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群农大人,认识认识


有这样一群青年教师,他们传承红色基因,不负青春韶华,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他们胸怀国之大者,勇担乡村振兴、农业强国使命任务;他们矢志立德树人,守正创新育英才。

     从国际领先的小麦基因组数据库到中国人餐桌上的美味,从碳达峰、碳中和到生物质资源利用、清洁能源,从耕地保护、病虫害防治到绿色农业、粮食安全,从教学成果一等奖到“青年i猪联盟”,从曲周到洱海,他们放眼世界,心系家国,贡献中国智慧,分享中国方案。

     他们中有science等顶刊论文作者和知名期刊审稿人,提交的资政建议获省部级领导批示。

     他们中有杰青,优青,多人作为学校杰出人才引进,《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上有名。

     他们就是学校首期教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学员,一起来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尹小刚

农学院副教授尹小刚,长期从事耕作制度与农田生态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核心课程《耕作学》,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发表教改论文1篇,指导本科生获校级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2篇和北京市优秀毕业论文设计1篇。近年来聚焦国家大豆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协同发展,在大豆轮作系统丰产节氮增效协同机制与调控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项目课题5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6部,制订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2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2项。

郭伟龙

农学院副教授郭伟龙,以我国主粮作物小麦为研究对象,结合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手段,致力于主要作物中基因组最复杂的多倍体小麦的基因组解析难题,开展小麦优异品种形成过程阐析和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为推进小麦分子设计育种的数字化、智能化建立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建成了国际领先的小麦基因组学数据库。目前主讲《作物生物信息学》等本科生课程,推动建立了“生信Club讨论班”,建立了跨学院、跨实验室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青年教师”的多学科交叉的交流学习平台。近五年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

赵剑宇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21年以优秀人才引进到中国农业大学蔬菜系。主要从事黄瓜果形、株型发育以及耐高温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近5年,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在PNAS、Plant Cell、Plant Journal、Development和J EXP BOT等杂志发表SCI论文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担任Vegetable Research青年编委。

王震铄

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以守住“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为己任,将植保青年的担当深深植根于心中。他以挖掘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控农作物病害为研究重点,以研发新型高效生防菌剂为抓手,挽回产量损失,保障农产品安全,助力实现我国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绿色农业发展目标。他通过担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科技特派员,指导生产基地使用生防菌剂防控土传病害,解决了当地马铃薯连作障碍的“卡脖子”生产问题。

朱斌

植物保护学院讲师朱斌,立足于国家对“农业害虫可持续防控”的基本要求,围绕重要农业害虫的抗药性问题开展教学、科研工作。针对抗药性逐年加重、防治困难的瓶颈问题,与农业农村部农技推广中心合作,开展全国范围内麦蚜和小菜蛾的抗药性监测、杀虫剂靶标突变检测等,通过研发抗药性检测技术、制定规范性用药标准等措施,为杀虫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与大型农化企业拜耳、巴斯夫、先正达等合作,开展田间病虫草害防控一体化策略的推广,新农药上市前抗药性风险评估、药效实验等工作,实现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

郭韶堃

2021年以优秀人才引进至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课程“检疫鉴定技术”“检疫处理技术”及研究生课程“植检专业英语与科技写作”。研究方向为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从事重要检疫性害虫入侵机制,由重要检疫性害虫功能基因组、比较转录组、飞行能力及抗药性入手,开展检疫性害虫入侵机制研究及绿色防控新策略的探索等。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Journal of Pest Science发表SCI论文5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2020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杨萌

生物学院副教授杨萌,以解析植物抗病毒作用机制为研究方向,以绿色防控植物病毒病害为目标,围绕给全球经济和粮食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植物病毒开展系列研究,分别以植物RNA病毒(大麦条纹花叶病毒)等作为研究对象,对植物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博弈关系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抵御病毒侵染的广谱抗性蛋白,为全球绿色防控植物病毒病的爆发提供科学依据和防治策略,为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近5年,分别以第一作者在EMBO Journal、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Plant physiology、Autophagy等杂志发表论文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站中),并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梁鹏博

生物学院研究员梁鹏博,研究领域为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互作,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特别是服务种业振兴战略。当前,带领团队主攻大豆等作物生产的实际问题,以及如何将豆科植物的生物固氮能力引入非豆科植物,从而减少氮肥施用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为实现大豆产量自给自足,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方案,为确保种业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力量。2018年获评欧洲固氮大会委员会“青年学者奖”;2021年获评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杰出华人学者奖”。

