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医思政实践课程总结

工映青春 工映青春 2022-06-09
 

生医思政实践课程总结


8月4日至8月6日,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线上开展了思想政治实践课。此次线上暑期实践课程通过来自产业和学术界专家的在线讲座和互动,引导学生了解行业特点和现状,启发学生感悟专业方法和情怀。课程活动由李长辉老师主持开展。



1. 开幕

8月4日上午,李长辉老师以对“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历程与成就”的介绍拉开了暑期实践的序幕。在对人类医学发展和生物医学工程为人类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的介绍后,李长辉向参与课程的同学提出了此次实践课程的目标:通过此次实践课程,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内涵、挑战和机遇、以及从事该职业需要的人文素质。




2. 专家讲座

4日上午, Cytiva公司大中华区科研市场销售总监丁晓萍女士向同学介绍相关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分享了自身的职业生涯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Cytiva公司是全球生命科学行业领先企业。丁晓萍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情真意切地讲述了自身在人生不同的阶段的抉择。她讲到,自己几经辗转、多次面对生活和事业上的挑战,最终选择这个行业。真实、共情的人生令人动容。她还提醒同学,不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保持学习。



下午,工学院李长辉老师与同学们就生物医学工程当代发展趋势和机遇进行了讨论,生物医学工程系段小洁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神经工程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8月5日上午,上海联影集团中央研究院CEO陈群老师给大家讲述了医学影像的百年发展历程,介绍了联影公司如何努力通过自主创新打破高端医疗设备中的国外垄断,使同学们医学影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提到,联影创立的初衷之一便是打破国外对高端医疗装备的垄断,经过多年的努力,联影在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讲到,上海联影关注人们最实际的就医需求,国内的医疗资源严重不均,联影致力于为其他地区带来更多的医疗资源,同时提出了云端医疗的构想,并已经有实施远程诊断的措施。




滑动查看更多


5日下午,生物医学工程系的谢天宇教授结合自身的经历,对内窥镜的种类、结构、研发、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他还结合医疗技术创业中的经验和教训,让大家对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注册、上市以及医疗技术产业化的步骤等等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提醒大家做事创业要踏踏实实,不盲目天真、空有满腔热血。



8月6日上午,深圳迈瑞公司的研发工程师邹耀贤为大家作分享。迈瑞公司是我国唯一在超声和临床监控领域打入世界高端市场的佼佼者。邹耀贤介绍了自身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将AI和传统医学影像结合成功推向市场的历程,并和同学交流,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产业前沿的发展趋势。




3. 总结&闭幕

6日下午,李长辉老师对本次生物医学工程暑期实践课程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参与实践课程的同学们也都积极踊跃发言,和大家讨论自己的总结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参与这次实践课程后,自己对生物医学工程这个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本次生物医学工程线上思政实践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来自产业和科研前线的老师们的讲座广度、深度并存。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为低年级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还使大家了解如何规划将来人生和职业发展,更引导同学们树立成为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贡献者的理想,为祖国的建设播种下一颗颗富有生机的种子。



4. 真情实感·同学感想

冯维:

在8月4号至8月6号的三天学习中,聆听了行业领军人物的见解,也见识了这一领域的别样风采。在新冠疫情中,国内经历了一段“至暗时刻”:武汉封城,全国医护人员援鄂,终于几个月的汗水泪水换来了局面的扭转;而世界上有更多国家,到今天为止尚未走出这一阴影。疫情之下,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多种个人防护设备的制造和材料的选取,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大规模检测的进行,还有商场内测温枪的使用,ICU内呼吸机、CT机的使用这些都与生物医学工程紧密相关,生物医学工程甚至在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另一方面,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为老年医疗和康复带来了巨大挑战与需求,而我们的生物医学工程在这一方向,同样可以作出巨大贡献。同疾病斗争是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议题,而生物医学工程便是以工程学的力量,或者说新型技术的力量,去打败疾病。从这一点来讲,我想没有哪个行业,能有生物医学工程这样磅礴而持久的生命力,也没有哪个行业,能拥有这样源源不断的需求。就像许多“卡脖子”的高新科技领域被其他国家封锁一样,我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并没有做到完全不受限于人,因此也有着被卡脖子的风险。这要求我们创新,要求我们突破。

今天,尚未进入大二的我面对这一浩瀚的领域展开了自己的想象,而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这种想象将会逐渐落地,并且成长为新的创造。就像前段时间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里的许多学长学姐一样,他们也不过大我几岁;也就像北大曾走出的无数国家栋梁一样,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无限的可能。这一次的暑期实践课程,是一次了解,一个契机,当然我更愿意把它看做一次成长。我觉得这是一次再定义自己的机会,包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想。敢想之后仍需敢拼,敢闯。也是我在聆听完三天课程后的另一收获。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工学院


文字 | 刘培宇    郑    博

编辑 | 刘映竹    周伟涛

审核 | 张   婧    朱俊炜

并留下自己的印记可以感受到满满的爱希望你在这里的这几年

工学院永远是你温暖的家

C

O

E

北京大学工学院学生微信平台

微信号:pkucoeyouth

公邮:gongyingqingchun@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