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航天军工行业深度研究及中期策略:成长继续,业绩为王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泰证券,李聪、朱雨时、田莫充)

2022 下半年展望:成长继续,业绩为王

复盘:四重压力测试难掩投资价值,后疫情时代军工大有可为

2022 年初至今军工板块回调幅度较大。2022/1/1~2022/5/20,中证国防指数下跌 29.00%, 同期上证综指下跌 13.55%,沪深 300 指数下跌 17.46%。国防军工板块跑输大盘(上证综 指)15.45pcts。军工板块自 2021 年底以来受到市场风险偏好、行业政策风波等多重压力 考验,在 2022/4/26 跌至低点,随后伴随市场情绪转好、一季报比较优势凸显板块得到修 复,今年以来板块下跌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1)国内疫情反复冲击市场风险偏好,叠加稳增长背景下的市场风格切换,科技成长赛道普 遍承压:2022 年初至今(2022/5/20),电子、军工、电力新能源三个成长风格板块的中信 一级行业指数跌幅分别为 30.29%/27.64%/23.14%,位居跌幅前三;

2)部分央企下属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压制市场信心:2022/1/20 中航沈飞、中航机电等披 露业绩预告,2021Q4 单季度净利润均同比下滑,进一步加剧市场负面情绪,导致板块承压;

3)政策变化引发对行业竞争格局和利润释放的担忧:①2021 年 12 月下旬,市场对军工企 业增值税免税政策变化产生担忧,我们认为从增值税免税到带税采购的政策调整出发点是 实现体制内外所有供应主体在税收优惠方面一视同仁,对企业营收及利润的影响较小。② 2022/3/17 装备采购信息网发布《关于市场产品纳入电子元器件名录有关通知》,市场对军 工企业的“资质壁垒”产生质疑。我们认为,推动军备生产的市场化竞争对高壁垒领域格 局冲击有限,而且长期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并倒逼军工企业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升;

4)以镍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成本压力加大:俄乌战争引发市场担忧,叠加 俄罗斯受 SWIFT 制裁,影响未来全球镍贸易交付期与消费,镍价创历史新高。3 月 11 日, LME 镍现货结算价达到近十年最高点 48,226 美元/吨。受镍价波动影响,市场对于镍—高 温合金—航发铸锻件—航发整机产业链的成本压力愈发担忧。



成长继续:行业长期逻辑确认,短期疫情影响可控

长期:高景气闭环正在形成,新一轮螺旋式增长可期

高景气闭环正在形成,新一轮螺旋式增长可期。2021 年作为十四五开年,武器装备建设持 续了十三五末年的高景气态势,我们以中信国防军工指数(CI005012.WI)作为衡量板块的 代表,2021 年军工板块实现营收 4085.07 亿元,同比增长 13.87%,较 2020 年板块营收 3587.53 亿元(+9.77%)进一步提速;2021 年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 275.59 亿元,同比增 长 11.52%,较 2020 年板块归母净利润 247.11(+104.35%)则有明显回落,回落原因主 要为部分净利润占比高的中下游厂商,特别是部分国有军工集团下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 长不明显,部分标的还出现负增长情况,导致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2022Q1 归母净利润增速提升,产业链高景气闭环逐步形成。2022Q1 军工板块实现营收 808.19 亿元,同比增长 11.23%;实现归母净利润 68.81 亿元,同比增长 19.94%,较 2021 全年改善明显。其中,中上游核心配套标的依旧保持较高增速,同时可明显观察到部分中 下游企业业绩进入高增长轨道。中下游企业业绩释放具有重大意义,2020 和 2021 年板块 业绩高增的主要驱动力量在于中上游企业,而中下游企业业绩增长较为乏力,由此引发了 市场对于军工行业真实景气度和增长逻辑的质疑,2022Q1 则很好的对此问题进行了回应, 产业链高景气闭环正在形成。



产业链上下游的螺旋式增长将伴随整个十四五周期。军工产业链链条长,武器装备终端的 扩产需要全产业链予以配合,因此扩产难度较大;同时很多新型号在十四五期间进入批量 阶段,初期的产品价格、性能稳定性和制造熟练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多种因素导致 产业链中下游业绩释放明显滞后。进入 2022 年,随着产业链配套产能逐步到位,各类问题 逐步缓解,由此导致中下游企业特别是主机厂业绩增速改善明显,下游产能的扩充则意味 着对中上游原材料承接能力的提升,从而又引发中上游进入新一轮的扩产周期。我们认为 这种上下游螺旋式的产能扩充和业绩增长将贯穿整个十四五期间。

短期:三个维度看疫情影响,国家刚需+保供性质凸显 2022 年国内疫情反弹,各地管控日益趋严,而军工行业计划属性较强,具有独立的行业景 气周期,从而一定程度免疫宏观经济波动,受疫情冲击较小,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看疫情 对于行业的具体影响:

生产方面,部分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确实面临着厂房被迫停产的可能性,但为了保军而不 影响生产任务,大多数厂房可以采取封闭式管理方案。光威复材3 月 16 日 发布《关于公司受疫情影响情况的公告》,因威海市突发新冠疫情,公司及子公司光威能源 新材料、威海光威精密机械、威海光晟自 3 月 9 开始暂停生产经营活动,员工居家防疫, 物流停运;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基于在岗员工情况,在独立厂区内实现闭环运行、维 持部分产线连续生产,以军工为主业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在疫情期间的生产政策明显与 其他子公司不同,彰显了军工企业在疫情期间具备闭环运行的优先性,是名副其实的“保 供单位”,同时光威复材已于 3 月 25 日已经发布公告,目前公司实现了复工复产。

我们以中信军工指数成分股+申万军工指数成分股+华泰军工团队覆盖标的共 201 家军工上 市公司作为样本,统计我国军工上市企业地域分布情况。我国军工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北 京(36 家)、四川(24 家)、广东(22 家)、江苏(21 家)及陕西(16 家),其中陕西地区 21 年 12 月至 22 年 1 月部分地区短期受到疫情波及,目前北京朝阳区、顺义区、房山区鼓 励居家办公,深圳经过短暂疫情波及后目前已实现动态清零。整体来看,军工行业相关企 业的生产受疫情影响基本可控。

