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洪灾为什么这么大、这么猛?

棉大葵 文琳资讯 2024-04-13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洪水为什么这么大


作者:棉大葵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从六月初开始,我国中央气象台发布了连续40天(6月2日-7月11日)的暴雨预警,成为2007年开展暴雨预警业务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


(图片:今日头条@中国气象局)


预警全部成为现实,暴雨倾泻引发的洪灾也给城市建设及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贵州、两广、湖南、江西、安徽、湖北等20多个省份中,共有约3873万人次受灾,141名人员死亡或失踪,2.9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


(图片:西瓜视频@中国气象局)


目前,各地的救灾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但根据预测,7月份下旬的降水也会比往年稍多,我们面临的形势依旧比较严峻。


 


发生在多事之秋的洪灾


2020年南方大洪灾爆发的直接因素是连续的密集强降水。


今年6月,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再加上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提前到来,让我国南方大部经历了罕见的“雨灾”。


拿6月份来说,南方地区总共出现了5次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而从整月的数据来看,这雨量仿佛是老天泼水泼下来的:大概有120万平方公里国土降雨雨量超过300毫米(大概相当于6.6个广东省);有5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地方降雨量超过500毫米。而就省份来说,5轮降水中,安徽南部和重庆中部次次“躺枪”,为降雨最重叠区域,另外贵州大部分地区、湖南北、江西北、江苏南、以及湖北南部遭遇4次降雨。


(图片:荞子 / 图虫创意)


若是从整体来看,从6月到7月12日,全国降水量相较于常年同期偏多49%。


那么话又说回来,今年的降水为何特别强呢?


每年6月下旬至7月初为我国南方的“梅雨”期,而今年进入梅雨期的时间提前——原因则是今年南海的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且并且6月上中旬西太平洋副高压脊线位置偏北,这共同了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偏早。


在梅雨期间,西南季风,南海季风和东南季风将温暖的水汽源源不断向国内输送,而今年印度洋、西太平洋受去年秋季出现的厄尔尼诺影响,出现了海温普遍升高的异常状况,这就有利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其西侧的西南暖湿气流向北(我国)的输送也相应增强,为江南和华南地区带来了更为充足的水汽。


水汽过于充足了,整个长江流域都面临着强降水


与此同时,今年我国中高纬度地区的冷涡(中心温度比四周低)活跃,在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移动过程中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交汇,造成梅雨锋偏强的现象。


大雨已经下了几十天,如今还在持续,不过降雨中心已经北抬到淮河流域,据估计整体情况在八月份能有比较明显的减轻。


以江西为例,其实以往全年降水量趋势在4月开始上升,6月一般达到最高,今年却一直持续到了7月


短时期内如此密集的强降水无疑属于极端天气事件,而根据过去几十年的趋势预测,类似的极端天气现象很可能会在未来更加密集地出现——自1951年以来,我国平均气温和极端温度都呈升高趋势,暴雨、暴雪、酷暑等现象呈现出频率高、持续更久的特点。


不仅我国,全球的趋势也大体相似,至于原因,气候变暖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据世界气象组织,2015年至2019年已经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


至于如何减缓气候变暖,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水利基建没有用?


无论如何,看到洪灾这么严重,我在为受灾人民祈祷的同时也不禁有了一个和广大网友一样的想法,那就是——我们国家的水利设施,难道没有在防灾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吗??


基于这种好奇,我最近一直在搜索有关水利基础设施的相关资料,结果发现,有位短视频博主对相关问题的解读还挺合我胃口的。


这位博主就是西瓜视频的@三一博士,他的的最新视频是有关汛情与三峡大坝基建的。


一方面,通过视频我了解到,强降雨只是形成洪涝的基础条件,当强降雨遇上长江沿途广阔而复杂的地形,以及中下游多向延伸的直流,而城市的排水设施不足以应对时,才导致了大范围的严重汛情。


长江支流对洪涝的影响

(图片:西瓜视频@三一博士)


