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要节点广东省领导集体为深圳“把脉”,透露先行突围的关键|锐视角

郭保瑞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2023-08-27


“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谆谆寄语深圳。


今年的8月18日,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4周年的日子。


勇立潮头,担当“中国之治”的先行官,实现全方位先行示范引领,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做到的。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面对的也绝不是一个一片祥和、可歌可庆的局面,而是格外的艰难。


也因此,当下深圳正在释放的信号,显得尤为重要。


不同寻常

广东省委常委会为深圳“把脉”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公布4周年之际,广东省委常委会不同寻常地选择在深圳召开专题会议。


8月17日,广东省委常委会在深圳市调研并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中央《意见》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结合开展主题教育,专题研究新征程深圳工作、推动深圳现代化建设。


不同寻常背后有深意。


根据新闻稿,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省政协主席林克庆,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或列席会议。


为开好这次省委常委会会议,会前,黄坤明、王伟中、黄楚平、林克庆、孟凡利及省委常委一班人深入坪山、福田、南山开展调研。


重要节点广东省领导集体为深圳“把脉”,透露出哪些关键信息?


一是深圳工作分量非常重。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高度重视、亲切关怀、亲自推动,多次亲临视察,亲自为新时代深圳改革发展定向导航。


二是形势不容乐观。会议指出:要认清风险挑战、激发前进动力,深刻认识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改革推进遇到的新课题、城市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三是抓住工作的关键。会议强调,要始终牢牢扭住、不断巩固发展改革开放创新这一最关键优势,让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成为薪火相传的城市基因、闪闪发亮的时代标识。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也是此次广东省委会常委会一再强调的重中之重。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强化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关键环节的掌控,把经济底盘筑得更厚更实。要以新担当新作为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打造最优产业发展环境。要以新担当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动广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细细琢磨可以发现其中着力之笔:产业科技创新,是深圳发展的关键优势,也是深圳先行突围的关键。


今年5月,黄坤明就曾先后两次到深圳调研,虽然调研主题不同,但相同之处就是对深圳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推动产业科技融合发展,也是其一再强调的重点。


除了这次广东省委常委会不同寻常的安排,深圳市委一场特别的“头脑风暴”也释放出重要信息。


保持深圳速度深圳效率


“深入分析研究事关深圳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谋划安排今后一个时期工作。”


8月10日至11日,深圳市委用了两天时间召开2023年度务虚会。会上,各位市级领导同志围绕主题,结合深圳发展实际和各自分管工作作了发言。



开新局,深圳要拿出什么样的态势?


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做总结发言时当头就提出,要牢记使命与责任,树立雄心壮志谋发展抓发展,赓续并弘扬特区精神,以改革开放创新提供动能,坚持协同、融合、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开新局,深圳下一步有哪些纲与策?


孟凡利重点提出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要锚定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找准发展定位抢抓重大机遇;

要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前沿,全方位打造创新之城;

要向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水平;

要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更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


开新局,深圳要拿出什么样的精气神?


响鼓也需重槌敲。孟凡利最后特别强调了三点:要保持革故鼎新的精神,保持真抓实干的状态,保持深圳速度深圳效率。


改革创新是深圳的看家本事,“实干兴邦”是从深圳喊响的口号,“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率”是叫响全国的“城市品牌”。


三棒重槌,直透人心。要想把这些“金字招牌”挂下去、擦得更亮,深圳就不能松、不能懈。如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说,只有每天重新争取自由和生存的人,才配有享受二者的权利!


“金字招牌”也是一面镜子,鉴以照之,一路行去。


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


当地时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授权美国财政部长禁止或限制美国投资者在三个领域对中国实体展开特定投资: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和特定人工智能(AI)系统。


这份将于2024年生效的行政令,被美国媒体形容为“史无前例的对华投资限制规则”。


北京时间8月9日,比亚迪宣布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



比亚迪扎根的深圳——中国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重镇,在今年5月发布《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后,日前又接连出台《深圳市加快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三套行动方案。


以改革开放创新之胆气魄力,深圳这三大动作分别剑指“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和“全球投资首选地”。


目前,深圳人工智能企业超1920家、产业规模超2488亿元,正在朝着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加速迈进。7月7日,华为云盘古大模型3.0发布,盘古气象大模型相比传统数值预测方法速度提升10000倍,能够提供秒级的全球气象预报。


目前,深圳集聚了2.4万家新能源和数字能源企业,在新能源整车、核心三电、电池材料以及充电桩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6万辆,新车电动化渗透率超60%,在全球城市中名列前茅。


外商外资加码布局,用真金白银为深圳投下“信任票”。上半年,深圳实际使用外资416亿元,同比增涨10.6%。今年7月,英特尔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在深圳落地运营,以开放生态推动本土应用创新。



透过时代缩影看时代——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一个逆全球化脱钩断链,一个在自立自强中寻求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可能是最有作为的时代。


深圳生于开放、长于改革、壮大于创新。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大国科技交锋的前沿。唯有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方能顶住暴风骤雨,一往无前。


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中央举令旗,深圳落重子。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8月16日,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发布了20条具体举措来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开篇这一新提法,突显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民营经济发达,是深圳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2022年,深圳民营企业达237.9万家,占全市企业总量的97%,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5.9%。日前揭晓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有10家深企上榜,其中,平安、华为、腾讯、比亚迪等民营企业占了上榜企业的半数以上。


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设立50亿元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支持民营企业投标竞标、搭建民营企业家服务平台……深圳此次推出的二十条举措“含金量足”,每一条都是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合法权益、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加强企业融资支持等,都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举措。


融资难是当前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此次深圳提出“依托地方征信平台整合水电、海关、税务等银行迫切需要的公共数据及金融、商业等领域的数据资源,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精准信用画像提供支持”,这是深圳在发挥数据资源创新优势为企业精准信用画像助力民营企业融资。


营造尊重、支持民营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氛围,深圳将支持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在国际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依法打击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网络黑嘴”和“黑色产业链”。



此外,深圳还将以这20条举措为牵引,以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求为导向,接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23年年底前出台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民间投资若干措施等。


企业强则城市强,产业兴则城市兴。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认为,深圳最终要从产业创新上来突围——用好市场,来壮大企业,培育产业,集聚人才;用好改革,通过要素供给、创新立法等方面的改革举措,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涵养激活社会创新能力;用好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利用大湾区区域优势,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创新体系,聚集全球资源。



结语:

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马当先”,而今,从北到南,还有雄安新区、浦东引领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下,不进则退、进得慢也是退,已是摆在深圳面前的不争的事实。


不同于初时的“三天一层楼”,而今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率”,更深层次的变化不止于“看见”。就像所有深圳人都认同“深圳最高的山是莲花山”,“深圳速度”“深圳效率”也已经扎根深圳人的精神腹地,可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先行之路上鼓之催之助之。



主笔 / 郭保瑞

视觉设计 / 王超

编辑 / 王海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