许稳

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以“解民生,治学问”为己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驻扎生产一线,用创新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典型区域农业生产与环境问题的“下田青年”。他主要从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绿色发展、区域大气氮素沉降及其环境效应、农业氨减排等方面交叉创新研究。他参与指导的曲周县小麦种植减氨增效技术获农业农村部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202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自然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22年他在大理古生村驻扎240余天,创建了面源污染精控科技小院,构建了 “系统解析、精准防控、生态治理”的农业面源污染新体系,打造的“源头减排—过程拦截—养分回用”技术成为洱海流域农业污染防控综合治理新模式。

袁京

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袁京,从事“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研究,践行“沃土”国家行动,服务国家“碳中和”目标,围绕有机废弃物处理与循环利用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立志做一名“沃土”青年。她从畜禽养殖“粪污产排特征—减控关键技术—循环利用模式” 等全链条进行攻关,聚焦耕地质量提升卡脖子关键技术,出版了《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用技术与典型案例》,研发的“畜禽废弃物有机肥料工厂化生产技术装备”入选2020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装备,基于我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创建了粪污循环利用技术模式,在全国20余个省份推广。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农业农村部神农奖、农业农村部丰收奖、中华环保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张帅

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张帅,以“捍卫国家粮食安全”为理想和初衷,围绕动物科学开展教学、研究,乐于做一名“i猪”青年。他围绕猪健康养殖搭建新型育人平台“青年i猪联盟”,目前已发展成集第二课堂、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和求职辅导“四位一体”的卓越畜牧青年人才创新培养平台,平台育人模式在国内20余所涉农院校推广。他还聚焦饲料粮安全攻坚卡脖子关键技术,基于互联网平台与团队共同创建了模型在线实时应用系统FeedSaaS,以FeedSaaS推广应用为主要技术要点的“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入选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主推技术。

张鲁

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张鲁,以“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为理想和初衷,围绕动物繁殖和发育规律开展教学、研究,乐于做一名动物生命起源的奥秘的探索者。他围绕动物的繁殖和发育机理开展科学研究,揭示生命诞生最初阶段的重要事件,开发高效的动物繁殖调控技术。他创立学术自媒体“繁研荟”,发表学生学术作品,传播相关领域科研讯息,目前已发展成动物繁殖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订阅人数超过2800人,受到业界的好评。他还参与“领头羊”和“企业班”的建设,带领本科生前往企业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提供独特的“第二课堂”体验。

石昊

动物医学院石昊副教授,十余年漫漫求学路初心不改,以优等荣誉获得美国兽医学博士学位(DVM)和美国兽医执照后回国任教,成长为动医大家庭的一员,矢志于动物健康保护事业。孜孜以求,从临床基础起步,醉心于小动物外科学诊疗研究,也常常现身高原,参与野生动物专业救治;突破创新,通过教学改革引入国外动医教育体系的先进理念,悉心传授留学经验和前沿知识;博爱致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受邀出席社区狂犬宣传活动,并参与了中国警犬急救操作规范的编撰工作。

刘德俊

动物医学院副研究员刘德俊,基于“同一健康”理念,以实现动物、环境和人类共同健康为目标,多年来致力于微生物耐药性产生与传播机制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围绕替加环素耐药机制开展系列研究,在多种重要病原菌中揭示了tet(X4)等可转移高水平替加环素耐药新基因,阐明了ISCR2等移动元件对tet(X4) 水平传播的关键作用机制。迄今以第一或通讯(含共同)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9篇,高被引2篇,1篇入选封面文章,Web of Science总引用390余次,相关成果入选2020年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

季俊夫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季俊夫,围绕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开展研究,在Compre Reviews in Food Sci & Safety, Trends in Food Sci & Tech., Food Hydro, JAFC等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SCI论文34篇(其中IF>10论文7篇,一区Top期刊24篇)。中国农业大学兴化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负责人,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5项,企业产学研项目12项,相关成果转化于联合利华、雅培等国际食品企业。构建了食品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二元一体四融合”实践教学平台,相关成果荣获中国农业大学2020年教学成果一等奖、“专业硕士培养优秀改革”奖,并2019-2021连续三年荣获“专业硕士培养优秀专项”称号。

