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等你来!应急管理部所属单位启动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

应急管理部所属单位

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199人

根据工作需要,应急管理部所属单位计划面向应届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招聘详情已在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网址:https://www.mem.gov.cn/gk/rsxx/),可直接登录网站或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附件

招聘计划

本次公开招聘共涉及13家单位,共计划招聘工作人员199名

招聘单位及招聘人数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以下称搜救中心)是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地震、地质灾害等灾害搜索营救、现场评估、专业培训、国际救援等职责任务,负责中国国际救援队力量建设和支撑保障,以及“一带一路”地震救援培训。根据工作需要,搜救中心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1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9人(京外生源5人、北京生源4人),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二、招聘范围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京外生源须符合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条件,大学本科不超过26周岁(199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北京生源指已具有北京市居民常住户口,不含北京高校集体户口。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事业,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以及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点;(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经常面临竖井、废墟狭小空间救援作业,须符合《劳动法》第五十九条“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规定。(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将《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报名登记表》及相关应聘材料电子版发送我单位公开招聘指定邮箱:nersstalent@163.com。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应聘人员需提交材料有:报名表,身份证(正反面)、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成绩单、外语合格证明等材料扫描件及近期1寸免冠证件电子照片放入一个文件夹并压缩。请将邮件主题命名为:姓名+京内(京外)+联系电话。(二)资格审查。报名开始后,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后方可参加笔试。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达不到开考比例的,核减或者取消岗位招聘计划。(三)笔试。笔试主要测查应聘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等,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笔试公告在搜救中心网站发布。(四)面试。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5: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公告在应急管理部官网和搜救中心网站发布。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主要测查拟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等,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70分。(五)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官网及搜救中心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联系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西街1号,邮编:100049。咨询电话:010-59956315。监督电话:010-59956323。本单位网站:https://www.nerss.cn/本招聘公告由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负责解释。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2024年4月9日



国家减灾中心



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以下简称减灾中心)成立于2002年4月,主要承担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卫星应急应用、数据信息管理、科技法规标准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责,是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中心和空间技术减灾应用中心。根据工作需要,减灾中心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1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1人(京外生源),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二、招聘范围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事业,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以及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点;(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可登录“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系统进行网上报名(https://www.qgsydw.com/xxywzlzt/bmzt/589)。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二)资格审查。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结果可登录“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系统查询。报名截止后,对通过报名资格初审人数未达到3:1比例的,将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按照最终审核结果发布笔试人员名单公告,经资格初审进入笔试的应聘人员,可登录“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请及时关注报名平台有关通知信息)。(三)笔试。笔试主要测查应聘人员应具备的政治理论水平、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素质,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与公共基础知识和小申论,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应聘人员参加考试时,必须出具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缺少证件材料的应聘人员一律不得参加考试。笔试时间和地点:笔试地点在北京,具体时间和地点详见笔试公告,以届时自行打印的准考证有关信息为准。成绩查询:考试成绩将在笔试结束后2周内发布,届时请应聘人员自行登录“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系统查询。(四)面试。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5:1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5: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公告在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和国家减灾网发布。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主要测查拟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面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体检考察备选资格。(五)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进入体检考察人员将电话通知。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和考察结果,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好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择优确定拟聘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国家减灾网公示7个工作日。(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限按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咨询电话:010-52811104;监督电话:010-52811366;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百东路6号,邮编:100124。本招聘公告由减灾中心负责解释。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2024年4月9日



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是应急管理部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应急管理境外非政府组织和民间机构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应急管理相关信息研究、技术咨询、涉外培训和外事服务等工作,参与国际救援、国际合作有关工作,是应急管理对外交流与合作专业性、技术性服务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国际交流合作中心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2个岗位,计划招聘社会在职人员2人,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二、招聘范围社会在职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其中,博士研究生或者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40周岁(198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45周岁(197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事业,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以及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点;(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将《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报名表》及相关应聘材料电子版发送我单位公开招聘指定邮箱:jlzxzp@126.com。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应聘人员需提交材料有:报名登记表,身份证(正反面)、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学历学位证书、本科和研究生期间成绩单(需加盖毕业学校公章)、个人荣誉证书、学术成果、相关资格证书(外语翻译等)等相关材料扫描件放入一个文件夹并压缩。请将邮件主题命名为:岗位名称+姓名+所学专业。(二)资格审查。报名开始后,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后方可参加笔试。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达不到开考比例的,核减或者取消岗位招聘计划。(三)笔试。笔试主要测查应聘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基本能力素质、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报考岗位履职所需要的相关专业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70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笔试时间、地点、成绩查询等事项另行通知。(四)面试。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5: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公告在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网站(http://www.iecc-mem.org.cn/index.html)发布。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主要测查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分析问题能力、专业水平、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招聘岗位的匹配度,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面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体检考察备选资格。(五)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及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咨询电话:010-64463386;监督电话:010-64116685;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32号安全大厦,邮编:100012。本招聘公告由国际交流合作中心负责解释。应急管理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2024年4月9日



