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和世界顶级大咖对话

他曾出任美国驻柬埔寨大使、美副助理国务卿;他今年已是81岁高龄,还为了“粮食安全”四处奔走;他说自己对农业“一窍不通”,却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永远的好朋友”。他就是担任世界粮食奖基金会主席、荣誉主席共计21年之久的肯尼思·奎因(Kenneth M. Quinn),同时也是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咨询委员会的联席主席。
作为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的主席,奎因在推动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带领着基金会,致力于表彰和支持那些在粮食生产、农业创新和营养改善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他的贡献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赞誉,他的领导才能与人道精神使“Kenneth M. Quinn”在国际社会上成为一个备受尊重的名字。


奎因来自爱荷华州的一个小农村,从小就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眼见着全球许多国家饱受粮食危机困扰,立下志向,要为改善全球粮食安全状况而做出贡献。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斯·奎因


1988年


奎因被选为美国援外署的高级官员,负责协助柬埔寨的人道援助工作,他的机会来了!通过这次机会,奎因目睹了贫困国家面临的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现实,一幕幕画面始终深深地触动着他。


1998年


奎因成为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的执行董事,他开始着手将基金会打造成全球粮食安全领域的引领者,强调创新农业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奎因的卓越领导和奉献精神,世界粮食奖基金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为全球粮食安全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9年


奎因参加了袁隆平教授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举办的国际水稻发展论坛(International Rice Development Forum),并参观了袁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初首次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地方。他说,站在那个粮食生产取得惊人突破的地方,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


2021年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22日下午,奎因就袁隆平院士逝世发文悼念:袁隆平教授逝世,中国和世界失去了一位世界上最伟大的农业科学家,而我也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朋友。作为由袁教授所创立的国际稻作发展论坛的副主席,我谨代表论坛所有成员,向袁教授的家人、他在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hina National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的同事以及众多以他为榜样的人们表示深切的慰问。


2023年


受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相邀,奎因来到北京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围绕“食物系统转型与科技创新”展开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首场“大咖对话”。对话中,奎因表达了他对中国的深厚情谊,并表示很荣幸受邀参加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他说,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领域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而奎因与中国的故事,早在1980年就开始了。

      在美国艾奥瓦州得梅因市的世界粮食奖基金会大楼里,挂着一幅名为“两个有趣的故事”的油画。那是根据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Kenneth M. Quinn在1980年和2012年分别接待习仲勋和习近平父子访问艾奥瓦州的难忘经历创作的,以纪念艾奥瓦州与中国的友好情谊。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与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斯·奎因(Kenneth M. Quinn)围绕“食物系统转型与科技创新”展开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首场“大咖对话”。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董事樊胜根教授主持对话活动。


大咖对话现场


      本场“大咖对话”采用全球直播的形式,孙其信校长与奎因就观众及媒体关注的高校如何更好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中美在农业合作中有哪些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如何惠及世界各国人民,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地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农业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并回答现场提问。


主持人樊胜根聚焦当前农业气候发展中极端而频繁的现实问题抛出更改食物系统的必要性,并引出,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市将共同主办名为“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会议,此次会议于11月2日-4日在北京举行。

奎因一直致力于加强中美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农业创新方面,甚至在艰难的时刻仍在努力促进合作,他对中美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发表了看法。

奎因表示,在面对更多人类生存挑战时,需要有更多合作,否则这些挑战是无法解决的,中国和美国是最重要的两个农业研究大国,如果不合作,不交流,无法成功应对这些难以置信的挑战。不仅仅是美国和中国,印度、巴西、欧洲还有更多国家都需要合作,通过这种互动,解决方案才会出现。中国的专业知识,中国的创新,和美国的创新研究必须相互交融。其中,农业是谈论的话题,大家都同意为饥饿的人们提供食物,这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农业,通过对话,研究中心、大学、国家可以携手,产生所需的创新。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产生了很多新想法、新创新,农业带来了和平。从农业开始,从教育开始,从研究机构开始,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董事樊胜根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又如何造福世界人民?

奎因表示,在自己担任世界粮食奖主席期间,发现了非洲存在的问题,还有南亚等食物匮乏的地区,被称之为“世界饥饿地图”。所以,提升那些地区的实践,使他们可以产生盈余是必要的,要达到这些目标,首先要有道路,因为道路是建立和平的方式,创新是沿着道路前进的。以中国为例,中国做了很伟大的一件事,就是在各地修建了从农场到市场的道路,在这些道路上,所有的创新、研究、想法,都是沿着道路前进,由在大学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推广的,在这个系统中,可以帮助贫穷的人摆脱贫困。

参与嘉宾合影

对于农民和大学生来说,是否有一些切实可行方法和解决方案来更好应用人工智能并在这个领域进行创新?奎因表示,一方面,假设农民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生产应用中的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可能会产生突破性的成就;另一方面,引导农用设备的智能技术使用卫星,来指导人们在农田种植,但这些同时又带来了社会秩序如何继续维持的问题,这就是系统内的挑战所在。

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激励机制去支持、鼓励和激发农业科技创新?奎因认为,有时需要政府来做这件事,设立奖学金、支持博士后或教授在大学进行特定领域的研究,需要政府、科学委员会、科学机构来提出优先级。要有激励,除了利润之外,必须有另一种方式来鼓励和创造优先级。



大会进入倒计时!他说……

这场世界级大会,定了!


来源|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

统筹|王红鑫 王语珏

编辑|王诗涵

责编|武慧媛 姜萍萍 郑诗盈 吴笑含 宋梦洁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这所大学的校长,培育小麦给老师吃

制作118套校庆餐,献给中国农大!

今天,我们直播一天带你逛校园

赞!国宴用酒,中国农大人“酿”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