需求方面,绝大部分军工企业的终端客户为各大主机厂,分布在陕西、四川、辽宁、贵州 等地,并非 2022 年疫情爆发地区,主机厂可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消化库存并向上游持续传 导新订单。同时大部分军工上市企业的直接客户为各大军工集团的科研院所,我们共统计了 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及中电科集团的下属科研院所及二级单位共 110 家,其中上海地区院所共 9 家,且从官网披露口径来看,大部分在沪科研院所均发布了疫情 期间一线员工在厂闭环生产保证任务型号交付的相关报道,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军工科研院 所受疫情影响较小,可以持续消化库存,稳定生产经营并向上游传递刚性需求。

交付方面,根据华泰宏观组 2022.5.5 发布报告《按图索骥:物流受疫情影响有多大?》,今 年 4 月,除了新疆之外,全国所有省份的整车货运物流指数都有所下降。无论是相比 2021 年 4 月,还是相比今年 3 月都是如此。此外,同比降幅超过 30%的省/直辖市已经达到 11 个之多,吉林和上海降幅最大。2021 年 12 月西安疫情期间,因疫情导致部分军工上游企 业无法正常交付和结算,从而及时形成收入,而一旦疫情恢复,基本上就能够恢复正常的 交付和结算。

高性价比优势:深度回调、增速不减、估值底部

经历 2022Q1 板块下跌后,目前军工板块已具备较高投资性价比。截至 2022.5.20,中信国防 军工指数 PE-TTM 为 57.77,处于 2015 年以来 6.58%分位点,军工板块今年以来处于不断消 化估值的过程中。



优质核心标的更具性价比,增速排名 A 股前列。我们选取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下预测机构数 量前 20 名的标的为样本,考察各板块业绩预测情况(因综合和综合金融两类板块机构预测 数量较少,故未纳入统计范围),同时为了反映实际情况我们在军工板块预测机构数量前 20 名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调整:1)将紫光国微和宝钛股份纳入军工板块;2)剔除主机厂成分, 从而得到各板块预测机构数量前 20 的标的(其他板块剔除尚未有机构预测数据的标的), 测算各板块一致预期的下的合计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对应 PE、PEG、22-24GAGR 水平。

军工板块 22-24 年业绩增速水平较高,持续性好。虽然 PE 水平相对较高,但 22 年 PEG 已低于 1,处于合理区间,同 时根据预测业绩的持续增长,军工板块对应 PEG 水平在 23 年和 24 年也已具有一定优势, 即优质标的在中长期具有更好的投资性价比。

业绩为王:投资逻辑回归基本面,业绩为第一驱动力

2010 年以来军工板块投资逻辑几变,鉴于军工装备大多以 5 年为一周期,且与宏观国家发 展规划密切相关,可大致划分为三大阶段:

1.“十二五”主题炒作驱动期(2011-2015):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启动板块行情;军改预 期下景气攀顶;2015 年 Q4 市场场外配资再度活跃,杠杆高达 5 倍,进一步加温军工热潮。

2.“十三五”逻辑调整期(2016-2020):板块估值消化期+“股灾”后市场风险偏好收紧期 +板块结构改革期,三期交叠压制军工行情,阶段性交易机会偶现。

3.“十四五”价值成长驱动期(2021-至今):“十四五”规划军工发展新周期;“十三五” 列装落地,企业业绩释放;板块证券化提升,龙头盈利指引逐步清晰。2020-2021 年军工 板块投资逻辑及实际驱动因素已转变为业绩驱动,特别在 2020 年下半年,军工行业迎来了 业绩与估值双增长下的“戴维斯双击”,2022 年国内疫情反复冲击市场风险偏好,军工板 块持续杀估值。



个股复盘层面,军工个股投资逻辑逐步回归基本面,涨跌幅与业绩相匹配,龙头盈利指引 逐步清晰。我们选取中信军工指数成分股、申万军工指数成分股以及华泰军工组覆盖标的 为样本,统计军工个股 2019.1.1 至今(2022.5.20)涨跌幅以及 2021 年较 2019 年净利润 增速情况。2019 年初至今涨幅 top40 标的中,除中国长城均实现了净利润正增长,同时涨 幅 top6 的个股 2021 较 2019 年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 100%,这说明了随着军工行业的成长 性持续得到验证,板块投资逻辑趋向“业绩为王”。

需求侧展望:百年强军梦,中华崛起魂

2022 年以来周边局势动荡,国防建设重要性愈发凸显

俄乌冲突事件进一步体现出强国必先强军,军工是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十九大以 及《国防白皮书》制定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 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 化;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龙鹰对弈在科技,军事实力为科技竞争护航

特朗普在任四年,针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曾推出了一连串的应对策略,拜登上台后虽对特朗 普的诸多内政外交政策进行了“革新”,但在对华科技竞争问题上却基本延续了特朗普政府 的基调。拜登上任伊始,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就直接宣称,拜登政府认为美中之间正在进行 战略竞争,而科技正是其中的核心竞争领域。

根据《美对华科技政策动向及我国应对策略》,通 过开源信息获取方法发现,自 2017 年 1 月美国特朗普政府执政,到 2021 年 5 月拜登政府 通过《无尽前沿法案》,美国会、政府及重要智库共发布了 450 份对华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这些文件与报告的主题呈现出两种趋势:其一,除综合性文件与报告 107 份之外,聚焦中 国科技发展及中美科技竞争主题的共 209 份(含科技与经济交叉、军事与科技交叉),占比 较高。其二,2017 年至 2021 年,以中国科技发展及中美科技关系为主题的文件及报告占 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近几年来,均占年度全部文件及报告总量一半以上。



自 2018 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通过后,美国不断将中国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列入所谓的 “实体清单”与“涉军清单”。2020 年 3 月 16 日,BIS(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来自包 括中国机构在内的 24 家科技机构和个人加入“实体清单”;同年 6 月 5 日,美国宣布再将 33 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加入“实体清单”;2021 年 4 月和 12 月,BIS 又先后将中国 7 家、25 家 科技实体列入“实体清单”。除此之外,BIS 还不断将中国科技企业与科研单位列入所谓的“涉 军清单”:2020 年 6 月 25 日,五角大楼正式认定 20 家中国企业“与中国军方有关”;同年 8 月 28 日又将中国 11 家企业列入“涉军清单”;2021 年 6 月 4 日拜登签署行政令,进一步将 所谓的“中国涉军企业”名单增至 59 家。