宣传教育中心



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宣传教育中心)是应急管理部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应急管理新闻宣传、网站运维、舆情监测、视频制作、文化建设等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宣传教育中心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2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1人(京外生源)、社会在职人员1人,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二、招聘范围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京外生源须符合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条件,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社会在职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事业,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以及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点;(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可登录“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https://www.qgsydw.com/xxywzlzt/bmzt/539)。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二)资格审查。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该岗位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报名截止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将核减或者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资格审查结果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并自行打印准考证。(三)笔试。笔试主要测查应聘人员应具备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对应急管理和新闻宣传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笔试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另行通知,以准考证信息为准。考试成绩将在笔试结束后2周内发布,请登录报名系统查询。(四)面试。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5: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公告在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和国家应急管理宣教网发布。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主要测查应聘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岗位所需专业素质和沟通配合等实际工作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75分。面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体检考察备选资格。(五)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国家应急管理宣教网公示7个工作日。(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咨询电话:010-64463641;监督电话:010-64463537;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兴化东里9号楼,邮编:100013。本招聘公告由宣传教育中心负责解释。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4月9日


干部培训学院(应急管理部党校)



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应急管理部党校,以下简称干部培训学院)是应急管理部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党员教育、干部培训、人才培养、安全生产考试考务等职责。根据工作需要,干部培训学院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人数

本次公开招聘涉及2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2人(京外生源1人、北京生源1人),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

二、招聘范围

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京外生源须符合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条件,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北京生源指已具有北京市居民常住户口,不含北京高校集体户口。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

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事业,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以及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点;(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将《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应急管理部党校)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报名表》及相关应聘材料电子版发送我单位公开招聘指定邮箱:gbpxxy@126.com。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应聘人员需提交材料有:报名表,身份证(正反面)、户口本(首页及本人页,仅北京生源提供)、学历学位证书(未毕业者由所在学校院系开具在读证明、成绩单并加盖公章)、职称证书、学术成果、奖励证书等扫描件。请将邮件主题命名为:岗位序号+岗位名称+姓名。(二)资格审查。报名开始后,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后方可参加笔试。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达不到开考比例的,核减或者取消岗位招聘计划。资格审查结果可通过干部培训学院官网(www.memet.org.cn)查询。(三)笔试。笔试主要测试报考岗位履职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基本素质及相关专业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笔试公告在干部培训学院官网发布。(四)面试。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5: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公告在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和干部培训学院官网发布。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主要测查拟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面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体检考察备选资格。(五)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及干部培训学院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咨询电话:010-64463729;监督电话:010-64464028;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32号安全大厦,邮编100012。本公告由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应急管理部党校)负责解释。

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

(应急管理部党校)

