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岩松:我不是站在嘉兴,而是站在世界的角度 | MAD嘉兴火车站启用通车

有方空间 2022-10-24


自今年1月方案公布起,这座“森林中的火车站”就备受瞩目。这不仅一次是对国内铁路系统固有教条的不断打破,也是在尝试回答马岩松的曾经一问:火车站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

仅一年时间,嘉兴火车站就完成了“蜕变”。开幕式的最后帷幕拉开,复建的站房逐渐显露出真容,在场所有人无不鼓掌欢呼。谈及项目的设计马岩松说到:“我不是站在嘉兴,而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去看问题,世界会怎么看你今天做的这件事。”

相信此刻,不仅对于马岩松自己,还是对我们的城市来说,这一问似乎已经有了最好的答案。

△ 车站夜景  摄影:CreatAR Images


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的“森林中的火车站”——嘉兴火车站,于2021年6月25日举行了启用仪式。此次改扩建工程是嘉兴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项目之一,于2020年6月23日开工,站体设计为地面一层、地下多层,是中国首个全下沉式火车站。

项目所在的南湖区是嘉兴市的主城区、老城市中心,而火车站又地处南湖区的核心位置。改造后的嘉兴火车站片区,将是多重维度并置的“森林中的火车站”,成为日常、开放、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


△ 车站、城市及南湖鸟瞰  摄影:CreatAR Images


此次改造遵循历史资料对老站房进行复建,同时建造一所明亮高效、尺度宜人的新站房,突破国内交通枢纽的固有形态;升级改造人民公园,将绿色自然延展至更为开阔的站前广场,归还于市民和旅客;主要交通设施及配套商业功能收置于地下,同时在南广场处引入文化业态,站城一体,提高片区运行效率,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形态及层次。

△ 摄影:CreatAR Images


△ 候车室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嘉兴火车站初建于1907年,于1909年投入使用,是当时沪杭线上重要的交通枢纽。1921年8月3日,“中共一大”的部分代表沿着沪杭铁路到达嘉兴火车站,继而登上游船来到南湖,完成了“中共一大”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此,嘉兴火车站也成为历史的重要见证。


△ 1909年的嘉兴站影像


△ 1937年后被日军炸毁的嘉兴站


1937年,嘉兴火车站被日军炸毁。此次改造前的站房建于1995年,面积仅为4000多平方米,如今既有客运设施早已陈旧老化,候车能力较为不足。同时,车站也面临着交通基础设施在城市中常见的尴尬境地:由于区块基本仅为交通功能提供服务,片区与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严重割裂,产生交通状况欠佳等城市问题。


2019年,嘉兴市就火车站及周边区域开展提升改造,期望达到改善市民的出行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市容市貌的城市更新愿景。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在2021全国两会间的访谈中提出:“要让人们在嘉兴看到美好中国的未来,看到未来中国的美好。”


针对项目的愿景与诉求,马岩松表示在嘉兴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城市,应该对空间模式予以重新定义与思考。能否突破对宏大纪念性的追求,成为具有交通功能、自然生态、文化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要让市民乐意前往,在这里停留、相遇,享受生活带来的美好。


△ 站台与候车室  摄影:CreatAR Images

△ 站台  摄影:存在建筑



致敬历史

1:1复建的历史站房

— 


为了向历史致敬,且让市民有机会感受城市历史的厚度,MAD决定将老站房1:1进行复建,并在新站台上重现忠于历史面貌的雨棚和天桥。

 

△ 1:1复建的历史站房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为了实现忠于老站房历史原貌的复建,MAD邀请了古建专家、学者、顾问,合力对大量历史影像资料及《嘉兴市志》中的残存线索进行分析和数字复原。


△ 嘉兴站历史影像


整个复建站房外立面以青砖为主,砖柱、线脚及门窗发券等处为红砖。复建所用的21万块青砖及红砖,均以南湖湖心泥为原料,在嘉兴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砖窑中烧制。

 

△ 由南湖湖心泥烧制的青红砖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同时,根据轨距并利用透视原理,设计团队推导出雨棚、天桥、月台、站房之间的关系和尺寸,力求重现历史站台雨棚及天桥的原有风貌。





△ 摄影:CreatAR Images


△ 翻修后的站台与天桥  摄影:存在建筑

复建后的站房已成为文化历史展示厅,不再具备主要的车站站房功能。



拥抱自然

35.4公顷的城市绿洲
— 

人民公园,承载着所有老嘉兴的记忆,园内文化古建筑及古树众多,深受当地人民喜爱。而改造前的旧火车站嘈杂混乱,与人民公园之间的环境极为割裂,形成强烈的冲击感。


△ 车站夜景鸟瞰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MAD决定将火车站原设于地面广场交通枢纽放置地下,摆脱杂乱;同时放大“人民公园”,让公园的绿色自然延展至片区35.4公顷的土地上。