国际局势倒逼产业升级,美国禁令下军工行业彰显强韧性。我们认为,军工行业具 有天然的自主可控属性,在美国频繁实施“实体清单”等各项禁令的大背景下,军工 行业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增强,部分高精尖的芯片、材料环件国产化率进程不断加速, 板块二级市场表现彰显强韧性。(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军工是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政策支撑军工行业景气度

军工是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国防白皮书》中明确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 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目标三步走。十九大以及《国防白皮书》制定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 的战略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军费预算增速重回“7%时代”,国防现代化建设加速

国防预算增速 2019 年以来首次破 7%,强军形势紧迫。3 月 5 日全国人大会议发布的预算 草案报告披露,2022 年中国军费预算 14504.5 亿元,同比增速为 7.1%,增速同比增长 0.3pct, 也是自 2019 年以来增速首次突破 7%。当前国际环境严重恶化,区域冲突和大国对抗不断 升级,国防投入提速具有合理性和紧迫性,我国国防实力与经济水平尚不匹配,军工处于 补偿式发展阶段。

我国国防支出占 GDP 比例仍较低,军费占比仍有提升空间。联邦政府有望在今年就实 现北约成员 2024 年国防务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目标。2021 北约 29 个成员 国中仅 10 个达到 2%军费比例要求,我们预计更多的北约国家或将提升军费。

美国历年国防支出随战争爆发而加速增长,短期或将重启加速轨道,我国国防建设存在紧 迫性和必要性。1990-1991 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 1991 年军费规模达 3197.04 亿美元(同 比+6.52%);1999 年科索沃战争爆发,美国 2000 年军费规模达 2949.65 亿美元(同比 +7.08%)。随着 2001 年阿富汗战争的爆发及 2003 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美国军费开支持 续保持大幅增长,军费规模由 2002 年的 3489.52 亿美元增至 2011 年的 6993.92 亿美元, 2003-2011 年军费规模 CAGR 达 8.03%,远超同期 GDP 增速。



对比“北约”相关方,我国国防支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国防支出与经济地位仍不相 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我们认为整个“十 四五”时期甚至到 2027 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节点上,我国国防支出增速或将长 期高于 GDP 增速,国防支出占 GDP 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防现代化建设加速,装备开支占军费支出比重稳中有升,军事装备需求持续扩大。党的 “十九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目标,确保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机械化、 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 建成世界一流军队。随着我国国防现代步伐不断加快,以导弹为代表的重要军事装备将迎 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军工行业以销定产,企业大幅扩产预示未来订单增量

军工行业计划性较强,产能大幅扩充反映业景气度提升。军工行业的景气度同样可以通过 军工企业的扩产来反映,由于武器装备的研制与扩产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军工行业通常为 以销定产,因此企业产能会根据未来订单需求而进行调整。2021 年共有 10 家军工企业公 告了再融资计划,尽管下游需求旺盛,多数企业还是采取内生方式解决产能问题。而随着 行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仅靠排产、倒班等方式已无法满足下游需求,因 此仅 2022 年一季度就有 10 家企业公告了再融资计划,充分表明行业景气度旺盛情况,同 时也为相关标的乃及所在行业的后续增长空间起到了参考作用。

同时,2022 年初至今众多军工企业公布了大额合同订单情况,进一步验证了行业需求高景 气。其中,中简科技发布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签订碳纤维、碳纤维织物合同金额 21.69 亿元,占公司 2020 年度营业收入的 556.94%,履行期限为 2022 至 2023 年;雷电微力公 告与客户签订了两份某配套产品订货合同,金额分别为 12.3 亿元、11.8 亿元,合同约定自 2022 年开始交付。



供给侧展望:民企供给持续增加,国企治理不断改善

军民融合纵深发展,民企配套规模层次双提升

2016 年 3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军民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是指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体系之中,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一是军转民,即军工技术向民用生产领域转移;二是民参 军,即通过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中来,提升军品研制效率。

国内军民融合正向纵深发展。自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支 持到资金配套,军民融合格局初步显现。国家制定了“十三五”时期军民融合发展蓝图, 20 个省份出台了地方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力度加大,国防科研生产融合 发展不断深入,“军转民”结构优化,“民参军”规模扩大,军队保障社会化成效明显,国 防动员、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等逐步完善。

构建灵活高效、竞争开放的工作制度,军民融合趋势或将进一步加强。2021 年发布的修订 版《军队装备条例》围绕落实需求牵引规划、规划主导资源配置的要求,完善了装备领域 需求、规划、预算、执行、评估的战略管理链路;立足破解制约装备建设的矛盾问题,构 建了灵活高效、竞争开放、激励创新、规范有序的工作制度。军转民方面,军工集团强调 保军和核心能力建设,在保障国家战略、国防安全和完成重大专项任务的前提下,会进一 步推进民品开发和军工科技成果转化,但在促进军民技术相互支撑、有效转化方面仍需政 策与时间支持。军转民主要集中在核、卫星及应用、北斗信息化、民用飞机、高技术船舶 和海洋工程、网络安全等市场空间较大的领域。

股权激励持续开展,核心军工国企活力有望提升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6 年国资委启动第一批 7 大垄断领域混改试 点,军工作为国家战略性行业,中国船舶、中国核建两大军工集团率先入选第一批混改试 点。2019 年 5 月,已经正式启动了第四批混改试点,一共 160 家。当前,国企混改的主要 手段是针对员工实施中长期股权激励。根据我们统计,2021 年 11 月至今军工板块中共有 17 家企业发布股权激励计划预案。

除股权激励外,军工国企正构建优化中长期激励管理框架,提振企业创新积极性。以十大 军工集团之一的中国电科为例,经过深入分析总结创新性企业的内在特征与发展历程,中 国电科以企业周期、创新主体和政策空间为基础构建综合评估体系,针对企业级、业务级、 项目级立体式体系打造股权与分红权相结合的中长期激励组合,优化激励管理组织体系,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资本运作趋势仍存,行业资产证券化率不到一半