2024年4月9日



大数据中心



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以下简称大数据中心)是应急管理部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应急管理信息采集与加工处理、信息分析与提供、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信息技术开发、大数据技术应用、网络安全保障等工作,是应急管理信息化及大数据技术、通信技术专业支撑机构和研发中心、示范基地。根据工作需要,大数据中心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11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4人(京外生源1人、北京生源3人)、社会在职人员9人,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二、招聘范围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京外生源须符合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条件,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北京生源指已具有北京市居民常住户口,不含北京高校集体户口。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社会在职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博士研究生或者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年龄放宽到40周岁(198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信息化事业,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登录“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2024年第二批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系统”(https://www.qgsydw.com/xxywzlzt/bmzt/566)进行网上报名。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二)资格审查。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该岗位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报名截止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将核减或者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对于数字化指挥作战研究、网络安全工程师2个招聘博士研究生的岗位应聘人员,经过专业能力水平评审合格后,不进行笔试,直接进入面试。(三)笔试。笔试主要测查应聘人员应具备的政治理论水平、应急管理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素质,满分为120分,合格分数线为72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笔试公告在大数据中心网站发布。1.笔试时间和地点:笔试在北京进行,具体时间和地点在大数据中心网站发布。经资格初审进入笔试的应聘人员,可登录报名平台自行打印准考证,未打印准考证者视为放弃笔试资格。参加笔试时,必须出具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原件。2.成绩查询:考试成绩将在笔试结束后10个工作日发布,届时请应聘人员自行登录报名平台查询。(四)面试。对于数字化指挥作战研究、网络安全工程师2个招聘博士研究生的岗位,面试采取专业能力答辩和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方式,面试成绩按照专业能力答辩和结构化面试各占50%比例求和计算。对于其他岗位,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5:1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5: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数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主要测查招聘岗位所需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为70分。成绩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体检考察环节。自愿放弃参加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公告在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和大数据中心网站发布。(五)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不进行笔试的岗位,面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网站等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咨询电话:010-64464810监督电话:010-64464815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2024年4月9日



紧急救援促进中心



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以下简称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是应急管理部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应急管理社会动员促进保障工作,承办应急资源管理平台运营和社会力量救援行动联络服务有关工作,参与社会应急资源管理体系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有关工作。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紧急救援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应急救援员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紧急救援促进中心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2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1人(京外生源)、社会在职人员1人,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二、招聘范围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京外生源须符合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条件,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社会在职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事业,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以及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点;(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将《紧急救援促进中心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及相关应聘材料电子版发送我单位公开招聘指定邮箱:jljz19@126.com。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应届毕业生需提交材料有:报名登记表、个人简历,身份证(双面)、学位学历证书或者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最高学历学习期间成绩单、英语水平证书扫描件等。请将邮件主题及简历命名为:姓名+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历+毕业院校+应聘部门及岗位(应届毕业生)。社会在职人员需提交材料有:报名登记表、个人简历,身份证(双面)、学位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获奖证书、英语水平证书以及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扫描件。请将邮件主题及简历命名为:姓名+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历+最高学历毕业院校+应聘部门及岗位(社会在职人员)。(二)资格审查。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该岗位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报名截止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将核减或者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三)笔试。笔试主要测查报考岗位履职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基本专业素质及相关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70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笔试人员名单另行通知。(四)面试。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5: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和资格复审有关事宜另行通知。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面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体检考察备选资格。(五)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以及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网站(http://www.chinajjjy.org.cn/)进行7个工作日的公示。(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咨询电话:010-83986013监督电话:010-83986020本公告由紧急救援促进中心负责解释。应急管理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2024年4月9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是应急管理部所属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安全生产战略规划、政策理论、法规标准等基础研究,开展危险化学品、矿山、工贸、城市、农村、交通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应急救援、调查评估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19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22人(京外生源18人、北京生源4人)、社会在职人员9人,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二、招聘范围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京外生源须符合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条件,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北京生源指已具有北京市居民常住户口,不含北京高校集体户口。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社会在职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其中,博士研究生、六级管理岗位相当层次或者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40周岁(198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五级管理岗位相当层次或者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45周岁(197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50周岁(197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事业和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工作,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可登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24年公开招聘报名系统”(https://www.qgsydw.com/xxywzlzt/bmzt/590)进行网上报名。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二)资格审查。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该岗位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报名截止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将核减或者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应聘人员可登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24年公开招聘报名系统”查询资格审查结果。通过资格审查的,不得再报考其他岗位;报名期间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可以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岗位。(三)专业能力水平评审。本次招聘岗位均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不进行笔试。成立专业能力评审委员会,围绕岗位职责要求、个人科研成果以及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与岗位的匹配度等对应聘人员进行专业能力水平评审。专业能力水平评审按照审阅材料、专家评议、定量评价的程序进行。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通过专业能力水平评审的方可进入面试环节。(四)面试。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采取专业能力答辩和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测查应聘人员综合素养、专业素质及实际工作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面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体检考察备选资格。自愿放弃参加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时间及具体安排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官网另行通知。(五)体检和考察。面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官网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专业能力水平评审、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面试公告将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官网发布,请随时关注,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咨询电话:徐老师 010-84911162本招聘公告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2024年4月9