洪惠

食品学院副教授洪惠,以“美味与营养”为科研事业,专注于水产品加工教学与科研工作,乐于做一名科研“渔夫”。他聚焦水产预制菜质构劣变、风味失真、营养损失等关键卡脖子问题,阐明了肌原纤维蛋白内源氧化修饰行为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团队共同创建水产蛋白结构稳定技术,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以“亚洲鲤鱼:美国湖泊的威胁,中国餐桌的美味”为主题,探究中国人的食物智慧,分享中国解决方案;他与团队一起,广泛参与水产品营养与健康的科普实践,以中央电视台为平台,用知识转化和强效传播来引领、构建科学、积极的大众消费观,促进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

田思聪

中国农业大学“杰出人才”引进,工学院农业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获瑞士乔诺法青年研究奖;目前主要致力于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开展农业生物质废物高值、低碳、清洁转化的原创性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5项,迄今,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和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5篇,论文总被引达2400+,H指数30;受邀作国际、国内会议口头报告6次,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

李臻

工学院副教授李臻,首批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培育发展支持计划”青年新星人才B类人才,“智能传感与智慧材料”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成员。立足国家和行业战略发展需求,长期从事农机装备地面-机器系统研究工作,以装备自主高效、安全作业为目标,在行走系统的结构、传感及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入校以来,主持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20余篇。

郑颖颖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郑颖颖,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IEEE PES会员。长期从事在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利用、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与能流优化、智能电网需求响应控制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曾课题主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一项,犹他电网公司项目一项,骨干参与了多项美国能源部和农业部科研项目。近5年来,在农业、能源和电气领域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担任期刊《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griculture》副主编,以及Applied Energy、IEEE Power Electronics、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IEEE PES General Meeting、NAPS 等多个期刊和顶级会议审稿人。

刘文丰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博士,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为理想与使命,围绕农业水文过程与全球极端气候开展教学、科研,力争成为农业极端气候的卫道夫。他以开发区域尺度水文-作物-生态系统模型为抓手,阐明了粮食生产与贸易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机制,揭示了水资源与粮食产量对全球极端气候对的响应规律,为国家粮食及水资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开发的大尺度作物模型PEPIC,成为全球模型对比计划AgMIP和ISIMIP的关键模型;并开源发布5000余套相关数据集,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受邀担任Nature旗下期刊编辑及审稿人。

张云飞

理学院副教授张云飞,以解决农业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应用难题为目标,基于自己在有机合成化学的积累,积极探索利用电能作为清洁能源进行有机合成关键技术的研究,并结合学校特色,在涉农领域开展交叉研究,进行农业活性分子(土壤改良剂、肥料助剂、农药助剂等)以及新资源食品的产品创制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国际合作、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子课题、企事业委托等项目,在Acc. Chem. Res.,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 Org. Lett., J. Org.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并将电化学的研究应用于本科教学中,指导本科生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和学校百篇优秀本科论文奖。

张非凡

理学院应用数学系副教授张非凡,以数学建模为铲,以深度学习为锹,挺进数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深挖数学应用潜力,致力于成为一名“数学+”先锋。他重视数学理论突破,深耕分岔、混沌与图灵斑图动力学,揭示了风沙植被斑图形成的数学机制。他聚焦AI FOR SCIENCE, 将深度学习与差分框架有机结合,为偏微分方程反问题求解提供了新思路。他还主持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研发水土迁移数学模型,实现入河污染物的生态净化和“末端拦截”;从而支撑了洋河八号桥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支撑了京津冀西北区域水源涵养和绿色发展。

冯晓龙

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冯晓龙,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己任,围绕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资源与环境经济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勇做一名献身“三农”事业的青年。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围绕减贫、草原生态治理、气候变化适应性等发表高水平中英文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2部。他曾主持教指委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项目,指导的本科生获得中国农业大学2022届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等多项荣誉。他还围绕粮食安全、“双碳”、大食物观等重大战略积极建言献策,主笔撰写的5篇政策建议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曾担任农业农村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第三方评估专家,积极服务“三农”发展。

