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出版》2021年第1期目录

编辑部 现代出版 2021-09-20


本刊特稿


○ “新文科”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路径探析

——以“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为案例

高晓虹 王晓红 冷 爽 / 5


内容摘要:在中宣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本文通过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建设的缘起、基础与基本探索,思考“新文科”语境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融合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新路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之于高等教育的多重意义在于:精准实现立德树人、拓展“好记者讲好故事”实践总结模式、探索“新文科”的具体建设范式,最终助力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

关键词: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新闻传播教育;新文科;媒体融合;新冠肺炎疫情


专题研究:出版专业阅读


○ 媒介技术、文本和时空场景

——对读书笔记“书写实践”的媒介学阐释

段 鹏 徐 煜 / 11


内容摘要:将读书笔记的“书写实践”视作一种媒介实践,在借鉴“三重勾连”理论的基础上,从媒介技术、文本和时空场景三个维度展开考察,可以发现:“书写实践”中碳基媒介物和硅基媒介物在储存技艺方面存在差别,硅基媒介物克服了碳基媒介物过于依赖“外存”空间和容易“衰老病死”的“生命”缺陷;对应不同媒介技术及身体参与方式,读书笔记的文本在美学特征上体现出格式化和非格式化的差异,在实践特征上呈现出融合文化趋势下的“参与式”转向;不同媒介物形塑着不同“书写实践”的特定时空场景,包括时间上的“加速—减速”场景与空间上的“私密—公开”场景。

关键词:读书笔记;书写实践;基特勒;媒介实践;参与式文化;时空场景


○ 论出版专业阅读

李频 / 16


内容摘要文学类编辑应用文的专业阅读出版专业阅读是以出版为目的的专门阅读类型,有符号点、思想点、知识点、图像点等特定的阅读单位;有点式阅读、线性阅读、版面阅读等特定的阅读对象,也有报纸阅读、期刊阅读、书籍阅读等特定的媒体区分。编辑出版理论的发展使编辑出版行家的个体阅读经验,提升、转化为专门专业性的阅读理论成为可能。数字传播时代的编辑出版工作者迫切需要理解、掌握出版专业阅读的专门性与专业性,以提高工作效率。就书籍阅读而言,出版专业阅读能力的显性标志有二:借助辅文读懂书籍的总体结构;充分理解书籍封面所凝结的传播关系。出版专业阅读的最佳境界是通过书籍理解人类知识生产和传播规律。出版专业阅读的核心是出版专业思想,出版专业阅读的本质是理解出版专业思想,出版专业阅读呼唤、唤醒学术共同体在数字传播时代自觉理解、追求、训练出版专业思想。

关键词出版专业思想;出版话语建构;原稿—书稿—出版物—读物;点式阅读;思想点;知识点


○ 文学类编辑应用文的专业阅读

——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

张国功 高俊凯 / 24


内容摘要文学出版过程中产生的编辑应用文,是出版专业阅读教学与研究的理想材料。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应用文可见,对文学编辑应用文的专业阅读,有待更为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与多样的实践探索,需要培养语境化思维方式,强化问题意识,注重阅读材料的“症候”与互文性,警惕过度阐释与先入为主。

关键词编辑应用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出版;专业阅读


理论前沿


○ 中文“阅读脑”:运作机制与研究进路

张 晗 卢映澄 / 30


内容摘要人类天生具有语言学习的能力,而阅读则需要后天习得。随着脑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证实中文阅读脑与其他语言阅读脑存在差异,且中文阅读的脑加工机制比英文阅读更为复杂。在字形加工、字音加工、语义加工等三个方面开展的中文脑研究显示,中文阅读加工的脑神经中有针对字形、字音、语义的专门化加工区域,并存在共同负责三者加工的大脑区域。中文阅读脑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前景广阔。

关键词阅读脑;中文阅读;神经基础;阅读障碍


○ 论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媒介叙事转型

卢毅刚 夏迪鑫 / 35


内容摘要由媒介技术高速发展所引发的业态演进,在整个出版行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新的技术语境中,数字出版通过其内容生产与传播连接着个人世界、生活世界和社会世界。随着数字出版转型进一步深化,其通过媒介叙事对接新技术逻辑的内容生产模式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研究面向。以技术实践论为起点,基于主体的阅读惯习与生产环境客体的演变,深描数字出版内容生产的媒介叙事转型样态及其机制,借助价值链和PEST模型分析数字出版产业新的内、外动力特征,由此阐明其对数字出版内容生产在媒介叙事转型中的动力供给,可以揭示出数字出版作为一种媒介叙事行为的社会文化意义。

关键词数字出版;媒介叙事;内容生产;动力供给


媒体融合与传播


○ 论互联网平台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以腾讯为例的考察

朱春阳 毛天婵 / 43


内容摘要融合发展意味着多主体关系网络的治理。在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审视平台与创新者之间的关系?以腾讯为样本案例,聚焦于互联网平台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讨论,可以发现:以2010年的“3Q”大战为分界点,腾讯发展战略经历了由模仿、垄断、封闭的“丛林法则”到开放、合作、共赢的“天空法则”的转变。战略转变昭示着平台治理价值取向的现代化转型。通过这一转型,腾讯改善了与创新者的关系网络,并成为行业创新者的聚合高地,形成了以价值共创为核心的平台新价值。善待创新者,是互联网平台治理现代化转型的根本方向。

