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作 | 隐于山石的温泉小屋 / MONOARCHI度向建筑

有方空间 2022-10-24

△ 二号屋  ©陈颢


设计公司  MONOARCHI度向建筑
项目地点  江苏南京
建筑面积  220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21年1月


基地位于汤山东南一隅,占地近5000平方米,基地一侧巨石成阵,在山坡的茂密树林中如同孤岛般的存在。根据现场的地貌特征,设计师选择了四个最具特色的位置放置小屋,由隐匿在树林深处逐步过渡到石阵之中。

△ 鸟瞰  ©王大元


△ 二、三号屋  ©王大元


怀揣着对大自然的敬畏,设计方案保留了自然环境的原始地貌和植被,同时考虑建筑与现存环境的互动关系,因小屋坐落的位置不同,产生了两类截然不同的趣味形态。穿越过不算茂密的灌木,场地的栈道便绕开了丛林与乱石,偶遇孤立的树木奇石,便索性开洞跨越过去,小径崎岖蜿蜒,如同叶子脉络一般将四栋独立的小屋并联在一起。

 

△ 概念总平面示意图  ©MONOARCHI度向建筑


△ 一号屋鸟瞰  ©王大元


 

树林中盘旋的藤蔓是第一类小屋形态的概念来源。大自然预留出不同大小的空间来挤压出木屋内部的功能房间:客厅、卧室与卫生间。滑梯与台阶构成的廊桥穿越树木之间狭窄的缝隙,或缓和,或陡峭,将三个主要的房间缠绕成一栋完整的建筑。

 

△ 一号屋  ©MONOARCHI度向建筑




△ 一号屋  ©陈颢


各房间硕大的玻璃窗,突破了建筑表皮的束缚,面向不同的角度与高度透露出室内空间与自然接触的迥异态度:或眺望远山的风景,或近赏建筑周边的野生植被,也可以走上露台抚摸树冠上的新叶。卷曲的形态围绕出一个不规则的天井,并在保留的树木旁开辟一潭五平方米的温泉泡池,享受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与温度。围绕天井的立面完全通透,可在此享受池中的良辰美景。

 



△ 一号屋室内  ©陈颢


 

另外两个小屋与石阵纠缠在一起,设计师将平坦的卧石用作建筑的基础,拔地而起的峭壁撕裂了每个功能空间彼此直接的联系,致使小屋的轮廓如同树枝般遗落在自然之中。建筑的每个分支都根据功能的需求定义了空间尺度,卧室与客厅面向野生的自然景观,卫生间则会避开视线上的骚扰。

 

△ 二号屋  ©MONOARCHI度向建筑


△ 二号屋鸟瞰  ©王大元


△ 二号屋  ©陈颢


△ 二号屋  ©王大元


两栋小屋因环境不同也存在造型上的些许差异:一栋隐匿在乱石与树林之间,各房间的开窗是对近景的窥视;另一栋则裸露在石阵之上,与巨石峭壁及一颗独木互相依偎,便多辟了一片天窗可以遥望星空。小屋的客厅与周边石阵环绕之地用米白色的水磨石修补四周,待池水满溢之时,便会体验大自然粗粝的质感与人造材质的细腻所带来的愉悦。

 

△ 二号屋室内  ©王大元


△ 二号屋室内  ©陈颢


 

室内的空间是整个室外表皮的向内偏移,圆润的倒角与同样的橡木材质模糊了地面、墙面与屋顶的界限,主要的家具延续了自由的曲线造型,以作为室内功能中必要的一部分。

 

△ 三号屋  ©MONOARCHI度向建筑


△ 三号屋鸟瞰  ©王大元


△ 三号屋  ©陈颢


△ 三号屋入口  ©陈颢




△ 三号屋室内  ©陈颢



四栋小屋相似的造型,却用两种不同的材质表达小屋对自然的态度:树林中的两栋小屋使用了炭烧木作为表皮,黑色的立面将小屋隐匿在郁郁葱葱之间;另两栋暴露在石阵之上与树林边缘的小屋,以原木色的质感包裹了身躯,缝合自然环境与人工空间的距离。

 

△ 四号屋  ©MONOARCHI度向建筑



△ 四号屋  ©陈颢



△ 四号屋入口  ©陈颢




△ 四号屋室内  ©陈颢



完整项目信息

设计公司:MONOARCHI度向建筑

主持建筑师:宋小超、王克明

设计团队:王大元、高雪莹、卢笑、高一宁、陈麒羽、Sam Tang、Alvin Pranata

建筑面积:220平方米

业主:南京汤山御景伴山居

施工团队: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江苏南京汤山

设计时间:2018年10月—2019年6月
建成时间:2021年1月
摄影:陈颢、王大元

主要材料:日朗门窗、橡木饰面及地板、水磨石、红雪松木瓦、炭烧木



视觉 / 李茜雅  校对 / 李博超(实习生)

本文由MONOARCHI度向建筑授权有方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点“在看”,为好设计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