随着他解说地深入,我也了解到,水利基建确实在抗洪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拿三峡大坝来说,正如三一博士所言,三峡大坝除了发电、还发挥着防洪,航运和水资源调配利用的功能。


经查证,在防洪上,三峡水库洪水期间最高的蓄水位是175米,此时可以容纳393亿立方米的洪水;而在平时,大坝的蓄水量不会超过145米,也就是说有30米的容量可以收集汛期的洪水。


三峡大坝防洪原理

(图片:西瓜视频@三一博士)


从去年12月底,三峡大坝就开始放水(降水位)来迎接今年的汛期,到今年的6月8日时完成汛限水位高程145米,提前了三天,为防洪腾出库容221.5亿立方米,再加上联合调度的控制性水库群,共有777亿立方米库容可调蓄洪水。


今年降雨来得早且大,在6.28日左右使三峡水库的入水库流量达到了39000m³/s,水位达到了147.51米,超过了正常值2.51米。


为了将这多出来的2.51米水量排出去,大坝开启两个深孔排洪,将泄水量控制在下游河流能够承载的范围内,减少了下游发生洪涝的几率。


守护一方土地与人民的水利工程

(图片:contributor_aerial / 图虫创意)


不过短时的缓解被紧随而至的连续降雨摧毁,到了7月2日时,洪峰为53000m³/s,三峡大坝不得不开启了3孔泄洪,出库流量35500m³/s左右。


那么,既然有了大坝,为何有的地方还会决堤?三一博士也给了说法,一是本次降雨量过大,二是大坝也不是万能的。


不过,三峡大坝对洪峰的控制可圈可点,削峰率高达三成,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干流防洪压力。业内专家也表示,如果大坝不工作,长江的洪峰正好遇上鄱阳湖地区的洪水,汛情会比现在紧张得多。


三一博士也对三峡大坝的作用做出了客观评价

(图片:西瓜视频@三一博士)


了解了这些,我才打消了对水利设施的质疑,并且不只三峡大坝,此次汛情中,山口岩水库在芦溪县“6.25”特大暴雨过程中,削减洪峰流量1000m³/s,拦蓄水量1850万立m³,削峰率达85%;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从7月10日9点30分起开15孔泄水闸泄洪,下泄流量11500m³/s……都为抗洪做出了贡献。


我相信,如果大家都能理解国家大力发展的基建是如何对你我产生影响的,像我一样质疑的声音就会好很多。


但问题是,类似这种关于基建的普及通常晦涩难懂,一般人一看到相关专业词汇便失去了继续了解的欲望,因为“不了解”导致的“误会”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我发现,刚刚提到的@三一博主的基建科普视频就不存在晦涩、难懂、无聊的问题。


推荐关注


把这位博主跟同样对基建感兴趣的同事分享后,我才发现同事早已是他的铁粉了……


三一博士是一位基础建设领域的优秀科普人,毕业于哈工大,主业是长安大学的一名讲师,而从他在西瓜视频发布的科普讲解中能看出,他有着足够硬的工程建设和工程制作专业知识。


起初,在被问及为什么要做大众科普时,三一博士坦言,“网上的科普质量参差不齐,比如对核心工业领域的评价,中国制造不是落后欧美日几十年,就是已经弯道超车成功,评论极端化严重。”

此后,观众提供客观、高质量的基建科普便伴随着三一博士创作的核心。


在经历了创作早期的种种挫败后,三一博士制作的一期严肃工程科普(详解新问世的东风-17弹道导弹)爆火,播放量近百万,也让更多人注意到,有位工程专业的博士在头条做基建科普。


 


各种基建的方方面面,这里都有


三一博士最新的视频名为“长江汛情危机堪比98年,深度原因解读!三峡大坝扮演什么角色?”,在这里,他通过简单但高效的话语向粉丝们科普了更多有关三峡大坝的内容。



只要你认真看完视频就能发现,在短短不到8分钟的视频中,博主为我们科普了此次汛情的成因、何以对如此广大的地区造成影响、自然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国家的应对思考、水利工程的发展、三峡大坝的作用等多个问题,并且,针对三峡大坝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三一博士的白话说法更加浅显易懂,外行人也很容易理解。


