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剧终?医疗剧结束,商战剧开始

达叔一 达叔天演论 2023-02-09

这是达叔的第881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上海和石家庄的委屈 ,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拆解和推演未来可能发生的事。

类似这样的拆解,达叔在知识星球里,对很多话题,都有过论述。

比如很多人关心的2025,达叔也有自己的见解。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1


今天周末,上海也发布了放开的进一步信息,陆续有很多城市,都在跟进。
于是,网上开始有了这张图。

达叔和一个高校的经济学教授聊天。
教授说,大毛和二毛,刚打架的时候,你写过一篇文章,我印象非常深刻,讲战争但凡能打的起来,大概率双方都认为自己能赢。
而无论是谁先动的手,他可以决定怎么开始,但是无法决定如何结束
一旦进展不顺,内部势力的躁动和反抗,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达叔说,我写那篇文章,背景是上海去杭州出差,出发的时候没看到打架的新闻,到杭州忙完后,网上一片自媒体说都打到基辅了。
然后,我就写了那个观点。
教授问,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
达叔说,常识
类似这样的战争,已经发生无数次了。
1939年,闪击波兰,咣咣打完了,最后也结局也是吐了出来,自己还被锤了;
1950年,东北角的那个半岛,刚开始也是一路往南平推,差点全部赶到海里,随后又被一路打到北面。
然后来了帮手,南一下、北一下,来回拉锯。
几年下来,本来预期都挺高的双方,发现都干不动了,成本巨大,算不过来账,才能停下来。
而我思考更多的是,不是如何停下来,而是我们是3年口罩的亲历者,我们也是大毛、二毛打架的旁观者。
我们知道所有真相么?
不知道
甚至全世界最权威的媒体,都在各自造各自的假,传递的所有信息都是相互矛盾的,前后不能连起来看。
这些战火中的青春、色情加暴力,最吸引人的主题、所有人都关注的话题,都没有真相
其他关于经济、关于民生,没有聚光灯的、润物细无声的话题,就更没有所谓的真相了。
不知不觉,就被收割了。
教授说,你在2020年,写过一篇文章,FC#21 这一次的屠杀静悄悄 ,就是在写一个资产价格上涨的时期。
关注的人,才能知道,不长期关注这个市场的,压根就不知道,曾经涨过,有人赚过。
达叔问,昨晚我转了一篇文章,关于放开经济活动的建议,几个经济学家写的倡议书,你同意么?
教授说,同意。
相对来说,都是务实派的,甚至有一些人,是体制内级别较高的学者
你之前讲过一个观点,这3年的时间里,张文宏、钟南山等医疗专业人士,保持了专业性,保持了士大夫的节操,不能说的时候不说,至少没有瞎说。
我补充一个观点,如果你真的想知道,一些经济学者的观念,就去看他写的书,而不是看他在网上发表的观点。
在网上发表的观点,可能会为了流量、为了变现,而做出妥协和迎合,一旦没有迎合,可能会被骂退网。
不是每个学者,都有这个雅量的。
但是,他只要出了书,主要的读者,都是同行,都是专业人士,相对来说是偏理性、客观的那批人。
即使双方互不认同,也只是存在于学术交流层面。

2


达叔问,比如有人在知识星球里问我,两个流派之争,一个是温铁军、一个是陆铭,你觉得谁赢了?

教授说,在网民流量上,是温赢了,但是在现实世界里,是陆铭赢了。

而且这个赢,不是今天赢的。

基本上10年前,陆铭就赢了,大小操盘手们,都开始掉头去发展城市群、变革户籍制度、提高省会首位度,很多省份搞单核发展。

都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才发生的转变,这就是观念的力量。

但是,陆的思想没有迎合民粹,没有迎合底层的思路,没有直接给到好处,没有加入民族叙事,而且多绕了几个弯。

就无法在网民流量中,引起狂欢。

在舆论宣传的故事里,一千句话的论述,都没有一张悲惨照片冲击更大,谁谁谁走在某块大地上,网民眼泪哗哗就下来了。

而操盘手们,真正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立马安排各个村长、基层干部,挨家挨户去给工厂招工人来干活。

不能让生产线断掉,不能让招商引资过来的厂子,倒了,跑了

这才是最重要的。

但也是最不被很多人理解的,两拨人的脑回路,压根就不一样。

达叔说,比如我之前写过,土地稀缺是个骗局,压根就不缺土地,而是缺具体的用地指标,缺具体的住宅性质用地。

教授说,对。

但是你没有展开,进一步拆解,你只拆解到操盘手,拿住高昂的宅用地价格,去补贴工业用地,用便宜的工业用地,去招商引资。

但是,按照我这些年研究成果,会发现很多更有意思的角度。

比如,温州和苏州,两个城市在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行政面积、人均收入、商品房价格等方面,都相差无几。

你猜,是温州的工业用地便宜,还是苏州的便宜?

