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借力新电商,“中国板栗第一县”蝶变升级

​记者林楠 支点财经 2021-11-16


罗田县是“中国板栗第一县”(沈晓凯摄)


9月,是“中国板栗第一县”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板栗丰收的时节。


在该县板栗核心产区凤山镇,漫山遍野的板栗园里,板栗球挂满枝头,栗香阵阵。村民们忙着打板栗、捡板栗、剥板栗,开启一年中最忙碌的丰收季。


采摘好的板栗,会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卖到全国各地。9月7日,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联合发起的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正式启动。拼多多作为主要参与平台之一,也于当日启动系列电商助农活动,罗田板栗登陆“多多丰收馆”专区,迅速成为爆款。


罗田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吴志中介绍,板栗是罗田第一大支柱产业,今年全县栽培面积达60万亩,年产量5万余吨,年产值约5亿元。其中,板栗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占比在三成以上。


电商已成为罗田板栗走向全国的助推器,助力“中国板栗第一县”蝶变升级,打造从卖“罗田栗”到卖“中国栗”的全国板栗集散地。


返乡创业壮大板栗产业链


罗田是板栗的原生地之一,是中国南方板栗中心主产区,板栗种植覆盖全县90%以上的村组农户。


早在2001年,罗田就被认定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2007年,罗田板栗被授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


大别山地区气候环境得天独厚,罗田板栗风味独特、品质卓越,糖分含量高,淀粉含量较低,糯性强,口感好,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


如何让更多人认识罗田板栗?怎样进一步壮大罗田板栗产业链?


“90后”余捷,是罗田县最早把鲜板栗搬上电商的一批新农人。  


2014年,余捷从北京回到老家罗田结婚。婚后,小夫妻决定留在罗田创业。因为有服装电商运营经验,他们开始在网上卖罗田板栗。受益于电商的快速发展,网上店铺很快从夫妻店发展到团队运作。


2020年,接触到拼多多后,余捷将重心放在了这个用户量超8.5亿人的平台上。拼多多平台庞大的用户量,让余捷店铺的日均销量达上万单,目前位列板栗类目销量第一。


“80后”洪建德,于2017年回到家乡罗田,从事生鲜电商生意。早年,他在浙江温州创办电器厂,积累了一定财富。


2019年,洪建德的店铺正式进驻拼多多。去年,他的店铺全网销售额达7000万元。


在罗田县,像余捷、洪建德一样从大城市返乡创业的“80、90后”新农人不在少数。


罗田县电商协会会长李刚,也是“85后”。他曾在深圳通过跨境电商卖化妆品,还在中山做过牛仔裤生意。


2015年,李刚回到罗田在网上卖板栗。目前,他在拼多多上有6家店铺,累计销量超过10万单。


李刚介绍,罗田县有百来家板栗电商公司,销售过千万元的有十家以上,“在返乡创业新农人的带动下,更多年轻人扎堆回罗田做农产品电商”。


现代化的板栗包装车间(沈晓凯摄)


坚守品质“拼”出市场


最初做电商时,这些新农人也遇到过挫折。


由于鲜板栗容易长虫和内腐,因此较难存储,一度制约罗田板栗的电商化发展。


洪建德刚做板栗生意时吃过亏,“小时候吃的板栗,都是自然成熟掉落的,但成熟板栗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失水,进而导致霉烂。”


为此,洪建德摸索出采摘板栗的合适时机,“板栗颜色刚变红时,人工打下来最好。”


为保证品质,洪建德会把部分板栗煮熟剥开,看有无虫烂。同时,还会把板栗放在水里,通过是否漂浮判断干瘪。


余捷则对每一批货都会剥开试吃,筛选有无虫眼和空壳等,如果有小黑点就不能用。这样算下来,鲜板栗平均货损约两成。


“不会挑板栗,拿在手上就是烫手山芋。”余捷说,“我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但宁可自己赔了,也不能发货,一旦售后率高就把生意‘做死了’。做电商生意,口碑很重要。”


2019年的一场干旱,使得罗田板栗采摘后坏果较多。但商家们经受住了“大考”,很多人宁可亏损二三十万元,也不愿意卖出一颗坏果,就是为了守住品质。


品质把控还存在于包装运输环节。洪建德回忆,最初板栗是用网袋套好,并用纸箱发货,但这样极易闷坏板栗。经多次摸索,后改为里面套网袋,外面用编织袋打包,确保板栗在包装运输环节更通风。


正因为对品质的把控,洪建德及余捷等人的店铺好评率不断提升,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此外,在将罗田板栗电商化的过程中,余捷等人也发现,拼多多的“农地云拼”模式有助于提升产销需求对接效率,进而保证产品品质。


所谓“农地云拼”,就是通过“拼购”模式,把消费者分散的需求和农户的产能对接起来,为“小散”农产品“拼出”大市场。


工人们在板栗包装车间分拣发货(沈晓凯摄)


从“罗田栗”链接“中国栗”


罗田鲜板栗销售期只有一个月,也是影响电商生意的重要因素。


罗田板栗上市前,能卖什么?9月下架后,又能卖什么?能否借助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推动更多产区板栗从田头“最初一公里”直连餐桌“最后一公里”,实现从卖“罗田栗”到卖“中国栗”的蝶变?


