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短剧一度霸榜美国应用市场,这些文化出海企业凭什么?

先行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4-06-27


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正以破竹之势在全球刮起“中国风”。


《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网文出海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亿元,海外原创作品约62万部,海外访问用户约2.3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


霸道总裁、草根逆袭、玄幻修仙……一个个让国人“上头”的故事被改编成网游、网剧,换上了“洋面孔”,在海外收获大批粉丝。


本期《先行》带你看深圳文化出口企业如何拿到“爽文剧本”,在海外市场破局掘金。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文化“新三样”的出海密码


作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今年文博会上,阅文集团、雅文传媒、枫叶互动、米哈游、微游互娱等文化出海“新军”纷纷亮相。


(图:枫叶互动正在召开会议,研究参展作品)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肥胖女孩经过刻苦努力,最终完成逆袭,还挺爽的。我们的改编策略应该是更多地去找国内外文化的共通性,像灰姑娘变身这样的赛道,会更容易被接纳……”


今年,枫叶互动首次参展文博会,企业负责人南亚鹏正带领团队紧张准备着参展的短剧作品。


这是一家专攻海外市场,将中国网文改编为互动小说、网游、网剧的企业。2023年底,他们旗下的海外短剧软件ReelShort在美国软件市场娱乐榜一度位列榜首,力压霸榜多年的TikTok,成为“黑马”。


(图:Reelshort改编的短剧)


在前往会场的路上,南亚鹏向记者透露:“去年整个市场规模大概是一到两个亿美金,今年第一季度已经比去年增长了10倍以上。尽管我们内容的上新速度已经是最快的了,但离满足用户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随着海外市场爆发,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愈加迫切。首次参展文博会,南亚鹏充满了期待。


与此同时,一家成长于深圳的文化出海企业——雅文传播也进入了“文博会时间”。


作为国内最早致力于内容出海的市场化机构,雅文传播为多个影视综艺、动漫IP运营包括英语、西班牙语、越南语、泰语等近20个语种300多个内容频道。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精准定位受众,是他们在内容出海实践发现的痛点。


企业的联合创始人武大可说:“以前我们提供什么内容,都是拍脑袋、凭经验来决定,永远没有办法覆盖到不同圈层。为此,我们搭建了一个数据洞察平台,从用户观看习惯到最终粘在你的IP上,整个路径是可以被追踪的,从这个追踪得出来的洞察可能就是‘流量密码’开始的关键。”





国内外展商云集
向世界亮出“文化出海”新势力


5月23日,第二十届文博会正式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参展,首展、首秀、首发大幅增加。本届文博会在10号馆首设国际文化贸易展。


雅文传播主要带来了三种类型的展品,分别是雅文传播的国际出海传播业务、CPOP4U华流文化平台、V-Pulse数智化平台,共计百余个IP、商品、品牌合作案例展示。


(图:雅文传播在文博会上的展位)


在展位上,武大可热情地向来访客户介绍:“这是我们在文博会首发的数据决策平台,集合了我们这十年的文娱行业出海积累下来的用户洞察数据、内容导向数据,可以帮助品牌方更好地做进入新市场的决策”。


而在枫叶互动的展位上,精心挑选的新品短剧吸引了国内外参展商驻足。


(图:国外参展商正在观看短剧)


“我们主要是做剧本创作,想着跟咱们这种头部企业有没有合作的机会。”“从全市场来看,我们算是第一家在做的,很多的制作能力都是我们自己来培养起来的。”


无论是剧本作者、影视机构、还是网文爱好者,南亚鹏和每一位来到展台的人都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们其实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方式,无论你是平台、内容创作者,或者是一个小的制作团队,其实都能够有合作的点。”





主动出击,扩大出海“朋友圈”


今年的文博会,在6015家线上线下参展企业中,线下参展企业3076家,比上届增加388家,现场还展出超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进行展示与交易。



为了抓住更多商机,武大可带领团队“主动出击”,在文创展区,发现国潮“汉字茶”出海;在韩国传统文化研究所展位,探讨C-POP与K-POP携手开拓东南亚市场的合作路径;在文旅展区,请教“天水麻辣烫”和“村超”的破圈秘籍……



这次文博会“首秀”,让武大可感触颇深:“见到很多有出海机会的品牌还没有真正踏出国门,可能他们的产品非常不错,但是都还不了解应该进入哪个市场,不知道应该从哪一个营销渠道开始做起。这时才发现原来我们有可能为文博会的所有展商进行服务。”


以文会友,以展带商。借助文博会这一超级“朋友圈”,文化出海“新军”们不断寻机遇,谈合作。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展示和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希望在明年,我们有更多的作品,更多好的创意,能够看到今年我们一些参展的合作伙伴,都能取得丰硕的回报。”南亚鹏说。


文化出海,依靠的不仅仅是作品,更是独具特色的创作机制和产业形态。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一批批文化企业和平台接连涌现,正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技术创新,乘风破浪,千帆远航。


记者 /  邱琦深 王羽丰 温国赞 王涛 周一义 曹泽东 赖泳桦(实习)排版 / 李柳荧审校 / 毛芸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