杨吕娜

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测试与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围绕外语测试与评价、外语教材研究等领域展开科研工作,发表多篇论文,其中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索引。长期服务于国家教育考试与评价改革战略,为语言测试与评价提供中国方案,积极探索形成新农科视域下具有我校专长特色的研究范式。承担多门课程教学任务,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坚持言行雅正、潜心教书育人,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鼓励和培养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农业故事。

张栋

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张栋,自2012年开始就聚焦于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学习和研究,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成为一名研究养老问题的“老”人。近年来,他围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兼任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常务副秘书长,重点关注养老金理论与政策、养老金融。他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并主持多项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的课题项目,提交的政策咨询建议被《教育部简报(高校智库专刊)》、《人民日报内参》等采纳。同时,他积极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曾5次获得北京市市级奖项。

曹佐燕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佐燕,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积极响应“人民的需要和呼唤”,乐于“当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青年。他围绕救灾研究和干部研究,调研考察全国60多个县市,努力“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独立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史林》、《党史研究与教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等CSSCI期刊发表专题论文7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全文转载2篇。他还出版学术专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增产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1项。

王萍萍

国际学院的王萍萍老师,以勇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青年”为理想和初衷,围绕农业经济、数字乡村、数字农业等领域开展教学、研究,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她负责讲授农业经济学导论课程、资源环境经济学等课程,年课时量超过300学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学生讲述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以及如何助力中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她参与撰写了《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2022)》、《数字生态指数2023》,长期追踪中国数字乡村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

张立新

张立新,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以探索土地管理的科学问题与规律为初衷,围绕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开展研究,在《资源科学》《中国土地科学》《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重视本科教育,参与讲授中国农业大学“大农三国”一流本科课程《土地管理学》。参与《园地估价规程》《草地估价技术规范》起草与编制,主持《园地估价技术体系研究》,参与负责《内蒙古自治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机制研究》《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效应专题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参编《不动产确权理论与方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多本专著。 

曾也鲁

曾也鲁,土地学院“杰出人才”引进学者、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美国斯坦福卡内基研究所等机构,长期从事荧光遥感与林业碳汇、精准农业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海外)、面上等项目。已发表SCI论文56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共17篇(平均IF>10),包括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IF: 42.1)、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等顶刊。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并被Science,NASA/加州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知名机构同行引用。入选遥感第一期刊RSE编委,自2020年起担任美国地球物理大会遥感理论专题主席,获第三届“李小文遥感科学青年奖”,受新华社人物专访报道,创立了GeoInsider硅谷遥感前沿讲坛系列。

杨高文

杨高文,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籍贯四川德阳。高中时立志为我国农业添砖加瓦,2005考入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201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博士学位,2021年底以杰出人才引进到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科学研究上,从地下微生物的角度,提出了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的土壤微生物调控理论框架,阐明了丛枝菌根真菌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和生产力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Ecology Letter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New Phytologist等国际知名期刊上,为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技术创新上,围绕退化草原修复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研发退化草地优质豆科牧草和功能牧草恢复技术,解决退化草地生产力和植物多样性恢复的难题。

倪奎奎

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倪奎奎,主要从事饲草资源的青贮发酵研究和优良乳酸菌添加剂的研发,围绕“饲草就是粮食”的大食物观,积极开发新型菌剂和青贮产品,解析饲草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演替规律,争做最优良、最经济的优质粗饲料。他还以草畜结合、一体发展、科技助农为理念,关注于饲草生产、草食动物生产、加工等延伸产业的融合,积极做“高效和高附加值的助农青贮”。

谭琦亓

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谭琦亓,对草原的热爱驱使他不断前进,围绕草原生态保护与饲草高产栽培展开教学研究,致力做一名种草青年。他以我国北方草原为研究对象,系统评估了氮沉降和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因子对草原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影响,为草原生态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还聚焦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坝上高原地区的饲草生产,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针对混播草地建植、饲用燕麦高产栽培和人工草地地力提升展开研究,探索坝上高原地区饲草生产的“X+燕麦”模式,为坝上高原地区退耕还草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来源 | 教师工作部

编辑 | 郭萌杰

责编 | 武慧媛 姜萍萍 张黛眉 勾琳萱 郑诗盈 杨祎

支持 | 学校“双一流”文化建设项目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暑假,我想开了

22年来首次!

30+!进了!

杜苏芮是谁?你同学吗?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