化学品登记中心



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中心)是应急管理部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危险化学品登记具体工作、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化学品安全数据库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技术支持等工作,是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事务中心和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基地。根据工作需要,登记中心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9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和回国(境)后初次就业留学生6人、社会在职人员3人,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工作及落户地点在山东省青岛市。二、招聘范围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和回国(境)后初次就业的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应届毕业生一般应在2024年7月底前毕业并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回国(境)后初次就业的国(境)外留学毕业生,毕业时间在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且报到时取得教育部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证书。社会在职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后出生),户籍不限。其中,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45周岁(197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50周岁(197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事业和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工作,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可登录“化学品登记中心2024年公开招聘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https://www.qgsydw.com/xxywzlzt/bmzt/584)。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二)资格审查。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该岗位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报名截止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将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取消岗位招聘计划的,该岗位报名应聘人员可在笔试开始前改报符合报名资格条件的其他岗位。对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研究、安全生产与应急研究等6个招聘博士研究生或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岗位应聘者,经过专业能力水平评审合格后,不进行笔试,直接进入面试。专业能力水平评审由聘用学术委员会共同对应聘人员的专业能力、发展潜力、人岗匹配度等情况进行评审,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三)笔试。试主要测查报考岗位履职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基本专业素质及相关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四)面试。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5: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顺序依次递补。自愿放弃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采取汇报答辩的方式,主要测查应聘人员综合素养、专业素质及实际工作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面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体检考察备选资格。面试时间及具体安排在登记中心官网另行通知。(五)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不进行笔试的岗位,面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和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和登记中心官网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面试公告将在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和登记中心官网发布,请随时关注,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咨询电话:张老师 0532-83786280本招聘公告由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负责解释。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2024年4月9日



中国安全生产报社(中国煤炭报社)



中国安全生产报社(中国煤炭报社)是应急管理部直属单位,承办应急管理部微博、微信及视频号,主办《中国应急管理报》《中国煤炭报》两报,《中国应急管理》杂志,《应急管理舆情内参》,中国安全生产网、中国煤炭网两网,“中国安全生产网”“中国应急管理”“中国煤炭报”和“中国应急”4个微信公众号,“中国煤炭报”“中国应急管理杂志”2个强国号及视频号、百家号、头条号等。同时为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新媒体运营服务。根据工作需要,我社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1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1人(京外生源),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二、招聘范围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京外生源须符合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条件,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和新闻事业,品学兼优,恪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以及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点;(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应聘人员可登录“中国安全生产报社(中国煤炭报社)公开招聘平台”进行网上报名(https://www.qgsydw.com/xxywzlzt/bmzt/588)。请仔细阅读报名注意事项,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二)资格审查。报名开始后,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后方可参加笔试。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达不到开考比例的,核减或者取消岗位招聘计划。资格审查结果可登录报名平台查询,并自行打印准考证。(三)笔试。笔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测查应聘人员应当具备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基本能力、基本素质及应急管理相关知识等,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笔试时间、地点、成绩查询等事项在中国安全生产网(http://www.aqsc.cn/)、中国煤炭网(http://www.ccoalnews.com/)另行通知。(四)面试。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5: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公告在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中国安全生产网和中国煤炭网发布。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主要测查拟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面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体检考察备选资格。(五)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中国安全生产网和中国煤炭网公示7个工作日。(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或者核减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有联系方式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有关信息将及时在中国安全生产网、中国煤炭网发布,请应聘人员随时关注。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本招聘公告中国安全生产报社(中国煤炭报社)负责解释。咨询电话:010-64464820;010-87986025;监督电话:010-64464199;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三区35号煤炭大厦。中国安全生产报社(中国煤炭报社)2024年4月9