关键词平台治理;创新者关系;现代化转型;腾讯


○ 论AI新闻写作的逻辑特征

——基于Dreamwriter报道与人工报道的对比分析

付晓光 吴雨桐 / 48


内容摘要以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和人类记者2020年的报道为对象,探究AI新闻的逻辑特征,能够明确智能写作所处阶段及人类记者的角色定位。AI写作逻辑程式固定、逻辑元素有限。其优势在于基础数据详实,阻断逻辑误;逻辑推理严谨;适应人类逻辑习惯。其劣势在于缺乏与其他事件建立联系的能力,包括类比、演绎、延伸;缺乏研判和预测的能力,包括判断句使用、内容取舍、选题确立。人类应在人机协同中发挥主体性,在新闻生产中实现逻辑结构的灵活归化,逻辑元素与现实环境交互拟合,调动读者“思维的具身性”,实现新闻意义的回归。

关键词人工智能;Dreamwriter;逻辑学;新闻生产


○ 融媒环境下乡村传播的功能转型及其路径创新

周建新 包圆圆 / 56


内容摘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的发展、乡土社会结构的变化等,对乡村传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乡村传播应脱离传统语境下的传播观念,转型升级致力于新乡土社会人际关系建构、乡村治理效能提升、乡村群众生活服务、乡村文明建设守护等。同时,借助融媒体的发展优势和特点,从内容生产、渠道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受众媒介素养培育等方面,寻求乡村传播功能转型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乡村传播;融媒体;功能转型;路径选择


出版名家 · 耿相新论出版


○ 从媒介到数字媒体:“四书合一”的出版时代

耿相新 / 61


内容摘要媒介、媒体和数字媒体的概念本身存在差别。作为传统媒介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有声书和视频书共同走向数字媒体的路径,纸质图书成为连接其他三种图书的平台。在数字出版时代,四种图书得以融合出版、合一出版,呈现出从“看图书”到“用图书”、从“单品销售”到“订阅销售”、从“单向传播”到“平台传播”的新趋势。

关键词媒介;数字媒体;纸质图书;电子书;有声书;视频书


出版史研究


○ 论民国新闻学术著作出版与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

王润泽 刘冉冉 / 67


内容摘要民国时期出版的新闻著作,具有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这一时期文化上中西交汇,政治上遭受外敌,外在环境的动荡难以避免地给学术研究留下了烙印。在这时期出版的文献,带有独具一格的思想特色。梳理民国时期不同时段新闻著作出版数量,研究不同地区出版特色,继而对新闻著作进行整体性分析,能够初步勾勒出民国时期新闻学术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

关键词民国;新闻著作;学术知识体系;图书出版


○ 抗战时期国民党中央文化驿站研究

——兼论国民党战时出版管理工作之得失

王明亮 张昱辰 / 75


内容摘要抗战时期,由于后方交通工具缺乏和交通线因战事中断,许多书报宣传品积压在后方,不能及时送达前线将士和民众手中。为解决战时书报宣传品短缺问题,也为了防备中共书刊印刷品大量散布给其统治带来的潜在威胁,国民党成立了中央文化驿站,以统筹书刊征集、翻印和运输协调工作。但该机构既无事权,又无财权,也没有独立的运输工具,在组织架构上与其他类似机构存在职能重叠、权责不清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其组织效能,也未能从根本上缓解前线和沦陷区“文化食粮”短缺的情况。

关键词国民党中央文化驿站;出版管理;战时出版;书报供应


出版经营与管理


○ 网络文学IP价值评估体系探析

刘燕南 李忠利 / 84


内容摘要走过20年发展历程的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我国IP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开发价值链的源头,网络文学IP市场需要建立科学、客观、可实操的第三方评估机制以服务实践。本文从受众市场、创意内容、社会效益三个维度出发,建构起具有综合性、多指标、可操作三大特点的网络文学IP价值评估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各项指标权重,但这一评估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关键词网络文学;IP;价值评估;体系


○ 论法规内容网络出版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蔡乐渭 张凤杰 / 92


内容摘要网络运营的开放性、低门槛性基因与法律法规的专业性、权威性要求存在天然冲突。从相关行为特征和概念来界定,法规内容网络出版传播属于编辑出版活动。当前,这个方面问题较多,包括版本标识不清、信息内容错误、分类不科学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优质内容资源相对稀缺、法规受众量大且不受版权保护、法规网络传播无门槛、缺标准,等等。为此,有必要健全、完善法规网络出版传播法律制度,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推进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落地实施,及时出台相关政策,着力抓好政务网站法规内容建设。

关键词法规网络传播;编辑出版;问题;对策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现代出版》杂志社
国内发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邮发代号:80-431
海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国外发行代号:Q7500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03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979/G2
| 合作数据库
| 声明  
 我刊未授权任何个人、单位代理稿件业务,投稿请通过电子邮箱xiandaichuban@163.com
● 我刊无独立官网,望作者及读者周知,谨防受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