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作 | 钢铁伴绿蔓:上海曹杨百禧公园 /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刘宇扬、梁俊杰 有方空间 2022-10-24

△ 百禧公园北段三线垂直空间  摄影:朱润资


主设计师  刘宇扬建筑设计顾问(上海)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上海普陀
建成时间  2021年
项目规模  10165平方米
撰文  刘宇扬、梁俊杰


作为曾经的铁路用地和后来的农贸市场,这个特殊的线形空间不到一年就焕然一新,被重新规划建设为一个多层级、复合型步行体验式社区公园,并通过“3K”展廊的概念——半地下的K1艺术展廊、地面的K2休闲活动廊,以及架空的K3云上廊,将艺术融入曹杨社区的日常生活。

△ 概念剖面草图  绘制:刘宇扬


△ 北段底层开敞空间  摄影:朱润资


△ SUSAS曹杨展场布置中  摄影:朱润资


设计通过挖掘场地文脉、建构空间场景、重塑街道绿网,形成“长藤结瓜”般的南北贯穿步行廊道,进一步拓展曹杨社区有机更新的范围。作为上海首座艺术高线公园,曹杨百禧公园从多维度回应本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的主题。

 

△ 兰溪路人行天桥构造示意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兰溪路人行天桥  摄影:朱润资


△ 兰溪路人行天桥北段入口  摄影:朱润资

△ 北段地面入口构造示意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曹杨路主入口  摄影:朱润资


剩余空间的再利用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规划建设的工人新村,基地所处的曹杨新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和历史进程。

 

市场沿废弃铁路南北贯穿于紧邻的工人社区,区政府及街道办为提升区域生活水平与空间品质,将该地规划为未来承载居民日常文化休闲活动的城市公园。

 

△ 左:曹杨七村工房外景;右:曹杨一村农贸市场  供图: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


△ 左:2019年6月曹杨铁路综合市场关停拆除;右:2020年2月曹杨铁路农贸市场即将关停  供图: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


基地长近一公里,宽度介于10米至20米不到,是一座超大城市里的剩余空间。当看到这个场地的一刹那,我们意识到在熟悉的城市中,仍有出乎意料的剩余空间值得再次利用,过往可能被忽视的空间里依然蕴藏着惊喜。

 

△ 概念方案典型剖面草图  绘制:刘宇扬、梁俊杰


△ 廊桥概念单元模块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双拱廊桥遮阳棚  摄影:朱润资


项目一经启动,团队仅用两天便完成了首版方案,又在不足两周的时间内调整、敲定。随后,设计调整与深化协同、施工开挖等工作在各个部门协调下同步推进。基础分段完工后预制钢构逐步进场,不到一年的时间周期里,团队就完成了从概念方案设计到最终落成投入使用的转变。

 

△ 北段多功能活动场地建造过程  摄影:朱润资


△ 北段多功能活动场地  摄影:朱润资


△ 北段宝特瓶三线连接体建造过程  摄影:朱润资


△ 北段宝特瓶三线连接体  摄影:朱润资


我们希望改造后的空间如藤蔓一样生长,设计为这里种下了一些未来事件的种子,生活场景因而逐渐改变,更加丰富。

 
△ 左:场地原始肌理;右:场地改造后航拍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朱润资


狭窄场地的立体延展

  

狭窄的场地通过立体的设计手段被赋予3倍的空间延展效果,这里也为附近住宅区、学校、商业办公等不同使用人群,扩展不同时段下休闲活动的边界。

 

△ 北段3.8米标高云桥连接1.4米标高平台  摄影:朱润资


△ 围墙内的桥下空间  摄影:朱润资


全长800米的景观长廊共划分为南北两翼,聚合10组场景,以满足聚集、活动、娱乐、休闲、运动等公共服务需求。立体长廊从核心向南北延展,串联社区活力,形成互不干扰又交错对话的多维立体空间。

 

△ 百禧十景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北段曹杨路入口景观平台  摄影:朱润资


△ 北段多功能活动场地  摄影:朱润资


△ 南段沙田月台  摄影:朱润资


△ 南段社区艺术长廊  摄影:朱润资


△ 南段七夕廊桥  摄影:朱润资


由于地铁及周边楼距带来的限制,半地下层的开挖限度被控制在1米;首层向上抬高1.4米,预留出部分底层空间作为社区的“收纳器”,提供如艺术展览、社区活动、文创集市等临时性功能;另一方面,为了不对周边小区居民楼造成干扰,南北贯通的高线步道被限定在离地3.8米的高度。

 

△ 南段兰溪路入口  摄影:朱润资



△ -1.0米标高处底层空间  摄影:朱润资


北段

   