信息研究院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煤炭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信息研究院)是应急管理部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情报信息研究、法规政策规划研究、矿山安全技术研究、信息技术研发应用、图书期刊出版等方面业务。根据工作需要,信息研究院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12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9人(京外生源8人、北京生源1人),社会在职人员3人,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其中,应急管理出版社有限公司相关岗位为企业人员。二、招聘范围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京外生源须符合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条件,大学本科不超过26周岁(199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北京生源指已具有北京市居民常住户口,不含北京高校集体户口。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社会在职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其中,博士研究生或者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40周岁(198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45周岁(197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50周岁(197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事业,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以及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点;(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可登录“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https://www.qgsydw.com/xxywzlzt/bmzt/575)。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二)资格审查。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该岗位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报名截止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将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三)专业能力水平评审。对于煤矿安全科研、非煤矿山安全技术研究2个招聘博士研究生的岗位应聘人员,经过专业能力水平评审合格后,不进行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由我单位组织专家开展专业能力水平评审,对应聘人员的专业能力、发展潜力、人岗匹配度等情况进行评估鉴定。按个人陈述、提问答辩、专家评议、匿名投票表决的程序进行。对于获得实际到会专家人数2/3以上赞成票的,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5:1时,以实际达到人数为准。(四)笔试。笔试主要测查报考岗位履职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基本专业素质及相关能力,满分为12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笔试时间和具体安排在信息研究院网站另行通知。(五)面试。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5: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5: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公告在信息研究院网站发布。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主要测查拟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面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体检考察备选资格。(六)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不进行笔试的岗位,面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七)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和信息研究院网站上进行7个工作日的公示。(八)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公开招聘有关信息将在信息研究院网站即时发布,请随时关注。部分重要通知将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短信通知,请应聘人员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联系人:张老师  王老师联系电话:010-84657803、84657994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2024年4月9日