相比美国成熟的军工体系,我国军工整体资产证券化率仍然较低。据 2021 年各军工集团年 报数据测算,总资产口径下我国军工集团整体资产证券化率 44%左右,除中航工业、中核 集团之外,其他各大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截至 2021 年底:中航工业走 在前列,以总资产口径计的资产证券化率达到 82%,营收口径计的资产证券化率为 58%;而两大航天集团,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相对较低,仍有较多的资产分布在上市公司体外, 资产证券化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2 年集团上市平台资产结构不断优化。2022 年至今重大资产重组与收并购事件共 7 件, 同时亦有多家企业将与主营业务相关性不大的资产转出,以更好地聚焦主营业务的发展。其中,2022 年 1 月 16 日,中瓷电子公告拟筹划以发行 A 股股份的方式购买中电十三所氮 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业务,以及博威公司&国联万众 100%股权。本次交易系中国电科产 业发展整体部署,将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与器件、碳化硅功率芯片及其应用业务重组 注入上市公司。

行业新增产能逐步达产,促进业绩高增长

军工产业即将进入新一轮的产能释放,业绩高增长的时期。军工被动元器件与上游新材料 订单作为产业景气度先验指标之一,按照当前扩产节奏相当一部分军工企业会在 2022 年 -2023 年投产,陆续进入产能爬坡期。2017-2021 板块在建工程规模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板块的在建工程规模增速与固定资产增 速相匹配,表明行业投资扩产在稳定发展,且陆续有在建工程转固。经历了“十四五”开 局之年下游需求大放量后,2021 年军工行业各个细分领域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规模呈现 上升趋势,我们预计板块公司 2022-2023 年陆续进入产能爬坡期。



我们重点梳理了中游锻造企业的定增扩产情况,为应对下游飞机和航空发动机需求的迅速 扩张,缓解产能紧张情况,从 2018 年起锻件行业核心公司开始纷纷进行相应产能扩建,其 中 2022 年为产能集中爬坡期。根据派克新材 2022.4.8 Wind 端投资者调研纪要,2021 年 我国航空模锻件的产品需求接近 80 亿元,交付产值不到 40 亿元,交付率不足 50%,因此 主机厂希望能够引入有经验、有技术、有产能的供应商,补充生产能力。我们判断,中游 锻造行业集中定增扩产,一方面印证了行业下游需求旺盛,同时也将成为上游原材料企业 的稳定订单来源。

聚焦军工高景气赛道,横向关注六大产业链

导弹:重要消耗型武器装备,换代与实战化训练打开需求

导弹武器系统技术装备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防实力。一方面,导弹武器系统非常 复杂,是推进剂学、电子学、金属材料学、自动控制学、无线电学、光学、流体力学、空 气动力学和发动机学等多学科先进科学技术结合的结果;另一方面,先进的导弹装备技术 水平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撑,是一国综合国防实力的体现。我国导弹技术已处于世界前列。目前我国的导弹武器已形成系列,具有先进性能的多种型号导弹,导弹系列齐全。

导弹的耗材属性,产品效果优势和扩产难度低三方面决定了导弹产业是当前军工板块的较 优投资细分赛道。首先,从产品属性来看,导弹属于一次性耗材,使用即消失。为了应对 战争需求,需要维持一定规模的安全库存;同时导弹一直是国际军火巨头的主要收入来源, 也是国际军贸上的最主要的贸易品种之一。目前导弹的消耗方式除正常战争需求外,还有实弹演练以及日常因老化等原因的销毁等, 当前我国的导弹消耗集中在后两者。2021 年 1 号《训令》强调:全面提高训练实战化水平 和打赢能力。6 月 24 日国防部半年新闻发布会中披露全军上半年军事训练弹药消耗量同比 大幅增加。



从导弹相关标的的收入来看,近年来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现为雷神技术公司)导 弹业务的营收均保持了增长,其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导弹和火控收入板块的增速从 2017 年开始超过整体公司收入,在 2018 年和 2019 年均保持在 15%以上。雷神公司导弹业务收 入增速 2020-2021 年保持在 30%以上。从导弹在国际军贸市场的出口量看,2018 年和 2019 年受武器进口国地区战争缓和的影响,导致 导弹出口量有所下降,但 2010 年至 2021 年导弹占全部武器出口的份额始终维持在 10%以上。

其次,武器装备现状和国际局势决定导弹需求先于其他装备。从长期来看,2027 建军百年 和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都标志着我国整体武器装备处于建设周期中,但从 中短期看,当前我国周边局势区域紧张,中印边境、南海、中国台湾地区存在不稳定因素, 使得十四五期间武器装备的建设节奏加快。针对我国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提升导弹的安全库存和作战值班规模是最好且最切实际 的选择。首先我国导弹在技术水平方面已与世界一流军队相差不大,东风、鹰击、长剑、 霹雳等各系列导弹已成体系,基本能够满足我国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需求。以东风系列导弹为例,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布的最新一版(2018 年 6 月版)中国弹道导弹统计中,总共统计了 13 款导弹,其中弹道导弹 10 款,远程巡航导 弹 3 款,射程范围覆盖 50-15000 公里,最新的东风-41 型洲际弹道导弹和东风-10A(HN-3) 型远程巡航导弹也在统计范围之内。

可以看出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射程已完全覆盖周边地区的,甚至可以对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强 国形成战略威慑。但我国的航空和远洋力量依旧处于建设前中期,当前力量尚不足完全应 对外部威胁。例如我国战斗机方面,我国四代机占比尚不足 1%;海军方面,我国距离建成 成体系的航母战斗群还有差距;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还未列装;新型运输机的数量还明显 不足。可以说,此时的导弹需要承担更重的国土防御任务,是我国目前应对国际动荡局势 最有力的底牌。导弹产业链条短,易于扩产,不存在产能问题。耗材属性和战争及威慑效果好决定了导弹 需求放量,而导弹的产业链条较短,技术相对成熟。扩产难度低,决定了供给不会成为阻 碍产业链相关公司释放业绩的枷锁。导弹作为一次性耗材本身结构相对简单,较飞机、舰 船、坦克等武器装备生产难度小很多。



军机:队伍亟待扩充,叠加更新换代需求空间较大

按我国标准进行划分,全球战斗机可分为 1-5 代。“代”的划分以能力和技术两大类要素为 标志,如动力系统、气动布局、综合航电、隐身技术等技术特征,构成了“代”的边界。