达叔说,温州便宜。

教授说,错。

不仅错,而且错的离谱。

我带队得出的数据,2016年的时候,温州工业用地平均地价689元/平米,同期,苏州的工业用地,平均是407元/平米。

温州是苏州的1.7倍。

达叔问,为什么温州反而更贵?

教授说,你之前写过两个模式之争:苏南模式PK浙江模式。

苏南模式最典型的就是苏州,大量引入外资,而外资投哪里都可以,就具有强大的溢价能力,苏州要这些生意,就会拿出极大诚意。

但是,温州模式,经济基础绝大部分都是本地商人,生在温州、长在温州、做生意在温州,不会轻易离开。

一旦离开温州,就有较高风险,较高机会成本。

背后的经济结构,就导致了两地操盘手,对招商引资的态度,苏州的路径依赖,外资工业产值占比47%,回不了头。

而温州对外招商引资,兴趣一直不大,能把本地企业服务好,就够了。


3


达叔说,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看,苏州这种工业用地使用方式,是带有明显价格歧视色彩的。

专心服务强者。

而温州模式,具有更强的市场化、更具有公平性。

教授说,对。

很多人压根就看不懂一些政策,看到自己的城市,大力招商引资、拼命给高精特新各种政策优惠,就在那边拼命鼓掌。

你鼓掌个毛。

你要是高精特新的专业人才、科学家,你是受益者,你如果只是普通人,那你就是成本项,是给出去优惠的代价承担者

100万一亩工业用地,30万就给出去了,甚至免费就给出去了,这些所有的亏损,都会在住宅用地里,在卖给周围人的房价里,补回来。

上海浦东、张江高科的房价,为什么这么贵?

就是产业和房价的逻辑关系之一。

给你便宜的地,让厉害的企业过来,帮助你发展,招到厉害的人,给出高工资,来买我高价住宅,再把钱收回去

整个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债务传导的游戏,所有的成本,最后都要传导到居民端,才能消化掉。

达叔问,那一些地方,无法实现这个循环,怎么办?

教授说,这是个好问题。

我带学生,去过很多中西部省份,按照正常逻辑说,那里的地更便宜,园区更多,价格肯定更便宜,对么?

但事实上,未必是这样。

在沿海省份,很多发达城市的工业用地,可以亏本卖,甚至免费给,就是因为可以靠后期住宅用地、靠税收,把钱给赚回来。

但是,一些中西部地区的操盘手,自己地盘里的人,一直在流失,住宅用地卖不出去,商品房也没人买。

所以,当地操盘手的工业用地,绝对不会亏本卖,更不会免费给你,所以进入了恶性循环,一片片园区烂尾。

吸引来的,都是骗子,双方心知肚明。

达叔问,你如何看,接下来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

教授说,在过去3年时间里,居民部门的储蓄,是不是增加了16万亿

这是统计局,准确的统计数据。

在美国2020年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在口罩爆发之前,美国人的储蓄率,只有个位数,口罩爆发一年,美国人的储蓄率就达到了35%

所以,操盘手们压根就不相信你在变穷,而是觉得,这3年里,你们手里的钱,都在变多,只是存着,不花出来而已。

美国操盘手的策略是,给你发消费券,让你花钱,股市上涨让你把钱拿出来投资,楼市上涨,让你去买房。

一定想办法,无论是用股市还是用楼市,肯定要把你手里的储蓄,拿出来帮助经济大循环,帮助经济快速恢复。

大家都不花钱,都存钱,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这就是操盘手看待世界,和普通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把你手里的钱掏空,甚至再额外背一些债,就是他们工作不到位

而当操盘手们,真的往这个方向操作时,你跟还是不跟?

口罩可以结束,医疗剧可以结束,但金钱永不眠,新一轮商战剧,才刚刚开始。

关注达叔,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达叔新书,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购买一起《唤醒自己》


达叔星球推出4个项目:微天使投资+达叔编辑部+脱单项目+工作推荐,4400个慢慢变富的人,每多100人,涨价100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