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最后3个月的选择,决定未来5年的命运

达叔一 达叔天演论 2023-02-09

这是达叔的第830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的文章,《别下牌桌,胜者为王》内容被审了很长时间,在10月中旬前,自觉删掉,放知识星球里了,有兴趣的自取。

今天,从厦门,来到了广东,继续出差。

路上,发了个朋友圈,之前的两篇文章:

口罩快结束了,准备出来赚钱吧

时间紧、任务重,最后3个月超级定向撒钱

各个省的贴息贷款,具体的医院名单,基本都已经出来了,而整个医疗行业,各大头部公司的产品政策,也都出来了。

2022,医疗行业,3个月的狂欢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1


入住酒店,开始见广东的潜在合作者。

广东问,那个贴息贷款的名单,都出来了么?

达叔说,基本都出来了,我在过来的火车上,发了个朋友圈,说我手里已经有安徽、广东、河南的第一批名单了,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一个小时,全国绝大部分省份的名单,都收集到了。

名单是从各个渠道来的,有的是金融系统、有的是医疗机构、有的是医疗管理部门,只有个别省份,还欠缺。

广东问,省份之间,有差异么?

达叔说,如果我手里的名单,是全部内容的话,那差异相当大。

有的省份,特别敢花钱,一周的时间就把预算排到第三期了,而且名单里,每一期都有具体的负责人姓名、职位、手机号。

这种省份,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南部,医疗机构名单特别长、金额特别巨大,有的是几千万,有的上亿。

但是,还有一些省份,几乎没有太大动静,贴息贷款的名单很短,即使上了名单,也只贷几百万,甚至还有几十万的。

这种名单,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北部省份。

广东问,有这么好的贴息贷款政策,相当于定向补贴,为什么有些客户不要?

达叔说,这个问题,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想过,也得到一点答案。

我生在苏北的一个城市,是第一批沿海开放的14个城市之一,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据说排名倒数。

我就很困惑,问了好几个老师。

其中一个老师说,当时给了一些启动资金,也给了一些政策,但是那是什么年代?

1984年。

你要是当时的操盘手,你50岁,你前面30年漫长人生,都生活在既没有外债、又没有内债的光荣观念里。

这时候,给你钱、给你政策,让你去冒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去闯,你就一定敢么?

全国有600个城市,第一批就选了你们14个去闯,剩下占比98%的城市,为啥不出去闯?

是不是因为有风险?

所以,当拿到政策的时候,有人看到了机会,有人看到了风险,有人选择快一点,有人就选择慢一点。

你现在的困惑,是事后诸葛亮,是闯出来的人占到便宜了,但是当年要是闯到一半,不让闯了,那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也是一个看世界的角度。


2


再比如,这种实际已经为负的利率,为什么还有医院的院长,不愿意贷?

因为在口罩的影响下,50%以上的公立医院、绝大部分的民营医院,已经全面亏损了。

如果口罩并不结束,那么这些公立医院、非公医疗机构的亏损,就是一直存在的。

贷款一时爽,还款火葬场

具体的还款时间,是和各家银行自己谈,还是统一的3年后还?如果是先息后本,3年后的本金,怎么还?

还不了本金的话,银行会给展期么?

还是把医院的法人、院长,变成老赖,上黑名单?

这些具体细节,都是医院真正的操盘人,需要认真考虑的,否则钱花了,设备买了,整个利益链分配结束了,总要有人出来把坑给填了。

我们是医疗公司,是卖家,银行手里有大量的贷款额度,放不出去,我们都希望这个事能办成,看到的都是利好。

但是,真正的医院院长,可能满眼都是风险

如果口罩不结束,患者量不能恢复,他们敢贷款的可能性,也是很低的,尤其是目前已经陷入亏损的医院。

可以拿到2000万,不买设备,拿去玩其他方面的资金周转,但是明文又规定,只能买医疗实物,不能再绕回金融,不能干别的。

否则,0.7%的利息,去买4-5%的稳妥理财,医院每年还能赚个一百万。

刚才聊的是地区差异、医院差异,我们再来看一下,院长本身在位时间的差异。

如果是一个马上就要退休的院长,这3个月,贷款花了几千万,把债务留给下一任院长,合适么?