我国军机在数量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总量提升需求显著。军用飞机是直接参加战斗、 保障战斗行动和军事训练的飞机的总称,是航空兵的主要技术装备。据《World Air Forces 2022》统计,2021 年美国现役军机总数为 13246 架,在全球现役军机中占比为 25%,而 我国现役军机总数为 3285 架,在全球现役军机中占比仅为 6%。按各个细分机型来看,战 斗机是我国军机中的主力军,总数为 1571 架,但数量不到美国同期的 60%,且其他机型 的数量都显著落后于美国,我国未来军机总量提升需求显著。

除军机数量外,我国军机在先进性上也与美国有较大差距,预计两国军机质和量的差异将 驱动军机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美国现役歼击机以三代机和四代机相结合,数量分别为1778 架和 374 架;而我国现役歼击机依然以二代机和三代机为主,数量分别为 561 架和 620 架, 四代机则仅有 19 架在役。我国军机目前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预计未来老旧机型将逐 渐退役,新型战机将加速列装;特种飞机、运输机等军机也将有较大幅度的数量增长及更 新换代的需要。

我国空军目前正在向战略空军转型,未来 10 年带来军机需求规模约 1.95 万亿元。当前我 国军用飞机正处于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未来 10 年现有绝大部分老旧机型将退役,歼-10、 歼-11、歼-15、歼-16 和歼-20 等将成为空中装备主力,新一代先进机型也将有一定规模列 装,运输机、轰炸机、预警机及无人机等军机也将有较大幅度的数量增长及更新换代需要。假设 2021-2030 年二代机全部替换为三代机,且战斗规模按机种结构达到美国的 1/2,我们 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军机将有 1.95 万亿元的市场空间。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1》,2020 年我国共有歼-10、歼-11、歼-15、歼-16 系列战机 620 架,歼-20 系列战机 19 架,作战支 援飞机 115 架,大型运输机 264 架,武装直升机 405 架,通用运输直升机 902 架,结合前 瞻产业研究院对 2021-2030 年中国军机需求规模及市场空间预测情况,2030 年市场规模将 达到 19508 亿元。



发动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和“工业之花”

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长,投入资金大,技术壁垒较高。航空发动机需要在高温、高压、高 转速、交变负荷等严苛条件下长时间反复工作,因此其可靠性受到严峻考验,对基础科学、 基础材料和工艺能力要求较高。由于航空发动机的高技术和高经济价值,始终是世界主要 强国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我国正在研制第四代航空发动机涡扇-15(峨眉),主要用于第五代双发隐身战斗机歼-20, 已于 2013 年完成定型试验,有望于十四五期间完成最终研制。此外,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涡扇-20 也正在研发过程中,将装配于运-20 运输机。

目前,全球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少数国 家。国外航空发动机主要生产厂商有美国的通用电气(GE),英国的普拉特·惠特尼(普惠)、 罗尔斯·罗伊斯(罗罗),法国的赛峰集团四大巨头,以及美国的霍尼韦尔、GE 与赛峰合资 的 CFM 国际、普惠与罗罗成立的 IAE 公司、俄罗斯的联合航空制造集团(OAK)等企业。据《Commercial Engines 2019》,民机市场上,4 大企业占据干线客机发动机 100%的产量 市场份额,军机市场上,4 大企业占据西方国家军机发动机 80%左右的产量市场份额。



航空发动机产业处于明显的寡头垄断竞争市场。据《世界航空发动机企业发展分析及对标 研究》(何龙江、杨恩泉,《航空动力》2020 年第 3 期),从 2019 年市场竞争情况来看,涡 扇和涡轮发动机市场 50%左右的份额由 2 家公司占据,80%-90%的份额由 5 家企业瓜分。我国民航发动机国产替代形势迫切。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民航发动机产业打压力度加剧, 加速了国产大飞机配套发动机需尽快实现完全自主研制的认知,未来民航领域伴随 C919 大飞机项目的推进,国产民航发动机具有广大的国产替代空间。(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无人机:未来战争新趋势,建设智能化军事体系重要力量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员, 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 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军用无人机是现代战争中的新型作战 力量。军用无人机一般都具有复杂的操作系统和火控系统,可以执行超远距离的侦察、打 击和毁伤等一系列任务。军用无人机作为现代空中军事力量的一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 和作用日渐突出。

国外无人机发展开始较早。从发展开始至今,无人机已先后经历了无人靶机、预编程序控 制无人侦察机、指令遥控无人侦察机和复合控制的多用途无人机的发展过程。1914 年,工 作代号为“AT”的无人机开始研制。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架无人机是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的蜂 后无人机,是无线电遥控全尺寸靶机。随着自稳定、远程控制和自主导航等技术的成熟, 固定翼无人机到 20 世纪 50 年代进入稳定发展轨道。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后,美国将无人机 研究重点放在侦察用途方面,并将其运用于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执行侦察任务。1960 年美 国研制出 QH-50A,是世界上首架具有实用价值的无人直升机。海湾战争之后,无人机进入 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时期。

我国无人机发展进入快车道。20 世纪 50 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军用无人机的研制,早期 对于军用无人机的研制主要集中在靶机。1966 年 12 月,高速无人靶机首飞成功,标志着 我国已经掌握了无人靶机的研制。我国至今已研制出了“长空一号”靶机,“彩虹四号”、“彩 虹五号”察打一体无人机,“翼龙系列”侦查打击一体化多用途无人机。近年来,随着中国 空军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转型,我国无人机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无人机对地作 战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



在 2019 年国庆 70 周年阅兵时,我国展出的无人机有:长航时无人攻击机、高空无人侦察 机、隐身无人攻击机、攻击机-2 无人机、攻击机-11 无人机、反辐射无人机,我国具备不同 特性的无人机谱系逐渐全面。目前,国内军用无人机市场主要有三大类型:航天彩虹研制 生产的“彩虹”系列无人机、中航工业成飞设计研制的翼龙无人机、哈飞与北航联合设计 的长鹰 BZK-005 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近些年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智研咨询,2018 年我国军用无 人机产业规模达到 91.5 亿元,较 2017 年的 81.4 亿元增长 12.41%;市场规模达到约 123 亿元,同比增长 127.78%,预计到 2023年有望达到 3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23.26%。随着我国空天一体化建设,国内无人机需求将不断增多,同时因我国军用无人机相比来自 美国、以色列等国的竞品具有价格优势,性价比高,未来我国军用无人机的出口需求有望 进一步增加。

