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剧评|《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把“治愈力”拉满的家庭伦理剧

张文娟 CCTV电视剧 2024-02-02

点击“CCTV电视剧” 订阅哦!


近期已在总台央视电视剧频道(CCTV-8)首播收官的《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以紧凑的节奏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现代家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从以极端的戏剧性事件为开场,到剧中人物蜕变成长、一点点“发光”,观众的心也渐渐释然。


一场一死一伤的车祸意外犹如晴天炸雷。如何逆风翻盘,突围人生局限,是全剧最大的看点。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是一部把“治愈力”拉满的独具特色的家庭伦理剧。




01

多维度社会议题中

凸显正能量的建设力





本剧立足母女亲缘视角,同时融入多维度社会议题,为现实题材扩容。


车祸、出轨、相亲、减肥、妈宝男、养老、留京挣扎、残疾人重获新生等剧情,在层层深入的“出题”和“解题”中,直击痛点,引发观众深度共情。


每个人都是能量体,这种能量具有强大的建设力,也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建设力能自助和助人,破坏力带来攻击他人或自我打击。


本剧巧妙运用双线对比,用平凡如更多普通人的两姐妹面对“不可承受之重”的磨难的巨大反差行动模式,激励观众善用生命中建设性的能量,启发观众努力拓展生命的可能性疆域。



姐姐赵秀芳这条线展现了母爱“建设性”力量。


一个处处贪小利的大俗人,因争小利而耽误时间遭遇车祸,由此成了“罪人”。


在女儿面临截肢、不育、离婚等连环打击下,她触底反弹,激发出巨大的创造性能量。


她以强大的毅力减肥成功,以感人至深的母爱照顾、陪伴并激励女儿,让女儿获得重塑人生的力量。



妹妹赵秀丽这条线展现了母爱的“破坏性”力量。


儿子死于车祸之前,已经被她泛滥的、控制式的母爱窒息到抑郁,甚至想自杀。


车祸之后,失去儿子的她将对儿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女儿身上,以爱的名义破坏女儿初恋、求职。


她对女儿负向催眠式的口头禅“你什么都干不好”,成了女儿事事不顺的“魔咒”。


“把命还给我妈妈,是不是就不欠她的了?”


女儿从自暴自弃到抗争,最终唤醒了母亲。




02

深潜于生活磨难

探寻解锁之道





直面人性本质,“撕掉生活中粉饰太平的遮羞布!”观众称这部剧“太敢拍了”!


剧中的人物、台词、关系,直击现实生活高频问题痛点,其中的母子关系,“狠狠刺痛”并引发了观众对于亲子关系的热议。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在生活的共性难题中选取典型化的事件、典型化的人物,并不断提升难度级别,带着观众“深潜”甚至“触底”人生,“预设”难题,“示范”解法,引发观众共情、争议、思考。


这部剧促使观众思考:


每个人都应为自己负起责任来。


生活充满变数,有突发的意外,也有突围的可能,危机与转机并存。


即使遭遇意外重创,失去财富、名声、健康,但柳暗花明,积极乐观面对都会有新的生机。


选择是一种智慧。


面对生活的磨难,你可以选择如林天宇般颓丧到“封神”,如陈若华般陷入自我怀疑否定、自我打击,如赵秀丽般让负能量一路蔓延毁了自己、儿子和女儿。


也可选择如赵秀芳一样触底反弹逆袭为了不起的母亲,如安心一样,经历苦难,带着残缺,依然拥抱生活、拥抱世界、笑得灿烂。



真可谓:痛有多深,治愈力就有多大!


有些人把自己活成污染源,有些人把自己活成发光体。


当爱、勇气、信心被激发出来的时候,当从困境中突围的时候,当一个人能知错就改的时候……


都会发光。


“奔跑”不仅是剧中人的选择,更是对每一位观众的启发和激励。




评论员 张文娟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




更多精彩央视剧评点击


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   珺

责 编丨罗石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央视剧评|《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把“治愈力”拉满的家庭伦理剧

张文娟 CCTV电视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