最北端入口作为面向曹杨的城市客厅,我们将左右两侧的联农大厦、中桥大楼裙房纳入设计更新的范围,使之围合地面,与云桥形成高低两层的入口广场,既可行进、又可远眺。


△ 北段主入口桥上空间  摄影:朱润资


△ 北段主入口桥下空间  摄影:朱润资


△ 跨越三线的植栽树池  摄影:朱润资


△ -1.0米标高处树池单元模块示意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北段中部区域由云桥拓展出阶梯舞台,为人们提供高线中驻留歇息及聚集汇演的场域。

 

△ 阶梯舞台构造示意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高线阶梯舞台  摄影:朱润资


△ 阶梯舞台下的地面空间  摄影:朱润资



△ 北段地面景观空间  摄影:朱润资


北段南侧在有限的场地宽限中植入下沉0.9米的非标准运动场。在相较开阔的北段入口西侧,我们则对原市场的历史墙进行了保护更新。

 


△ 多功能活动场地  摄影:朱润资



△ 历史墙的保护更新  摄影:朱润资


南段

   

南段北侧毗邻沙田小学操场。云桥上可眺望校园,桥下则为儿童活动区域,以释放放学时段校门拥堵的压力。

 

△ 沙田月台景观步道  摄影:朱润资


△ 从沙田月台顶部廊桥眺望学校操场  摄影:朱润资


△ 南段沙田月台建造过程  摄影:朱润资


南段中部为场地中最为拥挤位置,线形被收紧,并形成两侧标高各异的通廊。借助这一线性空间,我们将长近50米的区域设置为社区艺术长廊,长廊上方加设雨棚及遮阳卷帘,可围合成桥上开阔的半室内空间。

 

在场地紧缩的条件下,南段云桥不便形成复杂的多线设计,由此我们将轮廓以波浪形向外扩展,营造可行可坐、饶有趣味的七夕廊桥。

 


△ 粉色顶棚的社区艺术长廊  摄影:朱润资


△ 南段七夕廊桥  摄影:朱润资


南段南侧以环形廊桥连接了左右的直线云桥,前后各有一棵朴树穿过云桥空隙。朴树自由生长,茎叶相互缠绕,行经其中,伸手就能碰触枝叶。我们希望能尽量增加一些绿化,便在场地间见缝插针地去种一些树、一些草、一些花,让整个空间在钢铁之外也有绿意萦绕。


△ 环形廊桥构造示意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南段环形廊桥  摄影:朱润资


△ 南段1.4米平台处眺望环球港双子塔  摄影:朱润资


△ 中山北路入口广场  摄影:朱润资


结语

   

事务所曾打造过三个比较重要的线型公共空间,即吴淞江边上的爱特公园、浦东民生码头贯通和杨浦滨江贯通,后两个也分别是2017年和2019年SUSAS的展场。

 

曹杨百禧公园的设计总结了我们过往几个项目的经验, 但它有别于一江一河的独特场景,它所处的环境如此有烟火气,又是如此容易被忽略,是一片典型社区场地中的非典型剩余空间。如何能在这些剩余空间中找到新的潜力与能量,是我们下阶段工作与研究的重要方向。

 

△ 北段宝特瓶构造示意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北段宝特瓶空间  摄影:朱润资


△ 南段宝特瓶构造示意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南段宝特瓶空间  摄影:朱润资



概念模型 ▽

 


△ “3K”展廊多维立体空间结构  摄影:Edward Leung


△ 风雨拱廊  摄影:Edward Leung



△ 南段生态宝特瓶  摄影:Edward Leung


△ 兰溪路过街云桥  摄影:Edward Leung



设计图纸 ▽

 

△ 北段主入口剖面图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北段宝特瓶剖面图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 南段宝特瓶剖面图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曹杨百禧公园
项目地点:上海市普陀区曹杨街道
项目类型:市政景观
基地面积:10165平方米
建筑面积:2892平方米
设计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8月
建设时间:2021年1月—2021年9月
主创设计:刘宇扬建筑设计顾问(上海)有限公司
概念阶段:刘宇扬、梁俊杰、刘泽弘、吴祺琳(实习生)
深化阶段:刘宇扬、吴从宝、刘泽弘、徐嘉瑞、赵明明、刘玉、王茵、钱铮
施工配合:刘宇扬、吴从宝、刘泽弘、孙宇昂(实习生)、侯睿菲(实习生)
项目管理:吴从宝、刘泽弘
设计范围:总体规划、建筑设计、灯光设计、标识设计
景观设计: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导视设计:萬邦智合—聿凡设计工作室
结构及机电设计: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总包:中铁市政环境建设公司
建设单位: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
结构类型:钢结构
主要建筑材料:EPDM塑胶地面、不锈钢条筛板、玻璃钢格栅+双层玻璃上人楼面、金属索网、印刷玻璃、氟碳漆喷涂钢板
主要室内材料:环氧树脂地坪、GRC挂板
主要景观材料:EPDM塑胶地面、花岗岩、弹石、镀锌钢格栅、水洗石
摄影:朱润资
文字:刘宇扬、梁俊杰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李博超

本文由刘宇扬建筑设计顾问(上海)有限公司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点“在看”,为好设计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