无人机使用逐渐广泛,我们认为未来无人机将成为战争中重要作战力量。此前,2018 年 8 月 4 日,几架携带爆炸物的无人机企图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发起 袭击。1991 年的海湾战争、2001 年的阿富汗战争以及 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同样有无人 机的参与,我们认为未来无人化作战趋势或将愈发明显。

国产大飞机:C919 即将进入商业运营,国内民机产业链增长极正式开启

2022.5.10 中国东航(600115 CH)发布定增公告,拟定增募资 150 亿用于飞机引进及补流, 引进包括 4 架 C919(目录价 6.53 亿/架)、24 架 ARJ21(目录价 2.51 亿/架)在内的 38 架飞机,C919/ARJ21 两款国产型号数量占比 74%,按照目录价价值量占比 30%。

飞机研制的过程较长,一般要经历 10 多年时间,而在这漫长的研制过程中,飞机的适航审 定部门是在全程介入审核的。我们认为,自然结冰试飞通过代表着国产大飞机已经进入到 适航审定中“计划实施”阶段的后期,即进行必要的飞行试验等来确定型号设计构型、确 认型号设计对审定基础的符合性、判断航空器是否有不安全的状态等符合性确认类的计划 实施。结合本次东航本次采购公告,C919 订单和产量有望快速提升。C919 已走通了多年 的适航取证过程,在技术和质量方面经受住了考验。而东航作为我国头部航空公司、国际 一流航空公司,是全球首家运营 C919 大型客机的航空公司,本次采购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国产品牌和相对价格优势将加速其他国内外航司对 C919 的认可和采购,C919 实际订单和 产量有望快速爬坡。



国内民航大飞机市场被波音空客抢占。根据中国民航网,国内民航飞机呈大公司垄断格局, 客机货机均被外国飞机厂商垄断,截至 2019 年国产化率不到 1%。国内外客机市场主要由 空客、波音等垄断。国际市场上支线客机制造商主要有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巴航)、庞巴迪 (与空客合作生产 A220),中国商飞正处于起步阶段;干线客机基本由波音和空客垄断, 目前主要型号有空客 A320、A330、A350、A380(A380 将于 2021 年停产),波音 737、 747、777、787。从 2019 年国内机队构成来看,国内双通道客机、单通道客机均主要来源于波音和空客,宽 体客机,516 架飞机全部来自波音和空客,分别占比 55.6%和 44.4%。窄体客机中,由中 国商飞生产的 ARJ60,总共 21 架,波音和空客平分秋色,分别为 1557 架和 1551 架,合 计占中国民航机队的 94.53%。

全球客机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及亚太地区交付预计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 年报(2020-2039),2019 年全球喷气式机队共有客机共 23856 架。从全球历史交付量而 言,以空客为主的欧洲市场和以波音为主的北美市场占总市场的份额较大,分别占全球总 份额的 20.27%和 27.99%。中国和亚太地区(除中国)分别占比 16.62%和 16.02%,中国 已成为亚太地区接近半数以上的客机交付国家。预计 2020-2039 年中国及亚太地区将在民 航领域快速发展,占据全球约 41.6%的客机交付量。

未来 20 年,民用客机全球市场空间将达万亿级别。据中国商飞预测,2020-2039 年全球将 有 40664 架新机交付,价值约 5.96 万亿美元,用于替代和支持机队的发展。其中,涡扇支 线客机交付量为 4318 架,价值约为 0.23 万亿美元;单通道喷气客机交付量为 29127 架, 其占交付总量三分之二以上,价值约为 3.43 万亿美元;双通道喷气客机交付量将达 7219 架,总价值约为 2.30 万亿美元。到 2039 年,预计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达 44400 架,是现 有机队的 1.86 倍。



面对波音、空客公司高度占据市场的既有格局,受益于本土较大的需求空间,预计未来 C919、 ARJ21 等机型将保持一定的追赶态势。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0-2039),预 计 2020-2039 年中国将累计交付 8725 架新机,其中双通道客机占 21.41%,共计 1868 架;单通道客机占比高达 68.05%,共计 5937 架;余下 10.54%为 920 架支线客机。2020-2039 年,C919 和 ARJ21 机型市场总规模达到 732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 4 万亿。

商飞将进一步拉动国内航空产业链产值,民机成长曲线逐步发力。目前 C919 机身供应商 基本均为航空工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分系统和核心零部件国内供应商则参与程度较低, 而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和自主可控意识的不断强化,C919 各分系统和零部件的国产化 率有望持续提升,我国航空产业链民机领域将受到飞机产量提升+国产化率提升的双重拉动, 行业红利将惠及我国航空产业链大部分核心参与者。

卫星:产业链日益成熟,空天互联网蓝海待开拓

2020 年以来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标志性事件包括 Starlink 开始商用运 营、亚马逊的“Kuiper”通信星座获得美国政府批准等,科技巨头间低轨卫星系统的竞争加 速,轨道与频率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今年以来,我们观察到 SpaceX 继续保持着在组网 密度(存量)与发射频率(增量)上的绝对优势,同时“行业龙二”OneWeb 在经历破产 重组后发展步入正轨,亚马逊、韩华等多家企业也在加快推进自身的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

目前我国已形成完整自主的卫星产业链,涵盖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运营 与服务几个环节。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整体制造、部组件和分系统制造等环节,卫星发射包 括发射服务和火箭服务,卫星地面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消费设备。卫星应用及运营场 景广泛,包括远程教育、新闻采集、宽带接入、卫星电视直播业务等。近年来,卫星产业 链各环节不断开拓创新,处于产业成长期。根据 Satellite Industry Association (SIA)年度报告,近些年卫星产业规模整体保持增长 趋势,2018 年,全球卫星产业规模达到 27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019 年全球卫星产 业规模为 2710 亿美元,下滑 2%。其中地面设备产业规模最大,占比高达 48%,其次为卫 星服务产业,占比达到 45%。发射产业与卫星制造产业占比相对较小,2019 年两者产业规 模合计约 174 亿美元。



重点关注信息化、新材料和航空发动机板块

信息化:军备发展智能化,信息化产品占比有望提升

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上的“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 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 2027 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建设智能化军事体系已成为我国国防力量建设的重要方向。整体业绩大幅提升或揭示终端需求快速增长:信息化板块 2021 年共实现营收 981.60 亿元, 同比增长 18.79%,实现归母净利润 162.18 亿元,同比增长 38.16%;2022Q1 信息化板块实 现营收 223.88 亿元,同比增长 15.23%,实现归母净利润 38.82 亿元,同比增长 20.60%。我们认为,业绩大幅提升主要系“十四五”时期下游终端产品强需求开始显现,信息化企业 或将充分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建设提速及新式装备换装列装提速,未来有望保持加速增长态势。

