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秀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创新推动高校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

蔡秀军 中国高等教育 2024-01-09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中国高等教育”关注我们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创新推动高校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蔡秀军
[摘  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创新发展所要遵从的价值导向,更是高校附属医院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路径和终极目标。因此,本文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为例,阐释高校附属医院如何通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探索出一系列创新实践,推动实现高校附属医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关键词]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高校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不仅诠释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价值使命,也为现代医学发展指明了路径、坚定了方向。高校附属医院作为我国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力量,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载体。当前,高校附属医院该如何顺势而为,怎样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进行全面系统创新,从而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本文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为例,从理论、实践的角度来阐述新时代高校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之道,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搭建“以人为本”的医院管理创新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民健康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强调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定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全面推进。高校附属医院要牢牢把握国家战略契机,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秉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价值路径,在日臻成熟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优势与基础上,创新搭建“以人为本”的医院管理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激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内生动力,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全方位展现医疗机构践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
1.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高校附属医院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可从制度上实现在医院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闭环式管理,从体制机制上引导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患者临床治疗与照护中,确保患者获得高效率、同质化、高标准的医疗服务。拿邵逸夫医院最早施行的“全院不加床”来说,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邵逸夫医院从未在院区内加过一张床,而是通过设立入院准备中心、合理调配医技资源、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入院检查服务,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增加医院运营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高校附属医院要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让医院时刻保持“以人为本”的初心使命和改革发展的动力。邵逸夫医院的超前管理创新,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对标国内外同行先进水平而发展变化的。医院是众多国际认证的先行者,在国内最早引入并通过 JCI 认证,一举通过国际医疗信息化最高级别认证、磁性认证等国际标准。2017年,医院成为美国 Mayo Clinic 医疗联盟在中国大陆的首个成员。这些均推动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体验,同时促进医院成为众多行业标准的牵头制定者。
高校附属医院要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还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要将持续质量改进工作融入医院制度与文化,从规章制度、组织架构、技术支撑、行为规范上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要针对不良事件的管理不断细化完善,院内成立各类不良事件分析改进管理小组,定期召开各类不良事件小组会议,其结果在相应委员会上进行汇报。要秉承质量改进永无止境的理念,不断深化持续质量改进项目主题,运用多种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