应急总医院



应急总医院是应急管理部所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公立三级综合医院,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华北理工大学教学医院,工信部和国家卫健委全国“5G+医疗”试点医院,北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经应急管理部和国家卫健委批准,依托应急总医院组建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建立集医疗、教学、科研、救援、转化于一体的应急医学学科体系,建设具有应急特色的一流现代化医院、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服务保障的医院、全国应急医学研究和国家尘肺病诊疗的牵头医院。根据工作需要,应急总医院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34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41人(京外生源24人、北京生源17人)、社会在职人员40人,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二、招聘范围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京外生源须符合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条件,大学本科不超过26周岁(1998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北京生源指已具有北京市居民常住户口,不含北京高校集体户口。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按规定应进行规培的专业岗位,2024年底前需取得本专业规培合格证书,如未按期取得相应证书取消聘用入职资格。社会在职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其中,博士研究生或者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40周岁(198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45周岁(197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到50周岁(197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按规定应进行规培的专业岗位,需取得本专业规培合格证书。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事业,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以及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点;(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可登录“应急总医院2024年度第二批次公开招聘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https://www.qgsydw.com/xxywzlzt/bmzt/591)。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涉及学历学位证书的,未毕业者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者由所在学校院系开具的在读证明)。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二)资格审查。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报名截止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岗位,将核减或者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对于肿瘤内科临床医生、中医科临床医生、中医科科室副主任、胸外科科室副主任、针灸科科主任等5个招聘博士研究生或者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的岗位,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该岗位计划招聘人数一般应形成有效竞争,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岗位,经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是否按照实际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组织专业能力水平评审。专业能力水平评审按照个人陈述、提问答辩、专家评分的程序进行,专业能力水平评审小组按照应聘人员的专业能力、发展潜力、人岗匹配度等情况进行评议打分,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应聘人员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评审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3:1的比例确定直接进入面试人选(评审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进行笔试。不足3: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三)笔试。笔试主要测查报考岗位履职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基本专业素质及相关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四)面试。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4: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4: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公告在应急管理部政府网站、应急总医院官网上发布。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主要测查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岗位匹配度等情况,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面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体检考察备选资格。(五)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不进行笔试的岗位,面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和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政府官网和医院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确保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咨询电话:010-87935207;联系人:诸老师;监督电话:010—87935255;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22号,邮编:100028。本招聘公告由应急总医院负责解释。应急总医院2024年4月9日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家灾研院)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自然灾害综合性防治科研机构和应急管理科技创新、技术支撑平台,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自然灾害防治重大政策、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要装备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等工作,为全面提升我国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供科技支持。根据工作需要,国家灾研院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涉及33个岗位,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24人(京外生源20人、北京生源4人)、社会在职(含博士后出站)人员10人,招聘岗位信息及要求详见附件。二、招聘范围应届毕业生(不包括军校毕业生、定向生或者委培毕业生、国<境>外留学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京外生源须符合申请办理在京就业落户条件,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北京生源指已具有北京市居民常住户口,不含北京高校集体户口。须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社会在职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并具有北京市常住户口。其中,博士研究生或者六级管理岗位相当职务层次的,年龄放宽到40周岁(198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五级管理岗位相当职务层次的,年龄放宽到45周岁(197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博士后出站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需为2024年博士后出站人员。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条件为应聘人员获得的最高学历所对应专业。三、资格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四)热爱应急管理事业,能适应应急管理实战化需要以及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点;(五)具有与岗位相匹配的基本素质、学历学位、专业能力、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六)符合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七)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得报考:1.受过刑事处罚、开除党籍或者学籍,及其他党纪政务处分的;2.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3.被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4.在国家法定考试、各级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还在禁考期的;5.曾有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的;6.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7.聘用即构成回避关系的;8.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四、招聘程序及要求(一)报名方式。应聘人员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17时,将《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公开招聘人员报名登记表》及相关应聘材料电子版发至我院公开招聘指定邮箱:hr@ninhm.ac.cn。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所有报考信息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应聘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如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亲属关系的人员在我单位任职,或者担任应急管理部机关处长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部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必须如实填写、主动报告。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瞒报,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聘用资格。应届毕业生需提交材料有:报名登记表、个人简历,身份证(双面)、学位学历证书或者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最高学历学习期间成绩单、英语水平证书扫描件等,北京生源请提供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扫描件。请将邮件主题及简历命名为:姓名+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历+毕业院校+应聘部门及岗位(应届毕业生)。社会在职(含博士后出站)人员需提交材料有:报名登记表、个人简历,身份证(双面)、学位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获奖证书、英语水平证书扫描件等,北京市户籍人员请提供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扫描件。请将邮件主题及简历命名为:姓名+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历+最高学历毕业院校+应聘部门及岗位(社会在职人员/博士后出站)。(二)资格审查。根据报考条件和岗位要求,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该岗位计划招聘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报名截止后,达不到开考比例的,将核减或者取消该岗位招聘计划。对于灾害风险模拟与预防、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火险天气气候预报、天气气候模拟和灾害大数据分析、城市灾害风险调查评估、战略规划研究、综合管理等8个招聘社会在职(含博士后出站)人员的岗位,同一岗位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该岗位计划招聘人数一般应形成有效竞争,不能形成有效竞争的岗位,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是否按照实际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组织专业能力水平评审。由我院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应聘人员的专业能力、发展潜力、人岗匹配度等情况进行专业能力水平评审,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应聘人员经过专业能力水平评审合格后,不进行笔试,直接进入面试。(三)笔试。对于应届毕业生和报考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岗的社会在职人员,统一进行笔试。笔试主要测查报考岗位履职所需要的政治理论水平、基本专业素质及相关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笔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面试资格。(四)面试。在同一招聘岗位内,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照参加面试人数与拟招聘人数3: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并列的,一并进入面试)。不足3:1时,以实际参加面试人员为准。因资格复查不合格或者个人原因放弃面试资格的,在该岗位具备面试备选资格的应聘人员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面试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面试公告在国家灾研院官网发布。面试前对应聘人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不计入考试总分。面试采取答辩方式,主要测查拟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80分。面试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方可具备体检考察备选资格。(五)体检和考察。按照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不进行笔试的岗位,面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根据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按体检考察人数与聘用计划人数2: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对象。不足2:1时,以实际进入体检考察人员为准。因人选体检不合格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自愿放弃体检考察的应聘人员,应提交放弃声明材料。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进行。考察工作采取查阅人事档案、个别谈话等形式,全面考察应聘人员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表现、廉洁自律和岗位匹配度等情况,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核实。(六)公示。根据考试、体检、考察情况,坚持公平公正、人岗相适、优中选优原则深入考察比选、综合分析研判,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拟聘用人员名单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服务平台、应急管理部官网和国家灾研院官网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七)聘用。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报备后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实的,不予聘用。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按照有关规定确定。试用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五、注意事项(一)资格审查将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应聘人员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存在材料不全、信息不实或者其他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取消其应聘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一经查实,将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二)公开招聘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与我单位负责人员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岗位,或者人事、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要求回避的情形。(三)本次公开招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结果综合考量应聘人员与岗位匹配程度决定是否聘用。我单位保留取消招聘岗位的权利。(四)本次公开招聘将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短信通知有关事项,请应聘人员在报名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手机号码,并在招聘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如联系方式有变化,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因通讯不畅造成无法联系到应聘人员本人的,后果由应聘人员承担。未进入下一环节的应聘人员,将不再一一告知。联系人:徐老师、李老师联系电话:010-62842607;010-62919559监督电话:010-62841500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网站:http://www.ninhm.ac.cn/index.html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2024年4月9日



欢迎积极报考!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附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