信息化渗透率提升:现代战争已经由二战时期的机械化过渡到了信息化战争,国防电子信 息化装备愈加重要。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0 年美陆军信息化装备超过装备总量的 50%, 海空军装备的信息化程度已达到 70%以上,而我军武器信息化水平总体上还处于刚刚起步 阶段。近几次局部战争表明,精确制导武器逐步成为战争的主要毁伤手段,其使用比例显 著上升,海湾战争占 7.7%、科索沃战争占 29.8%、阿富汗战争占 60.4%、伊拉克战争占 70%,电子信息装备在现代战争中使用率逐步提高。



国产替代:以编译难度较大,技术壁垒较高的 FPGA 芯片为例,由于前期需投入大量研发 资金,技术、资金壁垒高,导致行业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海外企业。根据 Gartner 数据, 2018 年全球/中国 FPGA 市场前四大企业均为赛灵思、英特尔、微芯和莱迪思,其中赛灵 思和英特尔的全球市占率分别为 51.1%和 35.8%,国内市占率分别为 48.0%和 33.0%,国 内厂商在国内 FPGA 市场占有率仅 3%。

我国军工关键元器件、零部件、新材料依赖进口,美国对中兴通讯禁售引起军工行业警惕。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愈加严格的禁运高压下,为了在高新技术上不再受制于他人,我国开启 了芯片自主控制的进程,政府及各部门出台了多重政策文件支持芯片自主可控的发展。如 2010 年设立总额超过 1000 亿元的“核高基”专项基金,发布《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对芯 片安全加固等核心技术做出指导。通过“九五”至“十三五”期间二十五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军 用电子元器件已经实现较高水平的自主可控,推出了“华睿”及“银河飞腾”等系列芯片。

新材料:需求提升叠加国产替代,新材料板块方兴未艾

国防军工装备制造产业链上游产品质量、可靠性等方面要求较高,行业呈现高毛利特点。上游材料与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分别为机体、发动机和机载系统提供材料和零配件,主要材料 包括钛合金、高温合金、连接器、钽电容等,呈现高行业壁垒的特点,在技术能力、渠道资 源、人才与团队、资质与认证等方面对企业要求较高,从而使得业内企业普遍享有较高毛利。

“上行效应”使得上游材料端需求弹性大于中下游。军工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在交付下游企 业的订单之外,考虑到备件等因素,将进行备库存,从而导致产业链下游到上游,备库会 逐级放大企业需求量,对于中上游军品产业链具有放大效应。在军机产业链中,假设主机 厂需求增长α%,那么发动机厂在满足主机厂新增的α%的需求之外,仍需多备β%的库存。而锻造/铸造厂在满足发动机厂新增的(α+β)%的需求外,需多备γ%的库存,上行效应在 最终作用到高温合金厂时,高温合金厂产量增加(α+β+γ+δ)%,可以看出备库需求使得上 游需求弹性大于中下游。



高温合金的上市公司如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图南股份等,其高温合金产品收入增速会显 著高于下游发动机总装即航发动力业务的增速。如钢研高纳 2013-2021 年高温合金业务收 入 CAGR 为 17.79%,抚顺特钢 2013-2021 年高温合金业务收入 CAGR 为 9.82%,图南股 份 2017-2021 年高温合金业务收入 CAGR 为 20.26%,而 2013-2021 年航发动力发动机业 务收入 CAGR 为 8.89%。

2022 年是十四五的重要过渡期,作为整个军工产业链核心位置的新材料板块有望迎来较大 的发展空间。20 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个世纪,其中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人类 在航空航天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入 21世纪,航空航天已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高水平或超高水平的航空航天活动更加频繁。航空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航空航 天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突破是分不开的。材料是现代高新技术和产业的基础与先导,很大程 度上是高新技术取得突破的前提条件。航空航天材料的发展对航空航天技术起到强有力的 支撑和保障作用;反过来,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又极大地引领和促进航空航天材料的 发展。可以说,材料的进步对飞机的升级换代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

镍价上涨导致部分高温合金企业利润释放承压,看好长期盈利表现。我们选取 12 家新材料 企业作为样本进行整体分析,新材料企业 2021 年共实现营收 325.57 亿元,同比增长 24.88%;实现归母净利润 49.21 亿元,同比增长 43.60%。2022Q1 新材料企业共实现营收 84.50 亿元, 同比增长 21.74%,实现归母净利润 13.76 亿元,同比增长 21.85%。2021 年新材料板块归 母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而 2022Q1 利润增速与营收增速基本匹配,主要原因系高 温合金企业原材料电解镍涨价幅度较高,影响企业利润释放,随着俄乌战争及资本博弈的影 响逐步缓解,镍价有望回归行业基本面,我们看好高温合金企业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军机规模的增长以及向三代、四代为主体转变,将带动碳纤维复材的增长。根据前瞻产业 研究院,以美国 F-22 和 F-35 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上碳纤维复合材料质量占比分别达到 了24%和36%,美国新型军用运输机 ACCA 整个飞机机体复合材料质量占比甚至高达 65%, 整机减重甚至可达 25%以上。而我国现役的第三代战斗机碳纤维占比与第四代战机 30%的 平均碳纤维用量仍有较大差距,我军碳纤维单机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军机的更新 换代,中国军机碳纤维复材使用比例也逐渐提升,歼 20 碳纤维复材比例就已经从歼 11 的 10%提升到了 27%。

我国高温合金产业目前处于成长期,产业链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我国高温合金生产企 业数量有限,生产水平与美国、俄罗斯等国有较大差距,但近些年在产能与产值上皆有明 显提升,炼石航空、西部超导等多家公司高温合金产能项目在建设投产中。(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发动机:飞机的心脏,国家安全的战略保障

现代航空发动机产业市场容量大、产业链条长,整个产业链上聚集了众多的企业和机构, 主要有处于核心地位的发动机原始设备制造商以及数量众多的发动机单元体/系统集成供应 商,组件及零部件制造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除此之外,一些从事航空发动机相关基础 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的高校、科研院所会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发动机制造商的需求开展技 术研发,来参与到产业链当中。