不夸张地说,短短的视频中,三一博士没有输出一句废话。


说实话,工程科学是一门硬学问,需要很高的知识门槛,这也是很多工科科普难以在喜爱轻松内容的普罗大众中激起水花的原因之一。而三一博士做这类内容有天生的优势,他有东北人自带的幽默感,工学知识在他口中像粒粒珍珠般吐出,重点内容夹杂在笑点中持续输出,让人轻松记住。


在关注了三一博士之后,我对西瓜视频这个平台的兴趣也有所增加,顺便找了一会里面基建科普作者,其中令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工程师徐小刀。


而下面这个视频就是徐小刀吸引到我的那支——他竟然给大家算了下三峡水电站一天可以赚多少钱。




懒得看视频的读者,我来给您总结一下吧。从电费来算,三峡工程理论上一年的收入就高达986亿元,但实际上大坝并不会时时都发挥100%的效用,并且收入还需要排除掉各种赚差价的中间商……那么最后,到底能赚多少钱?


答案是平均每天六千万!


也正是因为三峡水电站有这么高的收入,所以三峡水电站的一些旅游项目都是免费的。


当然,如果想具体了解到底是怎么算的,还是看视频更直观,毕竟在基建科普领域,徐小刀也算是比较知名的代表人物了。


除了印象比较深的两位前辈,在探索西瓜视频的过程中,我还发现,我感兴趣的基建知识,只要一搜几乎都能得到想要的答案,且优质内容并不局限于水利工程的科普,也不乏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相关内容,连5G商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基建”的知识普及也是应有尽有。



这很容易理解,被称为“基建狂魔”的我国,之所以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因为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搞好了可以为发展打牢地基,而我们过去三十年间的快速发展,也是在见证铁路里程翻番、2g到4g基站的全面铺设等基建项目的完成中实现的。


我们作为中国人,除了在网络高呼为基建狂魔点赞,还更可以更多地了解这些基建项目,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又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无论你是对基建仅仅存在好奇,还是老牌的基建爱好者,都可以到西瓜视频,搜索抗洪、水利工程、基建,看看中国曾经,现在,以及未来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中国基建奇迹。


你想知道我国为什么要花50万亿投资“新基建”吗?

你想知道为什么有条长近600米的立交桥被一夜拆除吗?

……


文琳资讯,每日提供最新信息。欢迎关注【文琳资讯】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中国经济下半场怎么走?高层释放三信号

  2. 破壁者李克强

  3. 英国站队,美国出手南海!外交部:若美国想兴风作浪,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4. 心疼!上百座古桥古迹被洪水冲毁,它们屹立了几百年,这次却扛不住了……

  5. 又见百股跌停!科技股领跌,股民心态炸了:说好的牛市呢?A股后续怎么走?

  6. 深圳出手!炒房的团灭!背后隐藏了一个不好的迹象

  7. 再攀高,向远方!南方基金的“中考”成绩单

  8. “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一等奖被撤消!其父道歉,承认过度参与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20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2020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0年工作计划》

  2. 2020年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策略报告

  3. 重磅报告 | 变革催化剂:技术型产业的新常态

  4. 德勤2020技术报告

  5. 机器人行业的未来!行业创新的业内观点

  6. 智能制造里程碑:灯塔工厂引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7.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物流发展研究报告

  8. 北斗导航产业深度报告:开启全球服务新纪元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阅读》每晚经典,欢迎关注!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高考加分有何新规?“高考移民”有何新政?2分钟看懂各地政策

  2. “你们去素质教育吧,我只想考上清华。”读后让无数人泪目…

  3. 让这首《我相信》伴你迈入考场!高考加油版《Mojito》来了!冲吧少年!

  4. 6部运动纪录片,节假日陪孩子看

  5. 中国12城最贵餐厅大赏

  6. 每天学一味中药,木防己!

  7. 可怕的理工男

  8. 花1分钟学记住一个单词|stymi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