2.塑造“全人照护”的医疗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让高校附属医院成为患者心中就医的“灯塔”,是高校附属医院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践行公益属性的内在要求。高校附属医院要以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效率等为抓手,将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和“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理念深刻融入医院发展,在细微处彰显爱与责任,全方位、精细化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秉持“全人照护”服务理念。高校附属医院要在岗位设置、医护占比、服务模式上进行不断创新。邵逸夫医院从国内最早引进呼吸治疗师、率先设立临床高级专科护士、开设专科护士门诊,到最早设立医生助手、病区秘书、临床药剂师、心肺功能康复师、语言治疗师、口腔卫生师等岗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服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全身心的。在一个诊疗小组中,主诊医师(Attending)是船长,呼吸治疗师、语言治疗师、专科护士、药剂师等是船员,他们将患者当成一个生命整体而非一个疾病本身,共同为患者的诊疗和康复保驾护航。
服务方式更为多元。高校附属医院要通过联合门诊、多学科协作诊治门诊、护理专科门诊、新生儿护理门诊、中心化服务,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治平台,使患者就诊流程更顺畅,诊断治疗更全面,随访更有效。目前邵逸夫医院开放12个多学科协作诊治(MDT)门诊、7个联合门诊,能迅速为患有复杂疾病的门诊病人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此外,住院患者可自助申请享受住院部的多学科协作团队会诊。医院还与MAYO CLINIC 联合开通“越洋门诊”,满足不同百姓就医需求。
服务效率更加高效。邵逸夫医院率先采用就诊“医疗街”模式,诊室设置不按传统的内、外科划分,而是以疾病为纽带科学设置门诊区域。例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卫生科等均安排在一个诊区内,便于患者就诊及检查,也便于医生之间交流和患者转诊等。此外,通过医疗建筑布局,让患者就医更方便更高效。医院还通过让“数字跑”代替“患者跑”,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流程智慧化就诊服务。例如,在患者就诊前,预先采集患者的流行病学、症状、病史等信息,形成线上“预问诊报告”,医生接诊后,“预问诊报告”数据同步到医生端,让其快速了解患者的信息和情况,提高看诊效率,极大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主动服务意识贯穿始终。高校附属医院可实行“首问负责制”。在门诊区域,护士走出护士站,主动迎接和帮助病人;护士还根据患者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凭借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强大的支持系统,发明多项源于患者又服务于患者的国家专利产品。例如,邵逸夫医院发现住院患者怕噪声,医院借助“噪声智能分析与提醒装置”,打造无噪声病房;患者提出病区个性化温湿度需求,病房护理人员主动联系厂家,开发低功耗的无线温湿度感应器,实现 24 小时温湿度监测。对患者的服务,可以细致到医疗行为的点滴。
瞄准医学前沿,实施重大科技创新
纵观人类发展史,科学或技术的每一次深刻变革,都将更新医学认识,推动医学的新发展。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分类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这一重大部署,吹响了新时代我国新医科建设的号角。“新医科”理念强调融合与创新,建立更加符合、更加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的新的医学体系,其本质目标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服务健康中国行动的共同追求不谋而合。对于高校附属医院来说,创新是根基,医工信交叉融合是抓手,应瞄准医学前沿,找准微创学科定位,实施重大科技创新。
做精做尖,微创引领学科发展。在医学学科创新上,高校附属医院应摒弃传统医院学科“全面开花”的路径,而是通过微创引领,在微创领域做大做精做强,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微创医学体系。邵逸夫医院坚持问题导向来进行临床技术创新。以普外科肝脏外科为例,针对临床上腹腔镜肝切除缺乏有效的腹腔镜下切肝器械、出血难控制、术中发生气体栓塞等难题,本人和团队设计了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首创了腹腔镜刮吸解剖断肝法、腹腔镜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腹腔镜区域性出肝血流阻断技术等一系列创新,团队创造的刮吸解剖法肝切除术被编入美国外科学院多媒体手术图谱;为了解决胆漏难题减轻手术创伤,本人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创完全腹腔镜绕肝带法二部肝切除术,并获《Nature》专题报道等。除了将微创理念植入普外科而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外,邵逸夫医院将微创引入各大科室,均取得了非常好的创新效果。
做深做细,搭建全链创新平台。在医工信交叉融合上,我们倡导医务人员不是为了发表文章去研究,而是为解决临床问题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医务人员把研究成果写在病床上。为了促进创新,医院搭建微创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基地,将医院、医疗企业、研究机构整合为一个集临床探索、器械设备、医学人工智能、新药研发及成果产业化为一体化的平台,研发手术器械及高端装备,促进成果转化。邵逸夫医院目前已有13项设备或产品实现产业化。医院创立了专利研发中心,目前国家基金项目和科研经费保持年均15%到20%的增长率,最新年专利授权数达72项。去年,由邵逸夫医院牵头组建的微创器械创新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微创领域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这对邵逸夫医院来说,既是微创实力的证明,也是医院微创学科发展的全新起点,医院将继续整合资源,加强医工信协作创新,希望这个平台将来为更多老百姓做好服务,有更多医疗单位或企业参与,把更多智慧集中起来做更大的事情,以实现我国微创医学飞跃发展,推动我国高端微创装备国产化,部分优势领域实现由进口国向输出国转变。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全方位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在疫情时代,科技工作要把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重要遵循。高校附属医院要牢固公益性功能定位,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凝聚广大医务人员对工作负责、对人民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力量,全方位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1.探索全链式疫情防控创新体系
