

如此“有力”的春风究竟从何而来?

怎样在大风天“立足”

赶快一起来看看吧!






















大风知多少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流动,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两地受热不均形成气压差而产生气压梯度力。冬天一过,春天气温回升,是冬季气旋和夏季气旋交替的季节,气温变化大、冷暖空气交汇,加上北京周边地形复杂,更易形成风。”资环学院气象系赵锦副教授表示,空气的水平运动速度越快,风力越大,当前我国的风力等级划分共十八级,在北京,春风风力大多是二到四级,也时常出现五到六级风。春季太阳直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升温较低纬度地区慢,加之北京三面环山东面近海,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冷空气极易在华北平原极易形成低压槽,形成大风。

由于北京的风来自大陆,所以会感觉很干燥。这与广东的回南天不同,南方春季回暖后,海洋的升温速度较大陆慢,空气更易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湿润的风,与北方吹来的冷空气相遇后,水汽极易凝结,形成小雨或大雾天气。

食堂门口随风飘扬的垃圾袋

地面气象观测中一般应用风杯的转动速度监测风速,风向标指示风向。根据风速划分风力等级(见下图)。

当风力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时,气象部门会发布预警,由轻到重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蓝色预警的等级最轻,但发布预警已经表示风可能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收到预警信息均应该做好防范。

由于华北平原的西边紧接着黄土高原,西北方又是著名的戈壁沙漠。北京的春风多来自于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当它经过戈壁沙漠和黄土高原时,就挟带起沙土南下,从而形成北京的沙尘暴。


科学防护我先行

大风天出门应该做好哪些准备?这要视个人身体素质决定。

花粉过敏或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在大风天出门要提前做好防护,四五级以上的风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会感觉到不舒服。六级及以上的风,会引起树木摇晃或是一些广告牌的损坏掉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建议非必要不出门。

那么如果无法避免大风天出门,我们应当如何做好防护呢?

1

衣——佩戴口罩等防护物品

防护镜、戴头盔、帽子等防护物品能很好地将我们裸露在外的皮肤保护起来,免受大风的摧残。

2

食——多饮水,清淡饮食

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的食物,预防呼吸道疾病。

3

住——尽量减少外出,关闭门窗

暂停露天活动和高空、水上等户外危险作业。进入室内后及时洗脸、洗手、漱口等。

4

行——查看预报,提前做好准备

远离广告牌、树木、电线杆等,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发生危险。

操场上大风把不少被子吹到地上,晒被子记得用夹子加固哦


中国农大气象系,大有来头!

你知道吗,中国农大校园里,中国农大师生在“一亩园”里读懂风霜雨雪。

在西校区园艺楼南侧,有一个气象观测站,承担着我校农学、园艺、植保、资环等多院系学生农业气象学的教学实习。在里面最高的杆子上可以看到风杯和风向标,可测得风速和风向。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将10m作为观测风的标准高度。

在建国初期,气象主要为军事服务,涉及到通信等高精尖设备和作战保障。但慢慢地国家开始认识到,气象涉及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农业是最需要的行业。

1953年,中国农大(原北京农大)相关专业遴选了一批研究生,专门研究气象和农业之间的关系,他们毕业就去到全国各个高校专门从事农业气象科研和教学工作。

中国农大气象系,真是大有来头!在周恩来总理的推动下,北京农业大学率先成立气象系,走进中国农大校史馆,还留存着国家教育部的批复。



近70年来,气象系为全国气象行业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农大资环学院设有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地学基础,掌握大气科学和农业科学理论,能够从事应用气象学教学、科研、业务与管理工作,具有研究潜力、创新能力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气象行业领军人才。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气象观测、农作物农业气象和气候变化等几个方向。

气象环境监测与模拟——通过对大气环境环境监测、气溶胶及农业温室气体、农业源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测定以及相应监测仪器、智能装备、模型软件的研发,对大气环境和作物生长监测、诊断、预测和评估,推进气象环境与农业的智能化管理。

农业气象与气候智慧型农业——研究生物与气象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确定农业和生物气象指标,提出改进生物适应环境和改进环境适应生物的气象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数值计算、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数值处理方法进行天气规律和大气环流分析、海气作用分析,应对极端天气,服务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安全。

气候变化与农业减灾——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评估理论与方法及指标构建,区域适应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减排理论与关键技术,农业气象灾害的灾损评估和风险评价、减灾理论和减灾技术构建等。



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中国农大

注意在大风天保护好自己

也欢迎广大青年学子

报考中国农大气象专业

共同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 | 姜明慧 严平
图片 | 陆羲
素材|部分图片视频素材来自网络
视频 | 黄雨萌
编辑 | 侯瑞婕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郑诗盈 丁思远 姜承希 宋梦洁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你了解清明吗?

权威发布!事关这一大考!

当大学生“玩”起了泥巴!(文末有惊喜)


这是一条24万人准备了10年的推送!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