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作 | 博罗中学中洲实验学校:打破常规的多维立方 / 深圳华汇设计

有方空间 2022-10-24

△ 校园鸟瞰  摄影:胡康榆


设计单位  深圳华汇设计
项目地点  广东惠州
建成时间  2020年9月
总建筑面积  3060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25米的间距、行列排布、连廊串接……
 
一直以来,固定的讲授关系、功能组成,以及日照、通风、隔音等“规范”要求,使学校设计趋向一种程式化的千人一面的布局,让校园缺乏空间想象。

△ 学校常见形式示意  ©深圳华汇设计


随着教育的革新,单一功能的教学空间越来越不能满足诸如学科间融合、多样化学习、体验性式学习等先进教育模式的需求。由此,我们试图在不突破规范和基本功能组成的情况下,寻求一种不同的组织模式。

 

△ 建筑外观  摄影:胡康榆

△ 校园鸟瞰  摄影:胡康榆



项目用地坐落于东江河畔,用地面积为41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0600平方米。南侧紧邻滨江路,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东侧和北侧多为高层住宅,对场地有一定的压迫感。场地呈不规则多边形,山势东高西低的,这些现状都给设计带来较大挑战。

 

△ 区位  ©深圳华汇设计


△ 校园入口  摄影:胡康榆


 

功能重组

 

普通教室、专业教室、图书馆、风雨操场……我们在分析几大教学功能之后,发现普通教室是学生待的时间最长、同学之间关系最为紧密和稳定的空间,每每说起的同学、同窗都是在这个里被定义的。而专业教室、公共教室、风雨操场、教师办公等是作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所以我们将普通教室定义为被服务空间,其他功能定义为服务空间。

 

△ 学校功能分析  ©深圳华汇设计


△ 功能重组  ©深圳华汇设计


空间重组

 

功能重组自然地引起了空间上的重组。

 

被服务空间置于建筑的上半部分。良好的视线和采光通风条件,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普通教室的设置上,每个年级构建一个标准层,每两层构建出一个标准单元。而多个标准单元的叠加,使空间产生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

 

△ 建筑鸟瞰  摄影:胡康榆


专业教室和公共教室置于下部分,通过冷巷和院落的植入,解决其采光通风问题。设计同时引入多条路径,让其呈现出一种略带迷失的状态……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可寻找、可发现、可玩味的混沌空间。

 

△ 空间重组  ©深圳华汇设计


△ 轴测示意图  ©深圳华汇设计


在秩序与混沌之间,我们构建了一个“大板”。板上又是另一种状态,它疏落、开阔,它可以奔跑、可以游戏、可以极目远眺,看落日西斜……

 
△ 建筑外观  摄影:胡康榆


 

板下沿外围采光最好的地方布置专业教室,将图书馆结合主庭院置于中间的核心位置,围绕主庭院形成板下的主环道,串联起各个功能空间 。

 

△ 功能分析  ©深圳华汇设计


△ 建筑外观  摄影:胡康榆


板下围绕中心庭院设置了一条主环线,连接各个功能分支,同时串联起可直达各年级标准块的垂直交通核,在主入口、次入口及中心主庭院分别设有大的公共楼梯直达板上,配合色彩标识系统,总体形成高效有序的交通组织。

 

△ 流线分析  ©深圳华汇设计


△ 建筑外观  摄影:胡康榆


 

45棵树

 

“大板”本身作为校园的第二地表,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想象。景观设计公司提出了“45个班级,45棵树”的概念。这一浪漫的创想,让一棵树都能伴随着班级里每个同学的成长。

 

△ 板上功能分布  ©深圳华汇设计


△ 板上绿植  摄影:胡康榆


△ 板上空间  摄影:胡康榆


标准块

 

在板上,每一个标准块是两个年级,小学两层,初中三层,“大板”的设置无形中降低了学校的空间尺度,高楼层下到“大板”活动也相对便捷。每个标准块均为回字型布局,中庭既起到小气候调节的作用,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南侧和东侧放置普通教室,保证采光通风等需求;北侧配置一个小服务核,包含教师办公室、卫生间、楼梯间等;西侧为敞开的活动平台。各个标准块通过“大板”连接,交错布置,相互联系又互不打扰,有较强的归属感。

 

△ 标准块示意图  ©深圳华汇设计


△ 中庭与走廊  摄影:胡康榆

 

可探寻的乐园

 

我们试图创造一个混沌与秩序并存的教育综合体,让孩子们在发现和探索中认识这个世界。

 

△ 院落空间  摄影:胡康榆


板下借鉴传统客家围屋的梳式布局,引入冷巷概念,让校园可以更好地适应岭南的气候。设计植入各种服务空间与院落空间,营造出建筑、景观、室内融合于一体的无边界空间体验,通过对空间的充分利用,创造出多维立体的学习、生活和互动空间。这些空间围绕阅读、体验、运动、展示等一系列成长动作展开,以承载不同的学习活动。

 

△ 板下空间布局  ©深圳华汇设计


△ 院落布局  摄影:胡康榆


 

不同的空间层级可满足不同时间尺度的活动需求,学生可以根据活动时间的长短选择不同的活动空间,而这些空间又有其不同的特质。

 

△ 行为模式  ©深圳华汇设计


△ 外部走廊  摄影:胡康榆


此次设计,我们重构了校园空间的逻辑布局,希望能以此对日益革新的教育模式作出空间上的回应。设计通过对功能及空间层面的重组,在秩序与混沌之间寻求二者的平衡关系,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探索乐园。

 

△ 外部走廊  摄影:胡康榆



设计图纸 ▽

 

△ 一层平面图  ©深圳华汇设计


△ 二层平面图  ©深圳华汇设计


△ 三层平面图  ©深圳华汇设计


△ 标准块平面图  ©深圳华汇设计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设计指导:牟中辉

设计主创:李嵩、张瑜

设计团队:钟晓、刘旭、汪雪、杜俊生

用地面积:4156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0600平方米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设计时间:2019年

竣工时间:2020年9月

工程造价:4300元/平方米

业主:中洲控股

建筑设计:深圳华汇设计

施工图: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有限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胡康榆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李博超

本文由深圳华汇设计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点“在看”,为好设计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