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鲜上加鲜!这几天,桐乡人吃上瘾了

桐乡人都在看→ 桐乡发布 2024-04-22

说起春鲜,怎么能少得了餐桌上的“时令鲜”螺蛳呢?



每年的清明前后是食用螺蛳的最佳时节,这时的螺蛳不仅泥腥味小,且养了一个冬天,肉质肥美。更为关键的是,这时的螺蛳还没有甩籽(就是产卵),壳里没有小螺蛳,不会一口吸下去,满嘴小螺蛳壳。



目前,螺蛳的价格如何?记者探访发现,菜场上售卖螺蛳的摊位不多,价格也不低,大的每斤12元、小的每斤8元,不剪尾的便宜点。



享用螺蛳不能说“吃”,而是“嗦”。挑选当季螺蛳,清水养干净,猛火酱爆。一盘螺蛳上了桌,一颗接一颗地嗦着吃,是桐乡人最家常的吃法。



双唇上下一抿,轻轻一嗦,一团肉就端放在舌尖之上,随肉奉送的还有一汪鲜美的汁水。会吃的人一口一个,满桌子便只听见“滋溜滋溜”的声音,不太熟练的人也不气馁,牙签一挑一转,同样开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就曾在《螺蛳壳里的道场》一文中写到,吃螺蛳正如吃瓜子,许多乐趣正在一个“嗑”字上……吃瓜子的劈劈剥剥和吃螺蛳的啵啵动效,何尝不是味觉器官与食物的友好交谈呢?多么亲切友好的气氛!

 



俗话说:“明前螺、赛肥鹅”,据说,这个俗语来源于过去买不起鹅的人家,每到清明前后就下河塘摸半盆螺蛳,用清水养两天,然后剪去尾端,放点葱姜辣椒煮熟,肥美的螺蛳也能抵得上鹅肉的鲜美。


螺蛳虽好吃,但吃之前一定要注意清理干净,用清水养一养,水量尽可能大一些。也可以将螺蛳置于清水中,滴入几滴香油,加快螺蛳吐出泥沙。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暂养时间(一天以上),中途适量换水,效果更佳。



待到它们吐尽泥沙后,要用铁剪或老虎钳一颗颗地剪去其尾部,否则实心的螺蛳,任谁也没有把螺肉吮吸出来的本领。尾部剪掉太多漏风,就吸不出,尾部剪掉太小塞气,则吸不动,一般从尾数第二节下钳。好味道的背后,少不了这项繁复的工作,剪的人需要极大的耐心。


温馨提醒


螺蛳烹饪过程中,务必经过高温炒煮直至熟透才能食用。螺蛳属于凉性食物,体质弱的人,尤其是胃肠道不好或者消化功能弱的老人和小孩应当少吃或不吃。吃螺蛳最好只吃硬的头部,尾部不要吃,那是螺蛳的腹腔,主要是肠子等内脏,不卫生。



本文由桐乡发布出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记者|颜明芬

摄影|孙一聪

部分照片来源网络

编辑|沈惠娟

责编|宋佳


最新动态:


紧急提醒!

桐乡,强冷空气消息!

美美美!桐乡这里一大片桃花开了

急,麻辣烫火了!这些都可以大胆吃!

推送及时收到 先关注后星标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点“在看”的,会慢慢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看到我们发布的权威信息,请将“桐乡发布”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