四个维度看航空发动机赛道的持续性:1) 短期:“十四五”军机列装带动批产型号(WS-10)放量,航发动力大额预收款锁定中 短期订单;2) 中期:我国四代发动机关键技术能力大幅提升,五代机预研技术持续突破瓶颈,在研型 号正加速转入批生产阶段;3) 中长期:广阔后市场铸造航空发动机坡长雪厚赛道。按发动机生命周期费用拆分:研发、 整机制造、运营维修分别占 10%、40%和 50%。我国航发保有量达到高位后,训练量 加大带来替换、维修需求提升;4) 长期:航空发动机先军后民,CJ-1000、CJ-2000 商用发动机加速研制推出,确定远期 行业持续高景气度。



“飞发分离”体系正式确立,“动力先行”指日可待。2016 年 8 月,中国航发集团在北京挂牌 成立,成为我国第十二家军工集团,这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飞发分离”体系正式确 立,航空发动机将作为独立军工产品进行研发和生产,从此不再受制于飞机,不会出现飞 机下马发动机也下马的情况。中国航发集团的成立还有利于保证航空发动机资金的投入, 集中资本,集中人才,集中力量,建立完善的发动机预研体系,真正做到“动力先行”。

航发集团下属四所七厂是我国航发产业主要整机生产力量。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绝大部分 集中在中国航发集团内。传统的主机研制生产单位主要包括中国航发旗下的 4 家研究所 (606 所、608 所、624 所和贵发所)和黎明(410 厂)、西航(430 厂)、黎阳、南方、成 发(420 厂)、东安和兰翔 7 家生产厂,企业的产品主要包括中、大型涡扇、涡喷发动机, 是中国目前以及将来很长时间内主力机以及大型民机依赖的动力。

高投入、高回报。国外 80 年代水平的各类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经费一般需 5~20 亿美元。美 国在 1988~2005 年期间实施的 IHPTET 计划中共投入 50 亿美元,在后来的 VAATE 计划中 15 年内共投入 37 亿美元。与研制过程中的高投入相对应的是高附加值,日本通产省统计, 航空发动机的单位重量创造价值是 1400,远远超过了船舶、汽车、电视、计算机等。三大 航空发动机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稳定的毛利率水平也可以部分反映航空发动机产业的额高投 入和高回报的特点。



研制周期长。飞机研制周期一般为 8 年左右,而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长达 15~20 年的时间(其中包括预先研究)。GE 公司的经典三代涡扇发动机 F110 由成熟的 F110 核心 机发展而来,其研制也耗费了 6 年的时间。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研发的涡喷发动机“昆仑” 耗费了整整 15 年的时间;第三代军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太行”的研制花费了 18 年之久。

服役周期长+耗材属性明显。航空发动机寿命的衡量一般按照小时数或循环数来计算。飞机 完成一次从起飞到着陆的过程,被称为发动机完成一次工作循环。发动机每工作一个循环, 就经历了从启动到高速运转再到关闭的过程,这意味着许多部件受力经历了从零到最大再 到零,长此以往,材料就会出现疲劳。航空发动机工作寿命往往由材料的疲劳性决定,疲 劳性是指使用中因受各种应力的反复作用而产生疲劳,使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逐渐变坏, 产生裂口、生热、剥离、破坏等,以致最后丧失使用价值的性能,因此具有耗材属性。

当前航空发动机工作寿命普遍小于飞机服役期限。以美国五代战斗机 F-22 为例,其发动机 为 F119 涡轮风扇发动机,发动机总寿命超过 10000 小时。目前美国空军的飞行员每人每 年的训练时间为 300 小时,如果每一架单座战机都配备 2 名飞行员,F-22 每年在空中的飞 行时间是 600 小时,则每 18 年需要更换一次发动机。F-22 的预期服役时长为至少 40 年, 并且 F-22 采用双发动机设计,那么在预计服役期限内,至少需要更换 4 台 F119 发动机。另外,活塞发动机的翻修间隔一般为 1200-2000 小时,涡轮发动机的翻修间隔在 3000-5000 小时。仍以 F119 发动机为例,其首翻期为 8000 小时,在总寿命期内每台需要大修 1-2 次。据 World Air Forces 2021 年统计,美国现有 178 架 F-22 服役,发动机售后市场非常可观。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2年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2年中国现制茶饮投融资报告

  2. 2022科学饮奶趋势洞察报告

  3.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报告:“Yi”过境迁,韧性成长穿越周期

  4. 2022淘宝天猫酒水行业趋势白皮书

  5. 2022年低度潮饮趋势报告

  6. 2022酱香酒趋势报告

  7. 易拉罐装葡萄酒市场分析报告

  8. 2022年雪糕行业发展趋势

文琳行研报告,为各机构提供专业的信息、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欢迎关注【文琳行业研究】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文琳资讯
  1. 王朝兴衰:经济下行之后25年左右,内乱增加

  2. 重磅:专精特新认定标准全国统一!

  3. 刚刚!上海通报:新增3例社会面感染者!再封1个月?紧急回应!注意:今起,京沪"核酸政策"有变

  4. 成都:地名总体规划(2021—2035年),附全文

  5. 俄罗斯突然出手:限制出口!芯片行业又慌了?

  6. 世界首富又开撕!盖茨:做空特斯拉怎么了?马斯克又没少根汗毛

  7. 拜登被紧急转移,什么情况?俄军发射5枚导弹,基辅传出巨大爆炸声!普京也有最新表态

  8. 美国确认25例感染者,已出现人际传播!

《文琳阅读》    有态度、有品位,阅读带来快乐,做时间的朋友,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人,都是逼出来的!(句句刺骨)

  2. “空军一号”已花掉近10亿美元,多次延期,波音:“上了一课”

  3. 为什么说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 看完后不再纠结了

  4. 上海顶级富人区——上海各区排名之上海各区按繁华程度最终排行榜

  5. 电影《柳如是》

  6. 音乐欣赏:【欧美经典音乐】《哈利路亚》加拿大铜管五重奏

  7. 聪明人的6个“点菜潜规则”,餐馆老板才不会告诉你

  8. “好晒啊” 英文怎么说?只会 It's too sunny 可不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