肯定不合适。

组织不可能让他卸任的,甚至在离职审查的时候,要重点查这个突击花钱的贴息贷款项目,能不能保住晚节,都是一个问题。

树大招风,项目大了,牵扯的人太多,也不是啥好事。

广东问,那如果是一个刚上任的院长,也想有一番作为,会不会是一件好事?

达叔说,应该是。

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更新设备、重新打造一些重点学科、发展出一些新方向,重新梳理一下供应链的利益格局

我的读者里,前段时间有几个读者,找到我,说他们地方想建新医院,但是没钱了。

问我能不能给介绍,有钱的金主、在医疗行业的,愿意过去投资医院,可以把医院里的药品、耗材、设备、试剂之类的生意,拿出来交给对方做。

我敢接么?

不敢。

为什么不敢?

就是不知道对方那边的营商环境,按照正常的逻辑,这种事情基本都可以找到医疗打包商、医疗融资租赁方解决的。

但是现在局面乱了,很多人即使有钱,也啥也不敢干,宁愿放在银行里,等着各种资产价格下跌。

对医院如果真的感兴趣,我在一些医疗群里,经常能看到手里有医院,要出售、融资的医疗投资人。


3


广东问,我们做为医疗设备、耗材的经销商,在这个机会里,该怎么选?

达叔说,我看到手里的这些名单,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要离信息源头近、才能离钱近

现在是10月12日,某个省份已经挂出来3批贴息贷款采购名单了,最早的一批,10月4号就出来了。

10月4号,我们都在放假,已经有很多院长,拉着数百个利益相关方,把名单敲定了,把利益分配完毕了

等其他人,放假回来看到名单,恍然大悟,匆匆忙忙再去制定方案的时候,第一轮绞杀,已经结束了。

更重要的是什么?

对这≥2000万的医疗产品内容选择,在这3个月里,决定了未来5年,整个医疗行业的崛起和衰落,很多领域的利益结局会重塑

比如,院长把你叫进办公室,把2000万、或者一个亿的贴息贷款,采购清单放在你的面前。

你是第一个被叫进来的供应商,给你30%的额度,让你先填、让你先选。

你准备选择做什么生意?

呼吸机、监护仪、CT、DSA、DR、超声、血管造影机、还是诊断设备、POCT,可选的内容,太多了,数百种。

广东说,手里代理什么,就选择做什么

达叔说,这是一种选择的方式。

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什么有价值、就做什么,不仅在当下能赚钱,而且在未来也能赚钱,趁机转型。

比如,你如果是做设备的,你在2000万里,拿了600万的医疗设备生意,你能赚多少?

100-200万?

那这3个月之后呢?

你所在的区域,整个医疗市场、几乎所有医院的医疗设备,都饱和了,甚至是过剩了。

医疗设备是有生命周期的,5年之内,你代理的这款产品,可能都不会再有生意了。

厂家要求继续增长,而市场已经寅吃卯粮、饱和了,你作为经销商,怎么办?

被砍掉么?

你手底下的销售,没活干了,怎么办?

按照这个逻辑,当下短期额外赚到的钱,就是一种资源诅咒,把长期、未来的利益出卖了。

但是,要是选择诊断类产品、像我们手里这样的产品,不仅短期内设备能赚到钱,在未来的每一年,都有稳定的耗材生意。

而且,每一年都是稳步增长的,专机专用的耗材,和客户一直都是有粘性的。

当其他玩家退场的时候,我们一直都在,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多年以后我们和客户,绑的更紧了。

从这点看,在重大的历史选择关口,不仅要选择赚钱的生意,更要选择值钱的生意。

不仅要思考什么是短期爆发的生意,更要思考,什么是长长长久久的生意。

尤其是,当你有的选时,不要选错了。

我们医疗这批人,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重要关口,多少人的命运,可能就是被这2000亿的资金,彻底改变的。

而其他行业人的命运,也会受到那1.7万亿资金的影响。

关注达叔,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达叔新书,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购买一起《唤醒自己》


达叔星球推出4个项目:微天使投资+达叔编辑部+脱单项目+工作推荐,4300个慢慢变富的人,每多100人,涨价100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