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农业“两区”建设结出累累硕果,希望的田野大有奔头

农村信息报 51建库 2020-12-25


又是一年金秋时。良田沃野,瓜果飘香,鱼蟹满船,五谷满仓。今年是我省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第9个年头。历经九度春秋,全省上下凝聚磅礴力量,变革创新,勤奋耕耘,持续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在浙江大地上结出累累硕果。


9年来,我省共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19万亩,现代农业园区818个、516万亩。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亩产效益持续递增。统计显示,我省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单产比面上提高7%以上,现代农业园区亩均产值比区域外高30%以上。生态循环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循环模式风生水起。农业“两区”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断拉高标杆 奋力提质升级


在慈溪现代农业开发区,慈溪正大蛋业有限公司的农牧对接循环体引人注目:该养殖场利用先进设备,将鸡粪发酵制成优质有机肥,用于园区的农作物种植;雨污分离,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灌溉周边农田。“选择在浙江投建农业园区,是因为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是一个出模式的地方。我们把园区建设作为传统农业改革的一种探索。”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王金文说。


天台县现代农业园区,是首批通过省级生态循环认定的农业示范区。在这里,一个现代农业智慧平台覆盖全县,为全县农业生产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提供支撑。在园区带动下,该县已有6家企业安装了可视化生产系统。


如今,以绿色、融合、创新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农业园,在浙江这片土地上遍地开花,涌现出大批像天台现代农业园区、“慈溪正大”这样的先进典型。农业“两区”建设,已成为我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内涵不断丰富,融入了生态循环、“机器换人”、“互联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等新元素,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现代农业建设样板。


海宁市长安花卉特色农业强镇近年来建起了花卉研发育种、花卉培训、旅游开发、文化创作等花卉特色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强、生态环境美、农耕文化深、农旅融合紧”的建设目标,以花卉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顺应“互联网+”和“农业+旅游”发展趋势,打造特色农业强镇。


杭州临安区白牛村,村民们靠着一台电脑,一本《新华字典》,敲打出电子商务创业之路,被誉为“中国淘宝第一村”。2017年,该村通过电商销售山核桃200多万公斤,销售额3亿多元。


在农业“两区”的强力助推下,我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稳步推进。农药化肥用量在2013年实现零增长后,进一步实现了每年减量。畜牧业持续转型升级,一大批规模养殖场提升成为绿色牧场、美丽牧场。越来越多的农业主体开始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了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生猪产业链、茶产业链等产值10亿元以上的单个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55个,总产值达1300多亿元。


近年来,我省又持续推出深化农业“两区”建设系列举措:建设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强镇,进一步拉高标杆、补齐短板,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着力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三农”融合、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


2016年以来,全省已确定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对象48个,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对象85个。今年,首批21个特色农业强镇已通过验收。


持续集聚资源 打造发展高地


今年初,嘉善县姚庄镇与北京东昇农技开发集团签署框架协议,意向投资14亿元,打造以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等为核心的姚庄乡村振兴大平台。


近日,嘉善县又传来喜讯,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荷兰韦斯特兰绿港全产业链联盟签约,将通过合资合作,建立中荷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种子、种苗培育及冷链配送基地,引入荷兰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品质管理,引领高科技现代化农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嘉善县以农业大招商、大项目、大政策为抓手,已吸引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涉农项目18个,协议总投资51.28亿元,带动农业有效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农业产业提升发展驶上快速道。


“凭借着区财政300万元的项目补助,我们在果园上方铺设了透明的‘天网’,下方筑起了游步道。”衢江区盛世莲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的“浙江名莲”蓝莓园总经理曹喜斌说,多亏了这些大网,不用担心鸟儿来偷吃了。有了游步道,果园人气也越来越旺。



不久前,建德市杨村桥草莓特色农业强镇通过了省级验收。“草莓强镇”已累计投资1.99亿元,建成草莓产业公共服务区、精品示范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及三产融合示范区四大功能区块。形成了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农旅有机融合、绿色循环发展、科技引领创新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上述事例,是浙江各地集聚资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典型。9年来,各地统筹财政资金,将70%以上的扶农资金用于农业“两区”建设,涉农的政策、技术、人才等要素,统一向“两区”倾斜集中,实现“一个池子蓄水”。我省还创新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每年举办招商对接活动,吸引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农业“两区”建设。


大胆创新机制 建好更要管好


随着农业“两区”的稳步发展,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我省着眼现代农业发展,不断优化机制,确保“两区”建得好、管得住,长久发挥作用。借此,进一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护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核心生产能力。


为了加强农业“两区”建设的组织保障,省政府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为组长,农口各单位以及发改、科技、财政等省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成的农业“两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全省各地也十分注重管理机制创新,成立“两区”实体化运作机构,以更好保障园区建设。


平湖市成立了全省首个农业经济开发区,设立管委会,注资2亿元成立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展项目化投融资工作;衢州市衢江区建立了莲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由分管副区长兼任“一把手”,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0名,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义乌探索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管理机制、土地流转机制,成立了市、镇(街)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有效破解用地瓶颈,该市还专门成立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新打造由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的农业园区建设模式。


除了加强组织领导管好农业“两区”、实现长期稳定外,从2010年开始,我省还每年召开由市、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农业“两区”工作现场推进会,以现场示范引领深化全省农业“两区”建设。同时,严格标准,强化考核,制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标准及验收认定办法,指导、督促各地严格按标准建设,努力提高建设质量。省政府每年分解下达建设任务,并将其列入新农村建设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确保建设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此外,我省不断完善农业“两区”监管的规章制度。2012年,省政府印发《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办法的通知》,明确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具体要求。2017年,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制止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的意见,明确将粮食生产功能区作为永久基本农田核心区,列入限制建设区或者禁止建设区,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同时,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两区”监测监管体系,打造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将粮食生产功能区上图入库,实行精准化、动态化、长效化管理。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的农业“两区”建设,给浙江广袤的田野带来了喜人巨变。粮食生产和综合保供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田园基础设施和装备更趋完善,产业层次明显提升,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两区”,已成为最能体现我省农业集聚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产业高地。


沃野田畴起欢歌,长卷开篇正当时。步入发展新阶段,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我省将进一步拉高标杆,扎实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向纵深发展,跑出现代农业“加速度”,谱写绿色发展新华章。

推荐阅读

“两区”数据库成果汇交文件组织结构图

上海飞未中标国家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开发与数据集成建库项目

“两区”划定数据库成果质检规则(试行)

上海飞未承担湖北青海“两区”平台、建库系统和数据服务项目

三部委通报全国“两区”划定工作进展,已划定2.11亿亩

上海飞未中标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省级验收项目

上海飞未中标海南省东方市“两区”划定项目

上海飞未中标泉州台商投资区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技术服务项目

关于发布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软件的通知

浙江省和上海市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情况调查

宜昌市夷陵区“两区”划定工作纪实

两区划定建库软件发布,欢迎试用

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两区划定建设联合督导的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