△ 总平面图  ©MAD


此次的公园改造提升亦是整个火车站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MAD及其他设计施工单位对人民公园开展了保护和修复工作,其中包括拆除原有的围墙,使其成为城中无边界的人民公园;保留所有古树、修复公园内多处核心古建筑;平移公园内亭廊榭,清淤园内水系;安装亮化工程及打造细节景观等。


△ 车站鸟瞰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火车站在改造中共栽种了1500多棵树木,涵盖榉木、香樟、桂花、枫树、乌桕、水杉、樱花等树种。以老站房为主的精神轴线贯穿始终,轴线两侧则种满榉木。当榉木完全成型后,树冠将彼此相连,覆盖整个站前北广场。

 


△ 复建站房前种植的榉木群  摄影:存在建筑


 

迈向未来

“森林”之下的现代枢纽
— 


紧贴着复建站房的,是新站房具有漂浮感的金属屋顶。新站房进出站平台和候车大厅都收至地下,地上仅“消隐”为一层高度,以尊重老站房的尺度,谦虚地呼应。


△ 复建历史站房与新建站房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 新建站房  摄影:CreatAR Images

充沛的自然光通过大量天窗和一层的玻璃幕墙向地下候车大厅倾泻,让室内空间开阔明朗。旅客在候车厅内,抬头即可见到地面的复建站房。新与旧在这里相遇,时空的张力让空间层次更加丰富。



△ 洒满天光的候车室  摄影:CreatAR Images


△ 候车室中的植物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为了打造尺度亲和、视觉整洁愉悦的高质新站房,塑造人性化的细节,营造舒适的出行体验,室内整体设计从多方面突破了国内火车站固有的标准化模式,采用了以白色为主的极简风格。


△ 候车室  摄影:CreatAR Images


候车厅、吊顶、地道墙面均采用了阳极氧化铝蜂窝板,可以有效吸音降噪;照明则采用了泛光,而非常见的顶部照明;排风口、广播系统、地下通道灯带均以隐匿的方式被嵌入墙面,以获得简洁的视觉体验。


△ 候车室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从候车厅前往站台的地下隧道同样干净简洁,充满未来感。


△ 地下通道  摄影:奥观建筑视觉

△ 地下通道  摄影:CreatAR Images


新站房的屋顶全部使用太阳能光伏板,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10万千瓦时电,相当于每年减排约1000吨二氧化碳。


公交、有轨电车、地铁、社会车辆、运营车辆等分散在南北地下各处,与下沉的城市道路接驳,在保证市民游客出行的便捷的同时,也满足新增商业功能引流而产生的客运需求。

 

△ 枢纽内流线示意图  ©MAD


仍在建造中的站前南广场,形似连绵起伏的绿丘,将是嘉兴火车站片区最主要的人文商业公共空间。这里包含七座承载人文商业与酒店功能的建筑,以及紧邻新站房,占地约为1公顷的中心草坪。七座建筑体量分散在绿丘上下,像是漂浮在大地之上的翠环,极具未来感;中心草坪又将是音乐会、艺术节、惠民市集等室外活动的绝佳场所。


改造后的火车站由原来的3台5线扩大至3台6线,上下行正线各设2条到发线。预计到2025年,嘉兴火车站全面客运量将达到528万人/年,客运高峰时每小时可容纳2500人左右。

 

△ 站台  摄影:存在建筑


△ 站台  摄影:CreatAR Images


改造后的嘉兴火车站,或将对正在进行建设的中国城市带来转折性的启发意义,它将超越实用主义与功能主义,将市政建筑和公共建筑转化为高质量的人文城市空间,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下一个里程碑。


△ 车站夜景鸟瞰  摄影:CreatAR Images



完整项目信息

嘉兴火车站

中国嘉兴

2019-2021


类型:城市更新、整体规划、交通枢纽、城市综合体
占地面积:354,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

主持合伙人:马岩松, 党群, 早野洋介
主持副合伙人:刘会英, Tiffany Dalhen
设计团队:姚冉, 俞琳, 曹晨, 陈念海, 程相举, Reinier Simons, 傅晓毅, 陈蔚, 何顺鹏, 李正东, 曹溪, 张凯, 李昕芸, Kaushik Raghuraman, 邓伟, 黄至禹, 槐伟, 孙铭泽, Dayie Wu, 侯京慧, 尹建峰, Claudia Hertrich, 刘子凡, 解奇霖, Alan Rodriguez Carrillo, 强思暘

业主:嘉兴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嘉兴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甲级设计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古建顾问: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传统建筑研究院
景观顾问:致舍(北京)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照明顾问: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标识顾问:北京大思广告有限公司
室内顾问: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结构顾问:理雅结构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幕墙顾问: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施工总包: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李博超

本文由MAD建筑事务所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点“在看”,为好设计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