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州近3500人被“惩戒”!5年内无法使用名下手机卡、银行卡,微信支付宝不能转账…

陪小办 河南商报 2020-09-01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债务
有债务的地方就有老赖”…

“老赖”上了“黑名单”
坐不成飞机高铁
也和高消费无缘了

不过你知道吗?
另一种“黑名单”,杀伤力也不亚于此。

近日,郑州警方首次发布了涉案“惩戒名单”,近3500人“上榜”。他们将面临5年内不能开立银行卡、使用微信支付宝支付转账的惩戒措施,只要是自己名下的手机卡、银行卡,同样无法正常使用。




和“老赖”欠债不还不同的是

这些人都是因为向诈骗分子

售卖了自己名下的手机卡、银行卡

↓↓↓




教训!

郑州近3500人上了“惩戒名单”

大部分是80后、90后


8月26日,郑州警方联合郑州移动、郑州联通等单位公布了首批230名涉嫌买卖账户、冒名开户相关单位和个人及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涉案账户人员的信息,并予以惩戒。


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主任郝锐介绍,首批涉案人员名单中,00后共21人占比9.13%,年龄最小未满18周岁,绝大多数人对非法买卖、出租、出借账户法律责任及其危害性不了解;90后有125人占比54.35%,80后有53人占比23.04%,两者共计占比高达77.39%,大部分人抱着侥幸心理想从中牟利。



这份名单中,手机卡、银行卡的所有人或是户籍属于郑州,或是在郑州开办的卡,“8月以来,郑州被惩戒的人员有近3500人,占全省近三分之一。”


郑州警方首次对外发布的这份“惩戒名单”上的人员,都存在向诈骗团伙出售自己名下电话卡、银行卡的违法行为。




咋惩戒?

5年内名下的手机卡、银行卡都用不了

微信、支付宝支付转账也会受限


8月初,郑州警方在侦办一起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犯罪案件中,发现该案中部分涉案的银行账户与手机卡的登记信息都是一些18岁左右的青少年,这些人大多在开封市一所中专上学。



警方侦查发现,这些被鼓动办卡的学生大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属于违法,觉得就是帮助好友、帮助同学。


18岁的小赵直到被警方控制,仍认为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根本不是犯罪。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转卖出的银行卡早已落入了电诈犯罪分子的手中,一天的涉案资金流水高达80余万元。


“我们掌握了很多这样的违法手机号和银行账户。”警方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些手机号被用来拨打电话实施诈骗,银行卡则成了转账的通道。



除此之外,上述人员将面临多种惩戒方式


首先,被惩戒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会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货款和信用卡申请。


银行会在5年内暂停被惩戒人名下的所有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


被惩戒人员在惩戒期内不能在所有银行机构开立银行卡和企业对公账户;不能注册支付宝账户,不能开通微信收发红包和转账功能等。而且,其名下的所有手机卡会被冻结。


一旦被惩戒,自己名下的所有手机卡、银行卡都无法正常使用。如果被惩戒人员存在异议,可以向所在辖区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去年10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9〕15号)。


该《解释》中明确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入罪标准。根据刑法规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情节严重”作为入罪要件。


根据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解释》明确了“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比如,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或者支付结算资金20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都属“情节严重”,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被收购的“两卡”有啥用?

被大量运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

多类违法犯罪活动中:


1、为诈骗等犯罪活动贴上“护身符”

在电信诈骗犯罪中,被害人将钱款打进这些“幽灵卡”内,即使警方追查到此账户,由于是购买的银行卡,犯罪分子的真实身份也难以核实。


2、为洗钱等犯罪行为披上“隐身衣”

此类犯罪中,犯罪分子先把资金存入其中,再与人勾结以虚构交易方式套取现金,实现资金的转移。施展了一系列乾坤大挪移后,非法资金就这样被“合法化”。


出售“两卡” 后患无穷

电线杆、广告牌还有网页边角,微博、新闻评论或者微信陌生人消息,这些地方经常会出现“收购银行卡”字样。


银行卡一旦被收购很可能会被用于不法行为。部分出借、出租、售卖个人银行卡的人员不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

银行卡内存储了很多个人信息,

闲置银行卡应当去发卡银行进行销户

或自行妥善保管,

如因贪小便宜

出售自己的银行卡而被用来从事非法活动,

那真是得不偿失啊!


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买卖、出借对公账户以及银行卡、电话卡等是违法行为,违法违规行为会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影响贷款、办理支付业务,还可能涉嫌犯罪。如发现上述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110或96110向公安机关举报。



河南商报记者 高鹏

责编 熊子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