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个最懂西藏的汉人悄悄走了,只留下一把钥匙

2015-12-18 醍醐 醍醐



1985年,王尧先生与东噶活佛(右)在慕尼黑



当真假活佛每日占据头条,一位老人的离世能激起多大波澜?


昨天傍晚,王尧先生走了,带走了一个时代。谁还会像他一样,用半个世纪亲历高原每个角落,成为最懂西藏的汉人?谁还能同他一般,亲历毛泽东与达赖、班禅共度藏历新年的历史时刻,成为班禅大师的挚友?还会有人这样认真地了解西藏吗?


幸好,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把钥匙。





王尧先生生前讲演现场


“美丽的姑娘啊,你就像个木头碗。”


多年之后,王尧仍时常提起这句歌词,说明对文化研究者而言,去到第一线有多么重要。


这句藏族婚礼上的歌词曾让他完全摸不着头脑。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藏语学生,光是每天在北海边拼读“嘎、卡,噶、阿”远远不够,贡嘎寺成为年轻人们进入藏区的第一站。


博学的贡嘎活佛不仅选用西藏哲理诗《萨迦格言》为教材,让学生们为古典藏文作品所震撼,更是带他们深入民俗,去几十里外的玉龙榭村参加婚礼,在热烈地场面里了解藏族。


一句歌词触发了王尧的好奇,反复询问后他才明白,当时的藏族都自带木碗,在藏袍里贴身揣着,“碗”正是最亲密的比喻。


王尧因而多次表示,藏语文正是深入藏学的那把“钥匙”。




王尧(左二)与恩师、中国藏学开创者于道泉(右二)


握着这把钥匙,王尧不仅走遍了藏区,多次为十世班禅、阿沛·阿旺晋美等要人担任翻译,更试图为更多人都打开了解藏学的那扇门。


尽管研究敦煌藏文文献、吐蕃古文献的著作早已等身,但《西藏萨迦格言译注》仍是最广为流传的一本。


1958年,王尧把他的教材、最负盛名的藏文哲理诗集译为汉语,在《人民日报》文艺版上连载了两个多月,再结集出版。萨迦班智达在13世纪发出的声音,至今振聋发聩,令无数人和王尧一样,找到了钥匙。


藏族友人因而亲切地在他的藏名“旺杰”之前冠以“通司”(译者)二字,表达诚挚的赞许和尊敬。十世班禅大师甚至邀请他携妻子、父母一同到佛邸用餐,并亲自为王尧的夫人削了苹果递上。




王尧先生生前


半个世纪过去了,通俗、隽永的哲言丝毫不过时:


学者无论处于什么困境,

也不会去走庸人的道路;

燕子无论渴到什么程度,

也不会去喝地上的脏水。


贤者有点过失也会改正,

小人罪孽再大也不在乎;

奶酪沾点灰尘也要去掉,

酿酒还要特意放进曲粉。


吝啬鬼的钱财,

嫉妒者的友谊,

下流人的智慧,

都不值得羡慕。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

被死一样的睡眠占去一半;

仅余的另一半时间,

又被衰老疾病苦闹得不安。


(节选自《西藏萨迦格言译注》,王尧 译)




王尧、陈庆英主编《西藏历史文化辞典》插图:冈仁波齐



王尧对中国藏学的贡献,则无需赘言。


陈庆英、沈卫荣、谢继胜、熊文彬、陈楠、储俊杰……一连串杰出的名字都出自“王门”。


他戴着八角帽,穿梭于上世纪80年代的灰黑蓝之间,把枯燥的古藏文讲得妙趣横生,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命运;他主导的《国外藏学研究译丛》,首开海外藏学之门。


“20世纪80年代,只有王尧一人联系国外藏学研究同仁,将他们拥有的史料和研究成果带回国。他不但将被劫掠到海外的敦煌古藏文文献重新引介到国内,而且还将西方人于藏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介绍给了国内同行,特别是教给了随他专修藏学的众多弟子,他对中国藏学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兴起,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王门”弟子、知名藏学家沈卫荣如是说。


中央民族大学陈楠教授则表示:“他对藏学研究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把古藏文文献引进对西藏古代历史的研究,开辟了吐蕃历史研究的新时期,同时对唐史、中亚史研究等相关学科亦起到了异乎寻常的裨益作用。”


如今,“王门”开枝散叶,延续着王尧对西藏的一片深情,如同《萨迦格言》中的比喻:


“住在须弥山上的鸟儿,

都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逝者 | 王尧,1928年生于江苏涟水,2015年12月17日18时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王先生生前为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教授、藏学家、民族史学家。王尧先生毕生从事古藏文资料收集和研究,在藏学领域有着开拓性的贡献。





点击下图,了解如何参观拉萨史上最酷的展览



或者

看看我们正在进行中的招聘(上海、拉萨)



试试向醍醐微信公众号回复这些词组:

释迦八相 | 废墟装置 | 佛化万相 | Silence

最漫长博士 |孤独动物园 | 目睹无常

电子曼陀罗 | 悬崖寺庙

劳生柏上 | 劳生柏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