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11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中科协:彻查实验室安全刻不容缓 中山二院乳腺肿瘤实验室已拆除?记者实探

每经记者 俗世传媒 2023-11-22

请点上面的 俗世传媒关注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在当地被叫做“中山二院”,它创建于1835年,是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最近,这家188年历史的老院却因一则传闻卷入舆论漩涡:11月7日,网传多则报料称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团队疑受实验环境和试剂影响致多人患癌。


中山二院在11月8日凌晨2点通报中证实,近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现为该院乳腺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另外1名不是该院职工或学生,为外地来院进修人员,已回原单位工作。情况说明还称,上述实验室无在读学生患癌。



舆论并未因通报平息,质疑声反而愈演愈烈。


据齐鲁晚报报道,乐乐(化名)是上述通报中通告中罹患胰腺癌黄某的妹妹,乐乐8日接受采访时说,之前网上所传信息可能是中大校友发的,受害者家属并没有发过声。“我们家属对于不清楚的情况是不会讲,最大程度保护家人和姐姐。”


乐乐表示,黄某患上胰腺癌的病情和被苏姓导师踢出群聊的情况属实,“他确实把姐姐踢出去了,一号出病理,二号就踢人。”在拿到病理报告后,乐乐说,姐姐并未问责导师就被移出群聊,“我们根本就没反应过来,不知道为啥他这样子做。”


对于院方公告内容,乐乐表示:“(通告中三人)每个人负责不一样的课题,但都是经常做实验。” 乐乐透露姐姐病情仍很严重,她希望得到社会各界关于姐姐病情的帮助,“我们现在不想管那么多,只是看看能不能有机会救我姐姐。”


乐乐认为院方应该对其姐姐的病负责,希望能给姐姐安排最好的治疗,同时给患者减免经济负担。


网传黄某被踢出群聊截图 图片来源:齐鲁晚报乐乐与记者的对话 图片来源:齐鲁晚报

而继上述11月8日发出的情况说明后,网上出现了相关实验室开始拆除的消息,并配有拆除后隔板被运走的现场照片。


图片来源:网传视频截图 新民晚报


据第一财经11月9日报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网上流传)实验室拆的那个,只是(中山大学)例行的消防检查而已……只是检修的日子恰巧就是今天……一开始定的就是今天的日子。”该人士称,中山大学方面早就安排了消防检查,只是恰巧碰上“这个事”,在外界看来可能就会将这个早已安排了的检查与此次事件形成联想,但其实是一种“偶然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山二院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都隶属于中山大学,根据公开资料,风波中的苏士成出生于1983年,除了在中山二院任职,还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任职。公开资料显示,苏士成团队研究方向为免疫微环境、肿瘤免疫、免疫相关疾病。据中山二院官方资料,苏士成为主任医师,研究员,任院长助理,乳腺腔镜中心主任、中山医学院免疫与微生物系主任。


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介绍,该院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于2009年启用,至今培养超过200名学生。


每经记者获悉,上述事件中提到的实验室位于中山医学院。今日(11月9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多位学生确定,相关实验室位于北校区科学楼8楼。该实验室安全信息牌上显示的实验室负责人仍是苏士成的导师宋尔卫。


宋尔卫是中科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山二院院长,乳腺肿瘤医学部学术带头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泽鹏 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后进入该实验楼八楼,通过电梯间的水牌提示找到了实验室所在。但是,记者在现场没有看到明显的拆除痕迹,记者看到,室内物品摆放密集,还有工作人员正在实验室内工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泽鹏 摄


一位实验室内的学生介绍,拆除(柜子)是10月已发出的通知,网传信息为误传。


不过,记者现场注意到,该实验室安全信息牌下面的水牌上,宋尔卫名字已被去除。有学生向记者确认,去年上面挂的还是宋的名字,日常是作为苏的实验室使用。


11月9日,“科协之声”官微发布消息称,综观此次事件,之所以会在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关键在于公众强烈怀疑3名患癌的人员都与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有关联,且时间都在最近几年。



中山二院3人患癌是否和医学实验室有关联,需要严谨、专业的医学调查和验证,这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我们也呼吁,秉持实事求是、科学理性的态度,尽快地探求事件真相。但更深层次的警示在于公众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科技伦理原则:安全的实验室环境。


据报道,法国曾出现一起实验室事故,一名女性研究员在实验室意外暴露七年多之后,确诊了克雅氏病。


2010年,当时24岁的Jaumain在法国INRAE(国家农业、食品和环境研究所)下属的一个朊病毒研究实验室工作。她在一次处理标本时,弯钳穿透了手套,把她的手指扎出了血。正是这一次在实验室的职业暴露,导致Jaumain在33岁就离开了人世。通过尸检的神经病理学检查,最终证实了她患有变异型克雅氏病。


Jaumain 生前在实验室工作的样子 | 图片来源:Science


后来事件调查发现,Jaumain事件并非个例,法国在过去十年当中,一百多名科研人员至少发生了17起事故,其中5人被受污染的注射器或刀片刺伤。


之所以反复强调实验室安全环境,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科研人员,因为他们所接触的一些试剂是有毒有害的,需要严格的安全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公众,过去几十年来各个国家发生过不少实验室泄露的事件,有一部分还造成了小规模的公众感染,而这些意外事件大多数本是可以避免的。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科技伦理问题。虽然我们国内多年来一直在倡导“防患未然,安全至上”的实验室安全理念,并据此执行,但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次事件,使有关部门尽快启动清查实验室环境安全行动,特别是生物、医药以及化工等相对“高危”的实验室环境,更应该成为重点清查对象。这不仅是对科研工作者的负责,更是对公众的负责。


最后,提醒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以科学的认知态度看待此事,等待权威调查结果的公布。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泽鹏 摄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每经app(记者:吴泽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微信、齐鲁晚报、“科协之声”官微、第一财经

肇庆管道疏通 清理化粪池 河道清淤 疏通厕所、厨房、马桶、地漏下水道等。给你方便,让你舒心。请联系我

刘付先生13717208826

往日推荐

90后夫妻存100万靠利息生活,晒生活全网羡慕!

多家手机厂商取消5G开关设置,强卖强买啊!

一款免费的PDF转换工具 PDF转WORD、PDF转EXCEL、PDF转PPT、OCR

成都一寺庙住持和女主播开光,被其丈夫敲诈320万,女主账号曝光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乌镇举行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