全国疫情防控一盘棋,高校附属医院应勇于担责、敢于创新突破。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以来,高校附属医院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搭建线上线下、前线后方、国内国外相结合的全链式疫情防控创新体系。守牢院内疫情防控,确保医患绝对安全;开展全国驰援,助力疫情防控;把牢线上防控阵地,当好“健康守门人”,为全国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邵逸夫医院在国内最早开设新冠线上专家咨询问诊及线上心理防疫专线,开发并上线新冠肺炎免费自测系统,国内率先实现慢病在线复诊、药品配送到家、移动医保结算等功能。全链式疫情防控创新体系内容已在WHO总部及西太平洋地区进行分享。
2.打造高校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富的行业先行示范
延伸优质医疗服务边界。围绕百姓看病“急难愁盼”关键小事,高校附属医院以数字化、智慧化改革为引擎,利用4K、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推进医疗健康跨场景应用,持续创新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撬动优质医疗公共服务共享新机制。
助推城乡区域医疗协调发展。2021年5月,邵逸夫医院推进医疗领域“山海提升工程”,与江山市、武义县、龙游县、舟山普陀区展开精准帮扶工作,推动山区海岛地区医院管理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进一步缩小与省市医疗机构差距。在江山,邵逸夫医院帮助江山市人民医院成功晋级三乙,并与江山市政府共建“三省边际医疗高地医院”,将山区医疗帮扶的成果共享到周边省份,以省内“健康共富”推动周边省域“健康共富”。同时,探索“5G+海上急救”“5G+远程手术”“5G+AR远程”等健康场景应用,实现医联体、医共体资源实时异地无限制串联,开辟海岛地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新路径。
培育堪当健康中国大任的卓越医学人才队伍
推动高校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把医院资源配置的重点从硬件建设转向人力资源发展,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推进健康中国进程当中,医学人才的培养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深化医教协同,建立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新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作为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邵逸夫医院将临床、科研、教育三者密切融合,使临床治疗、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环环相扣。同时,加快高端人才引育力度,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始终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医务人员的创新动力,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医院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构建以“员工为主体”的医院文化。高校附属医院要将以“员工为主体”的文化浸润在医院的每个角落和细节当中,无论是手术室内的拖鞋、智慧更衣柜、康乃馨护士服,还是整个医院都努力从工作环境、薪酬福利、个人晋升等方面,为员工打造更为健康、温馨的成长、工作条件。
合理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为进一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和劳务价值,高校附属医院应建立并使用绩效管理体系,围绕成本投入、风险系数和劳动强度等维度进行设计,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有效地激励一线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根据学科分层次发展的需求,构建院内人才培育数据平台,高校附属医院可提前锁定院内拟晋升正高、兼评教授、副教授、博导的人选,并将具体人才培育工作作为科主任、科室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加大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将医院的科研资源进一步落实到医疗新生代力量上。在引领医学院特聘研究员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可推出院内PI助手申报医学院特聘研究员岗位的制度,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考核和薪酬体系,为院内的专职科研人员开辟独立的上升通道。
健全医务人员培养培训制度。高校附属医院应使每位医务人员都有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再培训的机会,实现知识更新。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进行人员分类管理,推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分类评价,在职称评审中开通“一招鲜”人才晋升通道;在晋升主医师过程中,采用临床指标结合现场手术、介入操作、临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分析的临床考核方式,由考核专家组综合评估打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医师考评体系。
营造鼓励医务人员创新氛围。医务人员是医疗创新的源头,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同时,还要营造医疗创新的沃土。高校附属医院要构建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学科综合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完善亚专科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队伍,营造医疗创新的沃土,为人民生命健康不断贡献光热。
【作者蔡秀军: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院长】


 原载2022年第22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编辑:郭乙妹

策划:唐景莉

监制:黄    蔚

制作:王惠英






 请点击上方图中二维码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