余捷和洪建德虽然相差十岁,却是莫逆之交,两人经常一起打球,做板栗生意后也开始“抱团”。


2018年,洪建德约上余捷,两人一起到全国板栗产区摸底,云南、安徽、辽宁、河北、山东等,挨个跑了个遍。他们决定先试水销售云南板栗和安徽板栗,原因在于这两地的板栗在全国最早上市,且当地交易市场集中,可以做“增量”。


次年7月初,洪建德及余捷带着团队蹲守在云南,从宜良县、永仁县等地收板栗。刚上市的“头货”最贵,8元/斤,比罗田板栗“头货”贵一倍。他们“大胆”拿下,在当地分拣发货,抢占市场先机。


8月初,安徽金寨等地板栗上市,由于距湖北较近,他们从安徽采购后运回罗田,在本地仓库分拣包装发货。


就这样,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洪建德及余捷的带动下,到2020年,罗田县已有七八个新农人,跟着他们在全国采购板栗。


这一年,余捷销售的板栗登上拼多多百亿补贴专栏,由平台给予补贴。他卖的板栗也开始爆单,日销量最高达3万单。


工人们对板栗进行分拣(沈晓凯摄)


从卖“罗田栗”到卖“中国栗”,洪建德及余捷等新农人借力新电商,不仅拉长了鲜板栗的销售期,也加快了罗田打造全国板栗集散地的步伐。


为进一步延长销售期,洪建德及余捷还会对鲜板栗进行加工处理,做成真空包装的板栗仁冷藏储存,如此便可全年售卖。


新农人也“盘活”了食品加工厂,与上下游一起做大罗田板栗产业链。佳佳食品研发生产了板栗鸡汤、板栗汁、开袋即食板栗仁等,还在拼多多开设了官方旗舰店,专门卖适应年轻人喜爱的板栗加工产品。


“链主”效应正在形成


在新农人的带动下,小板栗闯出大市场,板栗产业成为罗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在罗田县,每到板栗上市季,打板栗、剥板栗、翻板栗……工人们忙个不停。


“一个人打、剥板栗,一天能完成60斤。”农户胡民说,按一天工钱150元算,一个月能赚4500元。板栗需要存放在冷库,且半个月就要翻动,避免内腐,板栗翻包工一天的工钱,差不多400元。


栗农们忙着打板栗(沈晓凯摄)


除了农民,合作社也成为了受益者。


凤山镇建华栗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电商公司”的合作模式,投资建设了冷库,今年新增存储量至1300吨,主要用于存储新鲜板栗和真空包装板栗仁。


该合作社负责人张丽银介绍,这两年罗田板栗电商发展迅猛,相当于为合作社的板栗销售“兜了底”。由于真空包装板栗仁在电商上卖得火,今年合作社还新增了板栗去衣冲水机等自动化设备。


罗田县登坳四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泽宝是安徽人。2004年,罗田县招商引资,他来到罗田从事板栗生意。他介绍,以前合作社板栗主要供应给线下传统市场,如今供应电商的量已占一半。


“电商要求高,板栗有黑点就不收货,但他们回款快。”李泽宝说,合作社以前营业时间短,现在接了电商的活,全年都可以卖板栗。


板栗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扶持。


罗田县林特产业局副局长晏绍良介绍,近年来,罗田县按照“远山高山生态林、近山低山经济林”的布局,实现板栗连片发展、科学种植,促进全县板栗增产增收。


同时,为扩大市场份额,罗田县通过创办电子商务创业园等多元扶持方式,帮助商户减少运输成本,让罗田板栗畅销全国。


目前,罗田板栗产业链高度集聚,正逐步完成迭代升级,成为全国板栗产业集群中心。


业内人士评价称,在拼多多等新电商助力下,罗田新农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触角,已可到达板栗各个产业链节点,整合产业链上规模企业的生产、供需等环节,形成“链主”效应。


罗田县电商协会会长李刚更是感慨,“罗田板栗的自我定位,正在从 ‘罗田造’,走向 ‘中国造 ’”。



(通讯员李云丰)



编辑丨何辉 胡馨月

新浪微博|@支点财经地址|湖北·武汉·楚天传媒大厦商务合作·转载|18942942625(微信)



【小编推荐】官宣!全球奢华酒店丽思卡尔顿华中首店落地武汉


【小编推荐】武汉商业短史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